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

長壽村中軍大營,都監李存瓌唉聲嘆氣坐在一角,狼狽不堪的劉承鈞和白從暉面對面坐着。劉承鈞只不過是頭上沾了些枯草,外帶跑丟了一隻靴子;白從暉胸前卻有好大一灘血跡,左肩處更是纏了厚厚的繃帶,血還在不斷地滲出來!

李存瓌嘆了口氣,低聲勸解道:“白將軍,殿下也是沒有辦法,他要是有心思臨陣脫逃,哪裡會只帶出十餘親衛?!”

劉承鈞也對白從暉連連賠罪:“白將軍,當時敵軍騎兵勢不可擋,我軍潰兵將所有防線衝散。我雖然沒有親自上陣,可也是在拼命抵抗,甚至將親衛隊整個押了上去。只是敵軍過於強大,實在是頂不住啊!”

劉承鈞的侍衛副將程筠也在一旁說道:“殿下當時拼命督戰,是我看到敵軍勢不可擋,這纔將殿下硬拖下來。當時我還特意派人前去通稟將軍,您可不能將這全軍崩潰的責任全都賴到我家殿下身上。”

其實白從暉也明白,劉承鈞作爲劉崇現存的長子(傳言劉贇已死),即便將全軍葬送,回到晉陽以後,也多半不會被皇帝問罪。白從暉之所以揪住劉承鈞的過錯不放,不過是胸口這口悶氣沒出而已。加上自己本部人馬損失殆盡,自己又受了重傷,心中不由得憤恨異常。現在有程筠給了一個臺階,白從暉也就坡下驢,只是長嘆數聲。

李存瓌輕輕點頭,大聲說道:“這纔對嘛,只要咱們同心協力,那周朝的軍隊又耐咱們如何?我手中尚有兩千精銳士卒,不知殿下和白將軍還有多少直屬部衆?”

劉承鈞低着頭低聲說道:“我手下還有五百人。”

白從暉也低聲說道:“我的直屬部下只剩下不到三百人!”

李存瓌大驚,連忙問道:“不可能啊,損失怎麼會這麼大?那董遵誨一共纔有多少人,怎麼可能消滅咱們這麼多隊伍?!”

白從暉嘆息着說道:“先前在晉州城下我們中了王晏老賊的伏兵之計,被射殺了千餘精銳士兵。接着投入了兩千弓箭手和一千多名精銳士兵,基本上都被那董遵誨和王晏兩軍聯手絞殺,很少有人成建制地逃回來。安元寶所部近千士兵,全都陷在了城頭,一個也沒逃出來。這已經是五千士卒,全是正規軍士兵。隨後在營地防禦戰中,我爲了救助殿下,拋下了近千名士兵;而殿下也在抵禦敵軍的進攻中,損失了近千人。

當然,不是說損失就意味着全軍覆滅,他們大多隻是被打散了編制,在短期內失去了作戰能力。幸好此次出征的萬餘人大多都是晉陽本地人,家眷都在晉陽附近居住,投敵的可能性比較小。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收容,會有被打散的士兵們前來長壽村與咱們會合。”

李存瓌也長嘆一聲,“只是可惜了那些青壯,經過這一役後他們大多逃散,咱們很難再抓捕到這麼大的數目嘍。”

劉承鈞也在一旁連連嘆息,自己當時還是膽氣太弱了點,如果能夠集結更多的部隊隨同逃亡,那如今的局面要好上許多。現在後悔也沒有辦法,也只能多派斥候引領潰兵來此了。

李存瓌也曾提議向晉陽緊急求援,卻被劉承鈞和白從暉聯手攔了下來。兩人剛打了個大敗仗,哪裡敢讓皇帝現在就知道,要是被調回晉陽,那纔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兩個人只希望再打個翻身仗,這樣日後就算告訴皇帝曾經慘敗的真相,也會被皇帝赦免這罪過、輕輕處置。

在休整三天之後,北漢軍恢復到五千人左右。據最後歸隊的士兵講述,落在後面的士兵已經盡數被董遵誨的追擊部隊所擒獲。

劉承鈞與白從暉、李存瓌兩人商議一番,決定拿隰州開刀。反正隰州刺史許遷只有千餘士兵,應該很容易將其拿下。於是劉承鈞立即下令,全軍集結整編,確立編制,隨時準備出動。

此時,董遵誨也與王晏在城中商議戰事,王晏對董遵誨說道:“將軍先前說要突襲長壽村,老夫以爲不妥。那劉承鈞雖然遭受重創,卻也還有五千餘人,而將軍所部雖然精銳,可戰者卻不足七百人。依老夫的意見,還是固守晉州,等候朝廷派出的大股援軍吧!”

董遵誨覺得有些道理,但他更記得毛主席的詩詞:亦可乘勝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現在敵軍膽氣已泄,如果坐等他們恢復過來,那豈不是犯了大錯?!別忘了根據王晏的情報,敵軍還有五千人,可晉州守軍如今只有千餘人,而董遵誨也只有七百人,依然處於兵力上的劣勢。雖然安元寶戰場起義投降,可無論是王晏還是董遵誨,都不敢相信他的忠誠度,必須留出部隊來監視他們。這樣一來,兵力更加不足。

這時巡檢使王萬敢對王晏說道:“大人,董將軍說得其實也有些道理,咱們得趁此良機痛打落水狗。要是等劉承鈞他們捲土重來,咱們可就要大費周折嘍!”

王晏冷哼一聲,你董遵誨雖然救援晉州有功,卻也還是脫不了年輕人的本性,行事魯莽至極!不過話雖如此,董遵誨畢竟是救援有功,老夫也不能太駁他的面子。而且董遵誨還有王萬敢等人的支持,如果老夫強硬反對,未免有違衆意。這王萬敢也真是可惡,他前幾日正好出城指導堅壁清野工作,錯過了晉州保衛戰。現在寸功未立的他爲了戰功,居然也同意起毛頭小夥的見解來。

王晏咳嗽一聲,對董遵誨說道:“老夫守土有責,這出擊長壽村的事還是要從長計議。不過老夫城中所建的戰俘營倒是很是空缺,董將軍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將那些俘虜押送到戰俘營中,相信漢倫他們會非常樂意幫忙看守。而且城中的醫療條件、藥材儲備遠超過城外,我聽說董將軍建了一個傷兵營,您可以將傷兵們交付給我,不用操心。”

董遵誨連忙道謝,在移交俘虜和傷兵之後,騎兵至少可以出動六百五十餘人,無論是偵察還是偷襲,都可以後顧無憂。

衆人商議一番,決定由定遠將軍董遵誨率領本部騎兵前往長壽村方向尋找戰機,由巡檢使王萬敢率領新招募的兩千青壯隨後支援。至於建雄軍節度使王晏,則坐守晉州,穩固後方。

於是董遵誨留下王政忠及一干護衛,負責傷兵一事,自己則率領剩下的六百五十名騎兵立即出城,前往長壽村。而王萬敢將自己的兩千青壯交給節度判官漢倫率領,自己帶着五十名護衛士兵親自擔任董軍嚮導。

不久,隊伍就來到了長壽村,此地位於綿山鎮西南方向,距離綿山鎮約有三十餘里。此地南臨靈石,北靠四窯,東臨綿山,西連山嶺,乃是兵家必爭之地。站在綿山之上,就看到此地景色優美,聞着空氣清新非常,相信久居於此,必可長壽。

董遵誨低聲向王萬敢詢問道:“王將軍,你覺得你所部青壯戰力如何,能否參加大戰?”

王萬敢憨然一笑,低聲說道:“咱們現在都是自己人,我也說些實話:晉州能戰的部隊都被王晏捏在手裡,誰也不許動用。而這些新招募的青壯只能打順風仗,要是強攻,應該無法指望他們。”

董遵誨倒是放心了,他也是如此認爲,只是礙於王萬敢的面子,無法直言相勸。董遵誨還害怕王萬敢固執從事,一路上也不敢多加勸說。董遵誨點了點頭,低聲問道:“王將軍,你說此地距離那綿山鎮不過三十餘里,那綿山鎮上可有守軍?”

王萬敢撓了撓頭,不確定地說道:“應該有吧。綿山鎮屬於隰州地界,應該有部隊在那裡駐守。不過前段時間,北漢軍聲勢浩大,隰州刺史許遷根本不敢動彈,已經將全部部隊撤回隰州。現在北漢軍戰敗,許遷也是膽大貪功之人,應該會有所舉動。”

董遵誨這纔對王萬敢低聲說道:“敵軍在這長壽村已經休整了這麼長時間,糧草無缺,應該也恢復了不少士氣,對咱們可能有的偷襲也會有所戒備。如今之計,只能千方百計地壯大咱們的實力。我建議王大人立即派人去綿山鎮,看看能否從那裡得到一些增援。那裡的守軍畢竟是隰州的正規部隊,戰力應該較強。而且他們熟悉地理,對咱們也會有所幫助。”

王萬敢連連點頭,立即挑選青壯做信使,抄近路前往綿山鎮。半天之後,那信使不負衆望,居然帶回來五百精銳士兵,爲首之人正是隰州刺史許遷麾下的步軍都指揮使孫繼業。

董遵誨與孫繼業寒暄幾句,通報了當前的情況。孫繼業也對董遵誨羨慕地說道:“將軍,我也聽說了你們前幾天取得的大勝,大家都很是振奮。我家許大人立即命我率軍偷襲長壽村,希望能支援晉州的防禦作戰。可是我部兵力薄弱,現在得到了你們大部隊的支持,我可就放心了。經過近幾天的偵察,我發現了敵軍防守上的一個漏洞!”

董遵誨大喜!

……

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483章 天命?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423章 屠城?!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135章 瘟疫(上)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214章 逃離開封府(2)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472章 壯士淚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127章 西行平叛(3)第10章 坊中起爭端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185章 誅殺趙思綰(5)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64章 夜襲(二)第16章 以爹壓人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461章 活下去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159章 大戰王景崇(6)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394章 河上斬蛟龍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45章 巡視一營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436章 輕取益津關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459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77章 化裝入城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64章 夜襲(二)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423章 屠城?!第461章 活下去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1章 重生古代第411章 較量(上)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185章 誅殺趙思綰(5)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315章 御營密談(上)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64章 夜襲(二)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197章 血案(下)
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483章 天命?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423章 屠城?!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135章 瘟疫(上)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214章 逃離開封府(2)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472章 壯士淚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127章 西行平叛(3)第10章 坊中起爭端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185章 誅殺趙思綰(5)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64章 夜襲(二)第16章 以爹壓人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461章 活下去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159章 大戰王景崇(6)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394章 河上斬蛟龍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45章 巡視一營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436章 輕取益津關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459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77章 化裝入城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64章 夜襲(二)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423章 屠城?!第461章 活下去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1章 重生古代第411章 較量(上)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185章 誅殺趙思綰(5)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315章 御營密談(上)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64章 夜襲(二)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197章 血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