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

作爲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黨內軍事的主要負責人,實際上全軍總司令的老總,記憶力可謂是驚人。在歸綏大青山遊擊支隊接收歸綏,發給晉綏軍區並轉中央的電報上,他記得寫的清清楚楚。

抗聯將在歸綏城內所有繳獲的彈藥和物資,除了汽油以及部分糧食之外,主要的武器彈藥都移交給了大青山遊擊支隊。但是將歸綏所有庫存的日軍毒氣炮彈和炸彈,以及所有的化學武器全部都運走,就連煙霧彈都沒有留下一個。

儘管日軍在歸綏儲備了多少化學武器,大青山遊擊支隊並不是很清楚。但按照有限的情報,歸綏日軍專門用來儲備這些化學武器倉庫的規模,以及歸綏、包頭一線周邊的形勢來看,這數量絕對不會在少數。

按照那位支隊長的判斷,其中炮彈和炸彈數量,應該在幾萬枚左右。還不算大量的毒氣罐、發煙筒、煙霧彈等一些其他的灑佈設備,以及成堆的罐裝液態毒氣。考慮到這些毒氣一旦流失出去,會帶來巨大的威脅。那位認爲這件事情很嚴重的支隊長在第一時間,就將這個情況上報總部。

在歷次反掃蕩作戰之中飽受日軍毒氣之苦的這位支隊長,很擔心抗聯拿這些毒氣彈究竟想要去做什麼?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及作爲一名正規軍人的應該有的底線,讓他有些擔心抗聯會在戰場上使用這些毒氣彈。

在配合抗聯穿插期間,他清楚抗聯防毒工具很齊全。在戰場上使用這些毒氣,完全不必顧及給自身帶來什麼傷害。雖然對日軍在戰場上大勢使用化學武器很是反感,甚至是恨之入骨。

但身爲軍人說應該具備的道德和底線,依舊告訴他,這些化學武器雖然也是一種武器,但並不應該出現在戰場上。無論是日軍,還是中國軍隊,都應該遠離這種惡魔。只是他的幾次詢問,因爲自己也不知道總部準備將這些毒氣彈用到什麼地方去,陳翰章也無法給予答覆。

也正是因爲對這些情況有一個很詳細的掌握,老總才很擔心楊震在破釜沉舟的情況之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利用手中庫存的毒氣彈,孤注一擲掩護太原城外的部隊撤離。毒氣彈是什麼東西,老總還是很清楚的。

雖說眼下還不知道有一種遠比化學武器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在幾年之後即將問世,並第一時間便被投入了實戰。日本人這個在二戰戰場上,唯一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而且只對中國人使用化學武器的國家,成爲這種可以毀滅地球武器唯一實戰對象。

只知道楊震在東北秘密的在搞一些叫什麼原子武器東西,但因爲接觸的知識面有限,並不清楚這個原子武器究竟有多大殺傷力。只以爲與毒氣彈性質差不多的老總,一直認爲毒氣彈這種武器,是隻有日軍那樣野獸軍隊纔會使用的武器。

他在內心裡面實在有些擔心,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之下,能下這麼大決心耗費巨資研製新式武器的楊震,會在戰役的關鍵時刻使用這些毒氣彈。作爲老輩軍人出身的老總,還是很講究軍人之間那種道德底線的。他很討厭這種在戰場上,不擇手段的做法。

但太原城周邊嚴峻的敵情,大批等待撤退的傷病員、機器設備,以及楊繼財手中所剩不多的兵力,又讓他最終還是將疑問壓制了下來。畢竟戰局第一位,要是有大量的援軍,他絕對不會允許楊震在戰場上使用這些化學武器。但眼下戰局正處於微妙時刻,老總也不好多言。

那批工業設備,對於陝甘寧邊區發展軍事工業至關重要不說。太原城周邊的部隊眼下已經處於日軍半包圍之中,日軍從東、西、南三個方向,正以重兵不斷的向太原城周邊發起攻擊。

這個時候,只要能將太原城周邊的部隊營救出來,將那些機器設備全部安全的轉運出來。楊震如果真的在關鍵時刻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老總本人也不想太過於干涉,畢竟現在戰場上的形勢逼人。

其實老總有些多慮了。抗聯手中雖說也有不少繳獲的毒氣炸彈,尤其在歸綏還繳獲了足夠將整個太原戰場徹底籠罩在毒氣之中的化學武器。但是即便目前太原戰場周邊的態勢很危險,楊震是輕易不會下達命令使用的。

不錯抗聯在歸綏一地,就繳獲了兩千多發已經完成裝填的芥子氣和路易士氣混合型的一百和五十公斤級別的航空毒氣炸彈,以及數萬發毒氣炮彈和大量的毒氣撒佈設備。要是全用到太原戰場上,足可以太原城周邊方圓幾十公里的區域全部覆蓋住。自己的部隊,完全可以藉助這批毒氣的掩護順利的撤離。

參戰的抗聯部隊有着齊全的防毒面具,而參戰的關內兄弟部隊,從太原城繳獲的日式防毒面具,完全可以做到每人一份。這次關內參戰部隊,能夠在日軍不擇手段增援的情況之下,堅持這麼長的時間。這些從太原日軍手中繳獲的日製防毒面具,可謂是功不可沒。

但楊震擔心的並不是在此戰之中使用繳獲的毒氣武器,會帶來什麼樣的政治影響。作爲整個二戰之中,最大的毒氣使用者日本人,沒有資格在這上面說三道四。楊震之所以沒有下令使用這批繳獲的,數量巨大的化學戰武器,是因爲可能會帶來的長遠和後續影響。

此戰過後,在並不能有效的控制太原的情況之下,抗聯無法派出專業人員排除未爆毒氣彈,以及無法清除沾染毒氣地區毒氣的情況之下。一旦這些毒氣炸彈有未爆炸的,將會給當地的百姓帶來嚴重的傷害。

而且經過撒佈毒氣的區域,在很長時間之內毒性都會保持下去。這個巨大的後續影響,楊震不能不考慮。戰場周邊不單單有日軍的參戰兵力,更有大量的老百姓。而且太原周邊的晉中盆地,也是山西主要糧食產地。一旦被毒氣感染,將在很長時間之內無法耕作。

毒氣彈,尤其是芥子氣,帶來的巨大傷害別說現在缺醫少藥的中國人,就是幾十年之後的中國,也是很難治癒的。如果此戰之後抗聯能夠牢牢的控制太原,楊震可以派出防化部隊,將戰場徹底的清理一遍。但現在的問題是要放棄太原,而不是最終控制太原。

山西又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一旦這些毒氣彈沒有被及時清理,被沙土掩蓋住。帶來的危害,將會延續幾十年。日軍的這些化學武器,已經毒害中國人夠多了。幾十年之後的中國,還在不時承受着日軍遺棄化學武器的傷害。現在的中國人,就不要自己在毒害自己了。

更何況戰場距離太原城這麼近,現在正值春季刮的又是南風,這些毒氣彈對日軍帶來的傷害恐怕不會太大。但是整個太原城,搞不好要遭受滅頂之災。此刻的太原城內日軍以及日本人的數量並不多,更多的還是中國人。

這些中國人沒有任何的防毒面具,甚至連毒氣是什麼都不知道。在中毒之後,日本人也不會對他們採取任何的急救。就算刮的不是南風,無論那個風向,在眼下太原周邊的態勢之下都不宜使用這些玩意。

日軍用毒氣彈毒殺中國人,已經給加深了目前中國人所承受的苦難。楊震更不會拿着這些日本人制造出來,屠殺中國人的武器,來屠殺自己的骨肉同胞的。儘管也知道,此時使用毒氣彈的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但楊震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打算,在太原城周邊使用這些東西。而寧願使用儲備在歸綏機場的,整個綏遠戰場僅有的十幾枚空氣燃料炸彈。老總的擔心,其實是有些多餘了。當然這種事情老總既然沒有主動詢問,楊震也不會閒的沒事,自己去主動解釋這件事情。

空氣燃料炸彈,這玩意多少有點像幾十年後普遍使用的煤氣罐,但是實際爆炸威力遠遠大於那玩意。這種這個時代的高科技武器,看似很是簡單,但是實際上卻涉及到一個完整的科學結構,物理、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體系。

這方面的專業問題,還是等戰役結束老總去東北視察的時候,讓專業人士給老總解答吧。自己這個半瓢子水,還是別拙嘴笨舌的去班門弄斧爲好。至於老總現在怎麼認爲,呵呵,自己暫時就不要操心了。

楊震與老總此時都在爲太原方面的總撤退調兵遣將,而楊震更是冒着被猜忌的風險,在動用一切必要的手段,掩護太原城周邊的部隊安全撤離。這不單單是關係到戰局,還有自己弟弟的安全。很多時候,親情是一道繞不開的坎。

而此時在太原,已經進入最後時刻,正在着手佈置總撤退。還不知道自己的親大哥就在距離太原二百多公里外興縣,更不知道自己這位親大哥,又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差事的楊繼財,也沒有時間去琢磨自己返回晉北之後的工作安排。

晉綏八分區政治部的那位主任,還是說話算話的。就在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八個小時之後。最後一個被拆卸的西北鍊鋼廠的設備,也就是那座德國造的轉爐,已經被大卸八塊安放到最後一列火車的平板車上的同時,楊繼財開始進行着手進行總撤退。

他知道在眼下與日軍咬的很緊的情況之下,想要全軍安全的撤退,單靠交替掩護幾乎是不可能平安撤離的。一旦被周邊的日軍咬上,擔任最後掩護總撤退的部隊,百分之一百的根本就撤不下來。

經過幾天的苦戰下來,原本參戰的抗聯一個加強團,幾乎已經傷亡餘燼,現在已經所剩無幾。無法全力你承擔所有的撤退掩護任務,至少要從參戰的關內兄弟部隊之中抽調一個團,才能夠部分的彌補不足。

考慮到兩軍關係以及關內兄弟部隊的未來和發展,楊繼財不能不慎重的考慮到撤退的方案。而且這也不單單是考慮到未來,更爲了能安全的將這些拆卸的設備,以及大批的傷員,最後一批協助拆卸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當然還有整個太原城內所有日本籍的技術員的撤離。

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四百五十六章 進退兩難的國崎登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
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四百五十六章 進退兩難的國崎登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