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

到底是楊震所遭遇到的最強勁對手,岡村寧次的這番苦心沒有白下。雖說面對着瑪蒂爾達二這種他們第一次遭遇到的,裝甲厚度達到七十多毫米,就連行走裝置都有裝甲保護的坦克毫無辦法。

但是其針對性相當強的戰術配合,給抗聯北線以T二六坦克爲主的裝甲一旅突擊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也是裝甲一旅攻勢受挫的主要原因。在西線方向的戰術部署上,實際上雙方都是在有心對無心。

缺乏抗聯有效情報支援的岡村寧次,還在根據國際形勢的分析,一廂情願的認爲抗聯的主力坦克還是T二六坦克。根本就不清楚,抗聯已經新添置了幾種性能遠遠超過T二六坦克的新式坦克。而且這些坦克之中防禦能力最好的兩種,全部被調來到了西線。

這些防護性遠遠超過日軍現有反坦克火炮最大威力的坦克,組成的鋼鐵拳頭最終會落在他的華北方面軍頭上。而且給他帶來最慘重損失的,也恰恰是這兩種坦克。至於他整體戰術原來針對的目標,只是抗聯投入到西線龐大的坦克集羣中的一部分。

而抗聯也沒有察覺到日軍華北方面軍的準備會如此的詳細,會在戰術準備上下這麼大的苦心和決心。爲了對付抗聯的坦克集羣戰術,特地從國內以及南京千里迢迢的調來了兩輛同型號的戰利品,專門用來訓練反坦克炮兵。

跟隨向北突擊策應裝甲一旅攻勢的那一個坦克連,十輛坦克中的四輛,都是分別被日軍反坦克炮,從正面或是側面首發命中炮塔和車體結合部。雖說日軍使用的反坦克武器威力普遍不大,但是T二六坦克這個位置一旦被命中,對於坦克來說是最致命的。

有兩輛坦克炮塔當場直接被掀掉,車內的乘員全部犧牲。而且日軍射手的射擊精度,也足以讓全世界的反坦克炮兵感覺到汗顏。即便是在近距離之內開火,但是在坦克運動的情況之下,居然能準確的命中這麼狹小的地方,這個射擊精度絕對首屈一指。

剩下的六輛除了一輛被日軍一式速射炮,在七十米的距離擊穿正面,一輛觸發了一枚加了分量的反坦克地雷損失掉之外。其餘的每輛坦克,兩側最少也捱了三發炮彈。雖說沒有像他們戰友那樣,被命中炮塔與車體結合部位,但是被擊中也都是車體上最脆弱的地方。

日軍的這種戰術,給了抗聯使用T二六坦克突擊的部隊,帶來了嚴重的損失。此戰過後,裝甲一旅四個坦克營一百二十輛坦克,外加一個獨立坦克營總計一百五十輛T二六坦克,在此戰之中損失了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在西線正面突擊的戰鬥之中,不算損失的六輛瑪蒂爾達二步兵坦克。單單T二六坦克,就損失了百餘輛。而這個數字,也就意味着裝甲二旅下屬四個營,一百二十輛坦克基本上都損失掉了。

戰至二十一午後,面對着北線戰局發展受挫的局面。正鑲白旗南北兩個戰場上突破進度的差距越來越大,擔心南線突出部隊會被日軍合圍的陳翰章。猶豫了好大一會,纔沒有下令讓迂迴穿插部隊提前展開行動。

在二十六師團的後面,還有一個日軍整整一個師團。前邊的打的這麼熱火朝天,這個日軍師團卻並未有任何的出動跡象。日軍在察東方向,又調集了大量的汽車中隊,說明這個師團的機動能力可謂是相當的強。

如果現在就將迂迴部隊投入戰場,這個師團可以隨時北上快速的封堵突破口,阻擊迂迴部隊。而一旦迂迴穿插部隊陷入該師團的纏戰之中,那麼恐怕總部之前的苦心,將會全部付諸東流。

一再告誡自己穩重的陳翰章,命令正鑲白旗境內南線進展較大的部隊繼續向前突擊。從預備隊之中又抽調出兩個營,加強到正鑲白旗突破口北面向北突擊。同時將西線集羣的所有火焰噴射器,全部集中到這個方向。並抽調一個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連,也加強到這個方面。

同時從正鑲白旗戰場上,撤下一個裝備了瑪蒂爾達二坦克的獨立坦克營,加上一個加強步兵團組成一個支隊。沿着正鑲白旗境內已經打開的突破口,轉向西北方向鑲黃旗與正鑲白旗交界處。實施淺縱深迂迴,包抄與整個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境內所有激戰的日軍側後方。

而在北線,則用自己的參謀長王明貴替換下了劉長順。同時將作戰處長楊繼財調往北線加強指揮。在王明貴與楊繼財趕到北線之後,面對着戰局,在與裝甲一旅旅長和十七師師長商議之後。也根據戰況的進展不利,快速的調整了原來的戰術。將坦克集羣,全部從一線進攻上撤下來。

由坦克掩護步兵衝鋒,改爲只利用其機動力與防護力,以炮火在三百米外精確點射日軍機槍火力點支援步兵作戰。也就是說由原來的坦克爲步兵打開進攻通道,改爲步兵爲坦克打開進攻通道。

將蘇尼特右旗、正鑲白旗之間的這股日軍所有陣地,在地圖上平均分成四塊。集中四個步兵營各自負責一塊。將之前被打殘的部隊,則縮編爲六個獨立排,分別配屬各個營,利用自己熟悉戰地的情況,配合各個地域的攻擊部隊。

同時集中四個步兵連,各加強一部火焰噴射器、一門無後坐力炮,不顧側翼日軍火力殺傷,集中機動炮羣掩護,直接向日軍縱深穿插。搶佔當面日軍陣地縱深布圖英吉、幹其花、杭蓋、哈拉蓋圖四個制高點。

將十七師屬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打散,以排爲建制配屬到各個營。所有的無後坐力炮和十二毫米高射機槍,全部下放到一線作戰連隊。採取七十六毫米加農炮,遠配合坦克遠距離精確點殺日軍機槍火力點。

掩護步兵靠近以無後坐力炮與火箭筒等小口徑直瞄火力,對日軍反坦克火力點進行近距離摧毀。將不少於一個排的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搬上自己縱深的毛都巴嘎,利用這裡的海拔,對日軍陣地縱深進行火力壓制,尤其是當面的哈拉蓋圖山周邊的日軍陣地。

並將各團屬十四毫米機槍,師屬二十三毫米高炮全部下放到各個營,增加營級支援火力編制。原來被劉長順用來對日軍縱深進行火力壓制的兩個一五五榴彈炮連,師直屬一零七火箭炮營則任務不變,利用其射程上的優勢繼續對日軍縱深實施火力壓制。

但是原來的山炮營與野炮營,加強一個一五五毫米榴彈炮連,則改爲機動火力。將日軍縱深五千米之內,全部重新標定射界。也就是說這四個炮羣,由原來的大集羣集團火力壓制,改爲小集羣各自負責一個方向的戰術。

同時將第一天戰鬥之中,裝甲一旅被打殘的兩個營合編成一個營,從十七師預備隊之中抽調出四個步兵連的兵力,加上自己帶來的一個加強營的步兵,組成一個團級快速穿插支隊,由楊繼財指揮向北實施淺縱深的迂迴穿插。

強行翻越並不算險峻的烏珠日花山,從蘇尼特右旗日軍整個防守區域最北端實施快速突破後。強行迂迴穿插到整個蘇尼特右旗日軍防禦陣地後方,尋找並徹底的摧毀日軍的炮兵陣地。

楊繼財的這種攻勢,雖說看起來遠不如劉長順原來採取的攻勢壯觀,看起來衝擊力也不是很強。但是這種猶如水銀瀉地一樣的小集羣,多路同時發起進攻的戰術。以及正面強攻與側翼迂迴的攻勢,卻是給當面的日軍帶來了最大的威脅。

戰至二十三日黃昏,蘇尼特右旗境內的日軍曾經的頑強抵抗被最終瓦解。從北面日軍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坦克可以機動的烏珠日花山強行迂迴的機動兵力,順着山間平原一口氣打到了烏蘭淖爾一線,從側後方瓦解了日軍的二線防禦。

而此時,陳翰章從南線抽調出來,從突破口北上的兵力,也最終抵達杭蓋一線。十七師五十一團三營匯合,將蘇尼特右旗與正鑲白旗北部境內的日軍分割合圍。並以十七師兩個營,裝甲一旅最後一個完整的坦克營,組成一個快速支隊向鑲黃旗境內強行穿插。

戰至二十五日這支快速支隊在鑲黃旗境內與正面突破的加強支隊,在鑲黃旗境內的巴彥塔拉蘇木境內匯合,完成對二十六師團的徹底分割、合圍。從左右兩翼伸出的這兩把鐵鉗,加上在正面已經進抵正鑲白旗與化德交界處的正面突破部隊,西線戰事此時抗聯已經取得了主動權。

此刻坐鎮在化德、商都一線的一一零師團,再也無法沉住氣。以集中方面軍加強的一個坦克聯隊,與兩個步兵聯隊組成一個支隊,向正鑲白旗境內發起反攻。同時集中一個聯隊,外加兩個炮兵中隊的兵力,向鑲黃旗巴彥塔拉蘇木一線發起全線反擊,試圖爲二十六師團打開一道突圍的缺口。

這三個聯隊出動,也就意味着商都至化德,包括興和至集寧一線,日軍所有的兵力只剩下一個戰役打響之前,才抵達的獨立混成第九旅團。整個察東地區二線的日軍兵力,可以說在有新的部隊抵達之前,已經出現一個較大的空檔。

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即便加強了炮兵的配置,但也根本就無能力防禦這麼大的作戰地域。至少在新的增援兵力抵達之後,日軍根本就無力應對綏東的防禦。更不要說是向北,防禦陰山山脈以北地區了。

原本按照岡村寧次的計劃,這個一一零師團就算二十六師團被全殲,也不許離開化德至商都一線。一一零師團的任務就是守住整個西部戰場的二道防線,也就是察西、綏東地區,保障晉北、綏中、綏西地區的安全。

但岡村寧次的命令,卻被親自抵達北平督戰的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直接撤銷。作爲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面對着察東逐步轉向不利的戰局。畑俊六大將沒有岡村寧次那麼沉住氣,力主調第一軍的三十六師團就近增援的建議。

第二百三十八章 優勢與劣勢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零九章 開溜的二十九師團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還是任參謀長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一十一章 老帥的憂慮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十五章 血色殘陽(3)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四十七章 黎明(1)
第二百三十八章 優勢與劣勢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零九章 開溜的二十九師團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還是任參謀長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一十一章 老帥的憂慮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十五章 血色殘陽(3)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四十七章 黎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