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

大阪城的城牆乃是用青色條石所砌,儘管不甚高大,攏共不過四丈上下而已,然則論及堅固,卻是全日本首屈一指的,僅比京都城稍差一些罷了,可就算如此,在清軍猛烈的炮火轟擊下,比紙糊的也當真強不了多少,僅僅兩輪的炮擊下來,城牆已是多處垮塌,至於城頭上戒備着的倭國武士麼,早在第一輪炮擊時就已被消滅了近半,剩下的自是早跑得個精光,此際的大阪城就像是已脫光了衣服的大閨女,就等着清軍給其來上快樂的最後一擊了。

“停止炮擊。”

兩輪炮擊過後,老十三一揮手,下了停火之令,拿起懸掛在腰間的單筒望遠鏡,瞄着濃煙滾滾的大阪城看了良久,見其城防已是盡毀,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麼,卻並未下令搶攻,而是通令全艦隊就此拋錨,停泊在了離大阪碼頭一里之外的海面上。申時末牌,天將插黑之際,清軍後續艦隊也已趕到,然則老十三卻依舊不曾下令進攻,甚至不曾派兵佔領空無一人的碼頭,而是勒令全軍就地休整,以備明日之戰。

亥時正牌,夜已是有些深了,可京都御所的清涼殿內卻依舊是燈火通明,一名身着華服的少年端坐在榻上,雙眼微微地眯縫着,無可無不可地聽着一衆近臣們的激烈爭辯,這名剛十歲出頭的少年正是當今日本天皇中御門,八歲繼位爲天皇,到如今在位也不過三年餘而已,怎麼看都是個不識政務的懵懂少年,當然了,就眼下天皇的尷尬地位來說,端坐在那寶座上的是孩童還是成人,都無甚差別,沒旁的,概因天皇雖名義上是東瀛諸侯們的共主,可實際上不過就是一提線傀儡罷了,那線頭如今操縱在德川幕府的手中,至於天皇麼,其實不過就是個象徵罷了,誰都沒將其當回事兒,這不,一幫子近臣吵吵嚷嚷地爭辯不休,卻無一人問過天皇本人的意思究竟如何。

如此深的夜,能令一衆極品權貴們聚集在一起商議的事兒只有一樁,那便是清軍的大舉而至,不過麼,一衆官員們所爭執的卻不是戰與和,沒旁的,這些大臣們雖都是位份極尊之輩,可說穿了,不過都是各家族派到皇城裡的閒子罷了,對各自家族的事務發言權不能說沒有,卻也少得可憐,調兵勤王之事還真就輪不到他們來決議的,所能做的不過是在爭執該不該提請天皇離開京都,暫避清軍可能的攻擊罷了,各家族心不齊之下,爭議起來自是沒個完了。

“哈啊……”

大體上來說,太政大臣(倭國官名,相當於宰相)藤原鐵男與左大臣(倭國官名,位僅在太政大臣之下)上杉信條堅持要固守京都,而以右大臣德川三生以及大納言北條一男爲首的幾名大臣則堅持要天皇撤離京都以避清軍之鋒芒,這一爭執起來,雙方互不相讓,直吵得個臉紅脖子粗,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聽得快打瞌睡的中御門天皇自是再也壓制不住打心底裡狂涌起來的睏意,不由自主地便打了個哈欠。

“陛下,您有甚要訓示的麼?”

中御門天皇這麼聲哈欠一出,一衆權貴們頓時爭執不下去了,沒旁的,儘管所有人都不將天皇放在心上,可畢竟天皇是國之象徵,他要有所表示,衆人出於禮貌,還是得問過一聲的,一陣死寂之後,由着地位最高的太政大臣藤原鐵男躬身探問了一句道。

“朕,啊,朕相信忠勇的將士們能將支那人趕盡殺絕。”

訓示?中御門天皇在位三年以來,除了擺樣子聽政之外,啥事兒都沒幹過,書都沒讀過多少,哪有甚訓示可言的,往日裡皇宮議事本就少,中御門天皇只管在議事結束後裝模做樣地說聲“準”也就是了,這會兒要他訓示,他又哪有甚主張可拿的,也就只能是公式化地敷衍了一句了事。

“陛下說的是,我東瀛不缺忠勇之士,定可將來犯的支那人趕下海去,又豈須得遷都避難。”

藤原鐵男本就是堅定的就地抵抗派,這一聽中御門天皇如此說法,立馬高聲附和了一句,這就打算拿御批當武器,以壓制德川一系的意見。

“陛下,我東瀛確是不缺忠勇武士,只是眼下調集恐有礙難,如今支那大軍已至大阪,離京都不過百里之地,若是其執意要妄爲,國都恐遭劫難,還是先行暫避爲宜。”

德川三生乃是德川吉宗的堂叔,代表的自然是德川家的利益,儘管心中其實對天皇的死活壓根兒就不在意,但卻絕不想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力,自是想着藉此機會將中御門天皇搬到江戶去,以便更好地加以控制,自不可能同意藤原鐵男的意見,毫不客氣地便又與之爭吵了起來,於是乎,雙方又開始了激辯連連,至於中御門天皇麼,當然是再次當起了擺設,毫無疑問,這等諸多家族意見不一的情形下,自是啥決議都不可能做得出的。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七,辰時三科,天終於大亮了,一輪紅日從海面下探出了個頭來,將金燦燦的陽光灑向人間,一夜安靜的大清艦隊終於開始了調度,先是七艘戰艦駛離了泊錨地,緩緩地向岸邊靠攏,各自調整之後,形成了戰列線之配置,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斜斜地瞄準這大阪城,緊接着,數十艘滿載着士兵的小艇從這七艘戰艦上被放下了水,不緊不慢地向碼頭方向劃去,不多會,一隊隊持槍在手的士兵便已紛紛上了岸,但並未急着衝向殘破的城牆,而是分出百餘人衝進了貨棧區,仔細地掃蕩了一圈,確定其中並無埋伏之後,這才留下二十餘名士兵擔任警戒,餘者與大部隊會合。

“列隊,前進!”

隨着指揮官一聲令下,三百餘大清官兵動作迅速地排成了三排,邁着整齊的步伐向殘破的城牆行了過去,一排排槍口瞄向了城牆方向,手指盡皆扣在了扳機上,隨時準備攻擊可疑之目標,走在隊伍正前方的正是這支小部隊的指揮官萬山河——萬山河原本是“八旗商號”東瀛船隊的護衛統領,海軍組建之際,他便被弘晴派入了軍中,擔當海軍陸戰隊之統領,官居遊擊將軍。

“全軍止步,王寬,帶你的人上!”

清軍推進的速度並不算快,然則碼頭到城牆處攏共也不過就三百餘步而已,片刻功夫全軍便已行到了離城六十步的距離上,而此時,城牆方向依舊是一派的死寂,連絲聲響都沒有,一見及此,萬山河自不免有些擔心城中別有埋伏,這便喝斷喝了一嗓子。

“喳!”

王寬乃是第一哨的把總,此際一聽自家主將下了令,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趕着應了一聲,領着手下一百餘名士兵撒腿狂奔着衝向了殘破的城牆,爬上了廢墟,迅速無比地在廢墟上佈置好了防禦陣型。

“報,稟萬將軍,城牆處並無敵蹤,另,視線所及之街道皆寂靜無人,敵情不明,請將軍明示!”

王寬率部在城牆上嚴陣以待地等了好一陣子,卻始終不見有敵軍出現,而城中死寂依舊,心下里自不免起了疑心,不敢擅專,這便派了名通訊兵迴歸本陣,將所見之情形報到了萬山河處。

“嗯?上城!”

這一聽城中居然沒發現敵蹤,萬山河不由地便是一愣,皺着眉頭想了想之後,也沒急着下個結論,而是一揮手,高聲下了令,旋即便見原地待命的兩百餘官兵有若旋風般地衝上了殘破的城牆,飛速地四下散開,牢牢地把控住了各處戰略要點。

“王寬,帶你的人搜索前進,遇敵不可纏戰,撤回即可!”

萬山河手持着單筒望遠鏡,細細地四下查看了好一陣子,還是沒見城內有甚動靜,心中的疑竇頓時更深了幾分,自不敢大意了去,這便將王寬叫到了近前,面色凝重地叮囑了一番。

“喳!”

萬山河既已下了令,王寬自是不敢有甚耽擱,緊趕着應了一聲,招呼一衆手下便下了廢墟,沿着大道緩慢地向前推進,不多會,已是轉過了街角,深入到了大阪城中。

“向艦隊發信號,我部已順利佔領城牆,未遇抵抗!”

萬山河默默地在城牆上等候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還是沒見城中有何動靜,眉頭不由地便鎖緊了起來,想了想之後,一擡手,聲線低沉地下了令。

“喳!”

萬山河話音一落,自有緊跟在其身旁的通訊兵高聲應了諾,揮舞着兩面小旗,將消息傳回了旗艦。

“未遇抵抗?這幫倭奴究竟想作甚?”

“鎮遠號”的高大艦橋上,老十三始終在用單筒望遠鏡觀察着大阪城牆處,用不着傳令兵前來通稟,他已是清晰地瞧見了陸戰隊發回的旗語,心中自不免也犯起了疑心,眉頭一皺,呢喃地便唸叨了起來……

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532章 承諾如金(一)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973章 強硬姿態(三)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880章 踩上一腳(二)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972章 強硬姿態(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066章 死間(一)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529章 誰比誰更狠(二)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344章 苦口婆心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97章 下馬威?(三)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44章 乞巧之遇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736章 天其實沒黑(二)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725章 收穫季節(三)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298章 一劍封喉(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395章 老爺子的板子(五)第670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一)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246章 城下之盟(四)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1007章 勞動力危機(二)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330章 蓄勢待發(二)第402章 宿命難逃(三)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81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一)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123章 先禮後兵(一)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
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532章 承諾如金(一)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973章 強硬姿態(三)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880章 踩上一腳(二)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972章 強硬姿態(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066章 死間(一)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529章 誰比誰更狠(二)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344章 苦口婆心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97章 下馬威?(三)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44章 乞巧之遇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736章 天其實沒黑(二)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725章 收穫季節(三)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298章 一劍封喉(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395章 老爺子的板子(五)第670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一)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246章 城下之盟(四)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1007章 勞動力危機(二)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330章 蓄勢待發(二)第402章 宿命難逃(三)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81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一)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123章 先禮後兵(一)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