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

在日本無論是政治世家還是那些大財團、財閥,這些人的子弟是輕易不會上戰場的。就是上戰場也不會被俘的,因爲他們大多都身在軍隊之中最安全的地方。既然不會被俘,你優待俘虜的政策也就影響不到他們。

шшш⊕ tt kan⊕ ¢O

既然影響不到他們,那麼影響日本國內的政治走向又如何談起?對於這些追求利益無所不用,永遠都是利益至上的人,能影響他們的只有利益,而且也只有利益。爲了利益,這些人什麼都能做的出來。至於其他的,就不要再說了。

無論在那個國家,佔便宜的永遠是上層建築的人。那些普通的百姓,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而已。真正到了戰場上浴血廝殺的人,都是普通百姓的子弟。但是在戰爭中獲益的,永遠是那些上層建築的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當初楊震在制定抗聯戰俘政策的時候,就曾經遭受過一些關內調過來的幹部非議,認爲他不執行中央的戰俘政策。不過儘管有非議,但楊震可沒有那個毛病慣着這些人的毛病。一句話,老子的部隊吃什麼他們吃什麼,這不算虐待他們吧。

讓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人,吃的太飽、吃的太好,那是沒事給自己找事情做。全世界的戰俘管理都是這麼做的,抗聯也不能特殊不是?糧食定額低一些,葷腥幾乎沒有這也正常。自己部隊都葷腥不夠,哪有那麼多的肉給他們吃?

還有抗聯的糧食也不充裕,日軍戰俘都是身強體壯的傢伙,用勞動力換吃飯這沒有什麼錯誤吧。就算在他們國內,想要吃飯不是也得工作。現在根據地內,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搭配。既然是計劃經濟爲主,那麼這些人的工作得有配額吧。

考慮到他們要用勞動來洗刷作爲帝國主義一分子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這定額定的高一些,也不是什麼毛病吧。雖說勞動強度大了一些,工作環境艱苦了一些,但總比諾門罕戰役後蘇聯人移交過來的,那些瘦的皮包骨的日本戰俘要好一些吧。

現在的這場中日戰爭,是一場關係到兩個民族生死存亡的你死我活的戰爭,不是請客吃飯。沒有道理進入中國大地燒殺捋掠的這幫野獸被俘後,享受超國民待遇,養的膘肥體壯。自己的同胞和士兵連飯都吃不飽,一個個的眼中營養不良。

對於自己對戰俘管理的模式,楊震才認爲是正常的。至於關內部隊和重慶方面的戰俘政策,那是拿熱臉往冷屁股上貼。對於日本人這樣的不能用正常人類思維去衡量的民族,讓他老實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往死裡揍,揍的他們下輩子都記得你。

什麼仁義道德,對於這個野獸民族是不適用的。只要戰勝了他們,活着的都不用在乎,死了的又何必有什麼猶豫?挫骨揚灰都是輕的,如果不是怕引起瘟疫的話,將他們丟在草原上暴屍纔是對待這個野獸民族最佳的辦法。

優待俘虜,那也要看什麼樣的俘虜。對於關內部隊和重慶方面給以俘虜超國民待遇的俘虜政策,楊震歷來是嗤之以鼻的。自己的軍隊都在餓肚子,還將這幫手上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傢伙養的身體膘肥體壯,這不是自己將自己國家的人放在二等國民的待遇上嗎?

那些日軍戰俘,尤其是戰爭初期的日本戰俘,手上又誰敢說沒有粘過中國人的鮮血。軍人在戰場上相互廝殺,倒也罷了。但是那些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呢?還有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呢?

中國百姓逆來順受慣了,尤其是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在他們的思維之中,無論來了那支軍隊自己都是要納糧的。只要但凡讓他們能活下去,就幾乎沒有人會反抗。這不是什麼國民是不是處於矇昧、尚未開啓的事情。而是千百年來,他們就是這樣活下來。

對於那些一個大字不識,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日本是什麼地方,整日爲了填飽肚子而默默辛勞的人來說,活下去纔是他們唯一的目的。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從來沒有對日軍造成過任何的威脅,但就這樣日軍的燒殺劫掠又那一次放過他們了?人家跑到你的家裡面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被抓後,你還要給予優待,這不是吃飽了撐的是什麼?

況且眼下防疫第一,至於其他的有考慮到的必要嗎?那邊的戰鬥還在進行,老百姓還沒有從戰火帶來的驚恐之中恢復,眼下那有那麼多的人力和物力,給處理這幫畜生的屍體?屍體一燒什麼病毒沒有了,豈不是更乾淨、省事。

只是這些話,他又該如何說起?有些事情,是無法講的太明白的。而有些話講的太明白,反倒是不明白了。對於王光宇的心思,楊震只是搖了搖頭沒有理會。有些事情,要經歷過才能徹底的看透。

一隻永遠也喂不飽的狼,無論你對他有過多大的恩,在他需要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毫無顧忌的對你撕咬。用你身上的血肉,去填補他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滿足的胃口。你對他一次次的手軟,他只會更加的猖狂。

王光宇沒有答話,楊震也沒有繼續說什麼。一時之間,王光宇這間由普通民房改成的指揮部,多少顯得有些平靜。王光宇幾次想要說什麼,卻不知道爲什麼又硬生生的忍住了。最終王光宇還是拿起了桌子上的電話,給政治部下達了命令,讓他們按照楊震的命令執行。

只不過在要求執行方面,王光宇給政治部下達的命令卻是讓俘獲的日軍戰俘以及僑民執行,抗聯只需要派出必要的警戒部隊即可。到現在抓獲的二十三師團的戰俘雖說不多,只有二百餘人,而且不帶傷的數量並不多,但是抓獲的僑民卻不少。

這些人閒着也是閒着,這種事情讓這些人去做,免得自己手上留下什麼不光彩的事情來。對於王光宇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楊震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有些話說的太透,反倒是不好。

對於楊震眼下的心思,王光宇自然是不清楚的。就在王光宇剛放下手中的電話,桌子上另外一部電話,卻是如催命一般的響起來。待王光宇接起電話,聽到那邊的彙報,臉色卻是突然一變。

雖然還不清楚電話裡彙報的內容,但是看着王光宇的臉色突變,不用他說楊震也清楚那裡的戰局出現了問題。按照眼下的戰局判斷,如果自己沒有判斷錯誤的話,這個電話應該是二十三師團的主力出動了。

果然等王光宇放下電話之後,立即開口道:“一號,就在剛纔原來一直隱藏極深,只是以小股兵力配合步兵對我機場進行反擊的二十三師團坦克聯隊,全部出動在林西縣城的東南方向,向我東南方向陣地發起全線反擊。”

“據一線部隊彙報,日軍此次出動的坦克以及裝甲車輛總計六十餘輛。其配屬的步兵,僅目前觀察到的就有五個步兵中隊。同時擔任掩護的日軍炮兵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次日軍對林西縣城和機場反擊的數量。”

“僅僅十分鐘不到的時間之內,我軍一線陣地落彈以達到上千發。其炮彈口徑從七十毫米步兵炮、九十毫米迫擊炮、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一零五毫米加農炮,直到一百五十毫米重炮都有。”

“其火力密集度,從林西戰役打響到今天絕對是空前的。單從日軍炮火強度以及出動的坦克、戰車數量來看。二十三師團剩餘的炮兵,從聯隊到師團應該是已經全部出動了,其坦克聯隊也應該是傾巢而出。”

說罷,王光宇幾步走到地圖前面指了指林西縣城東南方向的十二吐至趙家灣一線道:“日軍主攻的方向就在這裡。這一代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大規模的裝甲集羣作戰。日軍將突擊方向選擇在這裡,就是爲了充分發揮其坦克優勢。”

“十二吐一線距離林西縣城不過十餘公里,而且從那裡到林西縣城除了城東的幾座小山包之外,幾乎是無險可守。日軍如果攻佔十二吐一線,可以順勢直下林西縣城。以便在我軍將攻勢重點放在大板一線時從東南方向,在我軍整個戰事佈局的腹部捅上一刀。”

“只不過日軍此次反擊是專門爲了奪回林西縣城,還是其全線的反擊到目前爲止了,還是無法清晰的判斷出來。這還要看日軍在後續攻勢中的表現和力度來判斷。但如果只從日軍出動的技術裝備數量來判斷,倒是有些像全面反擊的前兆。”

看着王光宇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這件事情,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我軍在林西有一個裝甲旅,即便是這幾天有一定的戰損,也不是日軍這六十多輛坦克、裝甲車可以對付的。”

“日軍選擇此時集中裝甲部隊,並配屬了大量的炮兵和步兵,形成協同作戰,向十二吐一線發起攻擊,裡面的文章至少不會像表面上看的那樣。而且他們選擇地全面反擊地點,也有些不對味。”

“從表面上看十二吐一線距離林西縣城只不過幾公里,拿下這裡可以借用這裡相對開闊的地勢,直撲林西縣城。十二吐位置雖然相對重要,但是隻是相對於林西縣城來說。對於整個戰局來說,這裡算不得什麼?”

“日軍即便是拿下十二吐,也只是在林西縣城外圍打下了一個釘子,對於整個戰局卻沒有太大的影響。而眼下整個林西縣城已經打成一片廢墟,其南部山地的制高點也已經全部在我手中。”

“日軍反擊林西縣城,就算得手也對整個大局無意義。只能是浪費和分散了自己手頭上本就已經不多的實力。所以,我說日軍此時向十二吐一線全線反擊,其真實意圖很有可能不會向表面上的那麼簡單。聲東擊西,是日軍在戰術上慣用的伎倆,我們不可不防。如果在這個時候,陰溝裡面翻船,我們的樂子就太大了。”

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贏爲根本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268章 保密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
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贏爲根本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268章 保密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