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九十二章 殘兵

留守望峽州的倪尚忠沒能搜尋到麻錦麻貴的蹤跡。

整整兩個月,他用貨物與本地土人換來能找到的一切,鹿、雪橇犬,趕製出數百架雪橇,派人帶着輜重向冰天雪地中搜尋,他們在東北海島找到麻錦麻貴等人生存過的蹤跡,但再向東的冰面上,一無所獲。

承載大明十三位將軍、二百三十名軍官、上千旗軍的探險隊,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冰河。

他們錯過了回還時間,並消失的無影無蹤。

人們說他們死在這個冬天。

朝廷也很關注發生在域外極東之地出現的情況,因爲西班牙使節已經由高拱送往廣東,由廣東前往南京,在南京禮部對兩國已經議好的條約施行簽訂。

就爲此事,南京禮部增設兩名員外,調南洋軍府徐渭與趙士楨,主導此次條約簽訂。

大明船隊已經能從更方便的西人航線直通亞墨利加,陳沐尚在西南打仗,沒人會想在這種‘小事’上打攪他。

皇帝更是親自下詔,在麻貴麻錦船隊水糧斷絕之前找到他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也就是給此事限定了時間,三個月。

倪尚忠非常清楚,三個月找到麻錦麻貴,根本不可能。

艦船不可航行,他們根本不可能徒步在方圓數百里的冰面上好似大海撈針般尋找他們,朝廷給出這樣的命令,決策已不言而喻——明軍會從西班牙人的航線抵達墨西哥,他們這條準備兩年的探險航線被放棄了。

麻氏兄弟,也被放棄了。

或許要不了多久,等皇帝口中的水糧斷絕來到,朝廷就會給他們官升一級作爲追封。

“我不信他們死了,陳帥說過亞墨利加就在這片海對面。”

他們花了兩年時間,在苦兀島、望峽州練兵,教授軍卒識字、識圖、善工事、懂醫術,教授域外異民爲兵,使其識漢禮知漢俗,士氣高漲時有橫渡北海的雄心壯志。

如今朝廷幾道調令,全都白費。

朝廷派來的吏員被倪尚忠連累得呆在苦寒之地,一個月、兩個月,望峽州的雪橇隊照舊去往冰海上搜尋,最遠的隊伍甚至在北島上探險隊最後留下蹤跡的地方安設營寨,只能找到他們最後出海的碼頭已經被冰封,尋到一艘被遺棄的破損戰船,大半都被凍在冰裡,這是倪尚忠能得到他們最後收到的消息。

“船是被拋棄的,他們出海前就壞了,因爲船上不但沒有任何水糧,連船炮都被拆去,如果禍患緊急,船炮應當會留在船上。”

顯然,麻貴與麻錦是在那裡換乘了其他戰船,連同火炮都一併帶走,駛向東方。

但更東的地方,倪尚忠的人過不去,因爲先前擺在麻貴等人面前的難題,現在也一樣在倪尚忠面前——他們不知道往東要走多遠,他們不知道、西班牙人也不知道,誰都不知道從這邊向東究竟要走多遠。

陳沐憑印象所言的很近,當下情形顯示並非如此;而就西班牙人的航線來看,這一路足有數千裡之遙,他們並非不能把輜重運到那麼遙遠的地方,是不敢,是無用。

臨近三月之期,倪尚忠也灰心了,在他看來不論麻錦麻貴遇到什麼意外,總該有人能踏着冰面走回來,他們帶着三月糧草與雪橇犬,哪怕遇事不成,也總能派人回來報信。

不至於如此杳無音訊。

倪尚忠爲麻錦麻貴一行所做最後的努力,是下令望峽州旗軍熱水焯菜、洗淨肉乾。

在北島、在望峽州及之間數個明軍早先立下的營寨裡,他們挖掘冰坑,將食物封入其間,以及朝廷近來變動情況書信,留下南洋軍所用標識。

他不知道麻錦與麻貴還有沒有機會回到這裡,但如果他不留下食物,就算麻氏兄弟回來,也會被餓死在這。

萬曆二年十月下旬,朝廷送來的書信由苦兀島沿途哨所一路疾馳,送入望峽州。

誥命追贈麻貴榮祿大夫、都督同知,封遺孀一品誥命夫人,賜銀二百兩,蔭一子入錦衣衛百戶。

誥命追贈麻錦榮祿大夫、都督同知,封遺孀一品誥命夫人,賜銀二百兩,蔭一子入錦衣衛百戶。

餘下十一名將軍,各有追授、賜銀、蔭功,隨同兵將則皆有撫卹。

倪尚忠攥着誥命,好似麻氏兄弟真的死去了一樣。

這幾份誥命,決定了朝廷已經認定探險船隊上下皆爲國盡忠。

緊跟着,就是來自南洋軍府的調令,除苦兀島三衛各留一千戶外,餘下諸軍調往蝦夷地,歸由陳八智麾下,分爲兩支軍隊,一支入日本支援作戰,一支回往呂宋,待議和條約簽訂之後跟隨西夷船艦開赴亞墨利加。

皇帝早就按捺不住調兵遣將去往大海那一邊了,與之相比,不論日本、安南還是緬甸,這些已知都無法提起他的興趣,能解憂者只有那片未曾宣以王化的土地。

不過朝廷重臣們在這一點上剛好與皇帝相反,與開拓亞墨利加、租借塞維利亞相比,他們其實更在乎條約的前半截,兩國重新通商、西班牙分期支付六百萬兩白銀、官方商隊開赴墨西哥貿易等等。

至於陳沐想要的那些,甚至不惜一戰來達成之目的,要不是張居正貼心地在南京禮部增設兩名員外,估計這場仗就白打了。

對朝廷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

在陳沐看來,大明朝這三五十年小問題不斷,但大問題一丁點兒都沒有;可在明朝官員眼中,這二三十年處處都是大問題,沒有更大的了,因此陳沐並不是很在意的緬甸戰場,對大明朝確實最大最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直接取決於陳沐送入朝廷的書信——事關大明在緬甸、安南戰後利益分配,並由此看到日本戰場不是一場無意之戰的希望。

全天下的人都在等待這份答卷,等待明軍在三宣六慰如猛虎出籠,農夫在等、手工業者在等、豪商巨賈在等、地方小吏在等、朝廷重臣也在等,文官在等、武官在等,那些看好或不看好的人都在等,等待這場戰役的結果,也等待戰爭之後對大明的改變。

這種情況下,亞墨利加被命名爲水湖峰的山峰下凜冽寒風中瑟瑟發抖艱難築起營寨的麻氏兄弟,顯然並不重要。

他們也並不認爲自己重要,只是一次又一次派人來往於冰封船隊,靠雪橇犬一次又一次將傷兵、水糧、火炮、彈藥,甚至是最後的船板,能運的統統運回至岸邊。

大明關於亞墨利加的一切,從萬曆二年冬,登陸亞墨利加水湖峰下的這七百殘兵開始。

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十五章 學校第十七章 聯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六十九章 破銃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十九章 硫磺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九章 潮水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三百三十二章 買賣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章 船舵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七十八章 滾滾第一百章 光頭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六章 倭婆第十九章 圖紙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十四章 大事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五章 白鹿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
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十五章 學校第十七章 聯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六十九章 破銃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十九章 硫磺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九章 潮水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三百三十二章 買賣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章 船舵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七十八章 滾滾第一百章 光頭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六章 倭婆第十九章 圖紙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十四章 大事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五章 白鹿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