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噩耗?議和?

二月二十日,吳越國主錢弘俶發現後周軍隊持續佔了上風,便宣佈聽從郭榮的命令,派遣北伐軍進攻南唐,以策應後周軍隊。

二月二十一日,郭榮命令韓令坤、白延遇率軍攻取揚州,並命令隨州刺史董宗本押運糧草物資。很快,韓令坤率軍攻下揚州,但董宗本卻在押送過程中勞累過度、舊傷發作,不得不交卸職務,返回隨州休養。在返回隨州過程中,董宗本聽說了董遵誨奪取滁州的消息,特意繞路來滁州看他。

這天深夜,嚴打活動過去三天之後,滁州城外突然來了一支軍隊。守城將士不敢懈怠,連忙拋下火把照明四野,並命令這支部隊馬上退後。

這支部隊聽到了城上的喊話聲,馬上有一員將領打馬衝到滁州城下,大聲喊道:“我乃是你們主將董遵誨的結義兄弟楊光義,軍中護送的更是董老大人,還請城上守將迅速開城,迎接老大人入城。”

守城將士不敢做主,立即派人稟告董遵誨。董遵誨聽完彙報,馬上來到了滁州城頭。他在外征戰多時,最近也沒有收到家中消息,誰知道城下是真是假。滁州城裡現在關押了不少南唐軍俘虜,不排除南唐軍前來詐城的可能性!

等他來到城頭上的時候,城下隊伍也點起了火把,火把下正是自己的結義兄弟楊光義。董遵誨便大聲問道:“兄弟,你不在隨州守護,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楊光義看到董遵誨,心中很是高興,連忙解釋一番,說自己率軍跟隨老大人來到前線,向軍隊輸送糧草物資。但現在老大人得了重病,不得不回鄉醫治。他正忙在介紹情況,運送董宗本的馬車也來到了前面,車伕連忙挑開簾子,攙着董宗本勉力從車廂裡走了出來,站在了火把下面。

董遵誨轉世之後,與母親很親,但與父親卻有點隔閡。不過眼下戰亂之時看到至親,他也很激動,於是大聲喊道:“父親,光義說您生病了,找大夫看了沒,大夫開得什麼藥?”

董宗本看見自己有出息的二兒子,心中也很是欣慰,他笑着說道:“爲父的病情並不要緊,年輕時的毛病又犯了,倒是你在外征戰,一定要注意安全!”

楊光義這時在旁邊大聲喊道:“兄長還不打開城門,讓老大人入城歇息。他老人家最近身體很弱,必須好好休息一番。”

董遵誨輕輕皺了皺眉頭,大聲喊道:“父子雖是至親,可守衛滁州乃是陛下交給我的任務,城門更不可在深夜隨意開放!光義,你先命人在城外紮下營盤再說。”

聽到董遵誨的回答,守城的將士都覺得自己的主將過於謹慎,可是想想前不久前來搗亂的劉仁瞻,卻又覺得董遵誨的決定十分正確。不過楊光義卻很是失望,他敬佩的是有血有肉的董遵誨,不是一個古板嚴肅的老木頭!

然而就在楊光義失望的時候,董遵誨卻將防務委託給石守信、韓重贇兩人,自己帶着兩名軍醫坐着吊籃縋城而下,前來父親軍中探望。

走到近前才發現自己記憶中強健的父親,已經鬚髮半百、消瘦異常,董遵誨忍不住眼中一紅,拜倒在地:“兒子不孝,讓父親擔憂了!”

董宗本看到拜倒在地的愛子,就想要伸出手來攙扶他,可這是個母慈父嚴的時代,講究的是含飴弄孫,而不是與兒子親近。董宗本只能輕輕咳嗽一聲,沉聲說道:“起來吧,這段時間你爲了國事四處征戰,也算是辛苦。”接着,董宗本忍不住關切地問道:“你母親很是掛念你,幾乎天天嘮叨,只是我也知道戰事繁忙,並沒有派人給你送信。聽說你連打了幾場大仗,最近沒受傷吧?”

董遵誨上前幾步,走到父親跟前,笑着說道:“兒子現在主要是指揮戰鬥,很少身先士卒地發起衝鋒了,再說了,我天生神力,誰能傷得了我?!”

董宗本輕輕咳嗽一聲:“莫要大意,征戰沙場還是小心爲上……”

董遵誨連連點頭,將身後的兩名軍醫叫了過來,向董宗本介紹道:“這兩人都是太醫院中有名的大夫,因爲有志於軍事,這才主動請纓,加入到我的醫療隊中。孩兒特意請他們幫父親檢查下身體,開些藥方。”

董宗本輕輕點頭,對兩位大夫勉強行了一禮,笑着說道:“有勞了!”

兩位大夫哪裡敢受董宗本的大禮,連忙起身避開,然後走上前來,爲董宗本號脈。一邊號脈,一邊皺緊了眉頭。

董遵誨擔憂地問道:“我父親的病情如何?”

兩位大夫商議一番,這纔對董遵誨說道:“少將軍,老大人舊傷發作,加上最近勞心勞力,傷了元氣。不過醫治地尚屬及時,只要喝了我們開出的藥方,再細心調養、少思多食,至少可保十年壽限!”

董遵誨不由得皺緊了眉頭,父親難道只剩下十年壽限了?!這可是個驚天霹靂!他忍不住哀聲說道:“這怎麼可能?你們兩人都是有名的大夫,麻煩你們多多想想辦法吧!求求你們了!”

一邊說着,董遵誨一邊流下淚來,倒是董宗本卻笑着說道:“我前幾天還以爲大限將至,很是擔心,如今聽你們一說,心中大安,多謝你們!道安,生死乃是上天註定,不要做小兒女態!要是你實在覺得有些遺憾,那就等回軍之後早日舉行大婚,爲我董家添丁進口!”

被董宗本這麼一說,一向臉皮厚的董遵誨倒也有些羞澀,連忙催促兩位大夫開出藥方,命人回城診治。如今正是二月,春寒料峭,在野外駐營很是受苦。董遵誨親自攙扶父親坐上吊籃,命人將父親送往城守府中休息。至於董遵誨自己,則在送走父親之後,又返回城外營中,與楊光義等人暢聊最近的戰事,當夜留宿營中。

第二天一早,城門開啓,董遵誨便趕回府中,親自照料生病的父親。轉眼三天過去,董宗本有愛子照料,加上兩名大夫的醫術着實不錯,臉上終於有了幾分血色,身體也好轉了許多。正在這時,董遵誨接到了南唐使者傳來的口信,說要借道滁州,前往壽州城下向大周陛下祈和!

前幾天南唐還十分嘴硬,怎麼現在又突然轉換態度,董遵誨很是詫異,於是向那南唐使者打探消息。使者也有意結交董遵誨,於是知無不言,將最近的情況向董遵誨和盤托出。

原來韓令坤收復揚州之後,立即率領所部將士攻取泰州。而泰州乃是楊氏遺族所居,南吳楊溥讓位李昪,病死丹陽。李昪建立南唐之後,害怕南吳遺族作亂,於是將楊溥的子孫強制遷往泰州,關押在永寧宮中,不得外出。楊溥的這些孩子無法外出,又沒有長輩照顧,日後長大後在守軍的挑唆下居然兄妹通婚,生出許多癡呆的孩子來。

唐主李璟因爲後周攻勢猛烈,害怕他們攻下泰州後利用楊溥的後代作亂江南,於是趕緊命令園苑使尹延範前往泰州,押送楊溥後代過江,送到金陵安置。

尹延範來到泰州之後,清點楊溥後人,計有男餘人,女子數十人。因爲韓令坤攻勢猛烈,尹延範害怕被周軍追上,也害怕楊氏後人藉機反抗,居然下令將楊溥後代中的男丁全部斬殺,投入江中,只率領女子返回金陵。

尹延範的這一舉動大大激怒了南吳老臣,許多人對李璟更加不滿,表現在軍事上,就是泰州刺史方訥迫於壓力撤退,泰州被韓令坤迅速攻下;鄂州長山寨守將陳澤被手下出賣,被朗州節度使王逵擒獲;天長制置使耿謙,舉城降周;靜海軍制置使姚彥洪,投奔南越。

李璟大爲恐懼,爲了安撫民心,立即下令將尹延範下獄,很快將其腰斬。同時李璟還召集宋齊丘、馮延巳等人商議軍情,可是事到如今,馮延巳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夠建議李璟迅速向遼國求救。

如今李璟也沒有辦法,只能寄希望於遼國,重金招募死士,命他們攜帶求援國書悄悄潛往遼國。那些死士很是賣命,奈何運氣太差,剛走到淮北就被周軍攔住,將那求援的南唐國書搜了出來,送到了壽州城下的周軍御營。

見消息走漏,南唐再也沒有辦法,主政的馮延巳於是再次奏請與周朝和談,委派司空孫晟、禮部尚書王崇質等人向周朝遞交降表,願意按照舊例,成爲周朝的藩屬國,奉周朝爲正朔!

孫晟受命之後,對馮延巳說道:“這次出使周朝,本應是馮公你的差使,只是我如果再行推辭,實在是有負先帝的恩寵。這次我情願代替馮公北上,如果能與周朝議和,那我孫晟也算是對得起兩代陛下對我的信任;如果無法達成和議,我孫晟寧死不受周辱!馮公等主掌朝政,也該多思考下主辱臣死的大義,不要再癡迷於黨爭誤國了!”

史載馮延巳很是慚愧,於是又命令工部侍郎李德明,與孫晟等一起出行。李德明其實早就有心投降周朝,得到任命之後立即派出信使前往周朝報信,信使的第一站就是滁州。

董遵誨審問良久,發現信使並沒有欺瞞,連忙派人飛馬稟告郭榮。這議和可是大事,必須等候郭榮的裁決,董遵誨哪裡敢擅作主張?!如果沒有郭榮的命令,董遵誨甚至不能放任他們自由通過滁州。

不久,董遵誨就接到郭榮的命令,讓他向南唐使者展示軍威,並派得力人馬護送他們前往壽州。於是董遵誨抓緊時間挑選精銳士卒,並加以訓練,等候南唐使者的到來。

第483章 天命?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83章 敲竹槓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469章 打鐵匠第343章 斷我糧草?第483章 天命?第326章 代州鉅變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338章 平邊策第343章 斷我糧草?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270章 大戰長壽村(下)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35章 殺機初現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30章 香玉之心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11章 大政變(4)第305章 再戰北漢(1)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486章 圖窮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203章 將相失和(下)第183章 小蘿莉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338章 平邊策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105章 爭鬥(上)第211章 大政變(4)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211章 大政變(4)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81章 月黑殺人夜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66章 禍起蕭牆第76章 襄州定策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30章 殉國(中)第449章 橐駝兒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486章 圖窮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57章 正陽大戰之斬殺鹹師朗!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221章 尋醫問藥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35章 殺機初現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211章 大政變(4)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315章 御營密談(上)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99章 曹州兵變(上)第334章 斷後(上)第440章 點檢作天子!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211章 大政變(4)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360章 截流!?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213章 大清洗(1)
第483章 天命?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83章 敲竹槓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469章 打鐵匠第343章 斷我糧草?第483章 天命?第326章 代州鉅變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338章 平邊策第343章 斷我糧草?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270章 大戰長壽村(下)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35章 殺機初現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30章 香玉之心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11章 大政變(4)第305章 再戰北漢(1)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486章 圖窮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203章 將相失和(下)第183章 小蘿莉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338章 平邊策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105章 爭鬥(上)第211章 大政變(4)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211章 大政變(4)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81章 月黑殺人夜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66章 禍起蕭牆第76章 襄州定策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30章 殉國(中)第449章 橐駝兒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486章 圖窮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57章 正陽大戰之斬殺鹹師朗!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221章 尋醫問藥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35章 殺機初現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211章 大政變(4)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315章 御營密談(上)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99章 曹州兵變(上)第334章 斷後(上)第440章 點檢作天子!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211章 大政變(4)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360章 截流!?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213章 大清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