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

1945年1月份,北半球的寒冬季節,日本人正忙着全力組織移民澳洲,他們從中國採購了大量的物資,當然這個是王漢章同意的,因爲要賺日本人的錢。

王漢章知道日本人有很多黃金和白銀,自日本撤退之後雖然雙方後來建交了,但是日本人是不被允許在華夏做生意的,此刻日本人因爲移民需要大量的物資,糧食、布匹等等。

華夏內部的關稅是零關稅,但是對外卻採取了高額的出口稅和進口稅,當然出口稅曾加的那麼高就是對付日本人的。

根據情報顯示儘管不允許日本人在中國經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通過走私爲日本人提供物資,所以王漢章才決定放開限制算了,如果不能打擊這些犯罪,那法律就變成了欺負老實人的工具了。

提高關稅有利於從日本人那裡獲取更多的黃金白銀,當然這個時候打擊走私絕對是無情的,國家已經開放了海禁,你總不能說你生活不下去才走私吧,別人通過正常貿易可以,你爲什麼不行。

儘管提高出口稅之後,民衆的利潤兵沒有大幅度提高,但是政府的財政收入卻提高了很多,當然日本人的黃金白銀也少了很多,結算的時候壓根就不用日本的貨幣,而是實用華夏的貨幣,所以日本人必須用黃金白銀先兌換華夏三國的貨幣才能購買貨物。

而對於日本來說不買又不行,他們的生產能力有限,而且大力移民後日本本土很多地方的東西都荒廢了,印度那邊經過大瘟疫,自己都不夠,也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日本人的,畢竟日本一直承認印度是主權國家,總不能去搶吧,他們這個時候不可能做這種事情,以後還需要印度幫他們一起對抗華夏的。

而美國那邊雖然跟他們達成和和平協議,但是美國人可是極爲排斥日本人的,另外美國政府也防着日本,兩國至今還沒有恢復建交。

另外美國需要安置那麼多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去美國的難民,需要大量的物資,那些商人的訂單已經滿滿的了。

因此此刻只有華夏三國還有多餘的生活用品可以賣給他們,價格雖然貴了一點,但是菲律賓那裡有大量的黃金,多抓蟹土著去挖就可以了,何況中國方面還可以用原材料換取或者賣給中國。

王漢章的這一計策不但讓日本人很受傷,更可憐的是印尼猴子和菲律賓猴子,日本人現在完全用不上他們,他們或者還嫌他們浪費糧食,巴不得他們早點死,這些人一部分被抓去當奴隸,其餘的被趕到深山當中開墾荒地,而他們肥沃的土地則被交給了日本的農民們。

這些猴子們被日本人肆意的壓榨,日本人最後的目標就是讓他們消失,讓東南亞的這些島嶼上不滿日本人的後代。

而在秦國方面,軍隊已經控制了恆河以北的所有地區,但是還沒有移民,印度的瘟疫實在太厲害了。

自從瘟疫肆虐到秦軍越過戈西河朝尼泊爾等恆河以北的地方接收土地,這裡的人幾乎死光了,偶爾看到一兩個,自然也被殺掉了,王漢章認爲這些人可能是有抗體,他們自己雖然不會死,但是隻要其他人跟他們接觸,很快就是染上瘟疫而死。

比如說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即天花,就是蒙古人西征的時候帶過去的,而在亞洲天花雖然也很可怕,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有抗體的,所以大多數人不會那麼容易感染,感染了有些人還是可以治得好的。

而當從來沒有得過天花的歐洲人突然碰上天花的時候,那麼因爲沒有任何抗體,因此一時間死傷慘重,被喻爲歐洲最黑暗的時代,文藝復興之後,歐洲就有大量關於黑死病的記載,而當黑死病消亡的一兩百年間,所有的歐洲人談起黑死病還色變。

在後來西班牙人發現了美洲,將天花傳染給了同樣沒有抵抗能力的印第安人和印加人,使得印第安人和印加人從幾千萬銳減到幾百萬。

其實西班牙人並不像英法那樣的殖民。西班牙的殖民方式是掠奪當地人的黃金白銀,讓當地人交重稅,同時爲了永久穩定的統治這裡,他們會派人和當地有聲望的酋長通婚,然後將混血兒扶上統治者的位置來幫助他們統治,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南美有大量的混血兒就是這樣的環境形成的。所以他們不會主動大規模的屠殺土著。

而英法則是把當地的土著儘量殺光,所以北美這片曾經被英國人和法國人統治的地方很少有印第安人,因爲英法不但將瘟疫故意傳播給他們,同時還大肆的屠殺他們。

還有一點可以證明殺掉這些印度人是正確的,那就是令人色變的梅毒。沒有幾個人知道其實梅毒是美洲土著們攜帶的普通病菌,當然只是對它們而言,但是對於歐洲、亞洲的人種來說梅毒是男人們的災難,人人談之色變。

當初就是西班牙人和當地的土著發生性關係後回到歐洲,然後慢慢的將這些病毒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遍了世界,而今天美洲的土著們卻對此沒有任何感覺,就像是接種的疫苗一樣。

所以王漢章十分擔心這些印度人會將瘟疫傳染給秦國的民衆,目前軍隊索道之處,只要看到什麼死屍,哪怕是白骨也會將其燒成灰。

另外組織了大量的醫學人員用消毒水一遍一遍的給這些地方消毒。

本地因爲雨水充沛,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雨水沖刷,已經非常的乾淨了,原來連動物全都死了,現在秦軍放養了一些動物,他們要看看動物們會有什麼反應,而且這個實驗需要一年的功夫,如果一年之後這些動物沒有問題,那就可以遷移人過來生活了。

對於印度王漢章唯一喜歡的就是印度人沒有廁所,所以他們的城鎮沒有下水道。後世王漢章因爲這個對印度人鄙視的不能在鄙視了,但是今天得知印度人的城市居然沒有下水道,王漢章發現自己頭一回喜歡印度人了。

衆所周知,城市的下水道是藏污納垢之地,什麼小便、大便、動物的死屍、各種生活廢水全部衝進了下水道,因此下水道是城市最髒的地方,那裡細菌滋生,非常容易引發瘟疫。

如果印度有下水道,而且每個城市都有的話,可想而知,印度那麼多死人,總有發了瘟疫被扔進下水道的,或者大量的人死後經過腐爛,下了場大雨將殘餘的東西衝擊了下水道,那下水道里能這麼幹淨呢,那些瘟疫的病菌就會永遠的生存在陰暗的城市下水道,如果不清理,難保他們不會在爆發,如果要輕易他們,那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啊!

所以王漢章喜歡印度人,引文他們要大小便直接找個草叢解決了,很快就會被細菌分解或者被太陽曬乾了。

沒有了這些,這些地方就要安全的多,現在唯一不安全的地方就是池塘了,那些地方的水一般是靜止的,印度死了這麼多人和動物,肯定會有很多死屍被拋進了池塘,因此中國軍隊還要在每個池塘裡面消毒,這個過程要半年左右,然後纔會抽乾池塘,將裡面的淤泥掏出來,或者直接將池塘用土掩埋。

至於河流和小溪就不用太擔心,平時水就是流進恆河再流入大海的,如今過了這麼久,期間下了那多麼雨水,那些東西早就被衝進了恆河甚至是大海了。

當初在恆河三角洲的秦國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印度人漂浮在恆河之上,然後奔向印度洋。

此時在印度的臨時首都班加羅爾,尼赫魯一頭白髮,他無數次對秦國表示抗議,但是沒有任何結果,秦國依舊每天朝恆河流域推進,甚至有可能越過恆河朝印度南邊推進,接管這些領土。

尼赫魯警告秦國說那是印度的領土,但是秦國政府說那是無主之地,一個人都沒有,誰有本事誰佔着,這令尼赫魯氣的吐血,但是他又沒有辦法,雖然那些地方肯定還會有幾個人,但是他也找不到啊!

而且就算找到了秦國會認嗎,誰都知道那是一個藉口罷了,一個掠奪印度領土的藉口。

而尼赫魯政府卻只能幹看着,他們在軍事上奈何不得秦國,想要進入那些瘟疫區卻又不敢,他們實在太害怕瘟疫會在僅有的人口當中爆發了,根據最新的統計,現在他們只有八千萬人了,這是什麼概念,原來他們有三億七千多萬人口,現在只剩下八千萬人,人口損失了五分之四,好久好在就算剩下八千萬,他們還是地球上的人口大國,另外就是這八千萬人大多數是身體素質好的青壯年,這倒是給了尼赫魯不小的信心。

其實自從尼赫魯基恩穩固了南方之後,他手下有一億多人,可惜那個時候日本人對他有野心,爲了控制的地盤多一點,他只能冒險北進,後來瘟疫就傳了過來,辛虧他夠狠,直接殺了很多,或者將那些人趕到瘟疫區去了。

再後來被秦國在恆河北邊的行動刺激到了,他還一位是瘟疫已經減弱,人只要注意一點就可以生存了,不會再感染瘟疫,加上秦軍接收的土地越來越多,他的危機感越來越重,最後冒了一次險,雖然有日本人的幫助,但是還是感染了一次,這次有損失不少人,他實在是操之過急,所以後來急的頭髮都白了,現在也不敢冒險,只能壓眼睜睜的看着秦國人在北邊佔領他們的領土。

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46章 見龍雲(一)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62章 大幕拉開第60章 海戰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4章 漢語編程第24章 海戰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5章 交好德國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39章 滅印度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54章 英美求援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15章 對策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6章 深入會談第25章 工業發展第38章 繳獲航母第33章 美援第61章 轉道日本第24章 初戰告捷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3章 敗退前夕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27章 憤怒、抉擇第36章 再次合作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31章 瘟疫蔓延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50章 御前決議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49章 御前討論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章 交易第31章 仰光大屠殺(中)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58章 普世價值第27章 那怎麼辦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第16章 工業體系第65章 撕破臉皮第43章 大戰前第37章 檢閱88軍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18章 亂扯一通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67章 中東內亂第25章 計劃泄漏第57章 日本人的對策第46章 見龍雲(一)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49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上)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38章 繳獲航母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41章 民主抉擇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51章 對日條約第33章 美援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4章 局勢危急第51章 進攻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56章 密約泄漏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12章 一定要進攻美國第38章 援助德國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28章 發動機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58章 橡樹行動(二)
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46章 見龍雲(一)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62章 大幕拉開第60章 海戰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4章 漢語編程第24章 海戰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5章 交好德國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39章 滅印度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54章 英美求援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15章 對策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6章 深入會談第25章 工業發展第38章 繳獲航母第33章 美援第61章 轉道日本第24章 初戰告捷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3章 敗退前夕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27章 憤怒、抉擇第36章 再次合作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31章 瘟疫蔓延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50章 御前決議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49章 御前討論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章 交易第31章 仰光大屠殺(中)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58章 普世價值第27章 那怎麼辦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第16章 工業體系第65章 撕破臉皮第43章 大戰前第37章 檢閱88軍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18章 亂扯一通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67章 中東內亂第25章 計劃泄漏第57章 日本人的對策第46章 見龍雲(一)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49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上)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38章 繳獲航母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41章 民主抉擇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51章 對日條約第33章 美援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4章 局勢危急第51章 進攻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56章 密約泄漏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12章 一定要進攻美國第38章 援助德國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28章 發動機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58章 橡樹行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