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必須要登陸北美了

“……現在,我重複《獨立宣言》的簽署者——那一小批愛國者,許多年前以寡敵衆,就和我們一樣,對最後勝利確信不疑——的話:‘堅決依靠上帝的保佑,我們相互發誓獻出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財富和我們神聖的榮譽。’”

杜魯門洪亮的嗓音在廣播裡帶着一點神聖性,而且充滿了激情和活力,和剛剛離開人世的羅斯福總統最後給人的暮氣沉沉的疲憊印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哈里.杜魯門在當選美國第32任總統後在自己的競選總部所發表的演說的錄音,由羅馬駐美國大使館用運輸機送到歐洲。在11月8日上午,錄有杜魯門當選演說的鋼絲錄音帶就被送到了希特勒的總理府。

“呵呵,他居然對勝利確信不疑!”在馬丁.鮑曼咔的一聲關上了鋼絲錄音機後,阿道夫.希特勒嘲諷的聲音就響了起來。“這樣不知好歹的笨蛋居然成了美國總統!”

魯道夫.赫斯說:“他還沒當上總統。現在的總統仍然是華萊士那個布爾什維克份子。”

“布爾什維克份子?連斯大林都不敢和我們爲敵,華萊士這個美國布爾什維克還敢囂張?帝國元帥,我們是不是應該馬上恢復對美國本土的導彈攻擊?”

赫斯曼也來到了總理府,聽到希特勒的問題,他點了點頭:“總理,對美國的導彈攻擊很快就會恢復。而且我們不僅要用導彈攻擊美國本土,還要在北美大陸登陸!”

“真的要登陸北美大陸?”阿道夫.希特勒早就知道總參謀部正在準備進攻北美大陸的作戰計劃,不過之前他並不認爲真的會執行這一計劃。

“現在看來是必須的。”赫斯曼給出了肯定的答覆,“要不然我們準備怎麼結束戰爭?難道就這樣放過美國,然後容忍一個對我們充滿敵意的、強大的洲際國家繼續發展壯大嗎?”

現在的德國當然可以在不重創美國的情況下同美國講和——這是美國求之不得的——可是講和後會怎麼樣?美德冷戰嗎?在赫斯曼看來這個結果對德國是非常不利的。因爲歐洲合衆國還沒有真正建立,而美利堅合衆國早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在在北美大陸上有絕對的統治地位。

如果美德以一場冷戰代替熱戰,德國最後輸掉鬥爭,步了蘇聯後塵的概率還是頗大的!

希特勒說:“但是登陸北美大陸的風險似乎太大了……”

“風險大,收益也大!”赫斯曼語氣堅定,“如果我們從加勒比海發動進攻,美國最後很可能會保留在北美大陸的霸權。”

讓美國保留北美是希特勒可以接受的和平底線——賠款當然是必須的,否則歐洲馬克不會成爲第一硬通貨,整個歐洲合衆國的本錢也會不足。

但是赫斯曼卻想更進一步,將美國限制在其本土和夏威夷羣島、阿留申羣島、阿拉斯加、波多黎各等附屬地的範圍內。同時讓加拿大重回歐洲的懷抱——現在的加拿大在法理上仍然是英國屬地,只是擁護喬治六世而不是伊麗莎白二世。

雖然被限制在本土和海外屬地的美國仍然是一個資源豐富、人口衆多、工業發達的洲際強國,但是和掌控北美洲或是南北美洲的美利堅帝國完全不能比擬。

而且失去了美洲領導地位的美國,也就失去了一個可以讓自己的經濟進行充分擴張的境外大市場。而控制了加拿大和南美的歐洲合衆國,則可以打造一個包括歐洲大部分地區、非洲大部、中東、印度、南美、澳洲和半個北美洲在內的超級大市場。

如果美國不想被排斥在這個超級大市場外,那麼就只能“學好德語”,並且遵守德國制定的國際秩序了。考慮到雙方在人種和語言上的近似程度,美國最後成爲德國領導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因此使用原子彈毀掉多少個美國大城市並不是赫斯曼的首選,用常規戰爭把美國打服,再用原子彈把美國人民嚇倒,迫使他們永遠放棄爭霸的夢想纔是赫斯曼的上策。

“那麼,”希特勒沉默了一會兒,“我們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動用原子彈呢?”

現在的德國的原子彈政策比較“特殊”——其實也談不上特殊,畢竟只有德國一家有原子彈——“核按鈕”並不是由帝國總理保管的,其實也沒有這樣的一個按鈕,只是規定了使用原子彈必須由帝國總理和國防軍總參謀長兩人的書面命令。

“當然是在登陸北美大陸之後,”赫斯曼給出了建議,“因爲只有奪取了紐芬蘭島,才能確保歐洲不遭到美國細菌武器的反擊。”

現在的美國和歷史上挨原子彈炸的日本是不一樣的,那時的日本無力反擊美國,而現在的美國還有反擊歐洲的力量。美國人的B-29可以在夜間突破歐洲的防空,如果不考慮回程的油料,B-29甚至可以從紐芬蘭島出發突入到柏林——兩地間的距離大約4700公里。B-29要帶彈飛來回是不夠的,但是飛個單程卻綽綽有餘。雖然德國目前正準備在歐洲大陸西岸(包括愛爾蘭)佈署代號爲“大西洋壁壘”的防空體系,該體系將會包括上百座大型雷達站和200座地空導彈陣地和更多的高炮陣地,還會配屬2000架以上的高空高速截擊機(Me262和He219)和預警飛機。

但是即便“大西洋壁壘”防空體系佈署完畢,也不能保證100%擋住侵犯歐洲的B-29。畢竟現在的雷達技術還很初級,不僅探測精度有限,而且還經常出現誤報,根本不存在100%的發現率。

而只要有一架滿載着鼠疫跳蚤和炭疽孢子的B-29突破到柏林或是萊茵區,都會造成難以設想的後果!

而要徹底杜絕“大西洋壁壘”被突破的可能,就必須奪取紐芬蘭島甚至奪取屬於北美大陸一部分的新斯科舍半島。

希特勒想了一會兒又問:“那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執行登陸北美洲的計劃?”

“明年春分後。”赫斯曼回答,“春分後北大西洋上的氣候會好轉,適合跨洋遠征。而且‘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也將裝備部隊,屆時Me262HG-2型艦載噴氣式戰鬥機就能夠上艦,可以爲登陸艦隊提供強有力的空中掩護。”

“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就是由H41型戰列艦的艦體改造而來的“7萬噸級航母”,又稱“E航艦”,阿道夫.希特勒號是其首艦,因此也稱“阿道夫.希特勒”級。

同之前的B航艦和B41航艦的設計不同,阿道夫.希特勒級從一開始就是爲噴氣式艦載機度身定製的航母,因此採用了斜角甲板和大功率液壓彈射器——這種新型液壓彈射器可以將重達10噸的負荷(Me262T的戰鬥全重爲10噸)在100米內加速到115公里每小時,如果再加上Me262T型艦載噴氣式戰鬥機自身的動力,就足夠可以讓飛機在100米內加速到250公里/小時,足夠讓飛機從航母甲板上起飛。

因爲液壓彈射器暫時可以滿足噴氣式飛機起飛的需要,因此阿道夫.希特勒號並沒有採用一開始所設想的滑躍式起飛跑道,而是採用了常規的平直飛機甲板。

除了可以搭載Me262T型艦載戰鬥機之外,可以掛載Hs293A1空艦導彈和Hs293H空空導彈的Me410T型艦載戰鬥轟炸機也被送上了阿道夫.希特勒級航母。有了這兩款高性能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助陣,歐洲聯合艦隊的作戰能力將會再上一個臺階,足以支援登陸紐芬蘭島的戰鬥了。

“春分是3月20日,”希特勒想了想說,“也就是說還有4個月時間?”

“是的,還有4個月!”赫斯曼點了點頭。

這4個月是歐共體準備最終決戰的時間,同時也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爲歐洲爭取不流血勝利的時間,當然也是留給即將繼任美國總統的哈里.杜魯門寶貴時間。

他現在已經當選了總統,就等着從華萊士手中接過巨大到難以收拾的爛攤子了。

杜魯門想要兌現自己在競選時期許下的不切實際的諾言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發現自己要馬上背棄諾言也很困難!因爲1944年11月6日舉行的大選,已經永遠改變了美國的政治格局。

共和黨和民主黨壟斷政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雖然布爾什維克黨和國家法西斯黨目前還沒有能力問鼎白宮,但是這兩個奉行極端路線的政黨卻利用美國國內政治撕裂對立的大好局面如願殺入了國會參議院和衆議院,而且還在許多個州的議會中取得了席位。

而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國會參衆兩院中都沒有取得過半議席,也就是說民主黨根本無力在國會通過屈辱的和平條約。

第146章 貨幣戰爭 大結局第962章 細菌戰五,第714章 大包圍-烏克蘭人第108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35章 好慘的慘勝第923章 日本的大目標第342章 保衛蘇聯第238章 代號“黑色”第1133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二)第911章 俄羅斯民族主義第326章 解放者宣言第1146章 羅斯福之死(七)第915章 帝國主義的軟肋第521章 虎、虎、虎(一)第465章 希特勒的揮霍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342章 保衛蘇聯第91章 戰爭與合作第982章 收復澳大利亞的機會?第646章 大雷雨(十)第585章 日落(五)第561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十)第323章 將赤旗插遍寰宇第1216章 登陸北美洲(八)第1038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八)第71章 他不是克倫斯基第459章 激怒它,打敗它第607章 海獅行動(五)第1147章 羅斯福之死(八)第891章 盟友是用來出賣的第758章 打一場日德蘭式的海戰第526章 虎!虎!虎(六)第765章 土豪有土辦法第642章 大雷雨(六)第1159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第112章 蘇德聯手了?第661章 大雷雨(二十五)第1075章 四面楚歌的羅斯福第113章 勞務輸出第435章 廣告戰(五)第1020章 總體上有利第691章 帝國反擊戰六第523章 虎、虎、虎(三)第1196章 高奇堡計劃——背鍋俠杜魯門第19章 革命在八月?第46章 興登堡第40章 經濟促進公司第913章 世界大戰打成了世界大套第145章 貨幣戰爭(十五)第452章 美國先上,蘇聯掩護第466章 是時候總動員了第995章 好一場混戰第889章 堡壘內部第42章 劇變第734章 珊瑚之海-開始第184章 希特勒新政(五)第821章 小澤治三郎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第731章 先英國,後蘇聯第100章 反擊開始的地方第195章 社會主義陣營第343章 法蘭西不哭(一)第81章 革命的序幕第679章 大雷雨(四十三)第648章 大雷雨(十二)第1240章 且戰且退第74章 革命和反革命的合作第1078章 保船才能制敵第876章 大決戰—和平在即了?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965章 細菌戰——潘多拉魔盒第1282章 歐洲的勝利日第218章 希特勒的老鄉第1141章 羅斯福之死(二)第584章 日落(四)第601章 強大的蘇聯第228章 公理的問題第111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六)第202章 歷史性的會面第1175章 高奇堡計劃(一)第300章 正義(七)第594章 霧海追擊第86章 這是在爲第三帝國歡呼第428章 大海戰(十一)第103章 恢復合作第845章 戰爭與和平第729章 後繼無機第399章 誰先倒下的問題第384章 帝國的弩炮(中)第821章 小澤治三郎第1184章 高奇堡計劃——法西斯主義再教育第107章 除了納粹還有誰?第509章 東條英機第91章 戰爭與合作第153章 意大利有領袖第874章 大決戰—王牌第33章 籌碼第261章 第一號作戰令第1130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九)
第146章 貨幣戰爭 大結局第962章 細菌戰五,第714章 大包圍-烏克蘭人第108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35章 好慘的慘勝第923章 日本的大目標第342章 保衛蘇聯第238章 代號“黑色”第1133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二)第911章 俄羅斯民族主義第326章 解放者宣言第1146章 羅斯福之死(七)第915章 帝國主義的軟肋第521章 虎、虎、虎(一)第465章 希特勒的揮霍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342章 保衛蘇聯第91章 戰爭與合作第982章 收復澳大利亞的機會?第646章 大雷雨(十)第585章 日落(五)第561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十)第323章 將赤旗插遍寰宇第1216章 登陸北美洲(八)第1038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八)第71章 他不是克倫斯基第459章 激怒它,打敗它第607章 海獅行動(五)第1147章 羅斯福之死(八)第891章 盟友是用來出賣的第758章 打一場日德蘭式的海戰第526章 虎!虎!虎(六)第765章 土豪有土辦法第642章 大雷雨(六)第1159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第112章 蘇德聯手了?第661章 大雷雨(二十五)第1075章 四面楚歌的羅斯福第113章 勞務輸出第435章 廣告戰(五)第1020章 總體上有利第691章 帝國反擊戰六第523章 虎、虎、虎(三)第1196章 高奇堡計劃——背鍋俠杜魯門第19章 革命在八月?第46章 興登堡第40章 經濟促進公司第913章 世界大戰打成了世界大套第145章 貨幣戰爭(十五)第452章 美國先上,蘇聯掩護第466章 是時候總動員了第995章 好一場混戰第889章 堡壘內部第42章 劇變第734章 珊瑚之海-開始第184章 希特勒新政(五)第821章 小澤治三郎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第731章 先英國,後蘇聯第100章 反擊開始的地方第195章 社會主義陣營第343章 法蘭西不哭(一)第81章 革命的序幕第679章 大雷雨(四十三)第648章 大雷雨(十二)第1240章 且戰且退第74章 革命和反革命的合作第1078章 保船才能制敵第876章 大決戰—和平在即了?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965章 細菌戰——潘多拉魔盒第1282章 歐洲的勝利日第218章 希特勒的老鄉第1141章 羅斯福之死(二)第584章 日落(四)第601章 強大的蘇聯第228章 公理的問題第111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六)第202章 歷史性的會面第1175章 高奇堡計劃(一)第300章 正義(七)第594章 霧海追擊第86章 這是在爲第三帝國歡呼第428章 大海戰(十一)第103章 恢復合作第845章 戰爭與和平第729章 後繼無機第399章 誰先倒下的問題第384章 帝國的弩炮(中)第821章 小澤治三郎第1184章 高奇堡計劃——法西斯主義再教育第107章 除了納粹還有誰?第509章 東條英機第91章 戰爭與合作第153章 意大利有領袖第874章 大決戰—王牌第33章 籌碼第261章 第一號作戰令第1130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