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國立仁川北學校

bookmark

“今科的傳臚‘發配’來咱們這工地了?”李禧著拿着公文,有些不可思議。

“怎麼能叫‘發配’呢?洪大哥許是要重用他,先磨礪磨礪他的性子。”林尚沃接過公文,也快速的看了一遍。

“這位傳臚是丁判官你們實學一派的?”李禧著最近已經仰丁若鏞爲智囊,算是須臾離不開這位大學者了。

“師承不同。”丁若鏞略一思量,就想起金正喜乃是師承自樸齊家。

他們這一派屬於“北學派”,主要人物有樸齊家、洪大容(1731-1783年)、樸趾源(1737-1805年)。至於丁若鏞這一派,屬於“茶山學派”,因爲丁若鏞自己號茶山,且成就更大,可以獨成一派。

當然丁若鏞也不是毫無師承,他縱向繼承了星湖李瀷、鹿庵權哲身等經世學派的實學傳統,橫向吸收了明清實學和樸趾源、李德懋、樸齊家等人的朝鮮北學派,以及天主教、西方科技等西學,算是個集大成者。

“所以大哥派他來,做這個仁川府錄事參軍(正七品),是給咱們派幫手來了?”李禧著並不確定金正喜是個才學之士,怕來一個書生,啥事兒不會幹,只會嗶嗶。

“樸檢書才學深渥,他的弟子應該也不會差。”和自己幾乎齊名的樸齊家,丁若鏞還是認可他的能力水平的。

“實在不行,作爲文書參軍也是夠格的嘛。”林尚沃笑了笑,既然能在洪景來眼皮子底下考中傳臚,那文字水平肯定不會差。

“倒是給老弟你尋了一個‘秘書監’,哈哈哈哈哈……”

三人閒話一陣,已經在外面候了片刻的金正喜被人引了進來,恭恭敬敬的向三位上官行禮問好。光從皮相上來說,到確實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金正喜復又呈上趙萬永給李禧著和林尚沃的問候信,說是問候,實際上還是請兩人關照一點金正喜。金正喜也算他們趙家罩着的,能給個方便就給個方便。

“府院君派下官來,還有一事。”

“何事啊?”

“籌辦仁川北學學校。”金正喜說這個的時候,顯然比其他事情高興。

很顯然,洪景來在吩咐金正喜的時候,故意不用“西學”這個相對更容易引起那些腐儒牴觸的詞彙,而使用“北學”這個略帶迷惑性的詞彙。

畢竟西學就完全指向西方的學問,而且還附帶有基督教的屬性,這對於以東方儒學爲正統的廣大士人是一個不可接受的存在。崇拜祖先和天地神明乃是固有之理,狗屁基督教連爹媽死了都不允許哭拜,怎麼看都是邪(屏蔽)教!

但是北學就不同了,北學字面意思是北方的學問,實際上指的就是北方滿洲的學問,藉以指代從清國學習到的各種學問。

朝鮮一直就有“事大主義”的觀念在,雖然崇明抑清還是士人們的普遍看法,但是骨子裡對於學習自清國流傳來的各類西方科學文化知識,就遠沒有對西學的那種強烈牴觸。

那清國雖然是蠻夷之國,但是清國的好東西我們朝鮮還是可以學習的,並不必要貶的一文不值,反正以前到現在,一直在學習,只要不學他的蠻夷體制就好。

掛羊頭賣狗肉!

洪景來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假借學習北方清國的各種科技知識,實際上設立一所西式的綜合性學院。逐步規劃物理、化學、醫學、機械等專業學科,開始經由朝鮮本國的士人,培養出能迎頭趕上世界潮流的人才。

受到普遍打壓的實學派、北學派人才,要想立刻全部登用,那必然會引起兩班士人階級的普遍不滿,但是先逐步的匯聚到仁川的這所新式學校來,則根本不會有什麼人反對。

且不說濟物浦原本只是個幾千人的小魚港,根本就沒有一個有名望的封建士大夫。就算有,一個人兩個人的聲音,洪景來還是可以憑藉封建強權,把他給壓死的。

重點是“北學”這個名字讓金正喜興奮啊,他自己是北學派大家樸齊家的弟子,若果能夠以北學爲名,創辦學校,並在洪景來的支持下做大做強,那他們學派的名聲一定會力壓其他各路學派,成爲朝鮮第一。

和做官相比,還帶有一定的封建士大夫“立德、立言、立功”思想的金正喜,對於立言這一條看的極重。在他心目中這種創辦學校,傳播本派思想的事情,簡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大事。爲了這個,不當官也可以的。

“國立仁川北學學校!”李禧著和林尚沃異口同聲。

“不想府院君居然有這般志向……”丁若鏞也沒有想到,洪景來這是準備要真正的大幹一場啊,已經開始爲往後鋪路了。

“府院君說,還要請二位大監,向學校派駐通曉羅禪國、日本國、清國、以及西洋夷各國語言的通事。”金正喜作爲北學者,當然知道所謂的北學,實際上就是西洋各國傳來的新知識,所以他並不排斥學習各國語言。

“這自然是毫無問題的。”李禧著和林尚沃對這個到是很歡迎,以後就算沒有培養出人才,但是學會了外語,就可以帶着去做生意的嘛。

當初洪景來就有意與在長崎的荷蘭人建立貿易關係,現在洪景來已經執掌國政,總能尋到一個變通的方法,正式的與荷蘭進行貿易。

憑藉着先天優勢,萊商在這裡大幹一場,共同富裕也是可以的嘛。和林尚沃兄弟歸兄弟,賺錢那就要競爭了。

一封開闢通商口岸的上書便這樣送入了漢陽。

42.一身輕鬆反家鄉18.解脫煩惱歸家鄉15.王大妃棄卒保車18.何言火繩勝燧發43.米澤彈正可聽聞34.拳腳交加如雨點9.昌德宮毀於一旦7.對日貿易體量豐36.間宮倫宗結善緣28.大監可識蒸汽機26.唯獨百姓不能食39.金錢至此不足惜23.奉天倡義大元帥35.賢表戚里堪行重2.滿院飄香一百兩26.檢看大船驚一場4.咱們景來到東萊22.漢陽大人尚麻木17.幕後操縱坑純王22.僱得韃兵做好戲30.今上大王稱善之9.大索漢陽城內外28.大監可識蒸汽機14.還要振奮思前路19.夤夜浪戰不得脫5.思慮己身出路途16.五峰山別有乾坤23.奉天倡義大元帥16.可惜宣紙不經用18.何言火繩勝燧發9.昌德宮毀於一旦25.慶興大捷奏凱功第一輪交鋒開始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6.常明替補升川督30.借清使整頓市容12.對半來投小聰明20.世道不靖香教興12.迂迴擇議宮莊田40.且隨我宮門領賞17.吃一塹能長一智5.訓練營倉促出兵5.可惜不曾得署理28.前路艱難孤身行34.如此一部豆漿機34.拳腳交加如雨點3.高麗沙俄恰鄰居11.軍心正是可用時7.初議人選復着難12.金芝淳三路進兵30.王大妃撤簾歸政12.開足馬力磨細面13.左右風向忽不定28.日本國王作大君5.若問武藝有故人2.天下第一關與官16.不止懈怠還魯莽20.君父神宗顯皇帝8.請老爺暫借幾個29.定獎敘功正當時42.於寡人有何益哉6.朝中有人好定案13.論理你我是叔侄21.神思不屬嘉慶帝36.間宮倫宗結善緣3.院中一番口舌爭13.磨坊產業大升級8.衆口一致請延後7.刑場騷亂衆驚慌46.扶持新辦造船場12.薩摩雖大卻窮困36.兄弟狀元世上無5.訓練營倉促出兵19.身在局中卻無力17.吃一塹能長一智21.外軍入城止兵戈12.平靜下暗流激涌38.國立仁川北學校28.坐館成均好出路22.趙萬永察訪江原29.定獎敘功正當時16.趙萬永藉故離京20.金斗吉謀劃長久17.天欲亡我訓練營3.金益淳不戰而降26.主上可願決死戰21.毫無反對之聲浪7.刑場騷亂衆驚慌21.李尚憲剋期會師10.今年貢差大操辦17.樸臺青眼委冬差36.生活就是互相借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6.黎民士庶皆可應34.我與尚沃論財計16.結親王室以緩和16.不止懈怠還魯莽2.居中作成金洪合7.先生教我莫輕動13.誘敵深入退城去
42.一身輕鬆反家鄉18.解脫煩惱歸家鄉15.王大妃棄卒保車18.何言火繩勝燧發43.米澤彈正可聽聞34.拳腳交加如雨點9.昌德宮毀於一旦7.對日貿易體量豐36.間宮倫宗結善緣28.大監可識蒸汽機26.唯獨百姓不能食39.金錢至此不足惜23.奉天倡義大元帥35.賢表戚里堪行重2.滿院飄香一百兩26.檢看大船驚一場4.咱們景來到東萊22.漢陽大人尚麻木17.幕後操縱坑純王22.僱得韃兵做好戲30.今上大王稱善之9.大索漢陽城內外28.大監可識蒸汽機14.還要振奮思前路19.夤夜浪戰不得脫5.思慮己身出路途16.五峰山別有乾坤23.奉天倡義大元帥16.可惜宣紙不經用18.何言火繩勝燧發9.昌德宮毀於一旦25.慶興大捷奏凱功第一輪交鋒開始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6.常明替補升川督30.借清使整頓市容12.對半來投小聰明20.世道不靖香教興12.迂迴擇議宮莊田40.且隨我宮門領賞17.吃一塹能長一智5.訓練營倉促出兵5.可惜不曾得署理28.前路艱難孤身行34.如此一部豆漿機34.拳腳交加如雨點3.高麗沙俄恰鄰居11.軍心正是可用時7.初議人選復着難12.金芝淳三路進兵30.王大妃撤簾歸政12.開足馬力磨細面13.左右風向忽不定28.日本國王作大君5.若問武藝有故人2.天下第一關與官16.不止懈怠還魯莽20.君父神宗顯皇帝8.請老爺暫借幾個29.定獎敘功正當時42.於寡人有何益哉6.朝中有人好定案13.論理你我是叔侄21.神思不屬嘉慶帝36.間宮倫宗結善緣3.院中一番口舌爭13.磨坊產業大升級8.衆口一致請延後7.刑場騷亂衆驚慌46.扶持新辦造船場12.薩摩雖大卻窮困36.兄弟狀元世上無5.訓練營倉促出兵19.身在局中卻無力17.吃一塹能長一智21.外軍入城止兵戈12.平靜下暗流激涌38.國立仁川北學校28.坐館成均好出路22.趙萬永察訪江原29.定獎敘功正當時16.趙萬永藉故離京20.金斗吉謀劃長久17.天欲亡我訓練營3.金益淳不戰而降26.主上可願決死戰21.毫無反對之聲浪7.刑場騷亂衆驚慌21.李尚憲剋期會師10.今年貢差大操辦17.樸臺青眼委冬差36.生活就是互相借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6.黎民士庶皆可應34.我與尚沃論財計16.結親王室以緩和16.不止懈怠還魯莽2.居中作成金洪合7.先生教我莫輕動13.誘敵深入退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