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兩千斤

bookmark

馬斯克林羣島,留尼汪島以南海域。

“果敢”號戰列巡洋艦與“東海”號戰列艦分別停靠在一艘龐大的綜合補給船的兩旁。液壓馬達的轟鳴聲中,補給船船艙裡的重油正在高壓泵的推動下,沿着直徑超過半米的鋼製管道流入戰艦的油艙裡面。

相對而言,燃料補給比淡水補給麻煩得多。

主要是重油的黏度很大,容易堵塞管道。即便採用內腔鍍膜的鋼管也必須每三個小時用昂貴的有機潤滑油清理一次。在同時使用三根補給管道的情況下,也需要六個小時才能爲一艘主力艦補充大概兩千噸的燃料。

艦橋上,白佑彬正眺望着北面的大海。

隨着海風颳過,白佑彬不禁想起了十多天前,陳錦寬跟他說的那些話。

在大多數人眼裡,隨着日本戰敗,即便美國參戰,即便英國海軍出師太平洋,帝國也將穩操勝券,彷彿勝利離帝國已經不遠了。

實際上,當時帝國的宣傳機構也正是這麼宣傳的。

只是,宣傳針對的是國內的民衆,而不是前線的將士,更不是高級將領。

就在“日本民主共和國”政府成立的次日,陳錦寬就以海軍元帥的身份,向海軍各部門,各部隊下達了“堅守崗位、艱苦奮戰、英勇殺敵”的命令。這道命令的基本意思就是,不要妄想勝利,帝國海軍離勝利還遠得很,各級官兵要繼續努力奮鬥、克己奉公、忘我犧牲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從陳錦寬的這道命令就能看出,帝國海軍不但沒有獲得勝利。處境還相當危急。

不說別地。英國遠征艦隊就有可能讓帝國海軍在前期付出地所有努力化爲泡影。

如果無法阻止英國遠征艦隊殺入印度洋。並且因此導致北印度洋航線遭到破壞。第二艦隊與陸戰第六軍不但無法打下蘇伊士運河。還難以保證帝國與土耳其之間地海上交通安全。更不可能向德國提供戰略援助。

另外。帝國海軍必然分兵印度洋。對付英國遠征艦隊。

到時候。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都將受到影響。如果美國在此時參戰。帝國海軍很有可能以劣勢兵力面對強大地美國太平洋艦隊。

結果是誰也不想看到地。

如果第一艦隊敗給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帝國海軍將失去太平洋上地制海權。甚至失去徹底戰勝日本地機會。相反。即便第一艦隊戰勝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多半也是慘勝。短期之內無法將戰線向東推進。更不可能南下澳洲。將美英勢力徹底趕出西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地區。從而獲得戰略優勢。顯然。帝國海軍必須要把握住唯一地機會。

如果能夠擊敗英國遠征艦隊,美國參戰的時間很有可能延後。畢竟,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沒有絕對的優勢。失去了英國遠征艦隊的支持與配合,美國太平洋艦隊將面對帝國海軍最強大地第一艦隊,還有第三艦隊。如此一來,美國海軍就很難在短期內獲得太平洋上的制海權,甚至會因爲參戰而丟掉夏威夷羣島。

最終,美國很有可能等到“北卡羅來納”級與第一批“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服役之後。再參加戰爭。到時候,英國海軍的“喬治五世”級也將相繼服役,美英有足夠的實力再次聯手進軍太平洋,從而獲得一定地實力優勢。

當然,到那個時候,帝國海軍的“皇帝”級乙型戰列艦也將陸續服役。

按照陳錦寬的這番推斷。能否擊敗英國遠征艦隊將是決定太平洋戰場戰略平衡的關鍵。當時,誰也不能排除,在英國遠征艦隊戰敗之後,美國也會參戰地可能。畢竟日本敗局已定,德國蠢蠢欲動,如果不能趁機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獲得新的戰略平衡,美國就只能當這場戰爭的看客。

隨着帝國海軍打下了蘇伊士運河,意大利選擇投靠同盟國。法國與西班牙。乃至俄羅斯戰敗只是遲早的事情。到時候,英國孤懸海外。很有可能遭到大明帝國與德國的圍剿,從而迅速戰敗。

協約國戰敗之後,美國不但不可能參戰,還得默認帝國的世界霸權,以及德國的歐洲霸權,土耳其在中西地區與北非地區的霸權,意大利在地中海地霸權。而這正是帝國數百年來,一直想構造的“世界體系”。

顯然,這絕對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

因爲,美國被排除在了這個“世界體系”之外,而且還得處處受到壓制。

如此一來,美國很有可能鋌而走險,在日本沒有徹底戰敗,英國遠征艦隊拖住了帝國海軍的時候,以突然參戰的方式打響太平洋戰爭。到時候,即便無法徹底擊敗帝國海軍,也至少能夠使太平洋戰場形成新的戰略平衡。

當然,無論怎麼說,能否擊敗英國遠征艦隊都是下一階段戰爭進展地關鍵。

爲此,陳錦寬不但將“東海”號戰列艦分給了新組建的第62艦隊,還從第二艦隊抽調了“南海”號戰列艦。也就是說,這支由白佑彬指揮的分艦隊有一艘戰列巡洋艦,二艘戰列艦,以及二艘輕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

從實力上看,一點多不比英國遠征艦隊差。

另外,從主力艦的戰鬥力上看,第62艦隊也有一定的優勢。

“果敢”號與英國遠征艦隊的“反擊”號都是戰列巡洋艦,其中“果敢”號配備了四百毫米主炮,而“反擊”號裝備的只是十五英寸主炮,所以“果敢”號的火力略微強一點。另外,“果敢”號進行了全面改進,其防護性能,特別是水平防護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相反,“反擊”號一直沒有得到全面改進,其基本性能與建成時並無多大改變。最重要地是,“果敢”號有着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地雷達,以及火力控制設備。相反,“反擊”號只是在出征前才緊急安裝了一部搜索雷達,不但沒有火控雷達,還沒有相應的火力控制系統。

戰列艦方面,雖然“納爾遜”級是英國海軍按照《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建造地“條約型戰列艦”,而且擁有九門十六英寸主炮,滿載排水量超過了四萬噸。但是,“納爾遜”級的三座三聯裝主炮炮塔呈“品”字結構,全部部署在艦首方向上,這能夠提高火力密度,也同時加大了主炮被一次型摧毀的危險。另外,“納爾遜”級的主炮性能遠遠不如其口徑那麼嚇人,在無法使用重型穿甲彈的情況下,穿甲能力甚至不比英國海軍的十四英寸艦炮強多少。最重要的是,“納爾遜”級沒有接受改進,即便“南海”級年輕,卻不見得比“南海”級強大。

顯然,第62艦隊在主力艦方面不但不吃虧,還有很大的優勢。

雙方的輔助戰艦旗鼓相當,實際上帝國與英國在發展巡洋艦與驅逐艦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大概,這與雙方都有不少的海外領地有一定的關係吧。

陳錦寬的這番“排兵佈陣”既可以看作對英國遠征艦隊的重視,也可以看作對白佑彬的不放心。不然的話,完全沒有必要抽調兩艘“南海”級去對付遠征艦隊。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陳錦寬也很希望能夠殲滅英國遠征艦隊,而不僅僅只是趕走英國遠征艦隊,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印度洋航線受到的威脅。

實際上,即便抽調三艘主力艦去對付英國遠征艦隊,帝國海軍在其他兩個主要戰場上仍然有足夠的主力艦。

此時,江洪波的第二艦隊擁有六艘戰列艦,即便前出地中海,馳援直布羅陀要塞,也足以應付英國大西洋艦隊。祖壽清這邊的第一艦隊擁有五艘戰列艦,而且原本屬於第12艦隊的“渤海”號也能在年底前修復。第三艦隊則有四艘戰列艦。因此,年底的時候,帝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擁有十艘戰列艦,到時候美國海軍也最多隻擁有十艘戰列艦,雙方的實力基本上持平。現在的關鍵就在於,白佑彬的第62艦隊能否擊敗英國遠征艦隊。

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英國遠征艦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南海”號並沒有按時到達會合海域,這也讓白佑彬有點惱火。

“已經十二個小時了。”于右任看了眼手錶,說道,“南海號是不是不會來了?”

白佑彬微微搖了搖頭,說道:“這次是元帥親自做出的安排,而且江洪波將軍知道擊敗英國遠征艦隊的重要性,南海號不可能不來。恐怕是路上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再耐心等一等。”

這說着,東北方向上出現了一艘龐大的艦船。

于右任先是高興了一下,接着就發現,那不是“南海”號戰列艦,而是一艘爲艦隊提供彈藥補給的快速戰鬥支援艦。

“派快速戰鬥支援艦過來幹嘛?”

白佑彬微微搖了搖頭。現在他手裡的幾艘戰艦都不需要補充彈藥,難道那是爲“南海”號派來的快速戰鬥支援艦?

想到這,白佑彬也基本上肯定,“南海”號肯定在南下的時候遇到了麻煩,所以遲遲沒有到達會合海域。

第9章 海軍精神第25章 全面進攻第37章 冰火兩極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2章 奮起直追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節外生枝第31章 瘋狂對轟第3章 重大項目第47章 積重難返第38章 撲朔迷離第63章 運氣無敵第2章 兩手準備第30章 大肆殺戮第28章 驅逐殺手第28章 受降儀式第3章 快人快語第42章 對外新政第28章 實力暴增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3章 絕不放棄第21章 交錯編隊第57章 全速追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42章 小國大志第55章 危機並存第9章 破交戰果第7章 決戰在即第31章 艱難返航第34章 遠方來訊第5章 對美宣戰第4章 小拿破倫第7章 彈如雨下第15章 野心膨脹第14章 實彈測試第23章 熟人見面第3章 重大項目第5章 陰差陽錯第23章 熟人見面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7章 戰雲密佈第8章 牽制行動第5章 精兵雲集第8章 牽制行動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9章 繡花枕頭第42章 海上賽跑第26章 背水一戰第27章 亂成一鍋第34章 評估報告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章 戰略調整第33章 麻煩不斷第23章 響亮耳光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2章 臨危而退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4章 實彈測試第15章 刺刀見血第13章 瘋狂構想第8章 變化因素第52章 等待機會第47章 主動做餌第13章 奇思妙想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6章 心情大好第58章 出奇制勝第42章 海上賽跑第29章 節外生枝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5章 再上征途第7章 彈如雨下第24章 見好就收第49章 狐狸轉身第34章 醉翁之意第25章 打打談談第27章 主動迎戰第40章 反客爲主第3章 人事調整第42章 減速交戰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6章 力戰不支第47章 主動做餌第5章 戰爭預言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8章 聯手絞殺第5章 複合炮彈第12章 再逢敵手第14章 羣策羣力第31章 海陸並進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7章 驍勇戰將第20章 勇追窮寇第14章 輕質原油第34章 單刀赴會第9章 破交戰果第35章 忙中出錯
第9章 海軍精神第25章 全面進攻第37章 冰火兩極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2章 奮起直追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節外生枝第31章 瘋狂對轟第3章 重大項目第47章 積重難返第38章 撲朔迷離第63章 運氣無敵第2章 兩手準備第30章 大肆殺戮第28章 驅逐殺手第28章 受降儀式第3章 快人快語第42章 對外新政第28章 實力暴增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3章 絕不放棄第21章 交錯編隊第57章 全速追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42章 小國大志第55章 危機並存第9章 破交戰果第7章 決戰在即第31章 艱難返航第34章 遠方來訊第5章 對美宣戰第4章 小拿破倫第7章 彈如雨下第15章 野心膨脹第14章 實彈測試第23章 熟人見面第3章 重大項目第5章 陰差陽錯第23章 熟人見面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7章 戰雲密佈第8章 牽制行動第5章 精兵雲集第8章 牽制行動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9章 繡花枕頭第42章 海上賽跑第26章 背水一戰第27章 亂成一鍋第34章 評估報告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章 戰略調整第33章 麻煩不斷第23章 響亮耳光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2章 臨危而退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4章 實彈測試第15章 刺刀見血第13章 瘋狂構想第8章 變化因素第52章 等待機會第47章 主動做餌第13章 奇思妙想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6章 心情大好第58章 出奇制勝第42章 海上賽跑第29章 節外生枝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5章 再上征途第7章 彈如雨下第24章 見好就收第49章 狐狸轉身第34章 醉翁之意第25章 打打談談第27章 主動迎戰第40章 反客爲主第3章 人事調整第42章 減速交戰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6章 力戰不支第47章 主動做餌第5章 戰爭預言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8章 聯手絞殺第5章 複合炮彈第12章 再逢敵手第14章 羣策羣力第31章 海陸並進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7章 驍勇戰將第20章 勇追窮寇第14章 輕質原油第34章 單刀赴會第9章 破交戰果第35章 忙中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