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外交縱橫

德國在蘇聯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可是日本國內卻在扯皮之中。近衛內閣正在受到東條英機等軍方強硬派的有力挑戰,而軍方的精力還在用到與美國是戰是談的問題上,並且糾纏不休。

希特勒對他的東方盟友很不滿意,情報顯示蘇聯正在從遠東緊急調動大量的預備隊過來,而這一切都是日本黃猴子不履行軸心國義務所致。

有時候他甚至懷疑日本人和蘇聯人在私底下有過什麼見不得人的交易,比起言而無信的日本人,中國人似乎更可靠。然而現在一切都晚了,他已經在發動對蘇戰爭的第二個月就承認了中國南京的汪精衛政權,事實上和中國政府關上了對話的大門。

南京的使館發來緊急情報,稱美國代表團大張旗鼓地攜帶軍火物資到中國來,還高調訪問了中國安徽的中國精銳部隊。

這可是一個不太妙的信號,美國人從中國“神鷹”軍團手裡交換了大量有價值的的資料,這些資料在德國,已經培養出無數精銳的特種兵,並且在對蘇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1年9月中下旬,德軍在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兩次戰役中共殲滅蘇軍上百萬人,俘虜三個集團軍司令,卻在10月遭到蘇聯軍隊頑強抵抗,被迫全線轉入戰略防禦,這對希特勒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現在面臨着兩種選擇,一是集中南方集團軍羣的精銳橫掃烏克蘭,佔領庫爾斯克後,一舉奪得蘇聯南方最大的工業城市斯大林格勒,將南方的糧食、石油、煤礦和鋼鐵全部據爲己有;另一條路是將南方軍抽調出來和中央集團軍一起強攻莫斯科,爭取在嚴冬來臨之前佔領這座極具象徵意義的城市。

希特勒一開始還是對進攻莫斯科保持着濃厚的興趣,可是中國人的巫師般的預言和他們善意的提醒不得不讓頭腦發熱的希特勒重新審視對蘇戰略。中國人在一個多月前和美國人的會談紀要說明,他們需要德國,而且似乎在提醒第三帝國,不要重蹈日本人的覆轍。

希特勒全權任命陶德曼大使負責同“神鷹”軍團的談判,並將他們的意見及時通報。

其實送走美國人以後,陳際帆也陷入了痛苦的思考,蘇德戰爭雙方無論是兵力總數戰場面積還是雙方投入的技術兵器的數量,都是世界陸軍戰爭史上之最,歷史的慣性非常強大,可是一個戰勝的蘇聯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將來,幾百萬蘇聯裝甲精銳如果要強行進入東北,不要說是中國軍隊,就算是美國人來,也是攔不住的。

根據歷史,德國軍隊很快就要吃苦頭了,打不下莫斯科,不但會受到蘇軍強大的戰略預備隊的鉗形反擊,還會使瀕臨絕境的蘇聯緩過勁來,蘇聯一旦緩過勁來,德國人的失敗幾乎是百分之百的。

寧願世界大戰多打幾年,也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這是陳際帆、胡云峰和高煥捷三人的共同心聲。

那麼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說服德國人,讓他們給日本關東軍施加壓力,逼迫關東軍北進攻擊,無論關東軍是勝是敗,都將大大牽制住蘇聯遠東方面軍的大量兵力,沒有這些兵力投入到莫斯科,希特勒贏定了!

最好的結局就是,蘇德雙方一直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對峙,蘇聯人不能抽出精力到遠東,這樣中國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收回自己丟失的土地了。

德國人雖然和國民政府關係搞得很僵,可德國人通報要來做客的時候還是得到了陳際帆等人的熱烈歡迎。

時間緊迫,雙方沒有太多廢話,直接切入正題。對德國人而言,本來元首的授權只是讓他們試探一下“神鷹”到底還有多少利用價值,可是隨着談話越來越深入,德國人不由得爲自己的國家擔心起來。

陳際帆等人就像是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參謀一樣,將蘇軍未來可能發起反擊的部隊數量、技術兵器、進軍路線甚至指揮軍官的資料都詳細列了出來。並指出,德國軍隊所有的不利因素。尤其是,中國人的建議很有誘惑力,他們建議德日兩國組成同盟,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蘇聯人。

當然,中國人的話也不是沒有條件的,他們希望得到德國切實有效的援助計劃。計劃中包含德國援助兩條軍工生產線、機牀、大型焊接、鍛壓設備和其他工具;精密光學儀器、顯微鏡和各種外用醫療設備;礦山採掘設備、鑽頭和其他工具;火力發電機組、各功率電動機、探照燈;鐵路機車和鋼軌;化工原料、特種鋼材、輪胎、石油等。

當然,這些東西種類雖然很多,數量並不大,而且陳際帆還承諾用大量的煤炭作爲支付手段,保證讓德國商船不會空手而歸。

爲了表示誠意,“神鷹”參謀總部給德國人一份非常詳細的書面報告,報告裡除提及日本與德國東西夾擊蘇聯的可能性時,還爲德國糟糕的經濟表示擔心。它給希特勒的建議是:完全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全境,迅速將這些地區的資源轉化爲戰爭能力。

如果要佔領莫斯科,那麼德國就必須和芬蘭進行切實可行的合作,讓芬蘭人幫助德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冬季後勤體系,保證部隊在嚴冬下還能保持戰鬥力。

報告的最後,還詳細地爲德國商船指明瞭援助路線,他們可以懸掛通過中立國瑞士,註冊一家貿易公司,然後大張旗鼓地通過蘇伊士運河,到達中國的上海,再通過長江航道到安慶完成交貨。

半個月後,希特勒看到了這份高度機密的報告,正在爲戰爭傷腦筋的小鬍子元首一下子豁然開朗,他感到的確需要日本人在東方搞一些小動作,這樣至少可以牽制蘇聯遠東強大的戰略兵團。

旁邊的高級參謀提醒元首:“日本人根本不是蘇聯紅軍的對手,他們很可能不願意這樣做,就算是他們在遠東發起攻擊,恐怕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我不管!”希特勒有些歇斯底里,自從進攻蘇聯後他總這樣,“第三帝國剛剛承認了他們扶植的傀儡政權,現在是回報的時候了,日本人要想對付蘇聯,現在時機正好,如果他們不肯履行軸心國義務,我會毫不猶豫地武裝他們的敵人,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

和希特勒的瘋狂不同的是,羅斯福總統在看到史迪威的報告時,他有一種很不好的感覺,確切地說,有一種“上帝就在身邊的”感覺,中國人裡面竟然有人想操縱世界格局,把世界大國像玩木偶一樣玩於鼓掌之中。他不由得開始同情起那個在國際上經常可憐兮兮的蔣委員長,有這樣的屬下,不知他的幸運還是悲哀。

關於援助的問題,羅斯福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美國的參戰幾乎是肯定的,區別僅僅在於時機和亞歐之間的順序問題。如果能通過談判將日本穩住,並且通過禁運逼迫日本就範,那麼美利堅合衆國就可以騰出手從容地在歐洲作戰,待歐洲局勢穩定後再回頭解決亞洲。

可如果日本耐不住性子悍然發動攻擊的話,正如陳際帆所說,美國海軍在戰術上是不是準備充足的日本海軍的對手還很難說。比起國內一些戰略分析專家的話,羅斯福總統更傾向於相信陳際帆,因爲他們更瞭解東方人的思維。陳際帆多次提到日軍很可能發動對珍珠港和瓦胡島上軍事基地的襲擊,羅斯福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至於說到德國對中國這支微小勢力的援助,羅斯福淡淡一笑,希特勒現在全部的精力應該都在蘇聯吧,他怎麼有精力去和東方一個小小的地方勢力打交道?

倒是以陳際帆爲代表的中國少壯派軍人值得研究,他們有着濃厚的民族主義情結,對歷史上曾經給他們祖國造成傷害的國家有着刻骨銘心的仇恨,不僅對日本人,而且對蘇聯也沒有任何好感,羅斯福敢肯定,就算是大英帝國,他們也不會理睬。不過,他們的語言中透露出對美利堅合衆國的好感,希望在戰後保持合作,這一點是非常符合美國利益的,美國需要一個強大而親美的中國。

總統先生通過專線電話給丘吉爾首相提議,放德國援助中國的商船自由通過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的時候,丘吉爾首相顯然也被說服了。在亞洲他們需要一個能和日本相抗衡的中國,來維持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利益,而一個仇視蘇聯的中國軍隊很對首相的胃口。他就曾經不止一次說過,蘇德戰爭最好的結果,就是最後一個俄國人打死最後一個德國人。

走鋼絲的陳際帆再一次得到上帝的眷顧,對國際局勢的精確把握,讓他們如魚得水,幾乎是同一時間,德國和美國同時發出了開往中國的商船。

希特勒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大方,他不願意輸給美國人,陳際帆要求的清單,除了石油和輪胎以外都得到了滿足。數量雖然不大,可希特勒認爲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而美國人知道日軍已經在泰國和越南站穩腳跟,必須搶在緬甸通道被佔領之前抓緊志願的腳步。

總統的戰略眼光確實不同尋常,他不等美國參戰,大筆一揮繞過國會又送去了陳際帆需要的一切裝備和後勤燃料,其中甚至包括剛剛研製成功的輪式突擊炮和M1卡賓槍等軍火。

在這一切的背後,最大的輸家是日本。

儘管日本間諜在昆明、重慶、淮南等地源源不斷髮來情報,可仍然不能改變日本國內爭執不休的現狀。

近衛內閣終於在內外交困的危機中辭職,裕仁天皇旋即召東條英機進宮,讓他全權組織內閣。

東條的首相位置還沒有被屁股坐熱,就收到了德國人強硬的要求,更爲嚴重的是,曾擔任過關東軍司令官和高級幕僚的軍方元老們都支持趁機北進的戰略。理由很簡單,大日本帝國陳兵近百萬精銳在滿洲,不能簡單地認爲是爲了防備蘇聯,而今蘇聯被打的節節後退,無論是從日本的國家利益還是在國際上履行盟友的義務,日本都必須在遠東給蘇聯下刀子。稍稍有點戰略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此時出兵蘇聯將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機。

經過內閣、軍部和大本營等機構的激烈辯論,再加上希特勒赤裸裸的威脅,以強硬著稱的東條內閣終於協調了各方力量,同意關東軍出兵蘇聯。可這樣一來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不幹了,他電話給海軍部長永野修身大將,強烈表達自己的不滿,山本怎麼也想不通,自己費盡心機制定的海軍戰略怎會在短短几天的辯論上被推翻,這不僅僅是關乎海軍面子的問題,而是大日本帝國未來的生存問題。

永野修身勸慰山本,你的計劃並沒有被終止,只要時機選擇適當,仍然可以對美國作戰。首相不是已經換了談判人選了嗎?此去與美國的談判就是儘可能拖住美國人,爲山本君創造機會啊。再說了,美國人好像已經聞出了什麼味道,已經加緊了戰爭準備,爲了穩妥起見,帝國必須準備兩套不同的方案。

山本五十六氣急敗壞地說:“永野君,陸軍糊塗啊,張鼓峰的教訓難道不夠深刻嗎?就算蘇聯人忙於應付西面的戰爭,可他們強大的裝甲力量,一樣可以把關東軍撕成碎片,相信我吧,蘇聯是不可能被征服的,我們不能在支那沒有完全被征服的情況下,就貿然進攻另一個具有無限戰略縱深的大國。”

“山本君不要忘了,美國同樣是一個具有無限戰爭潛力的大國,對於帝國來說同樣是一場賭博,帝國需要西伯利亞的資源。”永野修身其實也辯論過,最終被說服了,現在該他來說服山本了。

“帝國哪來這麼龐大的兵力在上下幾千公里的戰線上同時作戰?不要忘了,在支那,帝國龐大的陸軍還陷在其中。”山本還不服。

“可關東軍總不能呆在富饒的滿洲而無所事事吧,帝國在關東軍身上投入大量軍費,不是讓他們在滿洲當警察的。山本君,你怎麼就不明白?現在上上下下都是關東軍強烈要求作戰的聲音,天皇陛下都無法平息。你還是管好你的聯合艦隊吧,一旦帝國決定在太平洋開戰,希望山本君能帶領打日本帝國海軍重塑東鄉前輩的輝煌。”

山本悲憤地掛斷電話後,無奈地回到聯合艦隊司令部辦公室,重新審視有關美國海軍的情報。正如永野大將所說,美國人正在加緊準備,珍珠港基地情報人員發來的情報顯示,美軍正在給軍艦進行大修,珍珠港上的防空力量比以往都要強,不過,大多數美國官兵仍然不相信戰爭會到來,仍然沉浸在他們的假期中。

蔣委員長的情報能力一點也不比列強差,發生在安徽的事情,讓他感覺有些怪掛的,爲什麼美國、德國這樣的列強寧願繞開自己也要向貓聞到腥味一般拼命往安徽這個巴掌大的地方的鑽。

一開始,敏感的蔣委員長還以爲是這些國家要另外培養代理人,可是美國並沒有虧待自己,羅斯福總統甚至不止一次透露出,中國應該成爲世界大國,他蔣某人可以成爲未來中、美、英三國在亞洲共同推舉的盟軍總司令等等信息。這一切都表明,他的擔心很多餘,於是他把一腔的不滿都發泄在手下不爭氣的軍隊身上,他親自給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打電話,命令薛嶽要堅守長沙,給日本人一點厲害嚐嚐,給列強看看,他蔣某人的軍隊絕不是豆腐渣。

軍統給他的情報很令人吃驚,陳際帆在得到大批美式裝備後,部隊在短短三個多月之內擴編爲十多萬人,其中第一旅、第三旅和第五旅全部爲美式裝備,第二旅和第四旅全部德式裝備。光是靠繳獲日軍武器彈藥就讓陳際帆又裝備了三個旅,還有兩個旅裝備連政府軍都備不齊的國造武器。

現在“神鷹”軍團實際控制的“軍事臨時管制特區”人口有八百多萬,農業可以自給,工業開始萌芽。

面對一下子膨脹的這個龐然大物,老蔣有些不知所措,他只能寄希望於夫人給他出的一招棋,招陳際帆來重慶,當面探探口風。再由夫人和許多高級官員的家屬出面,給這七個光棍做媒,把他們牢牢地困在自己身邊。

陳際帆可沒這閒工夫去談戀愛,他現在正忙於轄區內政權、工業、農業和交通等的建設!

感謝李洪生書友的建議!以後的章節中,二戰格局會發生巨大改變,陳際帆等人的歷史優勢將不復存在。

第428章 扭轉被轉動第84章 先發制人第30章 滿載而歸第626章 醉翁之意第91章 欽差大臣第275章 虛與委蛇第371章 河南整軍第69章 突襲機場第279章 輾轉入滇第82章 羽翼漸豐第45章 首次攻堅第47章 威震皖中第260章 戰火桃源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213章 風雨欲來第77章 喋血歸途第260章 戰火桃源第587章 大戰黑海第486章 血肉磨坊第321章 戰役升級第百五十二章 華僑領袖第414章 危急時刻第557章 以弱擊強第464章 喜中有憂第270章 戰略轉進第528章 凌厲攻擊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580章 計劃啓動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274章 覲見領袖第630章 養精蓄銳第680章 高地爭奪第557章 以弱擊強第11章 基礎訓練第487章 有限反擊第9章 虎口脫險第277章 桂系雙雄第462章 四面楚歌第467章 大象哲學第339章 兵圍濟南第375章 戰役失着第220章 五月會議第378章 決戰冀中第575章 旁敲側擊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81章 貴人相助第451章 千里機動第百四十五章 部隊改制第62章 再襲巢縣第百二十七章 轅門射戟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484章 突遭攻擊第百四十七章 星星之火第514章 異鄉立足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百二十一章 軍墾計劃第329章 着手整頓第294章 拿手好戲第百三十四章 內外夾擊第14章 敵駐我擾第544章 有限反擊第90章 蔣公不爽第百三十九章 影響深遠第511章 屯兵迪化第33章 日軍進剿第264章 機關盛宴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24章 稅警總團第320章 多路圍剿第531章 王牌亮相第274章 覲見領袖第279章 輾轉入滇第558章 六步反攻第326章 奔襲冀中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230章 特區掛牌第640章 壓軸開唱第281章 搶先佈局第216章 大鬧虹口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445章 兩翼齊飛第267章 兵行險着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74章 通電報捷第88章 浦口車站第624章 再出利刃第493章 從容佈局第498章 瓜熟蒂落第24章 稅警總團第313章 遠征凱旋第248章 戰役膠着第576章 親如一家第13章 神鷹之怒第10章 組織民兵第百四十三章 礦工解放第520章 孤膽誘敵第593章 戰略轟炸第295章 總攻時刻第97章 巧妙誘敵第383章 “七.七”閱兵
第428章 扭轉被轉動第84章 先發制人第30章 滿載而歸第626章 醉翁之意第91章 欽差大臣第275章 虛與委蛇第371章 河南整軍第69章 突襲機場第279章 輾轉入滇第82章 羽翼漸豐第45章 首次攻堅第47章 威震皖中第260章 戰火桃源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213章 風雨欲來第77章 喋血歸途第260章 戰火桃源第587章 大戰黑海第486章 血肉磨坊第321章 戰役升級第百五十二章 華僑領袖第414章 危急時刻第557章 以弱擊強第464章 喜中有憂第270章 戰略轉進第528章 凌厲攻擊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580章 計劃啓動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274章 覲見領袖第630章 養精蓄銳第680章 高地爭奪第557章 以弱擊強第11章 基礎訓練第487章 有限反擊第9章 虎口脫險第277章 桂系雙雄第462章 四面楚歌第467章 大象哲學第339章 兵圍濟南第375章 戰役失着第220章 五月會議第378章 決戰冀中第575章 旁敲側擊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81章 貴人相助第451章 千里機動第百四十五章 部隊改制第62章 再襲巢縣第百二十七章 轅門射戟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484章 突遭攻擊第百四十七章 星星之火第514章 異鄉立足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百二十一章 軍墾計劃第329章 着手整頓第294章 拿手好戲第百三十四章 內外夾擊第14章 敵駐我擾第544章 有限反擊第90章 蔣公不爽第百三十九章 影響深遠第511章 屯兵迪化第33章 日軍進剿第264章 機關盛宴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24章 稅警總團第320章 多路圍剿第531章 王牌亮相第274章 覲見領袖第279章 輾轉入滇第558章 六步反攻第326章 奔襲冀中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230章 特區掛牌第640章 壓軸開唱第281章 搶先佈局第216章 大鬧虹口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445章 兩翼齊飛第267章 兵行險着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74章 通電報捷第88章 浦口車站第624章 再出利刃第493章 從容佈局第498章 瓜熟蒂落第24章 稅警總團第313章 遠征凱旋第248章 戰役膠着第576章 親如一家第13章 神鷹之怒第10章 組織民兵第百四十三章 礦工解放第520章 孤膽誘敵第593章 戰略轟炸第295章 總攻時刻第97章 巧妙誘敵第383章 “七.七”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