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羽翼漸豐

雖然有史迪威這棵大樹,可是陳際帆沒抱太大的希望,按老蔣的脾氣,能夠對自己這樣已經是很不錯了。

淞滬會戰老蔣精銳盡失,臺兒莊會戰居然只能依靠那些過去和自己作對的雜牌,在武漢的老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軍隊,特別是對自己忠誠的部隊。南京的軍事行動炸燬了日軍一個大型機場,最高興的還是掌控空軍的蔣夫人,在她的建言下,蔣委員長決定升級“神鷹”的編制,可是卻不肯給多少武器。在老蔣眼中,“神鷹”雖不像八路軍和新四軍那樣需要處處提防,但畢竟不是自己親自帶出來的部隊,並不是那麼令人放心。

他之所以大方地給一個甲種師六個團的編制,是因爲他要鼓勵“神鷹”多招兵,反正他們不招,新四軍也會到處造窩下蛋的。

所以他只給“神鷹”一小部分武器,反正他們很能打,很能從日軍手裡繳武器,有傳聞說他們居然還走私槍械,哼!隨他們鬧騰去吧。

陳際帆沒能怎麼鬧騰,他搜腸刮肚才勉強編出了三個步兵團,加上師直屬部隊,共六千多人,部隊缺編嚴重,武器更是嚴重不足,關鍵是從各方面情報來看,鬼子蠢蠢欲動,很可能要對武漢展開大規模進攻。

現在鬼子已經沿長江打到了皖贛交界處的馬當要塞,北面日軍正在向西進攻平漢路上的重鎮信陽。陳際帆不知道,因爲他們這些小小的蝴蝶,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歷史的軌跡。日軍沿和縣-含山-巢湖-合肥-六安的進攻路線被“神鷹”和五戰區聯合粉碎後,就成了南北兩頭重而中間成真空的態勢,沒有完成對武漢的戰略包圍。並且日軍後方的空軍又因遭到襲擊而損失慘重,所以日軍被迫推延了總攻時間。

可這並不等於日軍的進攻就此偃旗息鼓,攻佔武漢是侵華日軍最重要的戰略,絕不會拖得太久。

陳際帆必須儘快訓練部隊趕上這場關乎中國命運的大決戰。

爲了拓展空間,他將整編後的一團放在含山、和縣一帶駐防,一團的裝備最好,老兵多,戰鬥力最強悍,所以用一團來防守江岸。

二團和團直屬部隊則主要駐防滁(縣)全(椒)公路和東面浦口鎮的區域。

當然,鬼子若進攻,這樣也是擋不住的。硬擋的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陳際帆把部隊由南到北擺開,一來可以防止被鬼子包了餃子,二來可以實施機動防禦。

武漢的蔣委員長當然更不能閒着了,馬璫要塞失守後,武漢形勢越發吃緊,他把周邊能打仗的部隊都盤算了一遍,對能否守住武漢還是心中沒底。不過日軍空襲武漢的次數這段時間少了很多,這都是那支小部隊的功勞。

提起這支“神鷹”,蔣委員長現在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領導下的國軍居然誕生了一支戰力強悍的部隊,憂的是這支部隊野性十足,政治頭腦簡單,像匹烈馬非常不好駕馭。這不,這些傢伙居然打起了軍委會剛剛收到的蘇制武器的主意。

蘇聯援助的這些武器運到後,不知有多少支部隊盯着,蔣委員長看到“神鷹”的申請後沒怎麼理睬,也沒說什麼理由。可是一回頭蔣夫人就使勁地吹風,說什麼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別因爲幾支槍讓部隊寒心,還舉了薛嶽的例子,說當初他不也反對過你嗎?虧得你不計前嫌纔得到這麼一員虎將,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籠絡部隊,何樂而不爲?

蔣介石思來想去好幾天,又接到美國駐華武官的建議。最後決定把蘇聯武器撥出一部分裝備“神鷹”獨立師,不過精明的蔣委員長也不白給,他命令陳際帆,武漢會戰一旦打響,“神鷹”獨立師必須保證合肥東、南兩個方向的安全。

陳際帆沒想到史迪威真的幫上了大忙,委員長大筆一揮,又給了自己一個步兵團的槍械和4門37mm反坦克炮、四門76mm野炮。還有通訊設施若干和十二輛汽車。

陳際帆決定把這些武器全部裝備三團,他相信鐘鼎城一定能將這批武器用好,打造出一個具有強悍戰鬥力的三團。

這樣,經過將近半個月的整訓,國民革命軍“神鷹”抗日獨立師正式成立。不過這個新成立的師嚴重缺乏軍事幹部,尤其是師部機關。陳際帆把李濤、蘇霓虹、李祥韜等人全部調進師部安排工作。

全師人員及編制如下:

師部:師長陳際帆少將,參謀長胡云峰上校。下設:參謀處,處長李濤中校;後勤處:處長鄧方順少校;情報處:處長高煥捷中校;政訓處:處長王永少校;軍法處:處長鬍雲峰(兼)

師直屬單位:

警衛營,轄兩個連共422人。營長由原來的連長何亮擔任。全部裝備三八式步槍,另再有捷克式輕機槍六挺,駁殼槍36支。

師特種偵察中隊:全員188人,裝備166支MP18衝鋒槍,14支狙擊步槍,50支柯爾特手槍,五輛卡車。隊長趙俊中校、副隊長文川浩中校。

師直屬特務營:由蘇靖威的突擊中隊擴編而成。全營兩個連共368人,裝備湯姆遜衝鋒槍78支,MP18衝鋒槍280支,布倫輕機槍5挺。

師直屬炮兵團:團長李安舉中校。下轄反坦克營,裝備16門37mm反坦克速射炮,炮彈4000發;步兵炮支援營,裝備12門(有四門繳獲於巢湖大戰修好)九二式步兵炮,炮彈783發;野戰炮營:裝備4門蘇制75mm野炮,炮彈300發。一個彈藥補給連和一個野戰機修連。全營汽車12輛,人員345人,裝備駁殼槍和三八步槍。迫擊炮全部下放到各團組建團直屬迫擊炮連。

師直屬防空營:營長王大柱上尉,裝備高射機槍8挺,全員118人,汽車兩輛。

野戰醫院:院長吳慶。醫生6人,護士32人,擔架隊40人。

另有師直屬工兵營、輜重營、教導連、通訊連、軍械所和民兵工作隊等單位。共2087人。

下轄三個步兵團:

一團:團長宋關虎中校,轄一營,營長宋關虎(兼);四營,營長邱瑞荃少校;六營,營長韋毓舟少校。

全團裝備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500支,三八步槍1600支,重機槍24挺,輕機槍82挺,擲彈筒66具。全日式裝備。共計2367人。

二團:團長羅玉剛中校,轄二營,營長夏賢德少校;三營,營長尚長福少校;八營,營長田國楨少校。

全團裝備中正式步槍2100餘支,馬克沁重機槍22挺,捷克式輕機槍142挺,迫擊炮30門。以中式裝備爲主,共計2586人。

三團:團長鐘鼎城上校,轄五營,營長賀澤孟少校,七營,營長史正祥少校,九營,營長劉子清少校。

全團裝備蘇制莫辛納幹(水連珠)步槍2000支,蘇制德克恰廖夫式機槍120挺,15挺馬克西姆重機槍,全部槍械均爲口徑。此外還裝備迫擊炮28門。全團共2246人。

全師共9256人。各種子彈、手榴彈、炮彈和地雷炸藥充足。

陳際帆看着這份大名單,想起大半年前真有恍若隔世之感,那時自己帶着老鍾他們由7個人變成39人,現在自己居然要指揮一個師了。想起每次伏擊鬼子都要像叫花子般將鬼子屍體扒得只剩兜襠布的日子,不禁想笑。蔣委員長在槍炮上雖然有些捨不得,但在其他物資上還算是仗義,自己的戰士每人有了兩套作訓服,軍官服也配發到位,戰士們腳下蹬的是皮鞋。此外還給自己配足了無線電設備和電話等物資,該知足了。

所以陳際帆對武器的確很滿足了,他是指揮特種兵出身的,深知再優良的武器也只有在訓練有素的部隊手裡才能發揮最大效能。新兵們的訓練很順利,這首先要歸功於李祥韜蘇霓虹他們,沒有他們在鄉村地頭默默地做好民兵工作,徵兵工作不會有那麼順利,招進來的兵素質不會那麼好。

現在他們已經在定遠、滁縣、全椒、巢湖、含山、和縣等六個縣建立了強有力的基層民兵組織,只是這次招兵把家底差不多掏空了,兩人又在醞釀在南面的無爲、廬江兩縣,東面的來安、浦口等地秘密發展民兵。

不知道在滁縣的春香怎麼樣了。這個堅強的女人在滁縣已經四五個月了,工作卓有成效,已經發展了十幾個成員。

滁縣?陳際帆腦子裡忽然閃出一個念頭,他趕緊跑到地圖前,開始關注起滁縣、定遠、明光等地的鬼子來。

這裡的鬼子一直都沒有動靜,但據情報顯示,這裡駐紮的鬼子有13師團和16師團,他們的南面就是合肥,是五戰區廖磊集團軍防守。他對廖磊軍的戰鬥力很是懷疑,上次鬼子阪井支隊4000餘人一個晝夜就拿下了合肥。這次對面少說也有一個師團,廖磊頂得住嗎?

還有自己這個師,前段鬼子爲了追求進攻速度,沒工夫照顧這個在他們眼皮底下活動的團,可現在自己已擴成了一個師,對外還宣稱是兩個旅六個團的甲種師,這就不能不讓鬼子注意了。

陳際帆再一看自己部隊駐地,缺少戰略縱深啊,北、東、南三面都是鬼子最近不過幾十公里,正西面是茫茫巢湖,西北方是自身難保的國軍,西南方是新四軍活動的主要區域。準確地說,這是一塊死棋!

陳際帆冷汗直流!

必須向前打開一個通道,讓部隊有透口氣的餘地!

可是這氣眼在哪兒呢?陳際帆對着地圖仔細尋找,過了好久他的眼睛死死盯住了全椒東北面的一條線,一條鐵路線。這是鬼子在華東最重要的生命線,從海上運來的物資經上海杭州等地上岸,再由鐵路運到南京中轉渡河到浦口裝車,或是由內河船隻直接運抵浦口上岸裝車,再源源不斷地將各種作戰物資輸送到各師團手裡。

武漢會戰在即,必須對津浦線採取軍事行動!

第百三十六章 死纏爛打第344章 破城而入第376章 半路阻敵第590章 遭遇勁敵第580章 計劃啓動第594章 苦難輝煌第432章 智慧較慧量第83章 秘密策劃第90章 蔣公不爽第61章 連鎖反應第400章 師生鬥法第82章 羽翼漸豐第55章 流亡縣長第391章 政治交易第67章 借船渡江第620章 “富士揚旗”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百九十六章 拐彎抹角第289章 大鬧敵後第378章 決戰冀中第460章 歷史拐點第215章 魚目混珠第225章 “勝之不武”第533章 難解難分第398章 熱鬧婚禮第百二十章 軍政大學第62章 再襲巢縣第53章 兵不血刃第百七十三章 神鷹利爪第576章 親如一家第36章 生死阻擊第527章 碧血長空第483章 一觸即發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293章 黑夜反擊第351章 跨越發展第394章 與狼共舞第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553章 反擊得手第562章 蓄勢待發第265章 出手不凡第621章 最後清理第543章 熱河谷口第95章 建軍理念第522章 綏遠謀局第570章 一拍即合第330章 人才儲備第296章 移交兵權第565章 勢在必行第524章 實力盤點第454章 餘音繞樑第267章 兵行險着第百八十七章 當塗血案第367章 戰略轉折第385章 愛國軍閥第288章 戰車噩夢第468章 藍圖漸清第239章 慘烈攻堅第611章 遭遇滲透第330章 血濃於水第245章 積極備戰第百十一章 巢湖水軍第273章 保國同盟第百三章 德國使團第271章 大事化小第490章 釜底抽薪第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奏第499章 初戰大洋第99章 羽田授首第463章 一石千浪第351章 跨越發展第59章 血戰巢湖第326章 奔襲冀中第百二章 巷戰準備第521章 血戰建功第343章 大局爲重第百八十三章 陰謀醞釀第25章 南郊兵營第326章 奔襲冀中第90章 蔣公不爽第百九十九章 穩步出擊第46章 全殲援敵第547章 空襲得手第百二十三章 屯田墾荒第413章 向北出擊第68章 行動方案第350章 民心所向第55章 流亡縣長第百九十九章 穩步出擊第424章 聯合偵察第317章 緊鑼密鼓第564章 戰略空降第240章 引人注目第380章 “反攻”計劃第572章 定計安南第百六十八章 擴充建制第17章 奇襲珠龍第322章 反向圍殲第百九十三章 仗義援手
第百三十六章 死纏爛打第344章 破城而入第376章 半路阻敵第590章 遭遇勁敵第580章 計劃啓動第594章 苦難輝煌第432章 智慧較慧量第83章 秘密策劃第90章 蔣公不爽第61章 連鎖反應第400章 師生鬥法第82章 羽翼漸豐第55章 流亡縣長第391章 政治交易第67章 借船渡江第620章 “富士揚旗”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百九十六章 拐彎抹角第289章 大鬧敵後第378章 決戰冀中第460章 歷史拐點第215章 魚目混珠第225章 “勝之不武”第533章 難解難分第398章 熱鬧婚禮第百二十章 軍政大學第62章 再襲巢縣第53章 兵不血刃第百七十三章 神鷹利爪第576章 親如一家第36章 生死阻擊第527章 碧血長空第483章 一觸即發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293章 黑夜反擊第351章 跨越發展第394章 與狼共舞第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553章 反擊得手第562章 蓄勢待發第265章 出手不凡第621章 最後清理第543章 熱河谷口第95章 建軍理念第522章 綏遠謀局第570章 一拍即合第330章 人才儲備第296章 移交兵權第565章 勢在必行第524章 實力盤點第454章 餘音繞樑第267章 兵行險着第百八十七章 當塗血案第367章 戰略轉折第385章 愛國軍閥第288章 戰車噩夢第468章 藍圖漸清第239章 慘烈攻堅第611章 遭遇滲透第330章 血濃於水第245章 積極備戰第百十一章 巢湖水軍第273章 保國同盟第百三章 德國使團第271章 大事化小第490章 釜底抽薪第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奏第499章 初戰大洋第99章 羽田授首第463章 一石千浪第351章 跨越發展第59章 血戰巢湖第326章 奔襲冀中第百二章 巷戰準備第521章 血戰建功第343章 大局爲重第百八十三章 陰謀醞釀第25章 南郊兵營第326章 奔襲冀中第90章 蔣公不爽第百九十九章 穩步出擊第46章 全殲援敵第547章 空襲得手第百二十三章 屯田墾荒第413章 向北出擊第68章 行動方案第350章 民心所向第55章 流亡縣長第百九十九章 穩步出擊第424章 聯合偵察第317章 緊鑼密鼓第564章 戰略空降第240章 引人注目第380章 “反攻”計劃第572章 定計安南第百六十八章 擴充建制第17章 奇襲珠龍第322章 反向圍殲第百九十三章 仗義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