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

“兒臣叩見皇阿瑪!”

果然不出弘晴之所料,李德全傳的口諭就一條,那便是誠德帝有請,對此,弘晴心中雖是頗爲的不爽,可還是收拾了一下便敢到了皇城處,在宮門處不過稍耽擱了片刻,便已得了準進的口諭,由李德全陪着便到了養心殿中,方纔剛行上大殿,入眼便見偌大的殿堂中,除了高坐在上首的誠德帝之外,竟再無旁人在,心念電轉間,便已明瞭了誠德帝擺出這等單獨奏對的用心之所在,不過麼,卻也並不在意,也就只是神情平靜地搶到了御前,規規矩矩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面對着弘晴的大禮,誠德帝並無甚太多的和煦表示,僅僅只是面無表情地一擡手,淡然地叫了起。

“謝皇阿瑪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誠德帝既是叫了起,三呼萬歲的謝恩禮儀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軍務革新事宜都辦得如何了?”

近一年來,因着弘晴不曾插手朝務之故,誠德帝的日子倒是過得頗爲的順遂,於政務上,儘管遠談不上有甚大的建樹,可政令卻是基本暢通無阻,皇帝的權威得以保證之下,誠德帝的威嚴也自恢復了不老少,這不,一開口問話的語氣便是君臣奏對之格局。

“回皇阿瑪的話,諸般事宜尚算順遂,而今,新設之機構都已開始正常運轉,唯西安與金陵之軍校建設尚在進行之中,預計明年四月前應可完工,六月底即可開始正常招生。”

弘晴雖是不讓誠德帝插手軍務革新事宜,可每個月都會上一本章,詳細說明軍務革新之進展,偶爾還會提出些不甚重要的請求,算是全了誠德帝總攬朝局的面子,在這等情形下,誠德帝又怎可能會不清楚軍務革新的具體進展情況,毫無疑問,誠德帝這明顯就是在明知故問罷了,對此,弘晴心中雖是厭煩得很,但卻並未帶到臉上來,而是恭謹地解釋了一番。

“嗯,晴兒辦事,朕還是信得過的。”

誠德帝也自知曉難以插手到軍務革新一事中去,之所以發問,也不過只是表示一下關切罷了,此際聽得弘晴這般說法,自不會再往下詳問,淡然地吭哧了一聲,也就算是揭過了此事。

“兒臣自當努力爲之,斷不敢有負皇阿瑪之信重。”

誠德帝既是不打算詳問,弘晴自也懶得多說,也就只是恭謹地應付了一句了事。

“朕今兒個叫爾前來,只爲一事,唔,這麼說罷,山東道監察御史安承敏上了彈章,彈劾九門提督耿三飆綏靖不力,以致於京師治安難寧,朕已是留中不發,然,卻恐羣臣們會對此異議頗多,晴兒看此事當何如之啊?”

誠德帝原本就不是個很有耐心之輩,早年的謙遜與寬仁不過都是僞裝罷了,自打登基之後,早已是原形畢露了的,這不,僅僅只是略微寒暄了幾句之後,也就窮圖匕現了的。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安承敏不過是巧言邀功罷了,實不足道哉。”

這一聽誠德帝故意將事情說得如此之嚴重,弘晴的心裡頭立馬便滾過了一陣怒意,也懶得多作修飾,毫不客氣地便給安承敏扣上了頂“譁衆取寵”的大帽子。

“嗯,話雖如此,只是卻恐衆口鑠金啊,若是彈章大起,於朝局之平穩固是不利,於耿三飆本人,怕也不是好事罷,終歸須得謹慎從事纔好,晴兒以爲如何哉?”

誠德帝此番是鐵了心要將耿三飆從九門提督這麼個位置上挪開了的,爲此,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部署諸般事宜,儘管不指望能將耿三飆一擼到底,可卻是斷然不能容忍皇城的安危被弘晴掌控在手,正是出自此等打算,縱使弘晴已是表明了堅決要保耿三飆的意圖,可誠德帝卻是不肯就此退縮,這便在言語間暗示了一番。

“皇阿瑪所慮甚是,然,聖人常言曰:理不辯不明,事不說不清,似安承敏其人,身具言官身份,聞風奏事乃其之本職,但卻並不能因此便認定其所言即是事實,是是非非終歸須得靠事實來說話,故而,兒臣以爲此事尚須得慎重斟酌纔是。”

儘管陳老夫子已是提議姑且退讓,然則弘晴卻兀自尚未下定決心,此際自也就不肯任由誠德帝胡亂行了去,據理力爭也就是必然之事了的。

“唔……,晴兒說得也是,此事姑且看羣臣們是怎個反應再定也好,朕乏了,爾且自去罷。”

誠德帝今兒個將弘晴叫了來,本就只是想着試探一下弘晴的反應罷了,並未指望弘晴能乖乖答應自個兒的要求,此際見弘晴態度堅決,也就不想再多談此事,但見其假作沉吟狀地點了點頭,隨口敷衍了幾句之後,便即下了逐客之令。

“皇阿瑪聖明,兒臣告退。”

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誠德帝不想再深談,弘晴自也懶得跟其多囉唣,這一聽得誠德帝叫退,立馬躬身稱頌了一句,而後便即一旋身,就此退出了養心殿,自行乘馬車回了頤和園。

“陛下。”

弘晴方纔剛退出大殿,就見李敏銓已是從後殿處轉了出來,疾步行到了御前,一躬身,卑謙地輕喚了一聲。

“嗯,如何?”

聽得響動,正自低頭沉思的誠德帝立馬便擡起了頭來,眉頭微皺地掃了李敏銓一眼,聲線微寒地問出了句沒頭沒尾的話來。

“回陛下的話,微臣以爲仁親王死保耿三飆之心頗堅,若欲令其屈服,恐還須得從多方面着手方可。”

儘管誠德帝問得含糊,可李敏銓卻是一聽便知誠德帝要問的是甚,自不敢怠慢了去,緊趕着便給出了個大體之判斷。

“嗯……,既如此,爾且就看着辦好了。”

誠德帝皺着眉頭想了片刻之後,還是不甘心就這麼作罷了去,這便一咬牙,語調陰森地下了令。

“是,微臣告退。”

李敏銓一門心思就是想打壓弘晴,自不會對誠德帝的決斷有甚異議可言,緊趕着躬身應了諾,而後急匆匆地便退出了養心殿,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先生。”

順郡王府的後花園中,一身白袍的陸純彥無言地屹立在臨池閣的二樓窗櫺前,眉頭微皺地仰首望天,風吹過,寬大的袍服蕩然出層層的波浪,乍然望將過去,當真有若飄然而仙之飄逸,當即便令興沖沖從屏風後頭轉將出來的三阿哥不由地便是一愣,腳步很明顯地頓了一下,而後方纔緩步行上了前去,低低地輕喚了一聲。

“王爺如此神情,想來必是陛下處有了密諭了罷。”

聽得響動,陸純彥便即緩緩地回過了身來,只看了弘曦一眼,便已是一口道破了其之來意。

“先生高明,先前李敏銓、李大人剛走,說是皇阿瑪決心已下,要小王全力而爲之。”

近一年的相處下來,弘曦早已習慣了陸純彥的料事如神,對其能猜到根底,自是毫不以爲奇,笑呵呵地便應答了一句道。

“嗯,既如此,王爺只管放手行了去便好。”

陸純彥並未理會弘曦的馬屁,面色淡然地便出言建議道。

“先生說得是,小王亦是這般想的,只是,唔,只是對結果如何,小王卻是頗有些看不清,不知先生可有何教我者?”

經過近一年的整合,靠着百官檔的威力,弘曦已是順利地將八爺等人殘留下來的勢力收歸己用,不禁如此,還在戶部裡安插了不少的人手,其之實力已然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巔峰,正自躊躇滿志得很,原就想着找個機會與弘晴過過招,而今,既是誠德帝那頭欲生事端,他自是樂得配合着整蠱上一把,只是說到成果如何麼,弘曦心裡頭還是不免有些不襯底,很明顯地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慮之所在。

“此有何難猜的,除非仁親王想鬧起驚天波瀾,否則的話,也就只有退讓一圖可走,就而今之局勢而論,穩,於仁親王有利,亂,則諸王皆可從中漁利,以其之智,當不會看不到此點,所慮者,無外乎手下心腹之感受罷了,從此一點來說,保住耿三飆,乃是仁親王之底限,至於九門提督之職麼,想來其是不會太過在意的。”

陸純彥早已推演過全局,心中自是有所成算,此際說將出來,言語間自也就滿是自信之意味。

“哦?如此說來,我等若是及早發動,將事情往大里鬧了去,應是能破解其退避之策,不知先生以爲可行否?”

一聽陸純彥這般說法,弘曦的眉頭立馬便是一揚,滿臉期待之色地又接着往下追問道。

“姑且一試也好,無論成與不成,都是好事一樁,王爺只管放手而爲好了,有陛下之支持,結果斷差不到哪去的。”

儘管弘曦不曾明言,可陸純彥卻是一聽便知其已是盯上了即將空出來的九門提督之位,不過麼,在陸純彥看來,此事成功的希望幾乎爲零,自是懶得將此事說破,也就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敷衍了一番。

“那好,小王這就去安排。”

弘曦本想着詢問一下如何將九門提督之位搞到手中,可轉念一想,此事言之尚早,也就改了主意,笑呵呵地交代了句場面話,便即興沖沖地下了閣樓,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第894章 狂飆突進(三)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357章 都在感慨(二)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797章 決勝時刻(二)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44章 乞巧之遇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354章 晴天霹靂(二)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336章 驚變驟起(二)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556章 水滿則溢(一)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9章 誘拐兩阿哥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02章 息事寧人(五)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81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一)第864章 年夜飯之亂象(一)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371章 案中有案(二)第214章 波瀾再起(四)第10章 麒麟商號(一)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1045章 方苞發飆第28章 國公府奇遇(一)第28章 國公府奇遇(一)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268章 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46章 生意開張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938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一)第222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二)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50章 雄起的四爺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
第894章 狂飆突進(三)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357章 都在感慨(二)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797章 決勝時刻(二)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44章 乞巧之遇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354章 晴天霹靂(二)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336章 驚變驟起(二)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556章 水滿則溢(一)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9章 誘拐兩阿哥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02章 息事寧人(五)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81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一)第864章 年夜飯之亂象(一)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371章 案中有案(二)第214章 波瀾再起(四)第10章 麒麟商號(一)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1045章 方苞發飆第28章 國公府奇遇(一)第28章 國公府奇遇(一)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268章 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46章 生意開張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938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一)第222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二)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50章 雄起的四爺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