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七.七”閱兵

6月上旬開始的華北會戰打了一個月,日軍在山西、河北和山東三個省的力量遭到重創。中間的冀中地區只有獨立混成第2旅團6000餘人盤踞在石門,加上臨時武裝的日僞軍部隊一萬餘人,要不是因爲石門工事堅固,可能早就灰飛煙滅了。

不過,獨立混成第2旅團也知道自己的末日快要到了,因爲東邊的衡水戰事剛剛結束,“神鷹”主力部隊就兵臨城下!這還是他們染指華北一來第一次派出兵力圍攻石門這座堅固的城市要塞。

確實是城市要塞,儘管石門根本就沒有城牆護衛,但經過日本人的苦心經營,生生把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碉堡博物館。全市碉堡林立、溝壑縱橫,4000餘碉堡遍及全市,日軍沿外市溝、內市溝、環城鐵道線構築了三道防線,有鹿砦、雷區、電網、碉堡,還有數不清的暗道戰壕。

日軍防守兵力雖然不多,可由於平漢、石太兩條鐵路在這裡交叉,所以市區內日軍裝甲列車的機動非常快速,這給攻堅造成很大困難。

看着參謀們依據情報在石門地圖上詳細的標註,方面軍總司令陳際帆果斷決定:先不打石門!

參謀長胡云峰道:“我也同意對石門堅城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以重炮師和第一師監視石門,掃清外圍,以第一軍工兵在外圍進行土工作業,將石門外圍變成網狀交通壕,能攻能守能藏的陣地。然後以第六摩步師攜120輛裝甲車在娘子關一線阻擊山西日軍71師團。這樣,可以消耗日軍在華北剩餘的有生力量。”

陳際帆道:“今天已經是7月2日了。河北方面,要以最快的速度佔領或進逼至剩餘的大城市,命令羅玉剛三個坦克師奔襲保定、天津和北平,在日軍還來不及反應過來的時候接受這一帶僞軍投降,清剿日軍殘餘,沒收日僞財產,穩定民心。對北平這座古都,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頭,北平城內的守軍只有3000多沒什麼戰鬥力的日軍華北警備隊,也就是日軍駐中國憲兵總隊,司令官北野憲造中將,本來這些部隊是分散在華北各個城市的,後來大本營鑑於後方守備兵力不足,尤其是僞軍戰鬥力不強的情況下,下達了陸甲81號命令,命令散步在各地的憲兵在北平重組,編爲一個戰鬥大隊,後來又從關外陸續增加人員,現在其總兵力爲3300餘人,編爲四個警備大隊和一個警備中隊。部隊沒有任何重武器,包括步兵炮。但是這支部隊對北平的地理環境相當熟悉,要提放他們狗急跳牆,破壞文物設施。”

“這個我曉得,北平決不能強攻,所以這一會空降兵該出手了。”陳際帆道。

“不僅是空降兵,文川浩的特種部隊也要出動,這兩支部隊中都有不少精英骨幹,在南京、上海執行過任務,所以滲入北平應當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搞到一張北平市區所有古建築平面圖,這對特種部隊實在是太重要了。”胡云峰道。

“特種部隊?”陳際帆笑笑,“當初咱們可都答應阿浩的,要去當個把月的教官,現在食言了,阿浩這小子心中會不會有想法?”

“不就是當教官嘛,可以啊。華北這一仗一打完,咱們輪流去。但是頭,這支特種部隊不能總呆在安徽,要知道未來在東北氣候、土壤等和安徽都差得太多,他們老是在江南那塊溫室裡有什麼前途?趕緊過來纔是正理,咱們也好就近教學不是?”

“嗯,就這麼辦,你馬上給阿浩下令,命令全體學員做好戰鬥出征準備,命令運輸機,將他們的裝備和人員空運至天津。還有阿浩,這小子死哪兒去了?”

“頭你這就冤枉他了不是?人家是搞情報的,老是呆在咱們身邊有什麼前途,對了,他昨天給我發了封電報,說是要給咱倆一個驚喜,囑咐我對你保密。我聽這小子的口氣是不是給咱們的頭找了個媳婦啊。還保密,還驚喜。頭這麼大歲數了找個老婆不應該嗎?搞得神叨叨的。”

“操!”陳際帆終於忍不住罵了句,然後小聲道,“這裡是作戰室,你是中將參謀長,嚴肅點好不好?我知道你心裡打的什麼主意,老子不結婚,你幾個小子就不好意思是不是?說得好聽是爲我找媳婦,還不是你們這幫小子春心萌動,得得,打完華北這一仗老子去開羅,你們愛怎麼找隨便,老子眼不見心不煩。”

日軍在衡水城下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使得華北會戰的形勢急轉直下。現在華北可以調用的兵力分爲兩大塊:一是山西方面由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第1、第12、第52、第71師團,駐山西第一軍司令官調回,因爲他的第一軍所有部隊全部打光了,他還呆這裡幹什麼?山下奉文順理成章地擔任第一軍司令官。問題是他這個新官的三把火根本不知從何處開始燒起。

被譽爲陸軍新秀的山下現在很不爽,小小的山西給他的感覺就像是地雷陣,處處都有危險。他只有四個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如果集中部隊行進,則後勤會遭到無處不在的八路軍正規軍的破壞,是正規軍,不是游擊隊!把皇協軍放出去擔任後勤防守,還不如不防守,因爲皇協軍部隊往往連自己一起都送給了八路軍。如果把部隊分散出去清剿的話,不但一時半會看不見勝利,而且還會損兵折將。山西八路的戰鬥力真是強悍,他們個個都是山地戰專家。

山下奉文再也找不到當初在馬來半島橫掃天下的氣勢了,現在他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而且時刻擔心自己的後勤補給。

冀中四個師團瞬間被滅的時候他以爲這是支那人的心理戰,在他看來支那人怎麼可能在兩天不到的時間內就殲滅十餘萬最精銳的關東軍部隊呢?直到石門告急他才反應過來。

可是晚了!

“神鷹”第六摩托化步兵師在冀中戰役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居然以最快的速度繞過石門,連克鹿泉、井陘,然後一舉攻克娘子關。不但切斷了日軍石門和山西陽泉之間的聯繫還使得太原的東大門敞開。

山下奉文大驚,急令71師團輕裝趕赴陽泉駐防,並嚴令71師團師團長遠山登中將,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娘子關,將支那軍趕出井陘。

可惜,驕傲的山下奉文來錯了地方,山西絕對是任何一個日軍司令官的噩夢,也是他們晚節不保之地。要知道,現在就算沒有“神鷹”,就憑他手裡這十餘萬部隊要想在山西橫着走恐怕是不行的。這裡不比冀中,無論是地形還是八路軍的實力。

自從他的部隊來到八路軍地盤後,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就召開過緊急會議,會議內容高度保密,但是有幾樣原則終於確定下來。中國共產黨終於認清了現在抗戰的形勢,並且對戰後國內的格局做出了預測。在這樣的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八路軍決定獨立自主在山西開始反攻,並且反攻的最終目標就是,山西全省!

很多領導人本來還質疑這個目標是不是切合實際,畢竟晉南的“神鷹”也是一大軍事集團,但是主席、老總等人都堅持下來,原因是他們知道,“神鷹”是一定會北上東北的,而且八路軍和新四軍也要抽調力量一起到東北去!

所以,首先遇到麻煩的,就是日軍第52師團。52師團是一支二流部隊,是1940年才以第9師團留守部隊組建的三聯隊師團,這個師團在組建之初的任務本來是支援太平洋,駐守海島,所以當時連炮兵聯隊的編制都撤消了。後來華北告急,52師團才隨着關東軍第一方面軍入關,進入山西腹地。

可是山西不比滿洲,這裡到處都是游擊隊。一開始岡村寧次司令官的告誡還有點用,可是隨着52師團官兵的鬆懈,很快就吃到了苦頭。一個小隊、甚至是一箇中隊只要落了單,就會莫名其妙地被無處不在的八路軍連皮帶骨吃的乾乾淨淨。當大部隊出去清剿的時候,不要說軍隊了,就連老百姓的影子都看不到一個。52師團開始感覺到情況不妙了。

事實證明,他們的感覺是非常正確的,因爲八路軍已經把目光瞄準了這個落了單的三流部隊。由於“神鷹”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戰後內戰的風險,所以中國共產黨開始謀求在軍事上取得突破從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再說他們也需要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以獲得必需的地盤。

52師團全部兵力加起來只有16000餘人,一線作戰部隊一萬三千人不到。而且在長期的騷擾過程中,這個師團的後勤受到很大限制,彈藥儲備只夠一個會戰份,糧食更是受到更嚴格的控制,所到之處全部遭遇堅壁清野,一顆高粱都見不到。更糟糕的是,在52師團周邊,徐向前的一個軍5萬人和八路軍129師十幾個獨立團正在運動,看起來52師團是凶多吉少了!

可是山下奉文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爲“神鷹”第四集團軍已經開始北上,而且他們還能獲得從河南源源不斷地運來的作戰物資,繳獲了長野支隊全部武器後,第四集團軍全部裝備完畢。又得到河南轉運的彈藥補給,正趁着高昂的士氣準備和日軍決一死戰!

當然,這一切都是假象!

“神鷹”在北線的勝利,與其說是前線將士的英勇和參謀總部的指揮,還不如說是“神鷹”未雨綢繆,一直把後勤的建設放在首位。正因爲後勤的高速運轉,才保證了前線數十萬大軍的糧食、衣物、武器彈藥供給。可“神鷹”的後勤能力畢竟有限,淮南的兵工廠夜夜加班,機器和人沒有得到任何休息,鐵路、公路運力到達極限,支前民工還要回到自己的土地去勞作。這一切都昭示這一件事,“神鷹”必須休整了!

要休整!也要先將鬼子打退、嚇退再說!

所以第四集團軍第八軍作爲前鋒率先臨汾急進,第十軍重新回到安澤,只留下第六軍在後面鞏固成果。

日軍機動兵力只剩下兩個師團加一個旅團,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閻錫山得知晉南全部光復,終於從秋林的地堡裡走出來見了陽光,這位山西土皇帝現在最關心的是,他的部隊能不能從“神鷹”手裡接收一些土地。當然,這些事,是需要耐心地談的,或者說是去求人的!現在就是借他十個膽子,他都不敢在“神鷹”哪怕是一個軍長面前放出那種“要麼打,要麼談”的狠話。他只好踩破日本人這隻雞蛋,重新豎起“神鷹”這支鷹蛋,去厚着臉皮得到他的利益。

結果,怎麼可能有好結果?

前去對等接待閻錫山心腹楊愛源的胡云峰聽完楊愛源希望進駐臨汾、晉城等城市的請求後啞然失笑,道:“別的我就不說什麼了,只問一句,如果我們的立場換過來,這樣的請求你會不會幹?”

楊愛源結結巴巴道:“這,這個……”

“別這個那個了?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幹,那麼楊將軍,還有您後面的百川將軍,爲什麼你們會提出如此荒謬的問題呢?”

“胡將軍不要誤會,閻長官不是還兼着山西省主席的嗎?就連我們的部隊也叫做晉綏軍,你看如今這日本人也滅了,爲了地方的治安,更爲了維護國家法度的尊嚴,還是謀求軍令政令統一的好。”

“對啊,差點就忘了閻長官是山西人,這裡是他的老家啊!對對,還有你們晉-綏-軍,是山西的部隊吧。好,好得很,現在晉南的日軍滅了,你們去收復失地啊,沒人攔着你們。不到太原,怎麼維持軍令政令統一?”

楊愛源說不出話來,要是他們能去太原,何至於在這裡低三下四呢?

“好了楊將軍,您也是民國宿將了,這樣的話以後就別提了。請給閻長官帶個話,晉綏軍如果振作起來北上打鬼子,我‘神鷹’一定協助到底。我們總司令說了,晉綏軍要想光復太原,我們不但不爭功,還要在糧食物資予以援助。當然了,如果晉綏軍覺得中條山的風景不錯,就呆着吧。少了張屠夫,大夥不會吃帶毛豬。請回去告訴閻長官,佔領運城的這筆帳我們懶得算,但是,要想那地盤,去找日本人!我們沒工夫在這裡扯淡!”

說完,胡云峰端起面前的茶碗,有滋有味地品起來。

楊愛源心裡這個氣啊,老子好歹是國民政府中將,在你個黃毛小子面前受盡羞辱,怨只怨晉綏軍不爭氣,閻長官缺少魄力,才造成今日低三下四求人的局面。

“既如此,告辭!請轉告陳總司令,山西永遠都是山西人的山西!”

“沒錯,徐向前將軍,薄一波將軍就在山西,要不要把這話也給他們說說?”

“你!哼!”楊愛源拂袖而去。

其實陳際帆和胡云峰也並不準備長久呆在山西,這裡各種勢力太複雜,會牽扯很多精力。只是閻老西提出的條件實在是匪夷所思,說什麼由他負責後方的經營,全力保證“神鷹”將士的一應軍需。

胡云峰心想,我要是答應了,連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智商了。

同樣,河北省主席鹿鍾麟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冒了出來,要求“神鷹”奪取保定後,維護法度,他要恢復行使省主席的職權。

對此,陳際帆連面都懶得去見。他不明白爲什麼這些個軍閥的臉皮會這麼厚?媽的打日本人的時候連個影子都沒見着,現在倒要什麼行政權了。

陳際帆當即命令部隊,迅速佔領保定、天津,包圍北平,對期間任何打着“光復”、“省政府”旗子的組織一律不承認,勒令立刻解散,各縣在此非常時期實行軍管,嚴厲鎮壓漢奸和企圖作亂的破壞分子。

7月3日,第四坦克師進佔保定,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式,保定居民歡天喜地像過年一樣迎接自己的部隊進城。然後第四坦克師留下了一個營的兵力留守後,主力休整一天開始北進,與此同時,第五坦克師向天津進發,於7月4日佔領天津、塘沽,三十一輕型坦克師向唐山急進,於7月5日殲滅唐山的小股部隊,佔領唐山,切斷了日軍從瀋陽到北平的聯繫。

在這兩天內,日軍71師團先後發起五次強攻,都未能在娘子關有所突破。第六摩步師連續兩個夜間突襲,給71師團造成巨大損失。只能暫且退回陽泉,停止了進攻。

但是52師團的運氣就沒有那麼好了,因爲他們被十倍以上的八路軍包圍在晉東南的太行山地區,進退不得,屢次突圍都被徐向前部打了回來。要知道這支部隊裡不但有徐向前將軍這樣的統帥,更有陳賡、粟裕、彭雪楓這樣的名將。這些人將軍們怎麼可能會讓52師團來去自如呢?又怎麼會放棄這個全殲日軍的大好機會呢?

當然,八路軍在自己的地盤上圍攻敵人,絕對不會上來就硬拼,而是先斷其後路,再慢慢消耗日軍,時機成熟一舉殲滅!他們的總攻日期定在7月6日下午五點,爭取在7月7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全殲日軍,一雪國恥。

想到雪恥的還不止八路軍,事實上“神鷹”第一軍、第二軍中不乏原來29軍將士,比如宋關虎和週一平,後者甚至還參加了長城抗戰,是赫赫有名的大刀隊成員。這些將士們都希望能在7月7日這天率領麾下部隊來到盧溝橋頭,祭奠當年率先打響全面抗戰的29軍弟兄,祭奠在抗戰中英勇獻身的趙登禹、佟麟閣等將軍,祭奠後來殉國的張自忠將軍。

“應該的!”陳際帆和胡云峰兩人都覺得此舉政治意義重大,而且對軍心民心都是一個大的鼓舞,儘管北平還沒有拿下,但是將士們如果能昂首踏過盧溝橋,那麼接下來光復這座古都應當不在話下。

胡云峰的主意就是,要在7月7日這天搞一個簡單的閱兵式,邀請中外各國的記者前來,“神鷹”航空兵將派出飛機接送各國記者準時趕到。

實際上,日軍現在只能困守北平內城,南苑機場等全部被佔領。“神鷹”的飛機隨即進駐北平南苑機場。

佔領機場的航空兵奉命開始了代號爲“火車”的計劃,日夜不停的將閱兵式名單上的人接過來。

7月6日,參加閱兵的各部隊全部換上嶄新的軍服,有“神鷹”第一軍第一師“烏衣鋼鐵營”,有第二軍三個坦克師部分坦克,有重炮師部分大炮,還有摩托化步兵師等部隊,最後陳際帆決定把空降兵和特種部隊也列入閱兵式的陣列。

士兵們有的一遍又一遍擦拭着自己心愛的戰車和大炮,有的檢查自己的裝備,更多的鏡子裡面臭美。隨後部隊開始向盧溝橋進發,他們要在中外嘉賓的面前展現“神鷹”英勇無畏的軍人風采。

7月7日清晨,“神鷹”航空兵偵察機開始多個批次對華北、東北各個日軍機場進行警戒,中美聯合航空並司令部命令三具雷達全天候監視,各機場全部取消休假,進入一級戰備。

華北地區的鷹眼組織得到命令,負責擔起此次閱兵的情報保密工作。

7月6日晚,飛機秘密把“神鷹”方面軍軍長以上軍官全部接到南苑機場,然後在第二軍坦克師駐地住了一晚上後,準備參加第二天的閱兵式。

7月7日一大早,中外各國的記者雲集在永定河鐵橋至盧溝橋之間的空地上,以驚奇的眼光打量着這個古老民族最年輕的現代化軍隊。就是這支誕生於安徽長江邊一個小山村中的部隊,從小到大,在和日本侵略者一次次的血戰中逐漸成爲中國最重要的軍事力量,成爲一支令世界都爲之矚目的力量。

記者們拿起手裡的相機,甚至有攝影機,從各個角度開始拍攝停在不遠處整齊劃一的“神鷹”閱兵部隊。

不需要人提醒,每一個趕到現場的記者都明白這一刻和這一個地點對戰爭中的中國軍民的深刻含義,記者們懷着一種尊敬在忠實地記錄着歷史,記錄着這支強大軍隊的赫赫戰功!

各國駐華的軍事觀察家們來了,史迪威和陳納德也來了。這兩個在“神鷹”成長道路上的重要的國際友人現在滿面春風,興致勃勃地站在“盧溝曉月”的石碑旁合影留念。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領導人張瀾、羅隆基來了,保國同盟的代表來了。安徽知識界的代表也來了,還有一個人也來了,當年他就是“七七事變”的主要見證人,吉星文將軍。此刻他正仔細撫摸着盧溝橋上獅子旁邊的子彈孔,眼含淚花地自言自語着。

閱兵式在清晨九點正式開始,首先由陳際帆宣讀一篇《紀念七七事變》的文章,並在最後提議全場爲七七事變犧牲的29軍將士和趙登禹、佟麟閣將軍默哀。

然後,陳際帆、胡云峰等七人鄭重請出吉星文將軍,七個人筆直地站成一排,“吉星文將軍,請您代表英勇的29軍全體官兵,接受後輩軍人的敬意!敬禮!”

吉星文將軍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站在原地莊重還禮,然後淚如雨下,“謝謝!謝謝你們!弟兄們啊,睜開眼睛看看吧!我們中國軍人又回來了!”說完嚎啕大哭。

(我流淚了)

“獻花圈!”主持人胡云峰大喊。

筆直的儀仗兵在宋關虎和週一平兩人的帶領下擡着一個巨大的花圈來到盧溝橋頭,莊重地獻上,然後大喊:“敬禮!”

週一平率先大喊:“國民革命軍29軍132師大刀隊上士副排長週一平向各位長官和戰友敬禮了!

“國民革命軍29軍37師110旅219團2營3連下等兵宋關虎前來報到!弟兄們,我們殺回來了!我們回來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唱!”

全場開始合唱《大刀進行曲》,外國記者們似乎從歌聲中聽到了中國軍隊的軍魂,似乎知道了眼前這支部隊正在顛覆他們以往對中國軍隊的形象。

花圈敬獻過程中,全場一片肅穆,只有記者的相機在不停地閃爍着。

陳際帆對着擴音器大喊:“29軍的英雄們!六年前的今天,你們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你們用手中簡陋的裝備和侵略者在盧溝橋上殊死搏殺!你們永遠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我,國民革命軍‘神鷹’方面軍總司令陳際帆,謹代表數十萬將士在這裡,在你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向你們莊嚴承諾:我們一定會繼承前輩不怕犧牲之精神,奮勇殺敵,直至把侵略者徹底消滅,直至光復全部國土!請你們放心!請張自忠將軍放心!請佟麟閣將軍放心!請趙登禹將軍放心!請所有犧牲的、健在的,還在奮戰在抗日前線的29軍將士放心!”

“預備!放!”胡云峰在陳際帆講完話後啓動了鳴槍儀式。

儀式完成,重頭戲閱兵式開始了,不同的是閱兵式並不是從什麼儀仗兵開始的,記者們滿臉疑惑的看到走在隊伍前面的是五個老兵,鄧方順、劉玉堂、張喜旺、潘貴田和王大柱。

胡云峰在擴音器裡大聲喊道:“他們是‘神鷹’最早的戰士!爲抗戰立下赫赫功勳!敬禮!”

五個老兵邁着驕傲的步伐走過盧溝橋,在他們後面,是宋關虎帶着的十幾名軍人。

“這是‘神鷹’特遣隊的戰士!他們是‘神鷹’特種部隊最早的士兵,敬禮!”

宋關虎率領隊列走過盧溝橋的時候,忽然大聲對着主席臺喊道:“報告隊長!特遣隊應到32人,實到11人,21名戰士在六年的抗戰中全部犧牲!請指示!”

“辛苦了!請稍息!”陳際帆目光炯炯。

後面過來的隊列大約四十多人,前面的人手裡高高舉起幾塊牌子,合起來念就是:“小王莊民兵連”

“報告連長,小王莊民兵應到240人,實到44人,196人犧牲於抗日戰場!請指示!”

“他們是‘神鷹’第一批成建制的部隊,正是因爲小王莊240位民兵的加入,‘神鷹’纔開始它的成長曆程!小王莊在‘神鷹’草創初期,有錢出錢,有糧出糧!全體都有,向小王莊民兵,像小王莊全體村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敬禮!”

短短三排人,中外記者們似乎看到了這支聲名赫赫的軍隊草創初期的樣子,散兵遊勇,民兵,甚至是土匪,可爲什麼這樣一羣烏合之衆竟能在短短六年之內迅速崛起,而且這種崛起時刻伴隨着殘酷的戰鬥。答案就只能從站在主席臺邊的“神鷹”七星那裡尋找了。

接下來閱兵式進入到高潮,“神鷹”的坦克、裝甲車、大炮,以及步兵、空降兵和特種部隊開始分列式,分列式的樂曲陳際帆用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只有這個曲子似乎比較適合。

1943年7月7日這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華北平原上永定河上一座石橋旁,見證者一支勇武的軍隊莊嚴的宣誓和承諾,看到了這支部隊威武的英姿,認識了這支部隊的最初的創立者和指揮者。他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軍隊將在這場史無前例的世界戰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後,由陳際帆向世界莊嚴宣告:“神鷹”就從這裡走進去,走進北平城,走進山海關,走到黑龍江!

(本章謹紀念在抗日戰爭中奮勇殺敵29軍將士,紀念在全民族抗日戰爭中奮勇殺敵,英勇獻身的所有中國軍人,請起立)

第475章 鉅額交易第380章 “反攻”計劃第97章 巧妙誘敵第百八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410章 獵鷹出擊第345章 再建殊勳第390章 柳暗花明第百三十六章 死纏爛打第47章 威震皖中第517章 大有收穫第31章 整軍備戰第680章 高地爭奪第600章 出色演習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255章 樹大招風第617章 仙台外圍第468章 藍圖漸清第27章 亮技兵營第627章 謹慎初戰第312章 好事連連第578章 波詭雲譎第584章 青島會談第514章 異鄉立足第246章 節節抗擊第百九十四章 同舟共濟第41章 民主政權第百七章 慘烈廝殺第213章 風雨欲來第267章 兵行險着第百九十章 遊刃有餘第312章 好事連連第540章 凝聚人心第477章 田忌賽馬第540章 盤根錯節第454章 餘音繞樑第99章 羽田授首第241章 討價還價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431章 冰城諜城影第545章 防守失利第470章 外交勝利第百七十二章 衛生運動第78章 軍界新星第260章 聯手反擊第390章 柳暗花明第419章 蜜月合作第228章 領袖心動第375章 戰役失着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9章 虎口脫險第56章 進攻序幕第242章 倭寇陰謀第百十九章 自成體系第270章 戰略轉進第380章 “反攻”計劃第41章 民主政權第328章 鋼鐵對決第百六十四章 東線捷報第522章 綏遠謀局第597章 誰是主角第399章 臨行準備第360章 請君入甕第422章 重創勁敵第百八十五章 兩手齊抓第285章 逆境籌劃第690章 抱薪救火第239章 慘烈攻堅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百七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360章 戰區前沿第293章 黑夜反擊第579章 戰爭結束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346章 災情如火第70章 混入南京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498章 瓜熟蒂落第210章 以退爲進第244章 協力抗敵第百十一章 巢湖水軍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490章 釜底抽薪第45章 首次攻堅第494章 先打弱敵第512章 伊寧光復第373章 一雪前恥第41章 民主政權第632章 未來理想第290章 鉗形攻勢第576章 親如一家第363章 激戰馬壋第百八十六章 雷霆行動第556章 遍地刀兵第百七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266章 死亡之夜第百三十一章 主力集結第293章 黑夜反擊第493章 從容佈局第14章 敵駐我擾
第475章 鉅額交易第380章 “反攻”計劃第97章 巧妙誘敵第百八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410章 獵鷹出擊第345章 再建殊勳第390章 柳暗花明第百三十六章 死纏爛打第47章 威震皖中第517章 大有收穫第31章 整軍備戰第680章 高地爭奪第600章 出色演習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255章 樹大招風第617章 仙台外圍第468章 藍圖漸清第27章 亮技兵營第627章 謹慎初戰第312章 好事連連第578章 波詭雲譎第584章 青島會談第514章 異鄉立足第246章 節節抗擊第百九十四章 同舟共濟第41章 民主政權第百七章 慘烈廝殺第213章 風雨欲來第267章 兵行險着第百九十章 遊刃有餘第312章 好事連連第540章 凝聚人心第477章 田忌賽馬第540章 盤根錯節第454章 餘音繞樑第99章 羽田授首第241章 討價還價第476章 示敵以弱第431章 冰城諜城影第545章 防守失利第470章 外交勝利第百七十二章 衛生運動第78章 軍界新星第260章 聯手反擊第390章 柳暗花明第419章 蜜月合作第228章 領袖心動第375章 戰役失着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9章 虎口脫險第56章 進攻序幕第242章 倭寇陰謀第百十九章 自成體系第270章 戰略轉進第380章 “反攻”計劃第41章 民主政權第328章 鋼鐵對決第百六十四章 東線捷報第522章 綏遠謀局第597章 誰是主角第399章 臨行準備第360章 請君入甕第422章 重創勁敵第百八十五章 兩手齊抓第285章 逆境籌劃第690章 抱薪救火第239章 慘烈攻堅第623章 東京巷戰第百七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360章 戰區前沿第293章 黑夜反擊第579章 戰爭結束第百九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346章 災情如火第70章 混入南京第480章 國際艦隊第498章 瓜熟蒂落第210章 以退爲進第244章 協力抗敵第百十一章 巢湖水軍第529章 從容撤離第490章 釜底抽薪第45章 首次攻堅第494章 先打弱敵第512章 伊寧光復第373章 一雪前恥第41章 民主政權第632章 未來理想第290章 鉗形攻勢第576章 親如一家第363章 激戰馬壋第百八十六章 雷霆行動第556章 遍地刀兵第百七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532章 尖刀突擊第266章 死亡之夜第百三十一章 主力集結第293章 黑夜反擊第493章 從容佈局第14章 敵駐我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