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

太原.駐山西第一軍司令部。

筱冢義男緊鎖着眉頭看着下首的一衆軍官,這幾天的戰鬥已經將整個駐山西第一軍打疲了,此時整個駐山西第一軍已經沒剩下多少部隊了,第36、37師團只剩下不足一半的兵力了,剩下的幾個師團也是絕大多數傷亡過半,現在整個駐山西第一軍只剩下不到3萬兵力了,加上一萬餘僞軍,也不過四萬多一點,而圍在山西的中隊已經超過了百萬,筱冢義男知道是時候做出決斷了。

“諸君,現在天津和唐山已經被人佔領了,方面軍司令部也被圍困在了北平,連崗村君的第十一軍也被薛嶽的第一兵團拖在了河南,暫時無法北上,所以我們已經沒有任何援軍了,現在需要諸位和我一起做一個決斷,是繼續留在太原同這太原城一起共存亡還是要撤兵突圍。”筱冢義男說的很慢,他在觀察這些軍官們的反應。

結果和自己預料的差不多,其實這些軍官到中國並不是真正地爲了所謂的“聖戰”,更不是爲了天皇陛下,而是爲了他們自己的私慾和升官發財的慾望,所謂的“武士道”只不過是下層官兵們的武士道,一旦官至大佐聯隊長以上絕對沒有幾個再信奉武士道精神了。

現在華北的帝國部隊已經全面崩潰了,留下來幾乎沒有任何生還的希望,連天津那樣的重城中隊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拿下來,比起天津城的城防工事要薄弱的多的太原城更沒有幸存的可能。而且太原城靠近內陸,援兵暫時無法到達,所以幾乎所有的軍官都不反對突圍。

之所以之前沒有人提出來,完全是因爲日軍上下級森嚴的制度。如果沒有上級軍官的命令部隊棄城而逃的話都將會被裁定爲叛軍,日軍對待叛軍的一向是很殘忍的,不但自己本人要受到極爲嚴厲的懲罰,甚至於還會牽連到自己的親女,所以筱冢義男中將不提議的話是沒有人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提議的。

第一軍參謀長石原中騰起身道:“司令官閣下,現在方面軍已經無力迴天了,由於情報的失誤,我們嚴重低估了軍隊的兵力,更低估了他們的單兵實力。部隊根本就不是所謂的百萬人左右,而是最少也有兩百萬部隊參戰,同時還有大約五十萬以上的後備兵力,而我方面軍只有二十萬不到的兵力,與人的兵員之比達到了恐怖的10:1,所以這依仗我軍並不是輸給了人,而是輸給了我們自己。所以卑職認爲留在太原也沒有多大的作爲,只能陪着這座空城一起埋葬,還不如爲帝國保存一點實力。”

從前線剛剛趕回來的安達二十三中將也起身說道:“司令官閣下,人有一句老話,叫做“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我們可以失敗,也可以突圍,但是我們必須要爲帝國保存足夠多的兵力,這樣我們纔有捲土重來的機會,所以我同意突圍。”

見這兩位軍中的悍將都一起支持筱冢義男,其他人就更不會反對了,所以駐山西第一軍一致決定準備突圍。

雖然大體的方針路線是確定了,但是具體執行起來還是很麻煩的,就這樣撤出太原城簡直就是找死,現在到處都是中隊,要是籌劃不好的話,很可能剛出太原城就會遭到中隊的圍攻。失去了太原城的防護,只會讓駐山西第一軍死得更快而已。

再加上現在石門地區也有大約兩萬多帝國精銳,所以怎樣撤,又往哪裡撤就成了駐山西第一軍討論的關鍵。關於撤軍突圍的路線整個第一軍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是以石原中騰中將爲主的,他們主張撤往河南,然後同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一起夾擊薛嶽的第一兵團。第二種觀點則是以安達二十三爲首的軍官提出來的,主張第一軍全軍通過井陘關,然後同石門地區的日軍向會合,然後再尋機突圍。

兩個觀點都很有道理,不分對錯,考慮了很久筱冢義男還是決定南下同第十一軍會合。因爲就現在華北地區的中隊而言,最有戰鬥力的就是內軍區韓雲華所部的部隊,但是八路軍部隊現在大多數集中在河北以及山西東部,要是現在去同石門地區的部隊會合的話,最終將會和石門等地的中隊相抗衡,如果被纏住可就不妙了,所以筱冢義男中將最終還是決定全軍南下同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會合。

圍攻太原的是衛立煌的第三集團軍和晉綏軍的第三十五軍,而閻錫山和衛立煌也全部到達了太原前線。

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筱冢義男有魄力放棄堅固的太原城,更沒有想到日軍會向河南地區逃去。所以在筱冢義男所部發難的時候不管是中央軍還是晉綏軍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部隊傷亡慘重。而筱冢義男選擇突圍的方向也確實讓人很難想得到,之前韓雲華也想過日軍有可能突圍,而且向圍的 機率很大。但是現在看來韓雲華還是小瞧了筱冢義男,人家知道韓雲華所部現在勢頭正猛,根本就不去衝這個眉頭去,中條山防線的中隊不管是在人員訓練還是武器裝備方面都是很差勁的,所以筱冢義男直接就捏軟柿子捏,而且一下子就成功了。

爲了保證突圍能夠一舉成功,筱冢義男也夠硬氣的,一下子就放了一個步兵師團在太原城繼續吸引閻錫山和衛立煌的主力,迫使他們不能派主力部隊去追擊第一軍的主力。

第一軍主力突圍成功之後不敢有任何停留,直接向着豫北逃去。至於沿路的部隊看到浩浩蕩蕩幾萬鬼子都不敢出手阻攔,況且這個時候部隊的主力已經絕大多數都調到了晉中地區了,晉南的部隊都是一些守備部隊,自保都不足哪還有勇氣同日軍兩三萬大軍硬抗。

再加上這次突圍第一軍除了汽車之外就是騎兵,而且還扔掉了絕大多數無法帶走的輜重,所以行軍速度很快。所以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逃到了武鄉,而中隊的主力則是全部在太原附近。晉東南地區也不是沒有成建制的部隊,八路軍120師倒是有三個縱隊留在晉東南,但是卻不敢找日軍第一軍的麻煩,因爲就在得知日軍第一軍主力兩萬五千餘人逃到武鄉的同一時間,120師也收到了115師發來的電報,說日軍第十一軍的一個步兵旅團今天早晨已經佔領了武涉縣,距離豫北重鎮焦作不足五十公里了。而駐守豫北的國民政府孫殿英所部不戰而降,成了人的走狗。

接到消息之後120師立即主力回援晉東南,賀大師長更是直接命令留守晉東南的那三個縱隊不要隨意出擊,可以放日軍的第一軍過去,反正第十一軍也沒那個膽子孤軍深入到山西地界。沒有後勤支援、沒有兵員補充,再加上薛嶽所部30多萬大軍在一旁虎視眈眈,要是岡村寧次還有膽子孤軍深入山西,那麼就算中隊真的將第一軍和第十一軍全部吃掉也不是什麼問題。

所以筱冢義男很幸運的一路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擊就撤到了焦作,將第一軍的精銳保存了下來,至於留在太原的那個所謂的“師團”當然是被中隊剿滅了。不過對於那個留守師團筱冢義男也沒什麼好心疼的,雖然一萬六七千人的部隊損失了也確實不好受,但是裡面一多半是僞軍,剩下的都是無法帶走的輕重傷員以及一部分死硬分子。

第一軍逃出山西之後,整個山西地區已經沒有日僞軍的任何一個據點了,至1941年1月4日下午三點,整個山西光復。消息一經傳出全國振奮,一時間關於整個華北大反攻的整篇整篇的報道出現在全國各大報紙上,而韓雲華以及衛立煌、閻錫山、劉beng、賀lng等人的名字一下子變得全國聞名。之前已經是全國有名的抗日英雄的韓雲華現在更是幾乎成了戰神的代名詞,不管是國民政府還是控制的喉舌,對於這位年僅27歲的年輕將軍幾乎全部是讚譽之詞。

而且光復山西之後中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大震,與美國在東南亞戰場上的大潰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規模更大的援華提案很快就放到了羅斯福的書桌上。而韓雲華這個年輕的將軍第一次走入了美國總統的眼中,爲此羅斯福特意叮囑中國遠征軍總參謀長史迪威將軍北上延安考察一下中共這個政黨,同時派出幾個負有特別任務的記者前去中國塞北採訪一下這個中國將軍。

不過這些事情暫時和韓雲華沒有任何關係,現在他很懊悔竟然沒有預料到筱冢義男竟然南逃了。要知道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全殲駐山西第一軍,然後迫使北平和天津的日軍從海上撤離中國。但是現在事情恰恰相反,原本有逃生希望的日軍成了俘虜或者甕中捉鱉,而原本已經被判了死刑的大王八竟然逃出昇天了,這乾的都是些什麼事呀。

不過這樣也好,整整兩個多月的戰鬥已經將內軍區的部隊都打疲了,部隊現在急需要休整。剛剛接到消息,許世友所部已經攻破了北平城,城裡被日軍控制了的僞軍大批大批的戰場起義,現在中隊已經控制了大半個北平城,日軍已經被壓縮到了東城區的一小塊區域了。

不過許世友也發來電報說,這次進攻北平城遭到了日軍的頑強阻擊,日軍是鐵了心要同整個北平一起毀滅,所以整個北平到處都是地雷炸彈,要不是後來僞軍起義,將絕大多數的地雷引爆或者拆掉的話,恐怕他們得到的就是一座廢墟。

最令人髮指的是多田駿那個老鬼子竟然在紫禁城安放了3000多顆炸彈,他要將中國這座極具歷史意義的現代宮殿建築羣毀掉,幸好這個陰謀被潛伏在日軍當中的一個情報人員破壞了,不然就算是拿下北平城許世友以及整個內軍區都會背上永世的罵名的。

而八路軍二十多萬大軍,包括韓雲華所部的十餘萬部隊城東西兩個方向夾擊井陘關和石門一線的日軍,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戰果,而且石門的日軍守將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改變,韓雲華相信只要將井陘關拿下,那麼石門的日軍守將很可能會向中隊投降。

所以韓雲華急令許世友所部儘快掃清北平城內的殘敵,如果日軍華北方面軍的那些高級軍官現在還沒有被亂槍打死的話,那麼就全部押送到延安吧,但是在這之前務必要將他們從中國搜刮走的所有財富都敲出來,至於怎麼做就由許世友自己看着辦吧。

另外韓雲華還命令李井泉、王志國等人立即加緊對井陘關日僞軍的攻擊,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採用土工掘進的戰術先炸燬井陘關的日僞軍工事,迫使石門的日僞軍投降。

1月6日,許世友所部來電,北平城光復,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被許世友所部搗毀,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大將在部隊到來之前自裁於自己的地下指揮部,剛剛升任第五師團師團長的國崎登少將以及大批的日軍高級軍官被許世友所部俘虜,單單將官刀許世友就搜刮了十幾把,至於那些佐官刀許世友都不屑於看,直接扔給了下面的旅團長了。

很快南面也傳來消息稱,經過兩天兩夜的不停進攻,李井泉的野戰四師終於將井陘關的城防工事破壞殆盡,然後收復了井陘關,井陘關大約一個步兵聯隊的殘餘兵力逃回了石門,部隊正往石門方向進攻。

1月10,內軍區野戰四師一旅、二旅在石門外圍同八路軍129師386旅、獨立一縱勝利會師,接着石門守軍司令官澤田少將率領大約兩個步兵聯隊的日軍以及一萬多僞軍向中隊投降,至此整個河北也全部光復,加上之前光復的山西、歸綏、察哈爾,到現在爲止整個華北地區除了山東尚北日軍控制在手中之外,其他地方全部被中隊光復了。

中隊的英勇表現再一次讓世界震驚,尤其這一次完全是有中共的軍隊完成的,所以中國的名氣進一步得到了提升,當然水漲船也高,韓雲華的名氣再一次響徹全中國,而他巨大的個人照片更是直接被英美等國的情報機關放到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書桌上,就連一向自傲的斯大林在看完關於韓雲華的資料後也是大發感慨,稱韓雲華是中國的好布爾什維克,是值得廣大的蘇聯紅軍戰士學習的。

原本按照韓雲華的計劃是再打下河北和山西以及平津地區之後,部隊並不作停留,還要繼續南下攻打山東的,數百萬大軍齊聚山東,然後將鬼子在華北的最後一塊地盤拿下,將小鬼子趕下大海喂王八去。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首先是日軍大批的援軍在青島上岸,第一批就足足四個師團的步兵,甚至於還有一個戰車師團,現在整個山東地區已經聚集了日軍五個步兵師團、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和一個戰車師團的強大兵力,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人,在加上前一段時間山東管區司令官、第十二軍軍團長土橋一次中將看到華北地區形勢嚴峻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令將山東地區所有的青壯年都編入預備役部隊,然後派發槍支彈藥進行訓練,竟然也被他整出近四萬人的大軍,除此之外日軍還有三個師團的兵力已經在東京灣登船,準備運往華北。所以預計在一個月之內駐山東的日軍會達到恐怖的三十萬人,加上十來萬僞軍,那人數更是海了去,所以迫使韓雲華所部不得不停下來消化剛剛收復的地盤。

另外中國北方也顯得很不平靜,首先就是日軍關東軍第三軍正在山海關一線同獨立77師死磕,雙方打得都很激烈,但是總的來說還是獨立77師吃了點虧,被第三軍吃掉了整整一個步兵團。而科爾沁大草原上也是戰雲密佈,關東軍以及僞滿政府的幾個國防軍的騎兵師不斷將防線向歸綏東部拓展,而且還多次深入草原劫掠。

駐紮在錫林浩特的沈玉泉大怒,派出三個騎兵師前去歸綏東部作戰,雙方打了幾次遭遇戰,但是一直都沒有發生大規模騎兵遭遇戰,所以彼此間都很忌憚對方。後方不穩也使得韓雲華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命令部隊立即就地休整補充,等待軍區最新命令,而他自己則是帶着警衛團從山西前線返回了歸綏。RO

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278章 婚禮(三)第561章 東征第496章 休戰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590章 委員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33章 兄妹見面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590章 委員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481章 戰山東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64章 兄妹情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128章 落幕(三)第600章 蛟河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114章 整訓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600章 蛟河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1章 決戰叢林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316章 鋤奸(一)第34章 特戰成軍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625章 訪蘇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559章 美援蘇援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500章 會議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633章 回國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82章 初到魯西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561章 東征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
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278章 婚禮(三)第561章 東征第496章 休戰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590章 委員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33章 兄妹見面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590章 委員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481章 戰山東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64章 兄妹情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128章 落幕(三)第600章 蛟河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114章 整訓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600章 蛟河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1章 決戰叢林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316章 鋤奸(一)第34章 特戰成軍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625章 訪蘇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559章 美援蘇援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500章 會議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633章 回國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82章 初到魯西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561章 東征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629章 赴開羅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