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再戰北漢(1)

郭威駕崩以後,郭榮還沒等登基,就立即按照郭威的遺命,對羣臣進行封賞:冊封丞相馮道爲太師;冊封範質爲尚書左僕射,兼修國史;加封李谷爲右僕射,兼集賢殿大學士;升端明殿學士尚書王溥爲同平章事。同時,任命宣徽北院使鄭仁誨爲樞密使、樞密承旨魏仁浦爲樞密副使,授予龍捷軍左廂指揮使樊愛能爲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虎捷左廂指揮使何徽爲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加封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爲武信軍節度使,校檢太保;加封壯武將軍董遵誨爲忠武將軍,並加勳爲上輕軍都尉。

因爲此時後周所面臨的局勢遠好於歷史同期,所以當郭威在滋德殿駕崩以後,郭榮並沒有封鎖消息,而是向羣臣宣佈了這一消息,舉國同悲。三日之後,馮道等老臣奉郭威遺命,爲郭榮舉行登基大典。

不只是巧合還是郭榮的福氣施然,在郭威登基的那一天,連續多日的陰朦天氣猛然轉晴,露出紅彤彤的太陽來。所有人都稱之爲吉兆,就連郭榮也很是開心。在經過形式上的推辭之後,郭榮正式繼任皇帝。

郭榮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太常卿田敏爲郭威擬定諡號,不久田敏就上尊諡爲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

就在郭榮忙着登基的時候,後漢劉崇得到了郭威駕崩的消息,他長嘆一聲,隨後大喜過望。立即命令樞密使擬定起兵南下的政策,並馬上派出使者前往遼國,請求上國出兵協助。

在許下了許多金銀珠寶、糧草器械之後,遼國答應出兵,命令武定軍節度使、政事令耶律敵祿(楊袞)率領萬餘騎兵,趕赴太原與後漢兵馬會師。

劉崇得到了遼國的援兵,心中大定,於是親自率領三萬人南下,並任命義成軍節度使張元徽爲前鋒都指揮使,與遼軍在團柏一帶會師南下,直撲潞州!

駐守潞州的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得到消息後並不慌張,反而覺得自己終於等來了立功的機會。他馬上派遣自己的心腹手下穆令均率領步騎兵兩千迎敵,自己則親率主力部隊進駐太平驛。

後漢軍馬上次在晉州吃了董遵誨的大虧,現在格外謹慎,尤其是那領軍的張元徽,乃是後漢建立後第一次領軍出征,分外小心。

張元徽跟穆令均接觸之後,假裝戰敗撤退,將那穆令均誘入伏擊圈,而後全軍發動,將穆令均所部團團圍困。

穆令均發覺中伏之後,並沒有慌張,而是立即指揮人馬突圍。混戰之中,穆令均戰死,所部潰敗。而急於爲他們解圍的李筠也遭受重創,只能夠退守上黨一帶。

郭榮很快得知了消息,不過他並不知道李筠大敗,也就沒有過分擔心。過去遼漢聯軍又不是沒有南下過,不還是在晉州碰得頭碰血流,被董遵誨打得屁滾尿流嘛!在郭榮看來,遼漢聯軍的這次南下,正給了自己一個樹立威信的機會!

於是郭榮打算御駕親征,與文武百官一同商議此事,沒想到卻遭到了百官們的一致反對。大家都說:劉崇上次在晉州被打得大敗,不僅軍力遭受重創,士氣也很低迷,未必有膽量親自上陣,這李筠稟告的情報並不一定爲真。現在陛下剛剛繼承大統,人心未定,先帝的靈柩也還沒有下葬,如果陛下戰敗,人心很容易動搖。我軍最好謹慎行事,派遣一員大將領軍出擊就是了。

郭榮連連搖頭:“朕倒是覺得李筠報告的情報很準確,劉崇前段時日遭受重創,更希望通過一場戰鬥來恢復士氣。現在先帝駕崩、四海同悲,劉崇覺得我年輕好欺負,覺得終於有了入主中原的好機會,他一定會領軍南下!李筠新敗,正需要振奮士氣,朕若是到了上黨,定能夠振奮軍心士氣!”

大家一致勸誡,馮道作爲文臣之首,不顧董遵誨的眼色,激勵反對郭榮御駕親征的決定。

郭榮大聲說道:“過去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南下,屢次親征,朕難道還怕那河東的劉崇嗎?!”

看着胸有壯志的郭榮,老成的馮道卻想起了郭威臨終前的囑託,希望他能夠輔佐郭榮平穩登基、順順利利掌控朝政。想到這裡,馮道冷聲說道:“不知道陛下比不比的上太宗?!”

郭榮黯然,唐太宗李世民那可是建立了多少豐功偉績,自己剛剛登基,雖然有着不輸於他的志向,可讓他在羣臣面前當衆說自己堪比李世民,那就是自取其辱!

郭榮嘆了口氣,決心說服馮道等人,他沉聲說道:“劉崇雖然有數萬軍隊,卻號令不一,都是烏合之衆。如果遭遇王師,就像是雞蛋碰石頭,不,雞蛋碰大山,必敗無疑!”

儘管郭榮說得有些個道理,可是馮道等人卻以朝局平穩爲第一要務,這御駕親征還是不要添亂爲好!於是馮道低聲說道:“還請陛下捫心自問,咱們大周與北漢在國力上的區別,真的是泰山與雞蛋嗎?!”

郭榮也不敢再誇下海口,如果後周與北漢的國力差別真有這麼大,那郭威在世的時候就能夠拿下北漢,又哪裡會將這問題遺留下來。

郭榮閉口無言,拍皇帝馬屁、贊成御駕親征的官員們就紛紛閉嘴。到了最後,只剩下王溥、董遵誨兩人同意郭榮的決定,願跟隨皇帝御駕親征!不過董遵誨雖然已經是正四品官員,在這一二品大員雲集的地方,卻基本沒有發言權。

總算是沒淪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郭榮看着王溥、董遵誨兩人心中一暖。雖然羣臣反對,可郭榮畢竟是皇帝,他立即對各地節度使下令,命令他們召集精銳部隊,立即北上勤王。郭榮還命令樊愛能、何徽等人,對侍衛親軍嚴加操練,隨時備戰。

就在這集結訓練的過程中,郭榮接到了潞州的急報,就見這濺血的奏章上寫道:

“昭義軍節度使李筠,萬急上言,河東叛賊劉崇,幸禍伐喪,結連契丹入寇。微臣出守太平驛,遣部將穆令均前往迎擊,卻被那賊將張元徽用計埋伏,將穆令均誘殺,士卒大多潰散!微臣救人心切,也蒙受重大損失!寇焰愈張,兵臨驛館,微臣不得已回城固守,效死勿去,謹待援師。臣措置乖方,自取喪師之罪,祈付有司議譴!謹冒死上文,翹切待命!”

郭榮得了此文,心中大驚,覺得那馮道說得倒也有些道理。不過這畢竟是他登基以後的第一次公開決策,如果就這樣反悔,也太傷他這個皇帝的臉面!於是他將李筠的奏疏秘而不宣,單單找來王溥、王樸兩人,前來商議此事,並命令那董遵誨前來旁聽備諮。

王樸、王溥兩人,見皇帝親征的決心不變,也不敢過分反對。見皇帝徵求自己的意見,兩人也只能連連點頭,贊同皇帝北上。不過兩人奏請先徵調各軍人馬,在潞州會合,而後全軍北上,攻擊遼漢聯軍。

郭榮見終於有人支持自己,很是高興。在王溥、董遵誨等人的建議下,郭榮於是下詔密令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自磁州進軍趕赴潞州,擊敵後路,並命令澶州節度使郭崇爲副,輔佐於他;命令河中節度使王彥超,以陝府節度使韓通爲副手,自晉州進軍趕赴潞州,攻擊敵軍東面。

安排好側翼人馬之後,郭榮便留下樞密使鄭仁誨把守京師,自己下令徵調人馬北上。隨從的將領有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徽、滑州節度使白重贊、鄭州防禦使史彥超、忠武將軍董遵誨等人。

同時,郭榮命令馮道負責皇帝下葬一事,立即趕赴山陵,不得有誤。馮道暗自嘆息一聲,遵旨而行。

不久,郭榮率領大隊人馬趕赴懷州。到了那裡才知道,劉崇已經領兵南下,郭榮心中着急,準備急行軍趕赴前線。

控鶴都指揮使趙晁覺得急行軍奔襲有些個不合適,卻不敢向皇帝直接進言,於是對通事舍人鄭好謙說道:“敵軍氣勢正旺,我軍倉皇而行,未免不太妥當。不如謹慎行事,才能挫其銳氣!”

鄭好謙也覺得他說得很對,於是便對郭榮進言,建議暫緩行軍,等候大部隊增援。

郭榮卻不敢再等,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這次執意御駕親征,羣臣皆不看好,如果被北漢軍的氣勢所壓倒,那郭威用腳趾頭也能想到官吏們的嘲笑聲!

郭榮怒笑着衝着鄭好謙說道:“你平日裡不懂軍事,今日怎麼敢阻攔我大軍前行,分明是有人主使,趕緊說出那人的性命,要不然我就讓人斬殺了你!”

鄭好謙看着怒極的郭榮,不敢替那趙晁遮掩,將兩人的談話和盤供出。郭榮於是命人逮捕這趙晁,將他與鄭好謙關入懷州軍營,自己領着大軍繼續急行軍。

明天我奶奶過生日,到時候帶着兒子給他老奶奶拜壽去,更新可能有點晚,希望大家諒解。

……

第1章 重生古代第208章 大政變(1)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83章 敲竹槓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382章 反間計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279章 謀算定勝局第326章 代州鉅變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98章 走鏢(三)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426章 南唐內附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196章 血案(上)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352章 治理水患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213章 大清洗(1)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39章 痛打趙匡胤(三)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上)第335章 斷後(下)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331章 殉國(下)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89章 襄州事了第10章 坊中起爭端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487章 匕首現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371章 噩耗?議和?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341章 破柴都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23章 首次見面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343章 斷我糧草?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16章 以爹壓人第472章 壯士淚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
第1章 重生古代第208章 大政變(1)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83章 敲竹槓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382章 反間計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279章 謀算定勝局第326章 代州鉅變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98章 走鏢(三)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426章 南唐內附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196章 血案(上)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352章 治理水患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213章 大清洗(1)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39章 痛打趙匡胤(三)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上)第335章 斷後(下)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331章 殉國(下)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89章 襄州事了第10章 坊中起爭端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487章 匕首現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371章 噩耗?議和?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341章 破柴都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23章 首次見面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343章 斷我糧草?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16章 以爹壓人第472章 壯士淚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