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

王漢章說完不再說話,給時間讓戴安瀾他們好好理清頭緒,說的太多說不定會適得其反,反正今天王漢章就打算死纏爛打,一定要說服戴安瀾等人揮師北上保衛臘戌。

良久之後,戴安瀾道:“你分析的很對,我戴某今天就違抗一次軍令,豁出去了,大不了到時候殺我的頭。”

其他一干人等或許也被說服,並沒有提出書面異議,王漢章道也很開心,有200師守衛臘戌,那麼遠征軍大部絕對有時間再情況不利的時候退回國內,不會再出現歷史當中的慘劇了。

隨即戴安瀾下令部隊集結火速趕往臘戌,不管那個假命令了,董瀚正想帶王漢章離開,王漢章在戴安瀾發佈完命令之後道:“師座,現在我們既然知道英國人背叛了遠征軍,我們應該通知孫立人將軍,免得英國人跑了,到時候要是他被日本人包圍了可就不妥了,另外英國人要逃跑的話,那他肯定會向上反映的,到時候上面自然不會追究我們不去支援英軍的責任了。”

戴安瀾點頭示意表示贊同,讓副官給孫立人發報,王漢章接着道:“我們這邊應該立即給史迪威、杜聿明長官,還有蔣委員長髮報,告訴他們我們得到情報,日軍一個師團已經在路上,他們要進攻兵力稀少、防禦空虛的遠征軍後勤基地臘戌,200師有鑑於自己的機動能力,決定先行一步,趕往臘戌,免得臘戌到時候真的被攻佔。另外還應該請求蔣委員長再派一個師過來支援臘戌,200師經過一系列的戰鬥,現在人員損失了四分之一,對付一個滿編的師團還是非常吃力的。”

戴安瀾想了想,然後緊緊盯着王漢章,一分鐘之後對董瀚道:“老董,這個人我留下了,他那個排,你再安排人,沒什麼問題的話,就這樣,我們立即動身。”

董瀚敬了一個禮道:“是,”隨即離開了。

戴安瀾對那個董瀚離開之後對王漢章道:“以後你就是我的副官了。”

王漢章敬了個禮道:“是,”隨後又拿出這三天來,寫的關於緬甸戰局的分析,連野人山的情況都詳詳細細的寫了進去,王漢章真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掉,所以只能把這些東西寫出來,能起到什麼作用,那是以後的事情了。“師座這是我根據這段時間的觀察,寫的一份關於佔據的分析,您抽空看看,我想應該有用的。”說着提給了戴安瀾。

戴安瀾接過去一看哈哈大笑,王漢章莫名其妙,戴安瀾道:“漢章的字可不如你剛剛那番言語啊!”

原來是說自己的字,不過那字寫的實在是不好看,前世王漢章的字從小學道高中可都是被老師點名批評過的,王漢章只好不好意思的摸摸頭道:“雖然寫的不好看,不過每個字讀很清晰。”

戴安瀾嗯了一下表示同意,“你寫的都是簡化字啊!”

王漢章道:“是啊!簡化字容易學,因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戴安瀾道:“沒有,只是純粹用簡化字寫字的還是比較少而已,所以很稀奇。”說罷戴安瀾就獨自看起王漢章寫的東西,王漢章也在邊上無所事事,副官的具體職責他還真的不知道,應該是呆在長官身邊不離開吧!那就呆着唄,王漢章也在一邊想着。

王漢章發現戴安瀾前前後後看了足足三遍,看完第三遍的時候戴安瀾看了一眼王漢章,他奇怪爲什麼以前木有發現自己的200師居然還有這樣的人才你,分析可是非常的到位,吧各種情況,還有中英兩國的差距、顧及都表達了出來,很多東西連他都沒有想到,但是眼前這個小小的排長居然想到了,戴安瀾彷彿發現了國寶,心裡想以後要好好栽培王漢章。

但表面上還是道:“漢章,你老實說,這些東西都是你寫的?”

王漢章道:“是啊!”戴安瀾只是問問,從之前王漢章的言談舉止來看,王漢章是有這個能力的,200師也沒有外人,要是有他肯定知道的,所以王漢章背後有什麼高人的情況立馬被他排除了。

就在戴安瀾想問王漢章時,副官拿着一份電報進來,原來是孫立人發來的,此時孫立人在籌劃給日軍進一步的打擊,收復失地,王漢章知道,但是沒有說,要不然就妖孽了,那就沒辦法解釋了,這都分析出來了,那就真的不是人了。

戴安瀾把孫立人發來的電報唸了出來,大意詢問戴安瀾是如何得知的,同時還說到他在集結軍隊,準備反攻日軍。戴安瀾很快就分析了一下給孫立人聽。

遠在仁安羌準備反攻的孫立人看着戴安瀾發回來的電報,看完氣的七竅生煙,英軍是不是真的要不告而別,瞞着她撤退,他不知道,但是自從救出7000英軍之後,他就在密切的關注着當面之敵,據他所知英軍根本沒有受到日軍的進一步攻擊,但是英國人居然上報遠征軍總部說受到日軍的攻擊,要求遠征軍總部派兵支援,雖然要是有一個師來支援他,效果會更好,但是他覺得戴安瀾說的對,英國人已經打算把他賣了,就像在同古出賣200師一樣,悄悄的撤退,到時候日軍就會毫無顧忌,包圍新編38師,那個時候新三十八師有沒有200在同古的運氣就很難說了。

孫立人仔細看了戴安瀾的電報之後,覺得應當密切觀察英國人,免得真的被賣了,到了當天下午。孫立人派出去監視英國人的人傳回消息,英國佬真的在撤退,孫立人沒想到英國人果真如此的卑鄙無恥,自己前一天救了他們,而英國人第二天就把自己給賣了,不打也就算了,但是連撤退都不告訴自己,太無恥了。

孫立人發報給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問反攻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亞歷山大信心滿滿的表示一切都在準備中,讓孫立人放心。孫立人徹底相信了英國人是真的要逃回印度了,孫立人並沒有質問英國人爲什麼撤退不告訴他,這樣問的話反而會給英國人解圍。

孫立人直接給史迪威發報質問史迪威爲什麼英國軍隊都在撤退,還不告訴他,既然都打算逃跑了,幹嘛還要同意他的反攻計劃?

史迪威莫名其妙不久前英軍還在發報給他,要求他派兵支援,怎麼一下子就撤退了,史迪威還以爲英國又打了敗仗,要逃跑了,但是現在又孫立人的一個師在那裡,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戰鬥,孫立人不知道。

史迪威立即發報給亞歷山大詢問爲什麼英軍在撤退,亞歷山大對史迪威也不隱瞞,直接道出了隱情,英國政府不想在在緬甸浪費寶貴的兵力了,同時告訴史迪威英緬軍的情況很差,隨時會崩潰,士氣全無,在打下去只不過是去送死罷了。同時亞歷山大催促史迪威讓200師快點到來,接手防務,掩護他們撤退。

史迪威接到亞歷山大這樣無恥的電報,真個人沒有發火,他已經氣的說不出話了,世界上還有比英國人更卑鄙無恥的人嗎?逃跑不告訴盟友,反而要別人掩護自己撤退。

史迪威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在這時,杜聿明的電報送來,原來杜英明得到消息,日軍已經有一個師團秘密北上臘戌,想要佔據臘戌和密支那,切斷遠征軍的後路和軍事補給,他已經讓200師趕往臘戌,無比保住臘戌了。

史迪威大發雷霆,指責杜聿明越權,將所有的怒火發泄在杜聿明身上,英國人他不是不敢得罪,但是所有的洋鬼子都覺得欺負中國人可比欺負英國人好的多,何況中國人現在非常需要美國的支持,相對而言,美國需要英國在歐洲抵擋德國人。至於他們也需要中國拖住日本人,那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令史迪威沒有想到的是,杜聿明這次完全不給他面子,針鋒相對,杜聿明質問史迪威爲什麼英國人暗中跑了,連個招呼都不打,難道又想新三十八師想200師當初那樣,由於英國人的逃跑被包圍嗎?還有如果臘戌和密支那被日軍佔據,那麼遠征軍怎麼回國,難道去跳海嗎?

一席話問的史迪威啞口無言,很久史迪威纔回復說遠征軍可以去印度。

一說這話,杜聿明就更來火了,開始戴安瀾把情報發給他的時候,他並不相信,他不相信英國人會那麼無恥,謊報情報,也不願意相信戴安瀾說的,要是遠征軍的退路被切斷,英國人只會允許遠征軍被當做難民收容,但是他還是給亞歷山大發了一份電報,問要是遠征軍回國的路被日軍佔據,遠征軍是否可以借道印度會中國,亞歷山大回覆道:“當然可以,不要只可以以難民的十分,大英帝國絕對不允許外國的軍隊踏入英國領土半步,除非從英國軍隊的屍體上他過去。”

杜聿明對英國人徹底死了心,這也是爲什麼他強烈支持戴安瀾不去仁安羌而是違抗命令去臘戌的原因,同時杜聿明也知道他上面還有總司令羅卓英和史迪威這兩個傢伙壓在他頭上。

杜聿明對史迪威冷嘲熱諷道:“輕微總參謀長先生,我們是以盟軍的身份還是以難民的身份呢?以盟友的身份,你能代表英國政府的態度嗎,以難民的身份,你還當中國是盟友嗎?我告訴你,亞歷山大說了外國的軍隊只能以難民的身份進入印度,什麼叫難民,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就是要想英國人繳械纔可以。”

得到杜聿明的回覆,他知道這次中美英在緬甸失敗了,英國人拖後腿、不配合、使絆子,中國軍隊不相信他,不過他自己只是個光桿司令,確實沒有給出什麼東西讓中國軍隊相信他,英國人一直在拖他的後腿,每次要乾點事情就被英國佬攪和了。史迪威一拳很的很砸在桌子上罵道:“該死的英國佬!”

第27章 那怎麼辦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24章 海戰第43章 大戰前第50章 德國對華宣戰第33章 美、德聯盟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51章 冬眠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15章 對美宣戰第57章 終極武器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16章 水淹日軍第65章 中日結盟第12章 大秦立國第57章 終極武器第10章 全殲56師團第57章 大寒冬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57章 龍雲稱帝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39章 滅印度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41章 民主抉擇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51章 冬眠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1章 中蘇戰爭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52章 高爾察克投降(上)第49章 白人聯合第51章 進攻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42章 這就叫卑鄙無恥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65章 撕破臉皮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50章 下定決心第66章 世界震驚第3章 ,三巨頭會議(下)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2章 ,三巨頭會議(中)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9章 白人聯合第45章 終極策略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7章 武力解決外蒙問題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22章 隱患第25章 御前計劃第47章 送唐刀第14章 夢想破滅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42章 紅魔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33章 美援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26章 果敢土司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46章 日軍撤退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25章 御前計劃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49章 白人聯合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48章 準備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3章 有何詭計第46章 見龍雲(一)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14章 內政(一)第26章 日本的對策
第27章 那怎麼辦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24章 海戰第43章 大戰前第50章 德國對華宣戰第33章 美、德聯盟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51章 冬眠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15章 對美宣戰第57章 終極武器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16章 水淹日軍第65章 中日結盟第12章 大秦立國第57章 終極武器第10章 全殲56師團第57章 大寒冬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57章 龍雲稱帝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39章 滅印度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41章 民主抉擇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51章 冬眠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1章 中蘇戰爭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52章 高爾察克投降(上)第49章 白人聯合第51章 進攻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42章 這就叫卑鄙無恥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65章 撕破臉皮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50章 下定決心第66章 世界震驚第3章 ,三巨頭會議(下)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2章 ,三巨頭會議(中)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9章 白人聯合第45章 終極策略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7章 武力解決外蒙問題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22章 隱患第25章 御前計劃第47章 送唐刀第14章 夢想破滅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42章 紅魔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33章 美援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26章 果敢土司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46章 日軍撤退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25章 御前計劃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49章 白人聯合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48章 準備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3章 有何詭計第46章 見龍雲(一)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14章 內政(一)第26章 日本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