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45年4月8日的紐芬蘭島大空戰(實際交戰地點並不在紐芬蘭島上空,只是距離較近)普遍被後世的歷史學家看成歐洲聯軍登陸北美洲的開始。
而且,這場發生在天空中的大戰的結果,也毫無疑問是盟軍方面慘敗,聯軍方面大獲全勝。
不過在美國時間4月8日傍晚,當戰爭部長華萊士和總統參謀長威廉.萊希在新建成的白宮地堡內向總統杜魯門彙報最新戰況的時候,卻把剛剛結束的紐芬蘭島大空戰說成了一場平局。
“總統先生,雖然我們的損失較大,有95架f7f、67架p-47和87架‘蒼穹’還沒有返航。不過我們還是成功阻止了德國人向東海岸的大城市發射導彈……”
“亨利,我們損失了249架戰機!僅僅一場空戰,我們就損失了249架戰機啊!”杜魯門顯然被損失數字給嚇到了,高聲打斷了華萊士,“我們一共出動了多少飛機?爲什麼會損失那麼多?”
華萊士看了臉色鐵青的威廉.萊希一眼,萊希上將用有些沙啞的聲音說:“總統先生,我們一共出動了525架戰鬥機……”
“損失了近一半?”杜魯門抖了一下,目光死死盯着萊希上將。
萊希接着說:“損失那麼大是因爲遭遇了100多架德國的me262和差不多相同數量的福克飛機。”
“me262……這不是噴氣式飛機嗎?”杜魯門的小圓眼鏡後射出了驚慌的目光,“這種飛機怎麼可能飛到紐芬蘭島附近?它們的航程不是……”
因爲英國人提供的技術資料,杜魯門知道了噴氣式飛機的航程之所以不大,這是因爲噴氣式發動機的油耗很大造成的。可是現在me262卻出現在了紐芬蘭島附近!那裡和德國人的基地亞速爾羣島的距離超過了2000公里,怎麼可能在me262的作戰半徑內?難道德國人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術又取得了什麼大的突破?
“估計是艦載機。”萊希上將說。
“艦載機?”杜魯門的臉色變得更加陰沉,“噴氣式艦載機?德國人已經把噴氣式飛機弄上航母了?”
威廉.萊希點了點頭:“這是最合理的解釋……海軍作戰部估計,之前發現的兩艘德國人的60000噸級航母就是搭載噴氣式飛機的。”
杜魯門稍稍鬆了口氣:“只有2艘航母能搭載?”
“應該是的……”威廉.萊希的回答也不大確定。
有幾艘航母能搭載噴氣式飛機可不是小事兒,現在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加拿大東部的防禦佈署,都是建立在德國噴氣式戰鬥機無法抵達戰區上空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這個前提發生了改變,那麼加勒比海和加拿大東部的防禦還能不能靠得住就不好說了。特別是加拿大東部的航空兵力本來就比較薄弱,現在又損失了那麼多的戰機,實在是讓人有點擔驚受怕了……
“總統先生,”華萊士仍舊顯得比較樂觀,“德國人的me262是一種很大的飛機,和f7f差不多。這樣的飛機即便不是噴氣式也很難上航母,普通尺寸的航母根本裝不下,必須是超級航母。所以德國人最多擁有2艘可以容納me262的航母。今天出現在紐芬蘭島附近的100多架me262應該就是他們可以拿得出來的全部艦載型me262了。”
杜魯門只是輕輕嘆氣,“100多架me262也不好對付……”
“總統,德國人的噴氣式飛機沒有那麼可怕。”華萊士告訴杜魯門,“它們只是在極高空上具有較大的性能優勢,我們的飛機只要避開極高空,就不怕它們了。”
他的話也有點道理,me262的確沒有那麼可怕,這種飛機只是德國空軍/海軍航空兵作戰體系的一部分!
由於原始的預警飛機的出現,現在德國(歐共體)和美國(盟軍)的空中力量都在向體系化發展,都建立起了以預警機爲指揮中樞的體系。所以4月8日空戰的結果不僅是德國的me262t有多強大,而是德國的空中作戰體系更加完善,指揮水平也更高明的結果。
而美國在這方面也不是很差,如果今天的對手不是德國而是日本的話,絕對可以一邊倒的吊打!
“阿諾德上將已經親自趕去蒙特利爾,調查紐芬蘭島大空戰的失利原因了。”威廉.萊希說,“他認爲除了艦載型me262的出現之外,我們的空中指揮官沒有很好利用f-13的指揮和預警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還認爲,只要我們能充分利用預警機和地面、水面雷達系統的偵查能力,提前發現德國人的me262機羣,並且引導戰鬥機進行規避是完全可能的……畢竟它們的數量也就100多架。”
阿諾德上將到底是領導了美國陸軍航空隊和強敵激戰數年的人物,果然是有真本事的。看到哈蒙中將用電報發來的報告,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而且也想到了一些對策。
同一時間,德國措森的大總參謀部內的聯合情報指揮中心裡面,帝國元帥赫斯曼也正在和海軍、空軍、海軍航空兵的頭頭們分析剛剛收到的關於“紐芬蘭島空戰”的戰報。
戰報一共有兩份,一份是“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發出的,是小赫斯曼寫的。一份是從亞速爾羣島的英雄港空軍基地發出的,是莫爾德斯少將執筆的。
根據小赫斯曼的報告,4月8日的紐芬蘭島空戰中,德國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機一共擊落了250架左右的美國/英國(加拿大)的岸基戰鬥機。而自身的損失僅僅是15架福克636和9架me262t,其中有4架me262t是因爲故障和着艦事故墜毀的,真正在作戰中被敵機擊落的me262t僅有5架。
雙方的交換比之所以會如此懸殊,並不是完全因爲me262t的出色性能,而是以bv138e和me264h這兩種空中預警機爲核心的空戰指揮體系的功勞。這讓德國人的270多架戰鬥機和300多架轟炸機之間有了真正的配合,就像陸地上的戰鬥一樣。因此才能以少勝多,擊落了幾乎和自身數量相當的敵機。
而在莫爾德斯的報告中,則重點提及了美國一方的戰機同樣存在相當有力的指揮這一情況——這是很容易看出來的,美國人雖然打了敗仗,但是他們的戰機進退有序,還能對目視以外的德國機羣進行追擊,顯然是有預警機在指揮。只是由於指揮失誤,同時沒有預料到me262t的出現,才遭到如此嚴重的挫敗。
所以莫爾德斯預測,美軍航空兵的指揮應該會很快得到改進,下一次的紐芬蘭島大空戰,德國將不可能取得過於懸殊的交換比。
“下一次是什麼時候?”赫斯曼問。紐芬蘭島大空戰當然不能只打一次,至少得打上四到五次,纔有可能將美國人在加拿大東部的戰機消耗殆盡。
“明天上午。”雷德爾說,“第3艦隊的301和302航母大隊今晚會和第20特遣艦隊匯合,它們擁有4艘凱塞林級航母。屆時第20特混艦隊將會集中12艘航母,擁有的福克636戰鬥機也會再增加96架。”
凱塞林則補充道:“預計這次我們的me264可以順利發射導彈了,這次我們將發射最新型號的死神1d型遠程空射巡航導彈,這種導彈的航程將會增加到700公里,戰鬥部重量將會相應減少,航速也會下降到600公里/小時左右。”
赫斯曼點了點頭,他並不在乎死神導彈能炸死幾個美國人,但是攻擊還是必須的,不如此則無法牽制美國人的戰機於東海岸。
所以他在幾個月前就下達了研究大航程空射巡航導彈的命令,現在改進已經完成(這是非常容易的改進),而且還有了第一批實彈。
“對百慕大羣島的攻擊呢?”赫斯曼接着又問,“還有必要進行嗎?”
對百慕大羣島的進攻是佯攻,目的也是爲了削弱美國在北大西洋上的空中力量。根據佯攻百慕大羣島的“大三角方案”,超過20艘德國航母將會集中1000多架戰機,對百慕大羣島進行狂轟濫炸,徹底摧毀那裡的美國航空兵力和美軍機場。爲此還準備投入擁有8艘齊柏林級航母的第10特遣艦隊(是第1艦隊的主力)配合第20特遣艦隊一起進攻,不過這個“大三角方案”僅僅是一個備選的預案,不一定真的會執行。
“沒有必要,海軍和空軍都認爲不必要實行了。”雷德爾說,“因爲在紐芬蘭島附近的空中交戰的交換比非常理想,所以我們應該繼續在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海岸附近同美國航空兵交戰,以達到徹底消耗敵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