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

不過雖說內部的勾心鬥角,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日空襲的效率。但這一次對東京以及緊鄰的橫濱和川崎毀滅性轟炸,讓絕大部分的日本人心裡面,徹徹底底被炸的膽寒了。包括大部分的政府高官在內的人,都意識到如果在繼續打下去,等待日本只有徹底的毀滅。

而那位就連皇太子也被炸上了天的日本天皇,也意識到這場戰爭再打下去,恐怕除了他那個無所謂作爲的腦殘爹之外。他爺爺與他兩代人苦心構築起來的帝國,也將會就此徹底的灰飛煙滅。

其實這位昭和天皇內心並不清楚,楊震之所以堅持發動此次對東京的毀滅性空襲,真正的目標對準的就是他。楊震在從日本內部情報,得知這位天皇在離開東京避難一段時間,近日又返回東京御所防空洞之後。

堅持將最後一次聯合轟炸的目標,定在了已經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炸的東京。否則以楊震的性格,是不會爲了在抗聯與美軍輪番轟炸之下,早就沒有什麼東西可炸的東京,去浪費鉅額的炸彈的。要知道這些炸彈,也都是錢換來的。

如果不是李梅少將表示需要找一個藉口,才能將駐紮在塞班島和提尼安島的二十一航空隊,所屬四百多架B二十九轟炸機也拽進來。恐怕連橫濱和川崎都不會被列爲轟炸目標,而會集中所有的力量,對這個日本發動戰爭的真正罪魁禍首發起斬首行動。

只不過這次的陰差陽錯,又被這位老兄給僥倖逃過一劫。就在抗聯與美軍組織對東京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場轟炸計劃實施之前,這位日本天皇在軍部的強烈要求之下,又從東京返回了鄉間的避難所,所以這次楊震的計劃落空。

儘管爲了摧毀日本天皇在空襲之中避難所的,位於日本皇宮御文庫內設置的,構造異常堅固並帶有防火、防毒功能齊備,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堅固的防空洞。此次抗聯出動的轟炸機之中,有十餘架專門攜帶的一噸重的鑽地炸彈,直接將這個防空洞徹底的摧毀。

只是可惜楊震的苦心設計因爲目標本人不在,而沒有達成目的,還浪費了十餘枚製造成本高昂的鑽地炸彈。鑽地炸彈的造價過高,自對付日軍東滿要塞羣后,便一直沒有使用。此次楊震可是下了很大決心,才一口氣將庫存的十餘枚炸彈全部拿了出來,可這結果還是讓他有些失望了。

但是這次的逃過一劫,並不意味着事情的終結。雖說沒有炸到這位日本天皇,但是抗聯隨後一直到整個戰爭結束,在整個日本本土和朝鮮南部投擲下的數千萬份,大勢宣傳這位天皇的爺爺明治天皇,並非是真正的日本天皇后裔,更非皇室血統。

而是某一個與明治天皇當太子的時候很相似的人,被那些明治初年的倒幕派指鹿爲馬替換的。當年真正皇太子太子睦仁親王,早在即位之初便被暗中除掉。那位始終在臺上的明治天皇,真正的名字叫做大室寅之佑。

明治天皇的老爹孝明天皇,是被薩摩藩人給暗殺。在這幾代天皇在位的時期,整個日本的財富都落到那些既得利益人,以及他們扶持起來的各大財團手中。他們發動的這場戰爭,掠奪的大量財富都存在瑞士銀行。僅僅天皇本人在瑞士銀行的財富,就高達幾億美元的傳單。

爲了增加可信性,在抗聯的傳單上還明確的指出了,真正的睦仁親王與後來上臺的那位明治天皇之間的區別。睦仁親王是右撇子,而明治天皇是左撇子。一個自幼養在深宮,身體弱不禁風。一個自幼長在民間,生的虎背熊腰。

睦仁親王字跡相當的拙劣,但那位明治天皇卻寫得一筆好字。一個滴酒不沾,很討厭西方的東西,也從來不穿西式制服和西裝。一個超級喜好西方的紅酒,並嗜咖啡如命,幾乎從來不穿和服。

這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這些證據完全可以證明那位明治天皇是假的,是薩摩藩所冊立的傀儡。明治天皇是假的,那麼眼下這位在臺上明治天皇的龍子鳳孫昭和天皇,自然也不可能是真的。

日本人爲之所謂八紘一宇願望死戰,誓死捍衛的天皇一家,壓根都是假冒僞劣產品。他們敢這麼做,就是爲了將整個日本國家的財富,統統的從幕府掠奪到自己手中。這個假貨與將他們推向皇位的既得利益者,正在將日本徹底的推向滅亡。

楊震一手策劃的這場心理戰,給本就已經物資匱乏,大量親人戰死在前線,以及本土遭受的持續不斷轟炸,辛苦一生建立起來的家園被徹底毀滅。而士氣低落到極點的日本民衆,在心裡上造成了巨大的陰影。

特別是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內對天皇神話的教育體系。讓那些普通的國民,將天皇都當成了神一樣的人物。現在居然就連神都是假的,天皇都不是真的了,那麼還有什麼能是真的?日本人將天皇神話的教育,到這個時候反倒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丫子。

這些傳單對日本民心、軍心的影響,尤其是那些被教育的,癡迷於爲天皇獻身的普通國民來說,遠比美國人投擲下的什麼諸如日本人願意打多久,美國人就會奉陪多久一類的傳單,顯然更加具備殺傷力。

儘管日本政府與軍方,多次嚴重聲明這些傳單,都是支那人爲了瓦解帝國民心士氣,有意識製造的謠言。並派出大量的軍警,到處收繳這些傳單。但鬼才知道抗聯究竟從那裡翻出來的那些老照片,再加上強行收繳的手段,卻是讓日本國民對政府的闢謠,反倒成了欲蓋彌彰。

這種宣傳戰對於一場戰爭來說,雖說不能殺傷對手一兵一卒。但是卻是對軍心和士氣的打擊,尤其是對一個國家帶來的傷害甚至可以說,遠遠超過了戰場上殺傷多少敵軍。明刀子殺人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手段。

謊言一遍是謊言,但是謊言重複一千遍,假的也就變成了真的。儘管傳單上日本皇室在瑞士銀行的賬號都是編造的,就算抗聯的情報機構在神通廣大,也不可能從遠距千里,一向以保密手段著稱的瑞士銀行之中,搞到日本皇室的賬號。

可日本政府也拿不出來,日本皇室在瑞士銀行沒有存款的證明。先不說瑞士銀行不可能給他們出這個證明,而且雖說賬號是瞎編的,可天皇在瑞士銀行還真的有存款。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最後時刻,皇室將鉅額財富全部秘密從日本銀行轉移到了瑞士銀行。抗聯的這些傳單,可正好捅在了日本人的腰眼上。

抗聯的這些傳單,差點沒有把日本天皇給氣的吐血。中國人這到底是要幹什麼?這是要將日本天皇制度,從根子上給挖掉。在加上皇太子在轟炸之中喪生,中國人的轟炸機一路追着自己炸,讓這位日本天皇對楊震,這個始作俑者可謂是恨的咬牙切齒,但又是無可奈何。

而在日本本土除了投擲了大量指責日本皇室是假冒的之外,抗聯的轟炸機還在日本本土投擲了大量的日元僞鈔,對日本本土在密集的轟炸之中,本就已經脆弱到極點的經濟,又帶來了相當的重創。

儘管日軍大本營爲了維持戰爭,實施嚴密的戰時物資配給制度。但越是在困難的時期,黑市就越是盛行。雖說日本人的所謂國民意識比較強烈,可在配給的物資越來越低劣,所有的東西越來越匱乏。就連洗澡的費用,都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之下,明顯貨幣更加受到歡迎。

這些超大數量的,仿製的與真正日元根本就無法分辨的僞鈔。讓戰爭最後幾個月的日本經濟,幾乎徹底的崩潰。物價指數幾乎每天都在上漲,甚至到了一萬日元也買不到一斤大米的地步。

相對於被稱爲鬼畜中鬼畜的李梅少將來說,楊震這個一手將他們的關東軍,趕出了控制幾十年的東北。並從心理上、身體上,連同他們的錢袋子上,給與整個日本國民,更加嚴重創傷的人,被整個日本國民稱之爲惡魔。

因爲抗聯的轟炸機羣投擲下的,不僅僅是數量巨大的炸彈。還有徹底瓦解日本本土士氣,揭露了整個日本皇室最大丑聞的傳單。當然這個醜聞知道的人,大部分人都已經早就去見了他們的天照大神。剩下知道的人都是受益者,絕對不會吐出半個字。所以這個謠言對於日本國民來說,究竟是真假誰也不知道。

可這個醜聞對視日本天皇一直爲神的國民,士氣的打擊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最可惡的是這個傢伙,在轟炸每一座城市的時候,首選的目標不是大學就是銀行。美國人只是要摧毀日本人的工業,而這個可惡的中國人,明擺着要把日本人炸回石器時代。

那些銀行金庫修建的再堅固,但也扛不住持續不斷的轟炸。轟炸銀行也就算了,還投擲下超額數量的假鈔。給日本人本身就因爲物資供應有限而顯得脆弱,甚至可以說滿目瘡痍的戰時經濟,來了一次最致命的打擊。

這些假鈔搞的一向比較貧窮的普通,僅有的積蓄又被扣在銀行,強制儲蓄以支援戰爭。甚至就連前方戰死親人的撫卹金,都領不到的普通日本人。個個都成了幾十萬戶,唯一不好的就是鈔票太多,讓每家手中的鈔票就是買不了多少的東西。

普通的老百姓,沒有人有能力去鑑別這些從天而降滿城飄舞的日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只知道的是這些錢都是錢,而且不受日本戰時強制儲蓄政策影響的現金。可以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之下,去黑市或是鄉村買到他們需要的東西,特別是最需要的食物。

儘管日本政府早就發現這些僞鈔,可卻是無能爲力。楊震選擇空投僞鈔的切入點很準,正是日本物資最匱乏,從糧食到服裝都嚴格實施配給制,而且質量也隨着戰局的不利,在不斷的下降。最關鍵的是正處在日本本土,實施強制儲蓄政策,以及薪金凍結最嚴厲的時期。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