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

二月二日,爲了安撫楊邠、郭威,也爲了表明李濤的奏章謹代表他個人的意思、並不代表皇家的主張,劉承祐發表了新的人事任命狀:任命樞密使楊邠,擔任中書侍郎、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並賜金百兩,保留其樞密使原職。任命樞密副使郭威爲樞密使,負責處理樞密院日常事宜,並賜金百兩。又加授三司使王章同平章事的職位。

其實在劉知遠生命晚期,楊邠已經擔任了以上這些職務,這次不過是劉承祐用明令來確認而已。不過劉承祐爲了表示自己對楊邠的信任,規定凡是中書頒發的委任狀、各部院的奏章,都指定楊邠來考慮斟酌,做出謀劃。而任命郭威擔任樞密使,處理過去需要楊邠處理的軍事事務,也不過是遵從軍政分離的原則而已。

這下楊邠心滿意足,對皇帝再無怨言。而三位丞相(蘇逢吉、竇貞固、蘇禹珪),權柄大減,政事完全由楊邠裁決。楊邠沒有點頭,就沒有一個人敢去執行,於是行政工作不是停頓,就是滯留不前。三位丞相每次舉薦的人才,如果不符合楊邠的意思,即便是任命一個縣的主簿或縣尉,也不會得到批准。

其實楊邠也不全是出於私心,過去蘇逢吉等三位丞相任命官職過於氾濫,受到了大家的指責,楊邠打算矯正積弊,所以對任命官職之事,非常慎重。不過楊邠對於丞相們的舉薦名單過於刁難,以至於許多人得不到一官半職,也失去了對後漢的依戀。而且凡是因父兄而取得的蔭官,或是從低階層逐漸升到高階層的,都受到了楊邠的爲難,有些個矯枉過正!

劉承祐表面上就是隻乖乖兔,不過乖乖兔也有野心,這次他倒是牢記李太后的吩咐,想要先掌控軍權。在他看來,能用的武將不多,而忠於皇室的武將更少。在被他信任的這些人之中,李太后的六個弟弟肯定名列前茅,也就是劉承祐的四個成年舅舅被劉承祐視爲貼心人。

於是劉承祐很快下詔,任命李洪信爲侍衛親軍馬軍都副指揮使,任命李洪建爲侍衛親軍步兵都都虞候,任命李洪義爲護聖軍左廂都校,任命李業爲武德使(宮廷裡的雜務官),並任命趙弘殷爲護聖軍右廂都校。

反正這些官職並不算太大,而且李氏得封太后,肯定會對孃家人加官進爵,而李洪信、李洪建、李洪義等人雖然本事平庸,在劉知遠時期卻也熬了不少資歷,如今稍加升遷,郭威、史弘肇等人並無異議。而趙弘殷雖然名聲不顯,功勞不高,但是資歷方面很是豐厚,提拔他爲右廂都校算是按步升遷,史弘肇也沒有表示反對。

只是虧了董遵誨、解暉兩人,兩人在防治瘟疫時期做出了較大貢獻,如今在河務上也踏踏實實做事,不過侍衛親軍馬軍都、步兵都和護聖軍裡的空缺官職全部填補起來,史弘肇一時也無法爲其升官。董遵誨牢記姑父馮道的教誨,多做事、少說話,時人都認爲他忠厚老實;而解暉憤憤不平,時有怨言。

在升遷了自己的幾個舅舅之後,劉承祐停下了在禁軍中的擴充腳步。李太后悄悄提醒他,如果再繼續搞下去,很可能會觸及史弘肇等人的核心利益,還容易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感,一動不如一靜。

當然,劉承祐不甘心只做應聲蟲,既然中央禁軍方面無法再做動作,那就在地方上做點小動作吧。尤其是趙匡贊入宮參見李太后,更是給了劉承祐以錯覺。

劉承祐當時向趙匡贊問道:“趙愛卿,前幾天楊愛卿等人建議將晉昌軍改爲永興軍,您作爲晉昌軍過去的節度使有什麼看法?”

趙匡贊憨憨一笑:“俺十分贊成中央的意見,並無任何異議。”

劉承祐就向趙匡贊稱讚道:“將軍忠心於朝廷,實在是武將中的楷模。不過就此徹底放棄晉昌軍,未免有些可惜。不知將軍可有要向禁軍推薦的人才,如果有的話,儘可以提出,朕也可酌情安排。”

趙匡贊心裡嘀咕,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在試探我嗎,前幾天才殺了杜重威,現在又要對我下手?!不過仔細一想,趙匡贊又放下心來,這不過是小孩子試探的把戲而已,反正自從王景崇西征以來,我的舊部就被他改編整頓,也無法像過去一樣調動。既然如此,我就大方一回。

趙匡贊於是從袖子裡掏出一塊令牌,恭敬地獻給劉承祐,並對他低聲說道:“這時微臣過去擔任晉昌軍節度使的令牌,如今晉昌軍已經改爲永興軍,不過微臣的牙兵(親信部隊)仍然聽從這令牌號令。微臣現將此令牌交予陛下,如果陛下願意讓微臣的牙兵們來禁軍發展,可以派人持此令牌傳令。”

劉承祐大喜,連忙接過令牌,對趙匡贊稱讚道:“趙愛卿實在是忠貞爲國,朕也不忍心讓愛卿的牙兵流離失所。這樣吧,過些日子朕就派人將他們招來,補充進護聖都,也好讓他們有個前程。”

劉承祐一邊說着冠冕堂皇的話,一邊心裡暗叫:這下發達了,這些人可都是牙兵出身,皆是百戰精銳,如今全落入我的掌控之中,實在是老天助我。反正護聖都的左右廂都校都是我的親信,再以這千餘牙兵加以震懾,護聖都就會徹底落入我的掌控之中!

等到趙匡贊離開皇宮,劉承祐立即派供奉官王益悄悄出京,前往鳳翔府徵調趙匡讚的牙兵。王益受命,爲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也不乘坐慢悠悠的渡船逆流而上,而是帶着隨從快馬加鞭,一人數騎,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趕到了鳳翔府!

趙思綰接到令牌之後心中大驚,尤其是王益快馬加鞭、急不可耐的樣子,更讓他眼皮猛跳。我們在這鳳翔府悠哉度日,幹嘛要調我們去東京(開封府)呢?其中有什麼陰謀?

趙思綰越想越是擔心,便悄悄前去拜見鳳翔軍巡檢使王景崇。而恰巧王景崇剛剛得知侯益就任開封府尹的消息,還知道侯益在東京對自己竭力詆譭,指責自己一意孤行、霸道蠻橫,心情十分惡劣,對中央徹底失望,甚至有些個怨恨。所以趙思綰過來拜見後,王景崇不斷從中挑撥,讓趙思綰感到極爲恐懼,彷彿入京就相當於送命。這樣一來,趙思綰就起了異心!

第109章 直入鄴都(下)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412章 較量(中)第163章 轉戰西關城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388章 有我無敵!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64章 夜襲(二)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396章 進軍濠州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76章 襄州定策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252章 誰爲皇帝(4)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8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下)第71章 相互算計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305章 再戰北漢(1)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215章 逃離開封府(3)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64章 郭威出征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107章 爭鬥(下)第222章 逃離開封府(完)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45章 巡視一營第135章 瘟疫(上)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388章 有我無敵!第332章 功虧一簣第360章 截流!?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173章 崩潰的西北角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507章 築基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下)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85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41章 破柴都第4章 大哥,俺也沒錢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303章 歸去來第81章 月黑殺人夜第392章 奮起追擊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247章 打劫!(上)
第109章 直入鄴都(下)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412章 較量(中)第163章 轉戰西關城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388章 有我無敵!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64章 夜襲(二)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396章 進軍濠州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76章 襄州定策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252章 誰爲皇帝(4)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8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下)第71章 相互算計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305章 再戰北漢(1)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215章 逃離開封府(3)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64章 郭威出征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107章 爭鬥(下)第222章 逃離開封府(完)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45章 巡視一營第135章 瘟疫(上)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388章 有我無敵!第332章 功虧一簣第360章 截流!?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173章 崩潰的西北角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507章 築基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下)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85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41章 破柴都第4章 大哥,俺也沒錢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303章 歸去來第81章 月黑殺人夜第392章 奮起追擊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247章 打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