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

楊震巧妙的除掉了這個曹長,但兩個人此時的姿勢絲毫沒有引起其他三名正在驚恐之中的日軍懷疑。在他們看來,自己的這個曹長在考慮怎麼找藉口解釋,而正處於神魂顛倒之中。

等這這個曹長心有不甘的倒下,楊震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的刺刀已經又刺進一個人脖子的時候,其餘的兩個人才發現不對。可惜,還沒有等他們喊叫出來,身高佔據優勢的楊震動作極快的抓住了兩人的脖子,將他們腦袋狠狠的撞到了一起。

見到這兩個日軍士兵的半拉腦袋在對撞之下,已經塌了下去,眼見是出氣多,進氣少,楊震才微微鬆了一口氣。在一個日軍士兵的屍體之上擦了擦手後,走了出去。

出了這個機槍工事,楊震悄聲的命令李明瑞去解決那個可以俯視整個日軍基地的塔樓上的那挺輕機槍與上邊的三個鬼子,而自己帶着五個偵察兵則邁步走向了日軍的營房。至於那幾個哨兵則在探照燈轉頭的第一時間便被幹掉,由楊震手下的人代替了。

看到楊震身上的少尉軍銜,在楊震有意保持距離或是特殊的角度,讓其看不清自己長相的情況之下,日軍倉庫內部巡邏隊也沒有太注意,甚至連盤查都沒有盤查,讓楊震得以輕鬆的來到日軍營房前。

也許在這些日軍眼中沒有人能夠潛進這個戒備森嚴的倉庫,將楊震六個人當成了自己人,所以對楊震幾個人甚至都沒有太多的注意。這些人儘管有些麻煩,但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候。

等李明瑞解決了山上那處可以俯視整個日軍基地塔樓上的日軍之後,纔是對他們動手的時候。況且,只要做到了日軍守軍主力,即便是這十多個鬼子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來。

走到日軍營房之前,楊震看着因爲北滿特別寒冷的冬天而密封的嚴嚴實實,但一片漆黑,顯示日軍已經睡覺了的日軍營房,楊震微微一笑,並未進去。而是走到一處隱秘的角落,用刺刀將一扇窗子挑開,將從日軍那裡繳獲的幾罐毒氣用自己身上的棉衣包裹好之後,輕輕的丟了進去。

由於不知道日軍營房的格局,楊震選擇了三扇窗子挑開一扇,丟進去一罐毒氣。實際上楊震是有些多慮了。這裡的日軍營房是以中隊爲建制集中住宿的。也就說兩棟平房,一棟平房內住了整整一個日軍中隊。

爲了保暖,應對這裡冬季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除了少數軍官宿舍之外,採取的都是通鋪。楊震實際一棟房子,上打開一扇窗子就足夠了。

丟光了毒氣彈,等了二十分鐘,楊震示意與自己一同行動的兩名偵察兵,將防毒面帶好之後,幾乎是毫無忌諱的大搖大擺走進了日軍營房之中。

對於這些自哈爾濱突圍之後,在條件簡陋,幾乎費勁苦心才保管下來的毒氣罐的威力,楊震還是很有信心的。至於這些惡魔的殺傷力,楊震在那個魔鬼集中營之中就有了認識。他們之所以還要再進去,除了擔心有漏網之魚之外,便是要奪取日軍通訊電臺。

儘管這裡日軍通向外界的兩條電話線隱蔽的極爲出色,但卻未能躲過楊震與李明瑞這兩位積年老賊的眼睛。早在行動的第一時間就被掐斷了。但日軍營房外豎起的高高的電臺天線,卻告訴楊震,這裡的日軍還有另外一種通訊手段。只有奪取了電臺,纔是徹底的掐斷這裡日軍與外界的連續。

毒氣的威力,讓跟隨楊震一同進來的兩名偵察兵甚至有些恐懼。戰場之上的死人他們都沒有少見。但這裡日軍士兵死的極其恐怖的樣子,卻令他們多少有些覺得毛骨悚然外加噁心。

不過感覺到恐怖、噁心歸感覺到,但對着一時還沒有死透,還殘存着一口氣,爲數還不少的,正在苟延殘喘的日軍士兵卻沒有絲毫的手下留情,用刺刀將一個個還在痛苦中掙扎的日軍送回了他們的東瀛老家。

因爲這支偵察部隊在組建的第一天起,楊震就再三的交待他們,無論是在敵後偵察,還是作戰時,對敵人心軟,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無情。對敵人,除了比他們更不怕死之外,就要比他們更狠。

說實在的居然還有這麼多的日軍在中毒之後,並沒有死亡,還在挺着,楊震多少感覺到有些意外。這些日軍雖然已經中毒極深,幾乎沒有一點威脅。即便是看到對手的刺刀對着自己刺過來,也根本無力反抗。但此次毒氣戰的效果與之前相比,差了很多,也讓楊震有一絲的意外。

不過楊震也知道,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說到底,自己投放的毒氣數量和濃度還是不夠。若是有足夠數量的毒氣,就像在平房時,一次性投入那麼多,自己也不用在費這二遍事。

看着繳獲的電臺與全套的密碼本,接到除了現在已經巡邏到後山的日軍巡邏隊之外,其餘日軍已經全部清除的報告之後,心中鬆了一口氣的楊震轉過頭對着前來報告的董平道:“命令李明瑞立即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乾淨徹底的將殘餘的十幾名日軍全部解決掉。”

“還有給後續部隊發信號,讓他們立即進入這個日軍基地。並在進入基地之後,對這裡展開嚴密的搜索,每一寸土地,每一顆樹都要給我搜索到。”

日軍主要力量已經被清除掉,對於剩餘的那十幾個此時還在後山巡邏的日軍巡邏隊楊震自然不需要有什麼忌諱了。此時就算開槍,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下達完命令之後,楊震卻並沒有急於出去,而是打開了窗子更換空氣之後就坐在日軍值班處,也就是那位少佐守備司令官的辦公室,仔細翻看起這裡的資料來。他需要了解這裡日軍的所有一切。

儘管只看了短短的幾頁,楊震便知道自己的這個賭注下對了。這裡真的是日軍的一個絕密戰備倉庫。其儲備的物資之豐富,數量之大,足夠自己部隊數量再翻上一、兩翻後一年之用。

這個日軍倉庫是日軍爲了準備對蘇作戰,而特地在修建的。在戰時,其要負擔整個三江下游,包括撫遠、富錦、饒河、同江等地區日軍作戰使用。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要擔負西部興安地區的日軍作戰使用的部分物資的供給。

在瞭解完這裡日軍的情況之後,楊震又翻了翻日軍守備隊與佳木斯日軍,甚至關東軍司令部的各個通訊記錄。在翻看了通訊記錄,瞭解了這裡日軍與其上級的聯繫方式與手段之後,楊震心中慢慢的升起了異常一個大膽的想法。

就在楊震仔細思考自己這個膽大包天想法的可行性時,王光宇一聲興奮的報告聲打斷了他的思路。擡起頭,見到王光宇興奮的甚至有些失態的表情,楊震微微皺了皺眉。王光宇一向穩重,怎麼會如此失態?

不過回頭一想,王光宇很有可能在對日軍這個秘密倉庫搜索的時候,看到了倉庫之中的物資,楊震便釋然了。讓一個窮慣了的人,一下子得到一筆巨大的財富,恐怕沒有幾個人不興奮,還能像自己這般平靜的。

王光宇卻是沒有管楊震心中再想什麼,而是興奮的道:“司令員,你猜猜我們在鬼子倉庫之內發現了什麼?”

對於王光宇的表情,楊震微笑道:“看你高興成這個樣子,還能有什麼,不就是鬼子的軍火還有物資嗎?而且這個數量還不少吧?”

“您怎麼知道小鬼子倉庫之中的物資數量很多?”對於楊震的回答,王光宇顯得很不可思議。因爲他在接到信號之後,立即帶部隊衝了進來。在找到董平的時候,聽說楊震在解決掉全部日軍守備部隊之後,便一直在鬼子的隊部看資料並沒有離開。

對於王光宇的不可思議,楊震搖了搖頭道:“這裡既然是鬼子的重要軍事倉庫,那麼這裡的守軍對倉庫內的物資至少會有一個大概的數量。”

“我在這裡看了半天鬼子的資料,對於倉庫內的物資數量能沒有一個大概的數目?不過就是繳獲了一批物資,也不至於讓你如此失態吧。這可與你平日裡的性格不太符合。”

對於楊震略帶善意的批評,王光宇卻是搖頭道:“司令員,不是我失態,只是這倉庫的物資您過去看看就知道了。我的政委現在正在清點數量,看情形恐怕到明兒早上也無法清點清楚。”

“數量太巨大了,單單容易清點的火炮就足足有幾十門,還都是七五山野炮。另外還有十二門口徑至少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重炮。看數量,足夠裝備一個炮兵聯隊的。具體情況,您還是去看看吧。”

看到王光宇興奮的樣子,楊震有些不忍掃他的興致,正好心中也對日軍的這個倉庫究竟有多少物資而好奇,反正看資料也不急於一時,便隨同他一起去參觀一下。

不過在進倉庫之前,楊震猶豫了一下,還是吩咐王光宇立即給總指揮與郭炳勳他們發一個電報,讓他們立即帶着主力趕過來,協同接收這個寶庫。

進了倉庫,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楊震卻已經被這個秘密倉庫的規模給震撼了。這個倉庫規模之巨大,要遠比自己後世瞭解的舉世聞名,曾經駐紮了三個師團、一個旅團外加一個國境守備隊的東寧要塞羣倉庫還要巨大。

日軍這個倉庫分別佔據了相鄰的東西兩個山頭。東面是儲備服裝、物資、糧食等各種軍需物資的倉庫。而西面則是軍火倉庫。鐵路線則直接修進了山洞之中,所有物資運輸可以直接卸載在山洞之中。

自己那天所看到的隧道是屬於西側儲備軍火物資山洞的,而東邊儲備物資的倉庫面積還要大於儲備軍火的。兩個倉庫都各自帶有自帶的發電系統,通風極好。可以看得出來,日軍當初在修建這個倉庫的時候,下了不少的苦心。

出於時間的不足,楊震並沒有進物資倉庫,而是隻進了武器倉庫。卻沒有想到這裡給他帶了巨大的驚喜。儘管心中對這裡儲備的物資,有了一個大致的估算,但卻沒有想到這裡的物資要比自己從日軍守備隊指揮官那裡見到的還要多。

僅僅輕武器,不算輕重機槍,單單步槍大致估算就有上萬支,野山炮足足有五十六門,另外還有十二門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至於彈藥,楊震估算一下,至少夠日軍三個師團使用一年以上的。

而最讓楊震高興的不單單是發現了儲備巨大的物資,還在一個被單獨隔離開的單個山洞之中發現了一些製造武器的機械和部分原材料。單單裝彈機,就有兩部。甚至還有一部分子彈半成品。

對於倉庫之中出現了製造武器機械與原材料,楊震並沒有感覺到意外。小鬼子一向精打細算,考慮事情比較周密。這裡儲備了製造武器的機械與原材料,應該是日軍爲了在以後的戰局不利,後路被切斷情況之下,維持部隊戰鬥力而採取的一種辦法。

有了這些東西,就算是戰局不利,後勤補給被切斷,退至這裡的日軍也可以憑藉儲備在這裡的物資,甚至這些機械生產軍火繼續堅持下去。

只是讓楊震感覺到有些憤怒的是,這裡不少的機械是日軍侵佔瀋陽以及去年攻佔太原的時候,在中國人自己的兵工廠內繳獲後搬遷過來的。而這裡儲備的輕武器之中,甚至壓根就有當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攻佔瀋陽繳獲的部分東北兵工廠仿製的日式武器。

瀋陽兵工廠是中國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最大的兵工廠,而太原兵工廠則是中國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武器生產能力最強的兵工廠。論產品的種類,甚至還在當時控制在國民政府中央手中,與瀋陽、太原兩兵工廠一起號稱中國最大的三兵工廠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漢陽兵工廠之上。

這些機械都是眼下最好的兵工設備,尤其是被日軍繳獲的太原兵工廠的機械設備,都是山西那位老奸巨猾的主席從德國克虜伯工廠購買的最新產品。其品質,甚至超過日本自己兵工廠所使用的設備。

只是可惜這些本應該爲抗戰出力的機械設備,非但沒有能幫助它災難深重,貧弱的甚至連最基本的步槍、鋼盔產量都不能滿足軍隊基本需要的祖國擺脫掉外敵入侵的命運,反倒成爲日軍以戰養戰的幫兇,這不能不讓人感覺到心中的苦澀。

看着楊震沒有看那些擺放的整整齊齊的武器裝備,卻盯着這些單獨擺放的機械、設備不住的搖頭,不明白他此刻心中想法的王光宇有些好奇的道:“司令員,您怎麼總是盯着這些機械搖頭?”

對於王光宇的疑問,楊震搖了搖頭,指了指這些機械上的銘牌道:“你自己看吧,這些日軍準備用來製造屠殺我同胞軍火使用的機械設備是從那裡來的?”

聽罷楊震的話,王光宇順着楊震手指的方向看清機械上的銘牌之後,也不禁搖頭嘆息一聲。瀋陽兵工廠與太原兵工廠的真實規模有多大,王光宇並不知道。

但身爲東北人的他知道,按照東北軍的數量來說,瀋陽兵工廠的規模絕對不會小到那裡去的。因爲他在與日僞軍作戰的時候,繳獲過不少瀋陽製造的武器。

尤其是原投敵的東北軍裝備的遼十三式步槍,繳獲數量着實不算少。只是可惜這些精銳武器沒有成爲抵禦外敵的利器,反倒成了協助日軍屠殺中國人的幫兇。

沉默良久,王光宇道:“司令員,你也不必過於感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再一次放下手中的武器,堅持抵抗到底,終於有一天會將日軍徹底的趕出中國的。”

聽到王光宇的勸解,楊震沉默了好大一會之後,點了點頭道:“我也相信這一點。但這個時間會是漫長的,更是艱苦的。但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總有一天會取得勝利的。”

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機還不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
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機還不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