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

“夠了,爾等爭得不煩,朕聽着都煩了,且就都消停些罷。”

方老爺子可是當世之大儒,別看他往日在朝議時不怎麼開口言事,可真要辯論起來,那絕對是第一流的口才,哪怕是一人獨戰四爺連同諸阿哥們,可引經據典之下,口若懸河,生生將衆人全都駁斥得個體無完膚,當真有着諸葛亮舌戰羣儒之風采,眼瞅着情形不對,誠德帝可就有些憋不住了,但見其一壓手,已是不耐地吭哧了一嗓子,拉偏架的姿態可謂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陛下息怒,臣等(兒臣等)失禮了。”

誠德帝這麼一放話,衆人自是都不敢再糾纏不休,也就只能是各自躬身致歉不已。

“罷了,都是爲了國事,朕自能體諒得過去,還是先聽聽晴兒有甚要說的好了。”

誠德帝心中其實是很想肯定四爺等人之建議的,只是心裡頭卻又有些不襯底,這便想先探探弘晴的口風,但見其一擺手,很是大度地原諒了衆人的失禮之罪,而後便即將問題丟給了弘晴。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別無異議,一切聽憑皇阿瑪聖裁便是了。”

弘晴心中已有了決斷,自是懶得在此時多囉唣,壓根兒就不言看法,僅僅只是恭謙無比地又將皮球踢回到了誠德帝的腳下,算是給了誠德帝最後一個機會。

“嗯……,那就早朝時再議好了,朕乏了,爾等都退下罷。”

這一見弘晴殊無半點表示,誠德帝心中自不免更虛了幾分,愣是沒敢就此下個決斷,而是又玩出了一手緩兵之計。

“陛下聖明,臣等告退!”

誠德帝既已下了逐客之令,衆人自是不敢再多囉唣,也就只能是各自躬身稱頌了一句之後,便即就此向外行了去,唯獨方苞卻硬是站在原地不動。

“方愛卿還有事麼,嗯?”

這一見方苞沒走,誠德帝一來是心虛,二來也是真的累了,問話的語調自也就不免生硬了起來。

“陛下,老臣懇請您即刻與仁親王私下談談,以免生出事端,社稷難寧也,還請陛下三思啊!”

儘管弘晴在殿中一直表現得極爲的恭謙,可方苞卻知曉那不過只是表象罷了,此一回豐臺,兵發皇城已是必然,身爲社稷臣,方苞實是不願見此等事情發生,眼瞅着誠德帝還在那兒懵懂着,方苞可真就急了,但見其一頭便跪倒在殿中,言語懇切地出言請求了一句道。

“啊,這……,當不致於罷?朕,朕……”

誠德帝到底不是愚鈍之輩,儘管方苞說得很是隱晦,可誠德帝卻是聽出了箇中之意味,臉色瞬間便是一白,結結巴巴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臣懇請陛下急召仁親王來見,還請陛下速速行之,萬不可再遲疑了!”

眼見誠德帝已然明瞭了危機之所在,卻愣是沒作出個反應,頓時大急,沒旁的,一旦弘晴出了宮,再想追回來,那就斷然沒有可能了的。

“啊,哦,來人,快,去將仁親王給朕請回來,快去,快去!”

被方苞這麼一提醒,誠德帝總算是醒過了神來,猛然打了個激靈,一迭聲地便叫喚了起來。

“喳!”

一聽誠德帝的聲色不對,侍候在側的李德全哪敢怠慢了去,趕忙恭謹地應了一聲,急匆匆地便向外奔了去。

“仁親王,請留步!”

李德全全力飛奔之下,總算是在宮門處瞅見了弘晴的身影,眼瞅着弘晴即將出宮,頓時大急,也顧不得甚禮儀不禮儀的了,趕忙高聲嚷嚷了一嗓子。

“李公公有事麼?”

聽得後頭的響動不對,弘晴的腳步當即便是一頓,回首一看,見是李德全正狂奔而來,眉頭立馬便是一皺,已然明白了究竟是怎麼回事,不過麼,倒是沒不顧而去,而是慢條斯理地轉回了身去,不鹹不淡地發問了一句道。

“陛下口諭,請王爺即刻到乾清宮議事。”

李德全這一路急趕之下,氣息早已紊亂不堪,可卻顧不得喘上一口大氣,氣喘吁吁地便將誠德帝的口諭宣了出來。

“嗯,有勞了。”

聽完了李德全的話語之後,弘晴並未直接回應,而是沉默了片刻之後,這才神情淡然地拱了拱手道。

“王爺,您請!”

李德全先前就在殿旁,自是知曉弘晴一旦離開皇宮之後,將會有何等大事發生,值得弘晴沉吟之際,他的心都險些跳出了嗓子眼,卻又不敢出言催促,待得弘晴總算是同意去見駕之時,李德全的心方纔算是落回了肚中,唯恐弘晴反悔,趕忙便躬着身子一擺手,陪着笑臉地道了請。

“兒臣叩見皇阿瑪。”

一路無語地再次回到了乾清宮之際,方苞早已不見了蹤影,唯剩誠德帝一人獨自高坐在上首的龍牀上,弘晴見狀,也無甚太多的反應,僅僅只是疾步搶到了近前,照着朝規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晴兒不必多禮,且起來罷,陪朕走走好了。”

誠德帝並未直接叫起,而是起身走下了前墀,來到了弘晴的跟前,彎下了腰,很是和煦地伸手虛虛一扶。

“是,兒臣謹遵皇阿瑪之令。”

弘晴並未因誠德帝這等親近的舉動而有甚激動的表情,更不曾作出甚感激涕零狀,僅僅只是恭謙地應了諾,而後就此起了身,默默無言地陪着誠德帝出了乾清宮,一路向宮禁深處行了去。

“晴兒啊,說起來,朕也已是多年不曾與爾好生談談了,爾心底裡想必是怨朕的罷?”

父子倆就這麼隨意地走着,邊上並無旁人在,李德全等人盡皆隔着老遠地跟在了後頭,好一陣的沉默之後,誠德帝終於是率先開了口。

“兒臣不敢。”

怨氣?自然是有的,可要說很多麼,其實也真談不上,概因這本就是天家政治之真面目,弘晴是一早便有所明悟的,自不可能會有太多的怨氣可言,有的只是不得不爾之反應罷了,當然了,這話,弘晴是斷然不會說與誠德帝聽的,也就只是神情淡然地應了一聲。

“不敢麼?呵,這話,朕是不信的,大丈夫在世,終歸須得有所作爲,朕自登基時起,便想着能建一番功業,將來龍歸大海之際,也好去面對列祖列宗,可惜啊,朕空有一番抱負,卻實是有心而無力也,說來慚愧,別看我大清這麼些年來功業不少,可與朕卻是無甚關礙,皆是出自爾之手筆,朕不諱言,朕確是嫉妒了,好笑罷,朕身爲帝王,卻嫉妒自家孩兒之功業,可朕也是沒法子啊,朕爲帝一任,終歸須得給後人留下些甚罷,故而,朕總想着大權獨攬,偏偏爾又不肯讓,這才生出瞭如此多的是非,或許這便是我天家子弟的命罷,朕每一思及,心總是疼得厲害,罷了,說了這麼許多,爾能理解便理解,若是不能,朕亦自不強求。”

誠德帝似乎是真的看開了,言語雖有些個條理不甚清晰,可絮絮叨叨的話語裡卻滿是寂寥與無奈之感情,顯見所言大多出自肺腑。

“皇阿瑪之苦心,兒臣自是能體悟得了,只是兒臣也有所堅持,我大清社稷要雄立世界之巔,就須得有所爲,有所不爲,誠如聖人所言:苟利社稷,生死與之,此向是兒臣之座右銘也,時刻不敢或忘,因之惹得皇阿瑪不快,確是兒臣的不是,只是兒臣也不過是自保罷,不得不爾。”

誠德帝既是擺出了開誠佈公的姿態,弘晴倒也沒藏着掖着,但見其面色微苦地搖了搖頭,很是無奈地也道出了自個兒的苦衷之所在。

“嗯,這話,朕信,嘿,若是換成朕處在爾之位置上,怕是不會等到此時了的,說起來,朕還是須得感謝你晴兒,若不然,這帝位當真就未必輪得到朕來坐,此實言耳,朕自深知之,罷了,不說這個了,爾既是執意要讓李明亮執掌豐臺大營,且就去辦好了,朕老了,心力也已是不濟了,朝中的事難有個周全的時候,爾且就管將起來罷,朕也能落得個清閒了去。”

聽得弘晴這般回答,誠德帝心中的失落顯然是更盛了幾分,但見其苦笑了一聲,已是說出了打算讓弘晴主持朝局之意思。

“皇阿瑪隆恩,兒臣感銘五內,然,此確非兒臣所願也,兒臣嘗言:願助皇阿瑪爲一代明君,此志向不曾更易,以往如此,今亦然,只是有一事,兒臣恐須得提請皇阿瑪留心了的。”

誠德帝的話語說得倒是真摯,也確有着幾分真心在內,可更多的怕是以退爲進的試探罷了,這一點,以弘晴之智商,又怎可能會聽不出來,不過麼,卻並未出言揭破,而是順着誠德帝的話頭,好生表了回忠,只是在末了,這才話鋒一轉,就此引入了正題。

“哦?晴兒有何欲言的,只管直說,朕聽着便是了。”

誠德帝對弘晴的表忠顯然是滿意的,此無他,誠德帝到底是個權力慾極重之人,若不是情非得已,他是斷然不想讓出朝廷大權的,然,在能保住帝王之位不動搖的前提下,誠德帝其實還是很好說話的。

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745章 溫達的囑託(一)第467章 第四百六十六炮轟大阪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546章 巍巍太行(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903章 烽火處處(五)第1070章 一語點醒(二)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1139章 智取馬六甲(三)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655章 老十二的野望(三)第425章 究竟誰坑誰(三)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150章 雄起的四爺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918章 前哨戰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274章 線索(一)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915章 活祭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1062章 無果而終(一)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
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745章 溫達的囑託(一)第467章 第四百六十六炮轟大阪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546章 巍巍太行(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903章 烽火處處(五)第1070章 一語點醒(二)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1139章 智取馬六甲(三)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655章 老十二的野望(三)第425章 究竟誰坑誰(三)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150章 雄起的四爺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918章 前哨戰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274章 線索(一)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915章 活祭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1062章 無果而終(一)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