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

楊震一趕回作戰室,正在作戰室內拿着兩封電報比照地圖仔細研究的總指揮立即迎了上來,顧不得寒暄,將手中電報交給楊震道:“這是董平發來的最新敵情通報。從通報上來看,敵情很嚴峻啊,你看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

將電報交給楊震之後,總指揮走到地圖前,指着已經標好敵我態勢的地圖道:“從董平發來的電報上看,形勢極爲嚴峻。日軍第四師團的部隊在接應出二十四聯隊之後,並未撤回佳木斯而是就駐紮在太平川至鶴立一線。”

“除了之前增援第二十四聯隊的步騎兵各一個聯隊之外,駐紮佳木斯日僞軍還在陸續向王傻子屯、立德一線增兵。其作爲援軍前鋒的第六十七聯隊的一個步兵大隊、騎兵第三旅團之一部,攜帶大批的補給、輜重,在僞滿軍一個混成旅、一個騎兵團的配合之下,已經抵達廟嶺子山一線。”

“通過捕獲的一名掉隊的僞滿軍軍官供訴,除了駐紮佳木斯的日軍第四師團傾巢出動之外,還在陸續的大量增兵。”

“就目前所知,原駐密山之日軍第十一師團主力之第四十四聯隊配屬第四十三聯隊四個步兵中隊、山炮兵一個大隊,由第二十二旅團長黑巖義勝少將指揮,正通過鐵路向佳木斯地區快速機動。”

“僞滿剛剛成立之第七軍管區之兩個混成旅、一個獨立旅以及兩個騎兵團、在其司令官張文鑄的指揮之下,已經在佳木斯地區完成集結。將於明日進抵南北德一線。”

“這還只是目前我們所能掌握的日軍調動。而其他方向的日軍有無調動,現在我們因爲情報關係尚不完善,暫時還不清楚。而就日軍目前的調動的方向來看,日軍此次調動的目標可以確定,就是針對我們。”

對於新出現的敵情,楊震並未感覺到意外。自己在湯原境內連續作戰,先後殲滅、擊潰日軍五個大隊的兵力,打垮大量配屬的僞滿軍警,擊斃了日軍此次進剿的最高指揮官佐佐木到一中將。按照日軍的習慣不報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論之前自己做過什麼,這一戰過後,日軍恐怕會將自己當成頭號的心腹大患。無論是爲了掩蓋其細菌戰基地的密集,還是爲了徹底的消滅活動在北滿地區的抗日武裝,爲將來對蘇作戰製造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日軍一定會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消滅掉。以日軍一貫高效的情報來看,已經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們不會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

只是日軍動作如此之快,卻是多少有些出乎楊震的意料。他原本以爲這一戰下來,無論日軍如何反應,但至少都會給自己爭取三到五天的休整時間。卻沒有想到,僅僅兩天的時間,日軍便已經抽調重兵進入湯原境內。

按照董平發來的情報看,日軍此次不僅僅是第四師團全員出動,甚至抽調了第十一師團的整整一個聯隊的兵力配合作戰。在加上配屬的僞滿軍警,數量巨大的敵人,讓楊震不能不感覺到極大的壓力。

打量着地圖標識的清清楚楚的敵我態勢,楊震沉思了好大一會才擡起頭道:“從日軍目前部署的態勢來看,他們的主要目標集中在湯原西北一帶。日軍此舉的態勢說明,我們這裡現在已經暴露。”

“按照日軍在東北,尤其是北滿的部署來看,擅長側翼迂迴的日軍絕對不會單純的從正面對我軍採取圍攻。無論是爲了掩蓋其細菌戰基地的機密,還是爲了清除北滿地區的抗日武裝,將我們扼殺在搖籃時期,他們此次進剿一定會調集重兵。”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與蘇聯近在咫尺。只需沿着興安嶺山脈向北,我們隨時就可以退入蘇聯。爲了保證能將我們徹底的消滅在湯原境內,日軍勢必要調集兵力從北面封鎖我們。所以,已經出現在我們正面之敵,絕對不會是日軍此次調集兵力的全部。”

“從北滿日軍駐防情況來看,其駐孫吳的第一師團,其所駐紮的位置正好在我軍後背。而且所駐紮的僞黑河省地區,距離我軍直線距離並不遠。一旦其從我軍在與正面日軍激戰之時,從我軍背後撲來,將會給我軍帶來極大的被動。”

“日軍可以遠從密山調來第十一師團的主力,未必不會調動這個就駐紮在我軍背後的第一師團。明面上的敵人並不可怕,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那些隱藏在暗中,我們還不知道的敵人。”

說到這裡,楊震琢磨了一下,對郭炳勳道:“老郭,命令李明瑞帶領他的偵察營兩個連分別向依蘭、烏雲兩線展開,做好對北、南兩個方面,尤其是西北方向的日軍監視。同時電告董平讓他立即回撤,帶領偵察營的一個連向東展開。一定要將日軍的行動以及大概的路線給我摸清楚。必要的時候,可以捕俘。還有讓他將那個捕獲的僞滿軍官送回來。”

“命令部隊立即終止休整,以第一團、並加強第三團一個營全部進入各個防禦工事,準備作戰。將補充團除了留下一部骨幹與劉長順解救回來的那批勞工中年齡適合的人,組建新的補充團。”

“補充團原來的兵力除了補充主力前一階段損失之外,其餘兵力改編十三個獨立連。以八個獨立連的兵力與第一團擔任羣策山一線的防禦。其餘五個獨立連留下待命。命令工兵營對防禦工事做最後補充、修改。”

對於楊震表現出來的準備要在羣策山與鬼子硬拼的想法,總指揮很不贊成的道:“楊副總指揮,我希望你能夠冷靜一下,不要衝動。日軍此次調集的兵力,不算上三個多旅的僞滿軍,單單就日軍,便調集了一個師團,加上一個加強聯隊。”

“按照這個規模,僅日軍便有近兩萬餘人。加上配屬其作戰的僞滿軍,足足有三萬人。我們部隊裝備現在雖夠,彈藥、糧食也足以維持一段時間。但部隊的戰鬥力你也知道,與日軍面對面的較量,幾乎沒有勝算。”

“就算有原有工事可以依託,但作爲工事的修造者,手中有着詳細結構資料的日軍只會知道的比我們更詳細。我們現在依靠的這些日軍工事,雖然經過部分的改造,但大致的格局並未改變。”

“而不算日軍師團屬火炮,單單直屬炮兵,其在穆棱就有一個重炮兵聯隊。這些對於日軍幾乎已經沒有秘密可言的防禦工事,能夠抵擋的住日軍重炮轟擊多長時間?與其等日軍完成合圍,給我軍以重創之後在突圍,還不如趁日軍尚未完成包圍圈,趁早撤離。”

“現在來說,死打硬拼,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這還是你和我說過的。”

對於總指揮的反對,楊震搖搖頭道:“總指揮,不是我不想放棄這裡。但我們即便放棄這裡,大部隊調動可能瞞得過日軍的眼睛嗎?他們有空中優勢,在確定我們就隱蔽在羣策山一線之後,我們的一切動向就會被日軍的飛機盯得死死的。”

“除非我們走老路,分散遊擊。否則在大部隊運動,我們很難擺脫日軍的空中偵察。我們現在不是以前不過千把人的時候了,加上非戰鬥人員,足足數萬人。兩三萬人轉移,可是非同小可。再想像之前那樣悄無聲息的轉移,幾乎沒有可能性。”

“我之前已經說過,我們不能成爲一支流寇,但凡有一點可能性也要建立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就算位置不算太好,不能成爲穩定的兵員、物資補充基地,但至少也要給部隊找一個可以休整的地方。”

“說實在湯原,甚至整個北滿的環境對於建立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來說並不算太好。這裡雖然山高林密,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隱蔽地點。但這裡同樣人煙稀少,兵員補充困難不說,糧食產量不足以維持一支大軍。”

“而且居於周邊環境的限制,這裡雖人煙稀少,但日僞統治的並不薄弱。關東軍目前在東北有八個師團的兵力,但除了駐紮在海拉爾的二十三師團以及齊齊哈爾的第七師團之外,幾乎所有的兵力都駐紮黑龍江以東的東北滿地帶。這還不算一個騎兵旅團、兩個獨立守備隊以及大量的所謂國境守備隊等日軍守備部隊。”

“這些日軍再加上大量的僞滿軍,以及形形色色的所謂鐵路警察、森林警察、治安警察,整個東北滿地區的日僞軍數量幾乎爲整個東北之冠。其統治實力並不比南滿薄弱。不過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是這卻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建立、選擇一處根據地不容易。這裡北隔蘿北與蘇聯隔江而亡,西面是莽莽的興安嶺羣山。東邊是面積廣闊,沼澤縱橫的三江平原。雖然大環境並不算理想,但至少地形與地理位置對於我們來說還是一個相對不錯的選擇。”

“我要建立的根據地並非是抗聯所建立的那種遊擊根據地,而是一個要給我們創造一個堅固、可靠的後方。所以總指揮,這一仗就算我在不情願,也得打。否則我們就算撤離了,暫時部隊安全了。”

“可我們又能撤到那裡去?在整個東北都是敵佔區的情況之下,無非是走老路子,撤進深山隱蔽。但數萬人的部隊困在深山老林之中,在日軍追擊、進剿,以及大規模的封鎖之下,不要說作戰,時間一長就是餓也要餓垮了。”

“就算我們即便放棄這裡,撤進深山,但日軍會放棄將我們消滅乾淨的企圖嗎?他們不會。他們會組織其大量的兵力,對我們進行圍追、堵截。日軍上有空中優勢,下有大量現代化鐵路、公路等交通工具。還有大量的騎兵。”

“在我軍機動性遠不如日軍的情況之下,我們一旦失去可以依託的穩固陣地,與其進行野戰對我極爲不利。,況且,我還擔心在部隊行軍能力,尤其是夜間行軍能力還很弱的情況之下,一旦倉促的撤離,很可能非但無法擺脫日軍的追擊,甚至到有可能把自己部隊給跑散了。況且,我們總不能總是這樣小打小鬧吧?”

“沒錯,日軍的確有這裡的防禦工事部署圖,但是我們對於這裡的防禦工事修改的力度之大,也是敵人意料之外的。除了那些鋼筋混凝土的工事之外,其餘的土木工事我們修改的量極大,不能說面目一新,但至少可以讓日軍手頭上的防禦工事圖大半作廢。”

“我們重新修建了大量極爲隱蔽的倒打火力點、交叉火力點。其梅花狀的防禦工事、交通壕、防炮洞。數量幾乎增加了一番。我們沿羣策山一線還修建了大量隱蔽良好的陷阱。此外,我們手頭還有不少地雷,至少在正面可以形成大密度的雷場。”

“日軍雖有原防禦工事部署圖,但這些防禦工事修建的極爲堅固。我曾經看了一下,這些由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幾乎不計成本修建的防禦工事,其主要的防禦工事至少可以擋住住一百公斤航空炸彈的轟炸。其正面的強度能抗住日軍大量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的攻擊。”

“日軍修建這個秘密軍事倉庫的目的不是爲了清剿、防備抗聯,而是爲了將來的對蘇作戰使用。所以其工事抗打擊能力,是按照蘇軍火力配置來的,這些工事修建的極爲堅固。其主工事,日軍七十五毫米的標準師團屬火炮根本就無可奈何。”

“恐怕當初日軍修建這個秘密倉庫的時候,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我們會用他們修建的這些極爲堅固的防禦工事反過來來對付他們自己。”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所有的家當都集中在這裡。除了戰鬥人員和必要的醫護人員之外,其餘的人員包括哪些準備用來組建被服廠的勞工家屬,都要立即的撤至青黑山腹地隱蔽。所有的傷員都要儘快的轉移。所有不必要的物資,也要堅壁清野。該疏散的疏散,該銷燬的銷燬。”

對於楊震的安排,郭炳勳沉思了一陣子道:“司令員,我們自奪取羣策山這個日軍秘密倉庫之時,就已經有了應變計劃。只是我們之前的欺騙戰術起了作用,而一直沒有用到而已。我看現在應該是時候啓動了。不過,根據形勢的不同,還是要做出必要的修改。”

郭炳勳說到那個早在下決心在這裡休整一段時間之後,便制定的應變計劃的內容,楊震幾個人自然知道的很清楚。

不過對於郭炳勳的想法楊震並未立即同意,多少猶豫了一下之後,才點頭道:“我看可以。不過那個應變計劃,單純是以防禦爲主,現在要做一定的修改。我有些思路,還是在前一段作戰後期產生的,一會我說出來,咱們合計一下。”

“還有倉庫裡不是有十幾門日式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一直閒置着嗎?告訴馬其昌,讓他這兩天什麼都不要做,想辦法儘快的掌握使用方法。不用精確射擊,只要根據事先標好的標尺,能將炮彈打出去就可以。座標不是都已經早就標好了嗎?”

說到這裡,楊震看了看眼前表情嚴峻的總指揮、李延平以及郭炳勳幾人,語氣極爲嚴肅的道:“這一仗可以說是我們的生死之戰。也是我軍自組建以來第一次與日軍硬碰硬的打陣地戰。這一戰打好了,我們將獲得一個難得的發展空間,並徹底的打開下江地區的抗日局勢。”

“失敗了,如果我們還活着的話,就只能找另起爐竈的機會了。所以爲了我們今後能夠生存、並發展下去,這一仗無論如何也要打好。”

“我決定將目前羣策山的所有部隊分爲固守與機動兩大塊。擔任防禦的部隊,我剛剛已經說過。就以王光宇的一團加強三團一個營以及八個獨立連爲守備部隊,配屬直屬炮兵團之野炮一個營,加上庫存重炮。固守羣策山基地。由政委、參謀長統一指揮。”

說到這裡,楊震對郭炳勳道:“老郭,這次打的是陣地戰。你是法國留學回來的,法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取得了極爲豐富的陣地戰經驗。這裡由你指揮,正好可以一展你所學。你在這裡固守的時間長短直接決定我們此次戰鬥能否勝利。”

交待完郭炳勳之後,楊震又對總指揮道:“總指揮你指揮需要撤離的人員以及物資,還有重新組建之後的補充團,向兵工廠所處的位置轉移。到那裡之後,您就不要在返回羣策山。一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補充團訓練完畢,第二就是全力主持兵工廠的生產事宜。”

“您讓兵工廠暫時先停下改造機槍的事情,除了組織兵工廠全力生產衝鋒槍之外,要儘可能多的生產地雷以及部分的黑火藥,越多越好。另外,組織人力,將所有的空汽油桶全部運回羣策山,我另有用處。”

說罷,楊震擺了擺手制止了聽到這個安排之後,想要說什麼的總指揮道:“總指揮,我知道您要說什麼。總指揮,您的心思我理解。但我們不能將所有的高級指揮員都集中在一起,讓小鬼子有機會將我們一鍋端了。”

“在我們現在手頭的電臺數量足夠的情況之下,我們幾個人分開指揮,無論是對於部隊來說,還是對於戰鬥來說,都是一個好的選擇。”

“如果我和老郭在此戰之中犧牲,部隊重新發展壯大就全靠您了。您在北滿、吉東地區的威望是我們難以相比的,在抗聯之中,人脈也遠比我們寬廣。您只要活着,我們這支部隊就算遭受了再大的損失,也有重建的希望。所以總指揮您就不要再爭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