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

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二,內廷發出詔書,以越權行事之名,免了弘曆工部幫辦之銜,其中央銀行幫辦之職照舊,並交由宗人府申誡.此詔書一下,滿朝文武議論紛紛,民間更是傳言四起,本來就民望不高的雍親王府經此打擊,聲望自不免便更低了不老少,當然了,也不乏有些對三爺父子不利的傳聞,大體上是說三爺父子仗勢欺人云雲,只是這等傳言並非主流,不過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小圈子在亂議罷了.

旁人議不議的,弘晴壓根兒就不在意,於他而論,能將弘曆徹底趕出工部,便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勝利,至少不用再擔心弘曆藉着工部幫辦的名義在工部裡攪風攪雨,至於其它麼,那都是無所謂的事兒,旁人愛怎麼議便怎麼議去好了,弘晴壓根兒就懶得去理會,三五天裡辦完了交接之後,便即昂昂然地進了上書房,與張廷玉等人比肩而立,正式開始了其大學士之生涯.

大學士自然不是那麼好當的,君不見朝廷上下有品級的官員達數萬之多,可真能站在大學士這麼個臺階上的,也就只有寥寥數人而已,榮幸倒是榮幸了,可箇中之苦痛當真就不足爲外人道哉——每天飛進大內的公文都是數以千計,旁的不說,光是抄寫節略就不是件簡單的事兒,不單要將每本奏摺都細細閱讀過,還須得從一大堆的繁文縟節中節略出奏本的核心內容,這還不算完,還得附上自個兒對奏本所言之事的建議.這等工作量當真就不是那麼好玩的事兒,饒是弘晴在工部也算是批慣了摺子的,可乍然一接手這等既費腦又費力的活計,還是被累得個夠嗆,真就比不得張廷玉等人的老練,沒轍了,也就只能是以勤補拙,每日裡總要忙到天擦黑纔回府,而這,還是在弘晴尚無分管部門的情形下,若是再要給弘晴掛上幾個部,得,索性就不必回府了,直接將鋪蓋搬到上書房去打地鋪好了.

時光荏苒,一轉眼便已是到了五月底,天已是漸熱,老爺子在宮裡呆不住了,領着大批太監宮女們便搬到了城外的暢春園,身在機樞的大學士們自然也就全都跟着到暢春園,忙乎得昏天黑地的弘晴總算是能稍喘上口大氣了,此無他,一來麼,經過半個多月的苦練,弘晴如今抄寫節略的本事已然大漲,至於其二麼,那便是三爺的頤和園就在暢春園的隔壁,就一牆之隔,下了班,一拐彎便能着家,弘晴的小日子自然也就舒坦了許多,當然了,也正因爲此,輪值早班的差使也就不出意外地落到了弘晴的頭上,旁的大學士還能輪換着上崗,而弘晴就沒這麼個福氣了,誰讓他年輕,又住得近來着,這不,今兒個一大早地,弘晴又是第一個到了清溪書屋,讓隨行的侍衛們泡上了壺濃濃的儼茶,便即埋在了公文堆裡,奮筆速書個不停.

";喲,仁郡王,早啊.";

就在弘晴埋頭狂書之際,卻聽一陣腳步聲響起中,一身整齊朝服的馬齊已是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笑呵呵地跟弘晴打了個招呼.

";馬大人,早.";

儘管如今手底下已是熟稔了許多,可跟馬齊這等當了多年大學士之輩相比,弘晴抄寫節略的能耐起碼還須得鍛鍊上幾年,爲了趕進度,弘晴自是無心多寒暄,也就只是笑着迴應了一聲,便即又埋頭苦寫了起來.

";王爺,下官此處有份摺子,是昨兒個尹大人抄錄的,聖上看過了,沒批,說是讓王爺先審審,要不,您先看看?";

馬齊渾然沒在意弘晴的冷淡迴應,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黃絹蒙面的摺子,笑眯眯地遞到了弘晴的面前,一派隨意狀地扯了一句道.

";哦?那好啊,小王這就拜讀一番好了.";

聽得馬齊這般說法,弘晴還真就好奇得很,瞥了那本摺子一眼,見其上的署名赫然是老十四,心頭不由地便是一動,可也沒甚旁的表示,僅僅只是笑呵呵地應了一聲,拿過摺子,翻將開來,只一看,眉頭不由地便是一皺,此無他,摺子是老十四以兵部的名義起草的,囉囉嗦嗦了一大通,要求只有一個,那便是自言爲了能確保西征之勝算,請求將豐臺大營的炮兵旅調往前線.

嗯?老爺子這是啥意思來着!

老十四調新軍的想頭是由來已久的,這一點,弘晴自是早就知曉了的,前番老十四上本言此之際,弘晴可是耍了好幾手的陰招,方纔迫使老十四不得不放棄了這等打算,而今,大軍已是集結得差不多了,出征在即,老十四居然又盤算起新軍的炮兵旅了,這裡頭顯然有文章,不過麼,說穿了也不奇怪,但凡帶兵之輩,就沒誰不想將炮兵旅這等強軍掌握在手中的,問題是老爺子對此不發表意見的用心到底何在卻是不好說了的.

";馬大人,皇瑪法不知可有甚交待否?";

弘晴皺着眉頭想了想,還是不敢確定聖心究竟何向,自也就沒敢胡亂發表意見,這便沉吟着發問了一句道.

";那倒是沒有,只說讓王爺先給出個意見再行定議.";

馬齊搖了搖頭,很是乾脆地給出了答案.

";哦,是這樣啊,那依馬大人看來,此舉可適宜否?";

弘晴對馬齊的話顯然是不太相信的,然則老馬同志既是如此說了,弘晴也不好再往下追問個不休,這便笑呵呵地換了個問法.

";下官不曾帶過兵,對此一竅不通啊,呵呵,王爺,您忙,下官那兒還堆着一堆的摺子,就不攪鬧了.";

弘晴倒是問得誠懇,可老馬同志卻顯然不想插手此事,沒旁的,新軍的調動與否實在是太過敏感了些,涉及到誠親王一系與八爺一方的糾葛,其中還夾雜着十三爺與弘晴,如此多的王爺杵在那兒,這等陣容着實是太過驚人了些,馬齊又不傻,哪肯沾手此事的,打了個哈哈之後,也不給弘晴再次開口的機會,便已是轉回了自個兒的辦公桌,一屁股端坐了下來,拿起本摺子便一本正經地翻閱了起來.

得,這老梆子還真是滑

頭!

這一見馬齊緘口不言,弘晴自也無奈得很,總不能硬揪着老馬同志要意見罷,那也未免太過了些,沒轍了,弘晴也就只能是苦笑了一下,拿起那份摺子再次細細地研讀了起來,重點更多的則是着落在尹泰的節略批註上,這一看,還真就看出了些端倪來了——尹泰之乎之也了一大堆廢話,雲山霧罩地,看似無甚主張,可其實言語間卻表露着對老十四這等提議的不贊同之意味,只是說得甚是隱晦罷了.

自李光地被罷免,王士禎病故之後,八爺在大學士中的支持者就只剩下尹泰一人了,新增補上來的蕭永藻是不折不扣的中立派,向來不介入阿哥們的黨爭,另一名大學士王掞則是素來心懷廢太子胤礽,對八爺半點好感皆無,至於張廷玉,馬齊,溫達乃至布衣宰相方苞就更不用說了,都跟八爺無甚瓜葛可言,也就只有尹泰一人是八爺的死忠,很顯然,尹泰要表達的意思便是八爺的意思,明擺着是不願見到老十四麾下的勢力再度膨脹.

八爺的意向好理解,旁人不知曉素來一體的八爺與十四爺之間已然有了不小的嫌隙,可弘晴卻是心中有數得很,自是能猜知八爺對老十四的遏制之心意,然則說到聖心所向麼,弘晴可就不敢輕易下個結論了,問題是老爺子既是已將此事轉過了過來,那就容不得弘晴不作爲,意見必須得給出,而且還得儘快,若不然,一準沒好果子吃,只是說到該如何應對麼,弘晴卻是不免有些個犯躊躇了的.

從戰略戰術的角度來說,此番西征一路皆無堅城,基本都是野戰居多,此無他,兵力處於極度劣勢的準噶爾一方斷然不會採取固守之策,也斷然不敢輕易跟兵力雄厚至極的清軍展開主力對決,所能採取的戰略只有一條,那便是遊擊作戰,充分發揮草原騎兵的強大機動能力,伺機攻擊清軍一部,打了就走,以騷擾戰術來延緩清軍的挺進,戰事雖頻,規模卻註定不會大,這等情形下,炮兵旅能發揮的作用其實並不大,也就只在清軍深入到準格爾汗國內腹之後,無路可走的準噶爾汗國方纔有那麼點可能舉全國之兵與清軍展開最後的決戰,那才真到了炮兵旅能派上用場的時候,故此,調炮兵旅上前線的實際意義當真不大.

然則話又說回來了,能有炮兵旅這麼支戰略威懾力量在,對於鼓舞清軍的士氣來說,有着不可估量的象徵意義,再者,有炮兵旅的存在,老十四在排兵佈陣上,也能多出不少的選擇餘地以及底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老十四調炮兵旅上前線的提議也有着可取之處,只是弘晴本心裡是不願讓炮兵旅這麼支強大無比的戰力被老十四所掌控的,如此一來,這節略究竟該如何寫就令弘晴頗爲的傷腦筋了……

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70章 苦戰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440章 兩清了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155章 綢繆帷幄(一)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13章 馬奇授課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453章 本分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470章 示敵以強(一)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55章 大勝而歸第158章 最後通牒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9章 誘拐兩阿哥第405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二)第1067章 死間(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860章 折中之協議(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497章 得勝歸第274章 線索(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558章 水滿則溢(三)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1067章 死間(二)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364章 心照不宣(二)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
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70章 苦戰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440章 兩清了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155章 綢繆帷幄(一)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13章 馬奇授課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453章 本分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470章 示敵以強(一)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55章 大勝而歸第158章 最後通牒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9章 誘拐兩阿哥第405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二)第1067章 死間(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860章 折中之協議(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497章 得勝歸第274章 線索(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558章 水滿則溢(三)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1067章 死間(二)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364章 心照不宣(二)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