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

儘管楊震並不想給這兩個得力的部下頭上潑冷水,但是有些話不講清楚是不行的。要是按照今天這樣的消耗速度在持續下去,任由日軍採取的此種戰術在進行下去,用不了幾天抗聯將在接下來的江防作戰之中,只能依靠地面的防空火力。

日軍可用來與抗聯拼消耗的老式戰鬥機,以及已經被抗聯摸清楚性能的德制戰鬥機的數量還有很多。你今天擊落了一部分,明天他還能在給你派來一部分。但是抗聯的損失,則是打掉一架少一架。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很難獲得補充的。

要是按照今天的這個戰損率來看,抽調擔任此次防空作戰任務的部隊,元氣和鮮血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一點點的耗光。如果想要繼續維持一道穩固的空中防線,那麼就只能不顧其他方面的戰局,尤其是西滿的戰局,從其他地方另外調集部隊參戰。

但是這個情況,楊震無疑是很不願意看到的。對於他來說,眼下的西滿戰局是至關重要的。那裡的一兵一卒也不能抽調,更何況是保證王光宇與陳翰章不受空中威脅的航空兵部隊。那裡不僅不能有任何的削弱,而且還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強。

此次江防作戰關係到整個松花江以南抗聯數萬大軍的生死,以及江北幾十萬畝良田秋後的收成,可謂是極爲重要。而西滿戰局,又是此次抗聯南下作戰的重中之重。這兩處戰局,都是攸關生死之戰。讓楊震取捨那個,都很不容易。

所以在楊震看來,此次松花江的江防作戰,在戰術上雖說有不少的漏洞,但也勉強算是一個勝利。畢竟擊落敵機的數量,在哪裡擺着那。但是在戰略上,抗聯的航空兵卻是打輸了。人家的主力還沒有出動,就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可謂是很得不償失。

看着面前明顯還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的兩位航空兵的最高軍政主官,楊震微微的嘆了一口氣道:“此戰我們在戰術上,的確是贏了。而且從敵我雙方的戰損比例來看,還贏得可以說相當不錯。但是我在這裡可以明白的告訴你們,在戰略上我們輸了,雖說還沒有輸掉褲子,但是確實是輸了無疑。”

楊震沒有看兩個人聽完自己這番話之後,有些不明所以的表情,直接開門見山的道:“這一戰,的確我們在敵我戰損比例上,我們遠遠的領先。但是你們考慮過沒有,一戰我們就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會對我們下一步的防空作戰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再有這麼一次,你們還有多少實力去面對日軍最新式的零戰?”

“而且日軍損失的所有戰機之中,其最新式的,也是對我軍威脅最大的零戰數量並不多。被你們在空戰之中擊落的日軍飛機,大部分還是老式的戰鬥機。以及我們對其性能早已經摸透,甚至你們很多高級指揮員都飛過的德制戰鬥機。這些飛機,就算全部被你們擊落了,又有什麼用?”

“你們不會以爲日軍調集到東北參戰的零戰,數量就只有三十六架?你們想想這可能嗎?日本海軍航空兵既然已經參戰了,但在對我軍作戰飛機性能已經很瞭解的情況之下,就出動這麼一點新式戰鬥機,還在用老式的九六式戰鬥機作爲主力參戰,這合乎常理嗎?”

“要知道,在去年日軍就以零戰代替九六式戰鬥機,與國民政府進行空戰了。面對着國民政府空中更加老式的蘇制伊十五與伊十六戰鬥機,日軍尚且肯下這個血本。反倒是與我軍更加新式的美製和蘇制戰鬥機作戰,他們卻派出老爺機作爲參戰主力,這個符合常理嗎?”

“日軍這是和我們在玩田忌賽馬的戰術,用他們的老式飛機加上少量的新式戰鬥機,一點點的消耗幹我們的血液。然後在出動大批的零戰,這種性能優異的戰鬥機,一舉徹底的擊潰你們的剩餘戰鬥機部隊。”

“這就是我所說的我們在戰術上獲勝,但是在戰略上卻是輸了的原因。這次戰鬥日軍打的很聰明,將零戰隱藏到最後一刻纔出現。之前就用老式的戰鬥機,與我們一點點的磨。不僅如此,日軍還準確的抓住了我們在部署上的某些失誤,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嚴重的損失。”

“你們在整個部署上以及後續作戰調整上,有兩個可以說是相當致命的漏洞。日軍的零戰,就是充分的利用了你們的這個漏洞,可以說相當圓滿的達成了他們之前計劃好的預定作戰目標。”

“既然瞭解到日軍會出動新式戰鬥機參戰,那麼你們事先爲何不做好準備?日軍投入戰場的頭兩批戰鬥機之中,雖然並未出現零戰,但並不能代表你們事先不去做好這些日軍性能最好的戰鬥機,隨時可能出現在戰場上的心理準備。”

“零式戰機的性能你們瞭解,除了格鬥性能秉承了日軍戰鬥機一貫的出色之外,最大的優點就是航程遠、速度快。即便是作爲最後一批投入戰場的作戰飛機,但他們也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他們認爲應該出現的任何地方。其具備的大航程,可以讓他們毫無顧忌的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戰場。”

“我看了一下你們此次整個作戰部署和行動,其中的漏洞很大。在整個作戰部署上,前後脫節。應該說在與前兩批日軍飛機作戰的時候,你們的整個表現還算不錯。最大的紕漏,也是最致命的紕漏,卻恰恰出現在對我軍威脅最大,也是日軍飛機性能最好的第三批趕到戰場的那三十六架零戰身上。”

“日軍第三批趕過來的零戰,在抵達戰場之前你們居然沒有任何的察覺,也沒有采取任何的預防措施。直到零戰從高空俯衝下來,已經擊落我軍兩架戰鬥機的時候,你們才察覺到在高空的零戰。”

“面對着水平性能極爲優良的零戰,在失去了高度的情況之下,在後面的作戰之中,你們一直沒有逆轉被動的局面。大部分損失的戰鬥機,都是因爲這個原因被擊落的。如果你們在與前兩批日軍飛機作戰時,將高空性能優異的米格三戰鬥機繼續留在高空警戒,那麼這些損失至少有一半可以避免。”

“此次會戰之中日軍調集海軍零戰參戰的情報,軍區早就已經轉給了你們。你們在整個作戰之中,卻依舊被日軍採取的戰術搞暈了頭腦,這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錯誤,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

“戰鬥打響之初,零戰的確暫時沒有出現在戰場上。並暫時的沒有出現,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出現在戰場上。日軍既然調集零式戰鬥機參戰,就不會讓他們呆在基地裡面養老。這個你們在戰鬥打響之前,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但你們怎麼做的?見到零戰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就放鬆了警惕。將高空擔任警戒的米格戰鬥機,全部的撤下來,反倒是被日軍偷襲得手。本應該我們佔據優勢的高空作戰,反倒是被日軍搶到了先機。”

“我曾經不止一次的和你們強調過,在戰場上已經露面的敵人不可怕,隱藏在暗中的敵軍纔是最可怕的。因爲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在戰場之上。在戰鬥之中,只要敵人沒有把底牌全部打出來,就絕對不能放鬆警惕。”

“你們在此次戰鬥之中,尤其是在後面的對零式的作戰之中,太過於想當然了。部署上的漏洞太多,而這些你們的這些漏洞,卻恰恰的被日軍全部抓住了,承受了相當一部分原本應該可以避免的損失。”

“此次調集部隊進行江防防空作戰,我曾經再三叮囑你們一定要與地面雷達站配合好。相互之間及時傳遞信息與敵情,但你們卻與依舊在配合上出現了生疏。如果在熟練一些,對雷達站轉回的情報,及時的處理。在與零戰時產生的損失,完全可以避免。”

“我們不是沒有優秀的高空戰鬥機,米格三的低空性能只能說是一般,甚至可以說很差,但是卻是一款性能極爲優異的高空戰鬥機。在零戰極爲不擅長的高空區域作戰,抗擊零式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你們在日軍尚未完全退出戰場,零戰沒有出現之前,爲什麼不在高空留下一部分米格三戰鬥機作爲空中警戒?反倒是將參戰的米格三戰鬥機,全部投入到他們最不適應的空域作戰?與擅長纏鬥的“在作戰航程最短的米格三戰鬥機返航的時候,爲什麼不派出戰鬥機掩護?米格三戰鬥機的航程短,滯空時間不長這個特點你們很清楚。在作戰部署的時候,應該事先考慮到。在米格三戰機臨退出戰場之前,就應該調集新的力量去接替他們,並抽調部分後備力量進行掩護。”

“今天的損失,我們如果想要彌補,只能從後方調集擔任掩護軍工基地的部隊,或是從其他戰區抽調部隊來填補。但這兩個選擇,無疑對於我們來說無疑都是極爲不利的。別忘了,日軍手中除了戰鬥機部隊之外,還有大量的轟炸機。而且其輕重轟炸機配置齊全,數量衆多。”

“調動其他方向的部隊,投入到這邊,會給其他戰線的部隊帶來很大的影響和損失。尤其是最關鍵的西滿戰場,沒有了空中掩護和支援,近似於孤軍作戰的王光宇和陳翰章,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周圍的日軍狼羣所吞噬。”

“如果調集大後方的防空部隊參戰,那麼日軍對我後方軍工基地實施轟炸怎麼辦?難道僅僅依靠除了調動到松花江兩岸之後,剩餘的數量已經不足的高射炮兵?我們的後方工業基地,還要不要了?”

“但是不給你們補充新的部隊,那麼一旦日軍的戰術運用成功,先清除我們的空中防線,在對松花江堤壩下手,我們拿什麼去和他們可能的鋪天蓋地來的轟炸機羣對抗?你們應該清楚,一旦被日軍這個陰謀得逞了,我們會付出什麼樣的巨大代價。”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還是任參謀長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二十六章 順利的開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還是任參謀長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二十六章 順利的開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