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

楊震的回答,讓總司令連聲道好後,笑道:“你們去年的那個秋季會戰紀錄片拍的就很好,不僅起到了極大的宣傳作用,也讓中央的同志大開眼界啊。更認識到什麼叫做真正的大兵團作戰,見識到現代化的立體戰爭。”

“說說你們當初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你們下打這種會戰時候的決心。要知道,去年你們的兵力還遠不如今年。裝備也沒有今年這麼先進,甚至在兵力上也絕對不佔據優勢。作爲一個軍事指揮員,能下這樣的一個決心很不容易。”

“你是軍事指揮員,最後的決心是由你來下的。年初李延平來中央彙報的時候很多事情,並沒有說清楚。尤其是在軍事決策上,他說的只是一個簡單、大略的情況。詳細的情況,尤其是軍屬部署上,他說的很籠統。”

“今天,在這裡我想聽聽作爲軍事指揮員的你的想法。難道真的就像李延平所說的,這是逼不得已的選擇?北滿的情況我們知道一些,難道真的沒有其他選擇餘地?讓你們只能硬碰硬的去打這種生死未卜,甚至可以說是九死一生的戰役?”

“日軍的兵員的素質我是知道的,其訓練和裝備程度,就連德國人訓練出來的國民黨的中央軍精銳也不是對手。打這種戰役,在兵力大致相等,火力配屬相差懸殊的情況之下,能下這個決心很不容易。今天,我要聽你親口和我說說,當初你們,特別是你的決心究竟是如何下的。”

對於老總的話,楊震微微沉默了一下後道:“老總,當時的情況的確像李政委說的那樣不打,我們甚至無法生存。北滿地區地廣人稀,甚至幾十平方公里內都荒無人煙。當初我們佔據了幾個縣的根據地,但實際人口相加還不如關內的一個縣多。”

“根據地內有限的資源,根本就滿足不了部隊的最基本需求。我們不打出去,就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維持。甚至連糧食和過冬的冬裝,這樣最基本的補給都無法湊集。老總,北滿冬天的氣候在零下幾十度,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度。沒有冬裝,就是凍也將我們凍垮了。”

“這還沒有將補充兵員的問題,包括在內。有限的人口,無法提供足夠的補充兵員。以勞工爲兵員,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並不是長遠之計。當時的情況是打,還有生機。不打,只能坐以待斃。”

“老總,說白了,去年發動的秋季會戰,除了要應對日軍的圍攻之外,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守爲攻,解決部隊的生存問題。不過要說九死一生,倒也有些誇大。戰前我們經過對周邊的敵情,以及我軍的訓練、裝備和彈藥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後,才下定決心打的。”

“我們利用日軍數量雖多,但是由於過於狂妄自大,想要一鼓作氣將我軍全部吃掉的心態。而採取的分散合圍戰術,造成各個日軍各部兵力配屬相對分散的弱點。專門制定了在誘敵深入後,先以一部兵力以頑強阻擊,吸引日軍主力注意。集中優勢的兵力、火力先打其餘各路中一部的戰術。”

“實際上去年的秋季戰役,真正的精髓不在圍殲外圍各部日軍,而是在於將軍石一線的阻擊戰。如果將軍石一線被突破,整個根據地的大門將全部洞開,在無險可守。而且我軍兵力過多的集中在其他的方向,使得整個根據地內部兵力已經處於極端空虛的情況。”

“將軍石一線一旦失守,我軍將面臨被日軍分割合圍的危險。正是將軍石一線過於重要,所以我纔將全軍戰鬥力最強的一旅放在將軍石一線,同時採取了節節抗擊,最大削弱日軍的兵力,以便最後的阻擊戰進儘可能的爭取最多的時間。”

“當時我們的部隊人數雖然與參與進攻的日軍兵力大致相等,但是我軍的火力,除了重炮和坦克、飛機之外,一般的火力配屬,尤其是步兵的火力並不遜色日軍。部隊輕重機槍、山野炮的數量齊全。最關鍵的是彈藥儲備足夠維持一場大戰的。”

“我們在羣策山日軍秘密軍用倉庫內,繳獲了大批的日式裝備。尤其是日軍儲備的大量火炮和炮彈,足夠使得我們在單一戰場上,基本的火力單元能夠壓制住日軍。當然這個前提是嚴格執行火力集中的戰術。”

“而在單兵素質暫時還無法超過日軍的情況之下,我們想盡辦法採取了專門針對日軍的弱點進行鍼對性訓練的方式,使得部隊各級指揮員對日軍在作戰之中的弱點,基本上都已掌握。也正是有了這個資本,我才下定決心打這一仗。”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下苦笑道:“老總,其實當時我們運用的戰術,就是當年中央紅軍反圍剿時採取的誘敵深入,採取機動設伏。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殲敵一部的戰術翻版。只不過根據對手的不同,以及環境的不同,採取了一定的調整而已。”

“整個戰役之中,實際上壓力最大的是我這個指揮員。因爲當時的局面是,如果這次會戰能夠取勝,我們可以得到自己急需的物資。如果失敗,在日軍重兵合圍之下,恐怕連回到深山老林中打游擊也沒有機會。”

“北滿與關內不同,不僅我們的工作基礎薄弱,原本抗聯建設的少量基層組織早已經被破壞餘燼。而且由於人口稀少環境相對惡劣,加上日軍實施歸屯並戶,利用各種日僞組織對百姓實施監控,對糧食以及其他物資實施嚴密的控制。”

“我們當時面臨的情況可以用七無來形容。無經費、無兵員、無糧食、無根據地、無補給、無醫藥、無基礎。要想生存並發展,就只能打出去。老總,北滿的山林可不是關內,上百里沒有人煙是很正常的。”

“都說南方三年遊擊艱苦,但當年在南方打游擊,面臨的最大敵人除了敵軍的圍剿之外,就是飢餓,對於氣候來說,影響不大。但是在東北,沒有棉衣冬季根本就無法存活下去。那裡是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甚至遇到極寒的天氣,山裡的溫度可以降到零下四十度。”

“南方游擊戰爭,多是在主力長征之前的老根據地內。不僅有着熟悉的地理環境,而且有着良好的羣衆基礎。但是在北滿,少數的遊擊根據地早已經被日軍摧毀餘燼。別說羣衆基礎,就是很多地方連個人煙都見不到。”

“當時眼看即將過冬,部隊的冬裝還沒有着落。還有糧食和其他的物資,甚至最基本的食鹽都短缺。沒有充足的補給,我們很難挺過那個嚴寒的冬季。所以就算在不情願,也只能硬着頭皮去和日軍正面硬碰硬的打。因爲我們要想發展、壯大,就不能困守深山老林。打出去,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選擇。”

“縝密的情報分析、再加上訓練上的針對性,以及裝備提高,都是我們與日軍作戰的良好基礎。再加上至少在局部地區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戰術的運用,我們打勝了。不僅得到了我們想要的,也是急需的物資。還趁勢收復了整個僞滿三江省使得根據地的局面很是擴大了一番。”

“也正是有了這個資本,我們纔可以與江北進行談判,獲得了江北轉交的大批軍用物資和裝備。老總,不是每個人都想當叫花子的,但是有的時候要飯,卻是你唯一能夠選擇的機會時候,就算再無奈也只能硬着頭皮上。”

楊震的話音落下,想起李延平當初彙報的抗聯處於的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戰鬥、生存環境,總司令沉默了。良久,看着窗外汽車已經抵達中央所在地楊家嶺,總司令才道:“你們這些年,能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之下,取得這麼大的成果,真的很不容易。”

對於總司令的這個評價,楊震也多少有些感慨的道:“是啊,老總。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我們總歸還是成功了。部隊獲得了發展,根據地的面積擴大了,也鍛鍊了我們的軍隊和指揮員。”

聽到楊震的感慨,總司令微微頷首道:“不管你們付出了多少的代價,但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部隊獲得了發展和壯大,就證明了你們當初的決策是成功的。證明一個決策的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什麼,就是看你能不能獲得發展以及實現自己的目標。”

“去年自從恢復了與你們的聯繫後,主席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關內外的環境不同,中央對東北的工作不要管的過死、過多,要敢於放手讓你們自己去發展。現在看來,還是主席的決策英明啊。”

說到這裡,老總看到車子已經停了下來,便轉過頭對楊震道:“小楊,主席急着聽你們此次會戰以及與美蘇交涉情況的彙報,我看你暫時還是先不要休息了。你們在北滿,涉及到的不僅僅是軍事,還有外交工作,主席很是重視。”

“等晚上的時候,在好好的休息一下。你在中央的生活起居,可是主席親自安排的。爲了歡迎你,主席特地將自己院子邊上最好的房子騰了出來。下面來彙報的各大區負責人不少,可是讓主席這麼重視的,你可是第一個。”

“見到主席不要緊張,更不要有什麼拘束。把你的想法的做法,都和主席仔細的說說。就當在你自己的部隊中一樣。放心,我們這些人不是吃人的老虎。你既可以當成自己的首長,也可以當成面前在座的都是你的長輩。”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249章 袁芷若的身世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249章 袁芷若的身世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