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

說到這裡,王子陽看了看隨行步兵乘坐的卡車後繼續道:“除了編制上過於臃腫,帶來指揮上的不便之外,還有一件事情我覺得總部首長也應該考慮一下。我們裝甲旅配屬的步兵團是摩托化的步兵團,使用的都是普通的卡車。”

“這些卡車基本上沒有越野能力,只能沿着公路行軍。但是在複雜地形下使用,卻只能還是採取老的辦法徒步跟進。美製卡車的性能雖然優秀,不過還是無法進行越野行駛。配備給步兵使用可以,但配屬給需要隨時隨地與坦克部隊協同作戰的部隊,就無法滿足需要了。”

“即便是在平坦地形上作戰,這些卡車因爲沒有任何防護力,也無法直接參戰。而在戰場上坦克在高速行動的時候,徒步步兵很難跟的上。爲了照顧步兵的行進速度,坦克甚至要放慢突擊速度,這就失去了坦克防護與機動性的優勢。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坦克很容易成爲敵軍反坦克火炮的靶子。”

“一號,日軍反坦克火炮在一定距離之外雖然是無法擊穿我們的坦克裝甲,但並不是完全的無法擊穿。一旦在複雜的地形之下,日軍採取近距離的伏擊戰,專門向我們坦克薄弱處射擊,擊穿甚至擊毀我們的坦克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坦克爲了躲避敵軍的反坦克火力,無論是在行軍還是進攻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將速度降的太低。但這樣很容易在攻擊的時候,造成步兵與坦克的脫節。而坦克在攻擊配備了反坦克火力的陣地時候,卻又恰恰離不開步兵的支援。”

“尤其是在面對日軍這樣即頑強,又不怕死的對手情況之下。缺乏步兵的配合,就算能拿下日軍的陣地,我們的損失也會相當的大。一號,我們之前在林西境內戰鬥中的戰損坦克,幾乎沒有損失在日軍反坦克火力之下的,大多數都是損失在日軍步兵的肉彈攻勢上,以及少量的日軍炮火無差別覆蓋上。”

“引起這種情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步兵無法跟上坦克的衝擊速度。坦克已經衝進日軍的陣地,但步兵卻還在後邊追趕。就像您說的那樣,坦克與步兵並不是誰依賴誰的關係,而是相互協作,誰也離不開誰的關係。”

“如果我們有一種像坦克一樣裝有裝甲,同時又像卡車一樣能運載步兵協同坦克攻擊的裝甲車輛就好了。對了就像您轉給我們德軍在西線對英法作戰時候的那種半履帶車,雖說其裝甲能力只能抵禦輕武器攻擊和彈片的殺傷,但至少比一點防護能力都沒有的普通卡車要好的多。我們也不用一直爲步兵跟上坦克速度而發愁了。”

“一號您在裝甲兵成立大會上曾經說過,沒有步兵掩護的坦克只能是鐵棺材。但是如果讓步兵團乘坐裝備的普通卡車協同坦克發起攻擊,那就是對步兵的屠殺。甚至一挺歪把子輕機槍,就能將一輛卡車打成馬蜂窩,一發擲彈筒就能擊毀一輛卡車。而一輛卡車被擊毀,我們至少要損失一個步兵班。”

“從眼下我們在戰鬥中還是以日軍步兵爲主來看,我們急需一種能夠配合坦克作戰的輕型步兵運載裝甲車。相對於部隊目前使用的蘇制BA系列的裝甲車,我個人感覺其所承擔的作戰任務,完全可以使用BT快速坦克來承擔。”

“相對於裝甲薄弱,越野能力很差的輪式BA系列裝甲車,BT系列坦克無論是在防護力上,還是行進速度上都好於這種裝甲車。所以我個人感覺,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手頭現有的BA裝甲車改裝成帶有一定作戰能力的裝甲運兵車,或是我們在這種裝甲車的基礎上,自己研製一種履帶式的裝甲運兵車?”

“咱們軍工這兩年有了很大的發展,設計、生產了新式高射炮和新式小口徑直瞄火炮等多種新式火炮,還有自動步槍、通用機槍等新式的輕武器。我認爲,在現有的蘇制坦克或是日軍九七式坦克地盤上,研製一種裝甲運兵車。或是用BA裝甲車發展一種輪式裝甲運兵車,這個能力我們還是有的。”

對於王子陽的這些建議,楊震聽的很仔細。對於他前面的想法,雖說這個副旅長沒有明白自己設定的這個編制苦心,但是他能看出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說明他的眼光,還是很廣闊的。沒有僅僅侷限在自己和日軍身上。

雖然只是一個主管裝備維修、保養和後勤的副旅長,但他的思路很開闊,想問題也是很仔細。並沒有把自己的思維,侷限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個人想的很長遠,對事情也知道去琢磨。

他說的沒有錯,一個坦克以及裝甲車輛編制在三百多輛的合成裝甲師或是坦克師,的確是除了直屬部隊之外,一般都是編成兩個坦克團或是裝甲團的編制。像抗聯這樣旅只轄一個坦克團,便裝備了三百輛坦克、裝甲車的確有些規模過於龐大。這在全世界的坦克團之中,恐怕也是編制最大的。

但是當初之所以這麼考慮,固然與坦克、裝甲車的實際數量不足,在主要的突擊方向要儘可能的集中兵力和裝備的思路有一定的關係。不過這個原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絕對不是全面的。

之所以搞出眼下這個規模龐大的編制坦克團,與目前集中在西滿戰場上的兩個裝甲旅的自身地位也是有一定關係的,而且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爲在楊震的考慮之中,這個兩個裝甲旅相當於全軍的裝甲兵指揮學校,是要爲全軍裝甲旅培養指揮幹部的地方。

這兩個裝甲旅的編制搞得這麼大,就是利用兩旅作爲西滿戰場上的主要突擊力量,積累大兵團坦克作戰的經驗。從而利用此次實戰檢驗和考覈一批軍事過硬,指揮能力突出的指揮員,爲將來的擴編做準備。

此次會戰是裝甲兵擴編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出擊,對於楊震來說考慮的很慎重。因爲目前所有坦克部隊的指揮員,都是由步兵、炮兵,甚至騎兵改行的。這些人指揮原來老部隊的一個連、一個營,甚至一個團都沒有問題。但是能不能指揮一個坦克連或是坦克營作戰,還是兩回事。

其中大部分的人按照抗聯對坦克部隊指揮員的要求,雖然也學習指揮戰術到坦克駕駛,新的戰術、戰法,簡單的維修。但由於時間的限制,絕大部分人只經過一年的短期培訓。真正的作戰指揮,只是在軍區高級訓練班中學習了三個月的指揮專業。

而且使用的教材,除了部分基礎教材是蘇聯的之外,大部分都是楊震根據德軍在歐洲戰場上德軍的戰例,以及對坦克運用而親自自行編撰的。雖說順應了潮流,但並不代表着這些只經過速成班培訓的幹部真正掌握了坦克戰術的運用。

雖說其中的骨幹經歷過去年的秋季會戰,甚至在朝鮮打的還相當漂亮。但那時的坦克數量在哪裡擺着呢,合成化也沒有現在高,正所謂情況是此一時、彼一時。所以出於慎重考慮,楊震還是決定建制弄的少一些,建制弄的密集一些。

按照楊震的計劃等此次會戰結束之後,這兩個旅就會擴編成各自下轄兩個坦克團的兩個裝甲師。同時利用原來的獨立坦克團,再加上新抵達的坦克,再組建兩個裝甲師以及三個機械化師。

至少要達到除了總部手中保留至少一個裝甲師作爲預備隊的情況之下,每一個縱隊在戰時都能按照作戰地域的地形和敵情,配備上一個裝甲師,或是下轄一個編制有一百二十輛坦克的機械化步兵師。

也就是說在楊震的計劃之中,目前在西滿作戰集中了整個抗聯百分之七十坦克和裝甲車數量的這兩個裝甲旅,是要給未開裝甲兵擴編做骨幹的。是用來通過實戰檢驗各級指揮員能力,挑選高級軍事指揮人才的一個實戰性質的坦克裝甲兵指揮學校。

否則除了這個一旅以及陳翰章指揮的裝甲二旅之外,在其他方向作戰的利用之前法制與波蘭造坦克,甚至是繳獲的日製坦克,再加上少量的蘇制坦克和裝甲車組建的獨立坦克團,可沒有這麼大的編制。

其他方向的獨立坦克團,一個團連同坦克和裝甲車加在一起纔有六十多輛,就這還只有三個團的編制。其中一個獨立坦克團,還是由坦克兵訓練基地用於訓練坦克兵和維修人員訓練用車組建的。

至於按照他的擴編計劃,眼下抗聯手中即便是繳獲的日軍坦克都算在內,也無法滿足他需要的情況楊震卻並不擔心。美國人雖說眼下突然停止了對抗聯軍事物資的供應,更是禁止武器裝備進入抗聯。

但是楊震可以肯定,最多再有兩個月,美國人自己就會上趕着來找自己。按照自己的記憶,美國人是在兩個月之後開始向蘇聯提供武器裝備和軍事物資的。而此時距離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時間,已經不足四個月。

從自己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日軍從國內、關內戰場,向海南島、臺灣以及越南,已經調集了至少五個師團的兵力。其中包括重新組建的第二師團,以及第五師團這樣的日軍老牌師團。

就連那個人見人討厭的第四師團,此時也已經從上海調往了海南島。雖說這批大阪兵的戰鬥慾望極爲低下,但是這個情報美國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的是,這是一個日軍老牌師團。

除了這五個步兵師團之外,按照日軍後續的作戰計劃。他們至少還要向其已經組建完畢的南方軍,再調集四個新編成的師團以及四個戰車聯隊。而且按照目前接到的情報來看,此戰過後關東軍建制內的十八師團也即將調往越南。

同時其海軍航空兵主力,以及部署在關內戰場的陸軍航空兵相當一部分,也調往了這三處。所謂的重型轟炸機數量雖然略有不足,但是輕型岸基航空兵的數量卻是很大。最關鍵的日軍海軍在海南和越南兩地,還集中了一批用於登陸的艦艇。

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零三章 雪恥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
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零三章 雪恥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