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

“不下了!”

四爺好下棋,至於棋藝麼,跟老爺子是一脈相承的臭,不僅如此,棋品顯然也有些問題,這不,棋剛至中局,一發現敗勢已無可挽回,本就心煩意亂的四爺頓時更煩上了幾分,伸手一抹,已是將盤面徹底攪亂,不說認輸,而說不下了,這顯然有着濃濃的耍賴之嫌疑。

“王爺的心事很重啊。”

但凡府中人等跟四爺下棋,那都是在讓着,唯獨鄔思道是個例外,每每總是殺得四爺狼狽不堪,當然了,遇到四爺耍賴的情形自也就不少,早就習慣了四爺這般德性,自不會因棋局被攪亂而又甚不滿,反倒是笑了起來,意有所指地點了一句道。

“真不知老三怎生教子的,養出了那麼個怪胎來,每日價盡惹是非,好端端地搞甚‘八旗商號’,弄得滿潮堂烏煙瘴氣的,這回更好,平白惹出了戰端,當真是禍害一個!”

四爺本來就煩,輸了棋自是煩上加煩,再被鄔思道這麼一撩撥,心裡頭的火氣可就按捺不住了,黑着臉便埋汰了三爺父子一把,只是這話怎麼聽都帶着股濃濃的酸意。

“呵,王爺可是在爲東瀛一事煩心麼?”

四爺這純屬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真要是弘晴是其子的話,四爺絕對是寵都來不及,又怎可能會有這等惡語,此一條,鄔思道心裡跟明鏡似地清楚,不過麼,卻是不會去說破,也就只是笑着轉開了話題。

“嗯……,東瀛者,不外海外蠻荒之地也,與其商貿本就不該,再要妄動刀兵,實非社稷之福,那等地兒縱使平了,又有何益可言,偏偏就有人硬要挑唆旗丁鬧事,實是居心叵測,本王定不能坐而視之!”

四爺骨子裡就是個小氣之輩,在外頭還會裝上一裝,可在鄔思道面前麼,這就言行畢露無疑了,愣是將“八旗商號”這等大利於八旗的好事說得個一錢不值。

“這麼說來,王爺是打算反對徵東瀛嘍?”

鄔思道壓根兒就沒理會四爺的這通子無甚營養的廢話,直指核心地發問了一句道。

“怎麼?莫非有甚不對麼?皇阿瑪遲遲不肯下個決斷,想來對此事必是有所疑義,本王順應天心,並無甚不妥罷?”

這一聽鄔思道此問蹊蹺,四爺不由地便是一愣,狐疑地看了看鄔思道,而後咬了咬脣便連連反問了起來。

“嘿,王爺這話就說到點子上了,陛下確是不願多生枝節,然則卻未見得能卻得過羣臣之見,就算王爺極力反對,三爺、八爺那頭又豈肯罷休,建功立業是一回事,能將手伸進軍伍中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鄔思道搖了搖頭,冷笑着指出了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嗯……,一羣城狐社鼠,只顧眼前利益,卻罔顧社稷之千秋,爲商賈之事輕啓戰端,豈是社稷之福,有此先例在,後患怕是要無窮了。”

四爺並非愚鈍之人,鄔思道所言之事,四爺其實早就已想到了,實際上,對於戰與不戰,四爺並無甚太多的芥蒂,他真正在意的是帥位該歸誰,此無他,四爺在朝中只有戴鐸等寥寥數名門下,還盡是文官,真正能派上用場的武將麼,就年羹堯一個,奈何年羹堯纔剛外放,眼下不過一千總而已,資歷威望都差得太遠了些,壓根兒就上不得檯面,換而言之,四爺眼下只能坐看三爺與八爺爭奪此番出征之帥印,這等無能爲力的事實,方纔是四爺煩心之根本所在,此際聽得鄔思道點破,四爺也只能是恨恨地長出了口大氣,不甘不願地亂髮泄了一通。

“後患如何不過是後話耳,眼下當務之急是帥印之爭,不知王爺對此可有甚考慮否?”

對於四爺的妄語,鄔思道渾然就沒往心裡去,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壓根兒就不加以置評,而是追問起了後日早朝的焦點之所在。

“本王好歹也是親王,自幼也沒少習武,便是爭這麼個帥印,也無甚不可以的!”

四爺手下沒人,又不甘願帥位旁落,惱火之下,賭氣的話語不經過大腦便噴薄而出了。

“呵呵。”

四爺這等話語一出,鄔思道連評述都懶得評述,只是譏諷地笑了兩聲。

“再不成,本王保薦十三弟總可以了罷?”

被鄔思道這麼一笑,饒是四爺臉皮厚,也不禁有些個臊得慌,老臉微紅地別過了頭去,氣急不已地又扯了一句道。

“王爺此言可不就對了?呵呵,此番出征乃大勢所趨,縱使陛下也斷難阻也,究其根本,恐正是弘晴小兒之謀算,其人數年前便已佈下了這等大局,其之心機實是莫測,欲與之爭,非易事啊。”

鄔思道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搖了搖頭,這便感慨了起來。

“先生……”

一聽鄔思道這般說法,四爺的心猛然便是一跳,忙不迭地便要插言追問個究竟。

“王爺莫急,且容鄔某細細分說罷。”用不着去聽,鄔思道也知曉四爺想問的是甚,這便笑着一壓手,語氣平緩地解說道:“弘晴小兒佈局已定,大勢已成,此局中已是不可爭鋒也,唯有在細節上做文章,方是最佳應對之道也,若是某料得不差,八爺那頭一準會推出十四爺去爭這帥位,而三爺一方麼,推出來的人選卻一準是十三爺無疑!”

“什麼?老三他怎麼會,這……”

一聽鄔思道言及三爺會推薦老十三,四爺頓時大吃了一驚,霍然站了起來,大失常態地便驚呼了一句道。

“嘿,不是三爺英明,而是弘晴小兒在背後慫恿之結果,自前年十三爺被圈養起,此子便沒少往十三爺處跑,今春以來更是與十三爺打得火熱,若非欲舉十三爺爲用,又豈會如此哉?”

鄔思道總掌着四爺手中的“血滴子”,自是清楚弘晴這些年來常去十三爺處的事兒,只不過原本雖感到奇怪,卻始終猜不到真相之所在,待得“大阪事變”一發生,以鄔思道之能,前後稍一聯繫,自也就輕易地看破了弘晴的全盤佈局,只是看破歸看破,值此微妙關頭,鄔思道也找不到短時間裡擊破此局的方法,此際說將起來,語調雖平緩,可內裡卻是不可避免地帶着絲絲的忌憚之情緒。

“原來如此,那老十三他……”

自老十三被圈時起,四爺倒是沒少派人往老十三府裡送些吃用,可爲避嫌之故,他自己卻是一次都不曾去過十三爺處的,在其想來,老十三應是能體恤其之苦處,加之自忖與老十三可是自幼一體的關係,原本對弘晴常萬老十三處跑並無甚警惕之心,可眼下若是老三那頭真保了老十三,那豈不是意味着老十三已是暗中投到了老三一邊,一念及此,四爺的心頓時便抽緊了起來。

“十三爺乃信義之人,並非利益便可動之者,某以爲弘晴小兒雖是許以重利,卻未見得便能令十三爺改弦更張,若是讓十三爺中立倒是有幾分可能,既如此,王爺不妨將計就計,且先派人去十三爺處,就言此番征伐東瀛一事上,王爺將拼盡全力,以保十三爺爲帥。”

鄔思道自是清楚四爺到底在擔心個甚,自是不會讓其多費思量,這便緊趕着便將自個兒的判斷說了出來。

“嗯,先生所言甚是,本王這就親自去走上一趟好了。”

儘管鄔思道已是有所判斷,可四爺還是放心不下,沒旁的,只因老十三對於四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些,真要是十三爺有了異心,那後果須不是好耍的,正因爲此,四爺再也顧不得甚避嫌不避嫌的了,這便打算親自出面去找老十三詳談上一番了。

“慢,王爺不可自去,只可派下人一行,若不然,恐起反效果矣。”

不等四爺動身,鄔思道已是叫了停,不過麼,卻並未明言箇中之究竟。

“嗯?唔……,也罷,那就這麼定了也好。”

四爺到底不是愚魯之輩,雖是略有愣神,可很快便反應了過來,沒旁的,臨時抱佛腳終歸不是個事兒,早不去晚不去,偏偏有大事時才露面,那未免太過着相了些,就算彼此間的感情深厚,卻也難保老十三心裡頭不起波瀾的,倒不若如常對待來得強。

“此方是一,再有一條,值得朝議之際,王爺當須得據理力爭,以明擅啓戰端之不妥,縱使難擋諸方之詰難,也萬不可退縮了去,唯議帥時,力保十三爺便可。”

眼瞅着四爺的心已是平穩了下來,鄔思道欣慰地笑了起來,一捋胸前的長鬚,再次進言了一句道。“嗯,當得如是,本王知曉該如何做了。”四爺到底不是尋常之輩,心念電轉間,已是明瞭了鄔思道此番建議的根本之所在,此無他,明孤臣之相是虛,暗合聖心是實,縱使一時爲八旗子弟所詬病,可能在老爺子心目中留下深刻之印象,那便一切都值了的,有鑑於此,四爺自是不會有絲毫的異議可言,爽利無比地便應承了下來。

第662章 老爺子的考驗(二)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47章 做大做強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406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三)第1068章 死間(三)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546章 巍巍太行(二)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1108章 太后有召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288章 凱旋榮歸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628章 阿府驚變(二)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1039章 各退一步(一)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0章 麒麟商號(一)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262章 故人(一)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307章 宿命之敵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297章 一劍封喉(一)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188章 京師風雲亂(五)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13章 馬奇授課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734章 天要黑了(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784章 貢院裡的較量(二)
第662章 老爺子的考驗(二)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47章 做大做強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406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三)第1068章 死間(三)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546章 巍巍太行(二)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1108章 太后有召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288章 凱旋榮歸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628章 阿府驚變(二)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1039章 各退一步(一)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0章 麒麟商號(一)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262章 故人(一)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307章 宿命之敵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297章 一劍封喉(一)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188章 京師風雲亂(五)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13章 馬奇授課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734章 天要黑了(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784章 貢院裡的較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