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

至於其他的意大利坦克,則直接被丟進兵工廠。拆卸掉炮塔,改裝爲自行火炮和自行高射炮。這批總數高達二百多輛意大利坦克,原有的極不可靠的菲亞特發動機將被更換掉。換裝爲蘇制T二六坦克使用的發動機,同時加裝法制一百零五毫米火炮或是高射武器,改裝爲自行火炮以及高射炮。

楊震一直以爲蘇聯人的BT快速坦克和T二六坦克的裝甲,對於現在戰場來說已經夠單薄的了。等這批意大利製造的所謂的M十一中型坦克,以及L六輕型坦克抵達之後,他才發現這批意大利坦克的裝甲,與最多隻能算是裝甲車的日本九四式輕型戰車相差無幾。

別說日軍九四式速射炮以及新式的一式速射炮,就是其裝備的二十毫米步兵自動炮,都可以輕易的擊毀這些坦克。而且這些坦克,發動機極爲不可靠不說,原始設計上結構帶來的限制,使得這些坦克還無法改進。

其火炮性能也相當的差勁不說,隨車移交過來的炮彈還寥寥無幾。因爲這兩種坦克的炮塔容量有限,英國人也沒有辦法像M,十四坦克那樣爲他們更換兩磅炮。繳獲的時候使用什麼火炮,轉交過來的時候還是使用什麼火炮,可這兩種坦克使用的炮彈卻是奇缺。

讓這種坦克上戰場那不是作戰,簡直是去送死。無奈之下,楊震寧可裝甲部隊還有一定缺編,等待蘇聯的戰利品,也沒有敢讓這批意大利坦克上戰場。而是丟進工廠,將其中的M十三坦克加裝一百毫米榴彈炮改爲自行火炮,或是作爲坦克牽引車使用。

剩下的大頭L六輕型坦克與M十一型坦克,則加上雙連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或是雙二十三高炮改裝爲自行防空武器。但即便這樣,這兩種坦克也必須要改裝發動機。否則多出來的不多重量,也足以讓這些心臟並不堅強的坦克趴窩。

這些坦克性能上的落後,以及幾乎沒有任何的改進餘地。使得楊震寧願自己的裝甲部隊暫時缺編,寧願冒着風險等待蘇聯人提供的戰利品。也不敢將這批坦克投入一線作爲主力坦克使用,而是全部改爲支援裝備。

不過蘇聯人也沒有讓楊震缺編的坦克部隊,等待太多的時間。隨着莫斯科戰役的組建進入尾聲,板上釘釘已經取得勝利的蘇聯人,開始陸續向抗聯移交他們在莫斯科會戰之中,繳獲的德軍坦克、火炮和其他武器裝備……

也不知道這幫傢伙出於什麼樣的心思,還是早就將主意打到了美國向地。,隨着莫斯科戰役的結束,蘇聯人向抗聯移交繳獲裝備的速度很快。到戰役進入最後準備階段時,發生的美國裝備被蘇聯方面全部扣押的事件,以及因爲此事搞出來的風波之前。蘇聯人已經全部履行完畢所有的協議。

甚至就在十二月底,莫斯科保衛戰最後收尾階段還在之中。蘇聯人向抗聯方面轉交的第一批十五萬頂德軍鋼盔和一百六十門火炮,以及一部分輕武器和彈藥就已經陸續的到位。只是這批火炮因爲缺乏彈藥,而暫時無法投入使用而已。

而到了一月底莫斯科保衛戰徹底的落下帷幕,正忙着準備繼續發起反擊的蘇聯人,又給抗聯提供了一百餘門德軍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以及三百四十輛德軍坦克,以及一批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輪式裝甲車。

儘管這批坦克是以三號坦克爲主,甚至還有部分二號坦克和三八T型坦克,四號坦克的數量並不多隻有不到百餘輛。但楊震利用這批德制坦克,在此次戰役發起之前,又重新調整了一下裝甲部隊的裝備編制。

裝甲一師的機械化步兵團,利用蘇聯人提供的德制半履帶裝甲車,替換下來原有的大部分運輸卡車。而裝甲二師由原來裝備的英、意、蘇輕型坦克爲主的裝備,在二月份則全部換裝爲清一色的德制坦克。

在這批德國坦克到位之後,裝甲二師下屬的兩個坦克團,連同前期英國人轉交的德國坦克。每團裝備了三十輛四號坦克,六十輛三號坦克。師直屬偵察營的BT快速坦克,則改爲二十輛德制二號坦克,BA裝甲車則改爲德制輪式裝甲偵察車。只不過因爲半履帶裝甲車,主要裝備了裝甲一師。剩餘的數量不多,該師的機械化步兵團還是使用的美製卡車。

而裝備一直沒有滿編的裝甲二旅,在接收了二師轉交過來的T二六坦克,實現了四個營的齊裝滿員。三個獨立坦克團,則配備了部分三八T坦克和BT快速坦克。至於裝甲三旅,因爲此戰沒有參戰任務,楊震也就沒有着急給他們換裝。

一次性接收蘇聯人移交過來的三百多輛德軍坦克和大量裝甲車輛,使得此次作戰所需部隊已經全部滿編,此時還不知道會之後搞出那麼大風波的楊震。還是按照計劃,準備給這個旅換裝爲美製坦克。

雖說這個計劃因爲蘇聯人扣押了美國人提供給抗聯的第一批坦克,轉爲己用而最終落空。但這件事情是還在按部就班的推行自己的計劃的楊震,現在遠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蘇聯人在雙方已經簽署了協議的情況之下,真的敢不顧一切的下手。

後面的事情楊震沒有想到,但是隨着英國人提供的第一批坦克,以及蘇聯人轉交的德式坦克陸續抵達。經過他周密的調整,到戰役發起階段,抗聯預定參戰的兩個裝甲師,兩個獨立裝甲旅,外加幾個獨立坦克營團,所有的坦克部隊全部都達到了齊裝滿員。油料隨着美國人提供的補充到達,也足以支撐半年使用。

到戰役發起之前不算提供給挺進軍的兩個坦克團,整個抗聯擁有的坦克數量已經達到了上千輛,保證了此次會戰之中的戰役突破速度。儘管其中性能最好的中型坦克,只有二百輛蘇制T三四型坦克以及四號坦克,但是卻保證了足夠的突擊手段。

不僅抗聯依靠蘇聯人提供的這批德國貨,補足了重裝備上的缺口,替換下了老式的已經不符合戰場實際需要的裝備。就連在東北換裝整編的挺進軍,也明顯跟着沾了光。到戰役發起的時候,已經是全部的法式鋼盔,手中的日式裝備也更換爲德式裝備。

只是最遺憾的是蘇聯人提供的德軍火炮,卻是因爲缺乏炮彈,而無法在短時間之內投入使用。這批德制一零五、一五零榴彈炮,以及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和一百五十毫米重步兵炮,蘇聯人一共轉交過來不到一萬發炮彈。在抗聯自己沒有形成產量之前,這批火炮還無法投入使用。

相對於陸軍的補充迅速,航空兵的戰鬥力調整卻是異常的緩慢。英國人答應的戰術轟炸機,都已經運到了海參崴,卻又接到了命令被轉運到了澳大利亞和印度。抗聯得到了全部飛機,只有幾十架虎蛾教練機。

而美國人和英國人答應提供的戰鬥機,則乾脆直接放了鴿子。美國人答應的作戰個飛機轉運給北非戰場上的英國人,而英國人去年許諾的颶風戰鬥機,則被轉交給了蘇聯人。到了戰役準備最關鍵的時刻,抗聯最急需的戰術飛機卻是一架都沒有得到。

不僅沒有得到美英許諾的戰術支援飛機,就連自己僅剩的蘇二輕型戰術轟炸機,也被蘇聯人硬生生給換走。也就是說抗聯此次會戰之中,能夠提供戰術支援的飛機,除了部分美製A二零攻擊機之外,就只有那繳獲的一百多架法國戰鬥機改裝的攻擊機。

從這批坦克抵達抗聯,代表着抗聯正式列入美國《租借法案》開始,到四二年二月份整個攻勢發起之前,抗聯得到的全部美英飛機,只有三十架虎蛾教練機,以及珍珠港事變之後,從菲律賓專場來的三十多架B十七轟炸機和六架B十轟炸機。

可這兩種用來進行戰略轟炸的飛機,拿來做戰術支援這不是開玩笑嘛?至於虎蛾式教練機,的確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初級教練機。百分百的英國飛行員,都是在這種飛機上成長起來的。但這是教練機,它能當攻擊機使用嗎?

楊震總算明白了貪婪的蘇聯人,爲什麼沒有按照他們與抗聯的協議,從這批飛機之中扣除一部分。三十架虎蛾教練機,蘇聯人要是也下手,那可就連飢不擇食都算不上了。而且對於蘇聯人來說,這些初級教練機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用處。

至於美國的轟炸機,是從東南亞經過重慶直接飛抵抗聯的。根本就沒有途徑蘇聯,蘇聯人想下手都沒有這個機會。儘管這些B十七轟炸機完整無缺的抵達東北,而且還隨機攜帶了大批的零部件,但是動用這種飛機進行戰術支援作戰,他楊震還沒有那麼的闊氣。

對於這種這邊剛剛簽署完協議,字跡還都沒有幹,美英兩國那邊就單方面違約的事情,讓楊震心中極爲不爽。他再三的警告皮爾遜和那位羅斯准將,如果美英兩國承諾的戰術飛機無法抵達,他將不得不終止此次會戰。

被楊震訓的灰頭土臉的兩個人,儘管找了無數的藉口,但是楊震卻依舊無法接受這種三方合夥算計自己的事情。英國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裝備,蘇聯人也得到了自己雖說不愛要,但有總比沒有好的裝備。輪到抗聯這裡,卻是兩手空空。

這種你這邊弓已經拉滿,那邊卻告訴你不好意思,我答應給你的箭因爲別人需要,暫時轉交給了別人,還了誰都不好受。對於這種情況,皮爾遜和羅斯兩個人也很尷尬。只是這種事情,他們也做不了主。

對於這兩個人來說,他們只有監督權而沒有決定權。所有的權利都在上面,上面是否全部遵守協議,這是他們決定不了的。而且對於兩個人來說,各自的上級都有放鴿子的理由,而且理由都很充分。至少在他們上級的眼中,是相當充分的。

只是他們決定不了援助究竟給誰,運到那個方向。但是這個替罪羊,卻是隻能由他們來承擔。無奈之下,這兩個倒黴的傢伙只能厚着臉皮,一邊坐在楊震的司令部催促抗聯展開行動,一邊挨着楊震的白眼。

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與親情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261章 思念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
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與親情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261章 思念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