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

到了正月,外間對於戰或不戰的傳言已到滿天飛的地步,平常百姓都在談論這場可能發生在南朝跟北朝之間的戰爭,不但洛陽城的百姓在談論,就連南朝百姓也在說,金陵城裡同樣有各種的流言,當這股輿論發起的時候,官府再想去彈壓,明顯已經彈壓不住。

金陵城的皇宮裡,女皇蕭旃也在關注着民間的議論,作爲皇帝,她身系整個南朝百姓的安危,就算南北之間並不會開戰,她也要統調全局作出戰略上的安排。只是以她手上的權力,想要完成這些實在太困難,就算她的皇叔蕭翎看似什麼都不管,但兵馬大權仍舊在惠王體系下那些將領的手中,這些人要麼擁兵自重名義上是聽命於惠王,再要麼,這些人就是惠王的藩屬,唯惠王命是從。

“陛下,您勞累了一天,該早些回去就寢了。”皇宮的掌宮太監陳和亮上前來對蕭旃道。

此時的蕭旃,手頭上還有些奏本,都是從左丞府那邊送過來的。雖然她重新設立了左右丞的制度,可也只有左丞一人在任,她所中意的右丞司馬藉,沒法擔當大任,加上內閣制度的取消,使得很多奏本積壓下來,尤其是在年末的時候,奏本堆積如山,她必須每天要拿出六七個時辰來批閱奏本。

蕭旃擡頭看了陳和亮一眼,重新低下頭打量着奏本,道:“這裡不用你侍奉,你先下去吧。陳公公,若是有什麼人來的話,記得帶他們過來見朕。”

陳和亮往外面瞅了瞅,道:“天黑了,怕是不會有什麼人進宮來。”

蕭旃想了想,續道:“可能有什麼消息來呢?”

在新年後的這幾天裡,蕭旃精神一直不太好,主要因爲司馬藉“失蹤”的事。司馬藉在新年夜便突然離開了自己的居所,至於到了何處都不得而知。原本蕭旃也派人去保護司馬藉,但在那一晚居然被她的信使闖入,而信使也被殺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她不得而知。但她心中卻滿是憂慮,因爲她不知道司馬藉是主動了離開,還是被人給擄劫走了。

若是前者,司馬藉是有意要避開她,可能要回北方了。這是她所不願見到的結果,這還意味着兩朝開戰之日也將不遠。若是後者,她不知道怎麼跟北朝的皇帝交待,更不知道到何處去將司馬藉救回來。

蕭旃有些心煩意亂,想停下來喝杯茶,卻發覺茶水是涼的,陳和亮剛纔也被她打發出去,想喝杯熱茶都不成。蕭旃只好先到大殿裡走走,順帶理清一下頭緒,但卻覺得是心煩意亂。很多事如同亂麻一樣纏繞在心頭,到最後,這些事情卻好像突然消失一樣,她突然懷念起在北朝的日子,雖然那段日子是百無聊賴,但至少不用爲這麼多國事發愁,每天都在抑鬱寡歡中渡過。

“何時是個頭呢?”蕭旃有些自怨自艾喃喃自語。

就在這時,匆忙的腳步聲傳來,蕭旃下意識將目光挪過去,卻見陳和亮開門進來。帶着一臉興奮的神色道:“陛下陛下,有消息了……”

蕭旃緊忙迎上前,問道:“可是有司馬先生的下落?”

“司馬先生?”陳和亮先愣了愣,根本不知蕭旃說的是什麼。才定過神來道,“不是。是臨江王派人送信來了。”

蕭旃原本還帶着幾分期待的神色也跟着冷淡下來,接過信打開來一看,卻是臨江王朱同敬親筆書寫的信函。不是爲別的,而是朱同敬尚書朝廷調兵江左的奏本,其實也是在暗中與蕭旃聯絡。朱同敬想通過與朝廷的秘密合作來剷除惠王的勢力。

“行了,朕已經知道了,你可以下去了。”蕭旃突然態度很強硬說了一句。

陳和亮不敢有違,他曾是何太后的親信,在宮裡也算是三朝元老,他跟朱同敬的關係也爲蕭旃所知,朱同敬有什麼密信送來宮中,必然走的也是陳和亮的這條路。蕭旃不想跟陳和亮有太多的交流,因爲就算是在皇宮裡,蕭旃也沒有什麼親信,她能做的就是把皇帝應盡的職責做完,至於人脈的拉攏,又或者賢士的選拔,那些都與她沒有太大的關係。

蕭旃重新回到書桌後面,拿起奏本看着,卻仍舊沒太多精神。

直到夜深人靜,蕭旃有些困頓想回去休息的時候,突然門口發出一點很細微的動靜,蕭旃稍微警覺,把掛在牆上的長劍拿在手上,一步步靠近門口。

“陛下不用慌張,是在下。”一個很熟悉的聲音傳來,笑盈盈立在門口的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多次進宮的江湖之人李山野。

“李先生?你爲何在此?”

蕭旃往門口打量了一下,連同門禁在內的十幾名侍衛,已經東倒西歪躺在地上,好像都是被李山野所制服的。

以往都是蕭旃主動請李山野進宮來商量事情,卻沒料到這次李山野敢擅自進宮,還把侍衛都打道,到底是爲什麼她不得而知,但感覺事情不像以往那樣簡單。

“陛下請見諒,我一介山野之人要進這皇宮內苑,非要用一些手段纔可,否則這一路的侍衛便要將我當作是刺客殺了。呵呵,陛下不用擔心,在下前來並非是要對陛下不利,反倒是想幫陛下的。”

就算以前蕭旃對李山野還算信任,可眼下她也全神戒備,手按在劍柄上,隨時準備面對李山野的突襲。

蕭旃知道李山野是通過司馬藉的關係,司馬藉跟李山野之間算是朋友,而且是亦師亦友,因爲司馬藉對李山野的讚譽,才令蕭旃有心情去接觸這樣一個草莽武林中人。但眼下看來,草莽中人就是有草莽的匪氣,進宮都不循正路,而是要走這些歪門邪道。

“陛下以爲在下不用這種方式進宮來,以後還有進宮的機會?”李山野臉色也突然冷淡一些,卻是指了指宮門的方向道,“陛下不妨跟在下出去走走,有些事,還是要到宮外說的好。”

蕭旃可不想跟這樣一個不算熟悉的男人深更半夜出宮去,那樣會置自己於險地。但李山野這麼莫名其妙的前來,卻好像有別的目的,她很想一探究竟。

李山野道:“難道陛下還怕了在下這樣一個山野村夫不成?”

“李先生武功高強,由不得朕不怕。但先生若要讓朕出宮一敘的話。卻要有足夠的理由。”蕭旃語氣很冷淡道。

李山野笑着拿出一件東西,在黑燈瞎火之中,蕭旃也是仔細辨認才認出那是她給司馬藉進出宮的腰牌,雖然司馬藉從來沒用這腰牌進宮來,但這東西應該是爲司馬藉貼身保管。現在卻落在李山野的手中,那就說明,司馬藉可能是被李山野所擄走的。

“李先生,你這是在要挾朕?”蕭旃不見到腰牌還好,見到之後更不會隨李山野出宮去。

李山野笑道:“陛下可能有些誤會,這東西乃是在下從一些歹人手中所得。我與司馬兄弟感情頗深,豈會拿他來要挾於陛下?反倒是一些人,就算曾經與司馬兄弟感情頗深,現在也拿他的性命視若兒戲,在下這纔想通過陛下的關係。將司馬兄弟營救回來。”

蕭旃聽李山野的話,不像是打誑語,但她又不太相信李山野的話。雖然以往跟李山野的幾次交談中,她能覺出這是個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能人異士,卻也知道他有些心懷不軌,還不能讓蕭旃對他完全推心置腹。反倒是身在異鄉的司馬藉,說話辦事從來都很實誠,就算司馬藉曾經爲惠王的軍師,蕭旃也對他很信任。

“要是朕不隨你去呢?”蕭旃冷冷打量着李山野道。

李山野微微一笑道:“那可能司馬兄弟便有性命之憂,陛下還是思量清楚爲好。”

蕭旃怒道:“還說不是在要挾朕。你深夜闖宮門,還要朕隨你一同出宮,可是以爲我大齊朝毫無法度可言?朕身爲九五之尊,就要在皇宮中坐鎮。你要殺邊殺,看看到底你能否出的了這宮門!”

李山野輕輕一嘆道:“陛下何必動怒?若我要對陛下不利,恐怕陛下也不可能還站在這裡,在下之所以邀請陛下出宮,實在是有重要的事讓陛下見證。陛下說是這九五之尊也不假,敢問此時。北方兵馬即將大舉南下,陛下這個九五之尊又能有何作爲?就算退一步說,當初陛下的皇位,還是在下先跟司馬兄弟提及,再讓司馬兄弟去跟惠王請求,才令陛下得以南歸。在下不是什麼歹人,反倒是助陛下登基的功臣。”

李山野突然的邀功,也令蕭旃心頭不解。若李山野真有邀功之意,那以前幾次相見,就算他不說,司馬藉也會跟她提及,但這件事她壓根就沒聽司馬藉說及過。

李山野又道:“陛下或者以爲在下心懷不軌,可別忘了,我跟司馬小兄弟的感情還很深,我怎會害他?反倒是惠王府的那班人,就算曾爲司馬兄弟的同僚,但卻嫉妒於司馬兄弟的才能和惠王對他的賞識,一直對他有所圖謀,陛下曾派信使去送信,卻不知那信使根本就是惠王府的人。”

這次蕭旃總算有些信了,也是在那信使死了之後,蕭旃派人去查,才知道這個人曾是惠王軍中的一名屬官,後來竟然不當將軍,改而在他身邊當個跑腿的信使,這分明是惠王派在她身邊的眼線。就算惠王有些昏庸,不會有這樣的遠見,但惠王麾下有狼子野心之人也不少,難保此人不是那些人派來的。

“陛下若再不信,在下也沒什麼辦法,不過司馬兄弟可能就有些危難了。”

蕭旃蹙眉道:“就算司馬先生有危難,你獨自前去營救便是,還要朕作何?”

李山野苦笑道:“那聽陛下的意思,這天下事當皇帝的都做不成,反倒是在下一介草民倒可以事事可成?那天下到底是陛下的,還是草民的?”

蕭旃道:“要朕與你出宮也可,但朕要帶親衛前去,若是中途你有什麼不軌舉動,朕馬上派人拿下你。”

李山野躬身行禮道:“在下隨陛下之意便是。”

蕭旃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趕緊去找來侍衛,等一衆宮廷侍衛將李山野圍了,李山野仍舊氣定神閒,顯然李山野並不在意這些侍衛。

蕭旃遠遠隔着,問道:“李先生就不怕朕言而無信,將你拿下?”

“不怕,因爲陛下在意司馬兄弟的生死,不會現在就跟在下一介草民置氣。”

蕭旃點點頭,道:“那就請李先生引路。”

李山野沒多說,走在隊伍最前,他身周都是不少的御林軍侍衛,到了宮門前,蕭旃讓人準備了馬匹,一行人騎馬跟隨在同樣騎乘的李山野的身後,去的方向,不是往宮門外,而似乎是往惠王府的方向。

“陛下,這麼做……是否有些不妥?”侍衛的領班在察覺到事情有異之後心懷緊張,雖然此行是跟隨李山野到惠王府的,可怎麼說也是皇帝帶兵前去惠王府,這就有跟惠王府鬧翻的意思,兵戈相向的情況下,整個京師金陵的兵權都在惠王手上,蕭旃去了還不跟送死一樣?

“不管,隨朕去就是。”蕭旃臉色很陰冷,目光只是打量着走在最前面的李山野。

蕭旃雖然不知道李山野的確切用意,但也知道此人不會憑空製造皇宮跟惠王府的矛盾,這對李山野沒什麼好處。而她這個皇帝本身也是惠王所推舉出來的,就算有爭執的話,以她跟惠王之間的關係,還有惠王的性格,到頭來也會不了了之。

“惠王府治下,來人一律下馬!”

還沒到惠王府前,便有大批的侍衛從惠王府出來,高聲喝道。

李山野騎馬走在最前,卻沒有半點退縮的意思。反倒是旁邊的侍衛趕緊上前,將身份亮明,可那些惠王府的侍衛也絲毫不領情,就算是皇帝親臨他們也不給什麼面子。因爲他們只是惠王的家兵,只知道效忠於惠王而不知天下有皇帝,更着緊的,是因爲惠王府之前鬧過刺客,惠王對於安保甚爲看重,若是放這些人過去,他們很可能會性命不保。

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860章 壽誕第734章 西柳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257章 皇宮救人(下)第917章 意外的子嗣第613章 令人糾結的戰果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901章 一戰定南(下)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744章 無主的女人第305章 久別重逢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89章 受聘第598章 請纓調兵第888章 鏡子裡的影子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368章 趁亂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387章 女皇回朝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41章 持家賢妹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520章 軍變(一)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387章 女皇回朝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71章 雨花樓第726章 避實就虛(上)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867章 祭祠堂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871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三)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652章 皇宮偷人(上)第502章 兩代人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524章 軍變(五)第153章 師徒重逢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258章 各有所長第248章 保釋第12章 煮鶴焚琴(上)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74章 狐媚第211章 大隱第454章 相安無事第782章 相敬姐妹第818章 充盈內宮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158章 君臣有隙第903章 妃子的禮數第294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中)第368章 趁亂第669章 宮變(六)第540章 叛徒(下)第704章 釣魚交易第451章 父女重逢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89章 受聘第844章 猜不透的用意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300 四十四章 摳門的理由第345章 偏幫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860章 壽誕第388章 冷處理第112章 案中案第28章 不拘一節老頑固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476章 等待君王幸(四)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386章 禮佛(下)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502章 兩代人第140章 太子之議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349章 音信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800章 初聞噩耗(下)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411章 沒時間,沒興趣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471章 洛陽之戰(八)第44章 有緣?無緣
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860章 壽誕第734章 西柳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257章 皇宮救人(下)第917章 意外的子嗣第613章 令人糾結的戰果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901章 一戰定南(下)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744章 無主的女人第305章 久別重逢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89章 受聘第598章 請纓調兵第888章 鏡子裡的影子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368章 趁亂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387章 女皇回朝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41章 持家賢妹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520章 軍變(一)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387章 女皇回朝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71章 雨花樓第726章 避實就虛(上)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867章 祭祠堂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871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三)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652章 皇宮偷人(上)第502章 兩代人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524章 軍變(五)第153章 師徒重逢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258章 各有所長第248章 保釋第12章 煮鶴焚琴(上)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74章 狐媚第211章 大隱第454章 相安無事第782章 相敬姐妹第818章 充盈內宮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158章 君臣有隙第903章 妃子的禮數第294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中)第368章 趁亂第669章 宮變(六)第540章 叛徒(下)第704章 釣魚交易第451章 父女重逢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89章 受聘第844章 猜不透的用意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300 四十四章 摳門的理由第345章 偏幫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860章 壽誕第388章 冷處理第112章 案中案第28章 不拘一節老頑固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476章 等待君王幸(四)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386章 禮佛(下)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502章 兩代人第140章 太子之議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349章 音信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800章 初聞噩耗(下)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411章 沒時間,沒興趣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471章 洛陽之戰(八)第44章 有緣?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