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

猶豫了一下,楊震咬咬牙道:“主席、老總,包頭地區有着豐富的煤鋼、稀有金屬資源,那裡我是勢在必得。哪怕爲了達成這個戰略目標,與綏西、後套地區的國民政府軍隊發生衝突,我也會在所不惜的。

“主席,能不能拿下包頭,是關係到我們未來的工業佈局。不拿下哪裡,我們的工業佈局只能永遠是瘸子。所以我們制定計劃的時候,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而不絕對僅僅是出自軍事上的需要,更是工業發展上的戰略需要。”

“按照我的計劃,美國人援建的第二個鋼鐵廠選址就在包頭。幾位首長,以北滿我們控制區現有的,已經勘察出來的鐵礦資源,根本就無法滿足兩個百萬噸級的鋼鐵廠同時運轉所需的原材料。”

“我們現在正在建設的鋼鐵廠是五十萬噸級的。而隨着美國人每個月援助的電爐和轉爐等鍊鋼設備逐步到位,這個明年即將試投產的鋼鐵廠的產能將每個年都會逐步擴充。最終的產能將在兩年之後,可能會達到二百萬噸級,甚至是更多。”

“北滿的鐵礦大多都是含鐵量比較低的貧礦,而且大多處於深山之中開採很不易。東北最好的鐵礦資源,都在南滿的本溪、鞍山和遼陽。北滿的鐵礦資源與南滿無法相比,無論是產量還是礦產的品味都相差太多。”

“除非我們在一到兩年年之內拿下南滿,否則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搞來的這些工業設備,甚至可以說不惜代價建成的鋼鐵廠,在建成之後將會有至少一半因爲原料不足而最終閒置。而從現在看,在短時間之內拿下南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也不利於我們的戰略發展。”

“而且將這個鋼鐵廠選址在包頭,也有利於就近對陝甘寧和晉綏提供必需的軍工原料。因爲美英援助的軍工設備之中,很大一部分是最終的目的地是陝甘寧邊區。我們準備以陝北這個全軍最穩定的根據地,作爲關內軍工製造基地。”

“儘管陝北缺水,並不適合作爲主要工業基地。但是在這裡製造槍支、手榴彈和炮彈等一些基本步兵武器,以及作爲重武器的維修基地,我們認爲還是可以的。拿下包頭,建設我們第二個鋼鐵工業基地,其鋼鐵產量將會主要以供應關內戰場爲主。”

“還有,我們不想,也不可能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那樣一旦日軍完成對東南亞的作戰,在騰出手來之後集中大批航空兵對我們後方採取空襲,對我們的防空壓力太大了。一旦稍有疏忽,造成的損失就太大了。”

楊震講很詳細,一邊說,一邊不斷的拿着各種三角板,測角器等器材做着圖上作業。當他的話音落下,根據他的思維,一副完整的作戰地圖也隨着標示完畢。各個軍兵種的進攻出發地,攻擊路線、補給路線,甚至可以作爲野戰機場的選擇點,都在地圖上標示的清清楚楚。

當主席和老總幾位走到地圖前,看着楊震標出的極其標準的圖上作業,再又一次驚歎這個傢伙軍事底蘊之豐富。尤其是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還是第一次見到楊震這些最基本功的副主席,更是驚歎不已的同時,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沉默良久,主席才轉過頭看着楊震道:“如果按照你的這個想法,那麼你認爲戰役發起的時機,選擇在什麼時候合適。你們剛剛結束一場大戰,急需休養生息,至少三到五個月之內是不適合行動的。”

“但是別忘了,我們剛剛跟英國人簽訂了一份戰略協同方案。一旦日軍向東南亞發起攻擊,你們同時要採取行動的。白紙黑字簽署的協助,我們還是要執行的。這也算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主席的反問,楊震笑笑道:“主席,協議是簽了,不過這不是還有兩到三個月的緩衝期嗎?日軍在泰國、越南,以及海南島和臺灣雖然調集了大量軍隊,但是這些軍隊還需要進行熱帶地區作戰適應性的訓練。”

“像這種賭國力的戰爭,以日本人的性格來說,沒有一擊必勝的把握,他們是不會動手的。當年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侵華戰爭,包括現在即將展開的東南亞戰爭,他們講究的都是輕易不出手,但是一旦出手就絕對一擊必殺。他們是從來都不講戰爭規則的,不宣而戰那是他們的習慣。”

“最關鍵的是日本人在沒有解決實力強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前,他們還不會正式向東南亞發起攻勢。要奪取石油資源豐富的荷屬東印度羣島,不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他們是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的。”

“根據目前從日軍大本營傳來的情報,以及我們根據對日軍無線電動向破譯和監控,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日軍的攻勢,將在十二月上旬全面展開。而且日軍的行動,會是以航空母艦搭載的海軍航空兵,偷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爲開始。”

“在完成對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摧毀之後,日軍纔會以泰國、越南、臺灣爲基地,向菲律賓、馬來亞一線發起攻擊。從目前他們集中的東南亞的軍事實力來看,他們也許會在拿下緬甸之後進行一個休整,或是直接繼續進攻印度。”

“但考慮到補給線的問題,我感覺還是應該會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而且他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他們吞下的食物。雖說真實的目的,是從美英手中搶過食物,自己吞進肚子裡面去。但至少表面文章,像是組織一些什麼僞政權一類的事情,還是要做做的。從馬來亞到緬甸,他們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我們自身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整訓部隊調整裝備、編制。同時還要將彈藥、油料以及糧食、醫藥等物資,秘密前送到選擇的囤積點。還有我們已經安排軍區各個野戰醫院,從一月份開始以義診的名義逐次向林西、熱西方向開進,組建秘密野戰醫院”

“還有要儲備彈藥,尤其是各種口徑的炮彈。最關鍵的是新編成的部隊,需要時間來訓練和形成戰鬥力。至少要進行一到兩次的合成化演習,這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的。所以按照我們的估算,明年三月份是我們最佳發起攻擊的時間。”

“而且主席,協議的確是簽署了,但是不是完全百分之百的按照協議去履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主席,偶爾放對方一記鴿子,向後拖延一段時間,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美國和英國人的援助註定不會是百分之百兌現,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太過於較真。”

“我會選擇一個最佳時機發起的,當然是在日本人結束東南亞戰事之前。但是在部隊沒有完成規定科目訓練之前,我是不會草率的發起攻勢的。那樣我們非但減緩不了英國人的所謂壓力,還很有可能將我們自己也搭進去。”

楊震的這個答覆,幾個在座的中央領導,包括一直沒有說話的副主席和全程參與此次談判的挺進軍政委,當時全部無語的看着楊震。這個傢伙當這個協議是什麼?小孩子過家家嗎?這是與兩大強國,說句不好聽的話,是與兩大金主簽訂的協議,這上面你也敢玩貓膩?

雖說主席一貫講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但是從缺槍少彈走過來的這位偉人,內心之中比誰都渴望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這次美英的援助,其實主席看的是很重的。窮怕了,當初幾萬大軍連飯都吃不上,槍膛裡面根本沒有子彈的經歷真的是窮怕了。

眼光長遠、民族自尊心極強的主席,比誰都更希望中國能早日完成工業化,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不要在被人家動不動就趕盡殺絕的,逼着鑽山溝,到深山老林之中才能活下來。作爲一個政黨的領袖,主席比誰都渴望。

還有老總和副主席,所有曾經在最艱苦時刻走過來的領導人,沒有一個不從內心渴望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工業的。所以所有的人,包括一直堅決支持楊震的主席在內,都很是不理解他的這番話。

副主席指了指楊震搖頭道:“楊震同志,這是一份正式簽署的協議。政委代表中央,你代表東北局和抗聯都簽字了,也就是說這是一份正式生效的協議。不管美英兩國的目的是什麼,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都應該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履行協議。”

聽着副主席一副聽着讓人很舒服的淮安口音,楊震笑了笑道:“副主席,我們也不是完全不履行協議。我只不過是視情況而定,適當的向後拖延一些時間。我很清楚,我們得到這些的基礎是我們與他們之間達成的戰略協作關係,一旦美英認爲沒有必要維持這種關係,我們將會一無所獲。”

“但美英的援助再重要,底子還是需要我們在戰略上配合他們。所以幾位首長,我們在某一些方面有一些拖沓,也不用擔心他們會真的切斷我們的援助。只要日本人的攻勢在一天,他們就不會真的與我們分道揚鑣。當然,抗議是會有一些的。”

“更何況,我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案。我們手中有一些蘇制伊爾四轟炸機,作戰航程可以從根據地內起飛抵達日本本土。一旦日本對美英兩國發起攻勢,爲了表示對盟友的支持,我們會出動一批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實施幾次空襲。”

“還有,我們發起配合性攻勢,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英國人答應的援助裝備,必須全部到位。但從眼下的戰局來看,美英的援助很難在戰爭爆發兩個月之內抵達。至少英國人,他們的動作沒有那麼快。北非戰場上的局面,會影響到他們提供裝備的速度。”

“當然,我們此次攻勢的發起時間會選擇在東南亞戰役進行時,因爲我們也不想獨自面對日本人的壓力。雖說明知道英國人守不住東南亞,但是有一個人能夠分散日軍的兵力,牽制住日軍的一部分預備隊,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章 打着看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六章 顧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十七章 計劃(2)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
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章 打着看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六章 顧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十七章 計劃(2)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