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美國方面的改變

顯然,不管是日軍還是國民政府都清楚新牆河一線陣地的重要性,紛紛對這一線戰場進行增兵。

爲了加強新牆河一線的防禦力量,11日晚上10點,第九戰區長官部發出緊急命令,令第72軍從修水、三都地區西進至通城附近,並指揮暫編第54師,準備擔任該方面的反擊作戰.

同時命令第20軍(缺暫編第54師)進至王安屋、朱公橋方面,協同第58、第4軍向西側擊渡河南進的日軍,以加強湘北方面主戰場力量。

接到第九戰區長官部的命令之後,川軍第20軍軍長楊漢域不敢怠慢,立即指揮軍隊由桃樹港向朱公橋疾進,並且在12日黃昏前到達指定位置。

爲了給第20軍爭取時間,第58軍在高家橋附近與當面日軍激戰。第58軍軍長孫渡知道第58軍現在所處的位置,無論如何必須撐下去,爲楊漢域所部爭取時間,否則的話戰區長官部的部署就成了泡影,數萬大軍將會徹底陷入苦戰,因此他親自到前線督戰。

與此同時,第4軍的第59、第60、第90師陣地也均遭到日軍第40師團攻擊,激戰竟日,雙方仍在對峙中。日軍第3、第6師團快速向南突進,傍晚分別到達汨羅江北岸的石頭鋪、長樂街附近;第6師團還以一部從磨刀石渡河,與南岸守軍第37軍在顏家鋪、浯口一帶交戰。

這時,第九戰區在汨羅江南岸擔任守備的部隊只有第37軍的第95、第140師和第99軍的第92、第99、第197師。薛嶽認爲日軍主要兵力都被牽制在了新牆河北岸,所以,薛嶽打算在汨羅江兩岸與日軍決戰,並且反擊殲滅日軍。

於是命令第37軍(欠第60師)守備浯口至駱公橋之線;第99軍的第99師守備絡公橋以西、營田至湘陰之線;第92師推進於三姐橋以北,佔領陣地,統歸第37軍軍長指揮,堅決阻擊日軍;第26軍主力即由瀏陽開赴金井附近;第72軍改調平江,準備作戰。

隨後,第九戰區又命令第27集團軍各軍向汨羅江以北日軍側背的長樂街、磨刀石、歸義、新市等地攻擊,遲滯其南進;命令第26軍由金井向甕江推進;令在衡山、淥口的第10軍即向高橋、金井一帶開進。

此次長沙會戰戰場雖然還在長沙外圍,但是它卻牽掛着包括老蔣在內所有人的心。4月12日,軍事委員會電令第九戰區固守湘江兩岸及汨羅江南各既設陣地,加強抵抗,保持主力於外翼,力求攻擊敵之側背。同時令第三、第五戰區乘虛向當面敵人攻擊,以策應第九戰區作戰。

此外還令第六戰區向荊州、宜昌地區日軍積極襲擊,相機收復宜昌。軍事委員會除明確將第10、第26軍撥歸第九戰區指揮外,還命令從第六戰區抽調第79軍、從第七戰區抽調暫編第2軍增援第九戰區。

國民政府的強勢反擊不但有效遏制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同時也爲國民政府在國際上贏得了不少讚譽,尤其是美國方面對此極爲欣慰。美國國會緊急批准議案,短期內爲國民政府提供2000萬美元的軍火,爲國民政府裝備4個美械師。

接到美國方面發來的電報之後,老蔣大喜,雖然這次援助只有2000萬美元,與之前美國答應的五億美元相差甚遠,但是美國如此爽快地答應給國民政府提供援助這是一個極好的信號,透露出來的信息令人欣喜。這也讓老蔣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空前膨脹,這兩日連續接見了何應欽、陳誠等人,大談他的抗戰策略。

關於老蔣對於這場戰爭有沒有通盤的考慮,是不是有詳細的實施戰略何應欽等人是很清楚,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百里先生曾牽頭制定過一份關於抗日的詳細作戰計劃,盧溝橋事變之後老蔣也向他們說過自己的抗戰設想,此後也成爲了八年抗戰中國的國家戰略。

老蔣雖然是個二流軍事指揮官,其軍事指揮能力也就相當於個普通的步兵營長,但是其政治手腕卻極爲高明的。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又該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從37年開始的,但是事實上中國的抗日戰爭早在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之後就開始了。

老蔣在很早之前就考慮過抗日問題了,但是他這個人權力慾望比較重。而且戰略眼光還比較準,所以很早之前就看到真正能威脅到他的統治的並不是日本人,而是另有其人,所以老蔣在制定抗日戰略方針時最先從個人或者是其政治黨派執政的角度來考慮。

正如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者兼政治傳記作家布萊恩說的那樣:“作爲一個政治家和政治領袖,蔣是一個戰術家而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比他的競爭對手們略高一籌並善於控制他們。但是,儘管他統治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實際上不了解整個政權的社會基礎。對蔣的一生進行總結,蔣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

正因爲不瞭解社會的基礎,也正因爲老蔣從事活動的政治背景以及他所繼承的歷史遺產,所以老蔣在考慮對日關係時出現了與民衆願望極不相符的結果。

事實上,國民政府面對日本的侵略早就有了應對策略,這種應對策略共有四步,第一步是以確保本政黨絕對統治爲第一目標以及在此目標下的對日妥協。

自31年開始,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一直以確保本政黨的統治爲第一目標。尤其在七七事變前。以“攘外必先安內”爲宗旨。對內全力壓制中共政權。對外則儘量實行妥協政策,避免與日作戰。

第二步是積極改革,完善國防體系,整編軍隊。面對日軍的全面侵華的企圖,國民政府一邊上訴國聯,一邊積極備戰。1936年7月的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通過了《國防會議條例》,1937年2月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又通過《國防委員會條例》,並依據條例成立了國防委員會。國防委員會是爲中國最高軍事機構,統一處理中國的國防作戰方針、國家兵力調集、國防財政預算等,並有權利要求各級行政配合其執行所有決議。

自1936年起,改變以往師一級的編制,軍隊內部各式武器或配合或集中使用。增強各單位的戰鬥力,至1936年底共完成改編師20個。同時對各地派系武裝統一整編,整編東北軍10個師,桂系軍隊10個師等。

同時收編各地軍閥勢力,整編全國軍隊,以求做到:全國軍隊統一編制,調整各層作戰單位的部署和兵種的調配,各部隊的人事調動劃歸中央統一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四川軍閥的整編,從1937年7月到1937年9月,國民政府在舉國抗戰的背景下,成功的對四川軍閥進行整編。

此次整編川軍16萬餘人,不僅結束了四川的軍閥內亂的局勢,也爲抗日提供了一支生力軍,川軍幾乎參加了日後的所有大型會戰,共計傷亡60餘萬人,爲抗日做出不朽的貢獻。此次整編的成功也爲日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領導全國抗戰打下基礎。(。)

第210章 蘇聯人的傑作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49章 小結第899章 最後通牒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455章 渾河攻防戰第584章 摩根家族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1085章 圍而不攻第47章 奇襲戰俘營第388章 狗急跳牆第511章 煙霧彈第357章 戰略冒險第558章 大戰再起第518章 日軍的猜測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782章 誘人的條件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1050章 各有算盤第1137章 不祥的預感第941章 蘇聯人的要求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6章 整編第681章 陰霾第一干一百六十九章 形勢大好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580章 疑點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724章 八路軍來訪第794章 責問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161章 土八路進西安第655章 震驚第822章 以退爲進誘敵深入第857章 反常的日軍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第366章 “蠢豬式”指揮第1196章 日本投降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346章 察北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495章 以打代練第374章 承德攻防戰第475章 馬清的小算盤第526章 大局已定第674章 日本人的小動作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604章 關東軍第82章 集寧論戰!第1028章 攻防天津第818章 戰鬥打響第853章 合作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89章 談判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230章 血戰彭澤城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78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941章 蘇聯人的要求第37章 晉察冀危機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1082章 睚眥必報未必不好第924章 城牆爭奪戰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174章 奇蹟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440章 軍事會議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503章 呼延家族來人了第480章 憤怒的****第1006章 搶灘登陸戰第184章 勝算幾乎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080章 迅速敗潰的日軍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859章 關東軍入關的可能性第853章 合作第170章 交易第1079章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第1197章 大團圓第209章 土狗逞威第517章 鋤奸隊發威第171章 換人第841章 各方反應與整合資源第813章 龍刺戰隊第269章 日軍的危機第829章 垂涎三尺東南亞第384章 攻破承德城第1189章 會談結果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1060章 懲治漢奸
第210章 蘇聯人的傑作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49章 小結第899章 最後通牒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455章 渾河攻防戰第584章 摩根家族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1085章 圍而不攻第47章 奇襲戰俘營第388章 狗急跳牆第511章 煙霧彈第357章 戰略冒險第558章 大戰再起第518章 日軍的猜測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782章 誘人的條件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1050章 各有算盤第1137章 不祥的預感第941章 蘇聯人的要求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6章 整編第681章 陰霾第一干一百六十九章 形勢大好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580章 疑點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724章 八路軍來訪第794章 責問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161章 土八路進西安第655章 震驚第822章 以退爲進誘敵深入第857章 反常的日軍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第366章 “蠢豬式”指揮第1196章 日本投降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346章 察北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495章 以打代練第374章 承德攻防戰第475章 馬清的小算盤第526章 大局已定第674章 日本人的小動作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604章 關東軍第82章 集寧論戰!第1028章 攻防天津第818章 戰鬥打響第853章 合作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89章 談判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230章 血戰彭澤城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78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941章 蘇聯人的要求第37章 晉察冀危機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1082章 睚眥必報未必不好第924章 城牆爭奪戰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174章 奇蹟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440章 軍事會議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503章 呼延家族來人了第480章 憤怒的****第1006章 搶灘登陸戰第184章 勝算幾乎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080章 迅速敗潰的日軍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859章 關東軍入關的可能性第853章 合作第170章 交易第1079章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第1197章 大團圓第209章 土狗逞威第517章 鋤奸隊發威第171章 換人第841章 各方反應與整合資源第813章 龍刺戰隊第269章 日軍的危機第829章 垂涎三尺東南亞第384章 攻破承德城第1189章 會談結果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1060章 懲治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