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整編

出了池州,帶了馬車數千輛,裝載物資無數。沿長江南下,途徑東流,建德等大大小小七八座城池,韋志俊是右軍主將,地位崇高,這些城池的物資全在他的命令下被裝車運走。

行了三日,其餘衆軍也從池州出,黃文金、劉官方、古隆賢、賴文鴻四人也被放了出來。此時池州城已經空了,人馬和物資都沒了,四將無法,只好快馬奔蕪湖告急。

後來,黃文金被封爲堵王,劉官方被封襄王,古隆賢被封爲奉王,賴文鴻被封爲匡王,都是天國重將。不過,這都是後話,此時暫且不提。

李明峰害怕出現誤會,特意讓士兵持了何桂清的官文去饒州張運蘭處提前報信。

張運蘭驗了官文,確認是真,而且前些日子已經得到消息,說一支華洋混雜的隊伍從三河鎮殺了出來。都興阿這老賊夠狠,爲了更安全的撤退,竟然將這隊伍留在後面斷後,結果十幾天都沒有消息傳出,衆人本都以此軍被長毛全殲了呢。

曾國藩因親弟弟曾國華被救出,十分感激這支洋槍隊,特意上表替‘犧牲’的洋槍隊衆人請封。萬沒想到的是,李明峰竟然從長毛腹地殺了出來。

這邊張運蘭也派人去答覆李明峰,約定時間,前去接應。在張運蘭的猜測中,洋槍隊是殘部渡江逃到這裡的。爲了防止這點人也被吃掉,張運蘭必須接應。

李明峰接到了回覆,將韋志俊招來,對他說:“韋將軍,張運蘭張大人與我約定三日後他將率兵佯攻景德鎮,吸引楊輔清注意力,再派其他部將前來接應我等。我等可駐紮在此,等會和了後軍再出兵。”

韋志俊說到:“楊輔清至今還不知我已歸順大人,我二人雖有宿怨,但他也未必會出兵攔截。況且他就是出兵攔截,韋某卻也不怕,正好可以與他大戰三百合。以我軍之盛,何用他人接應?”

李明峰解釋到:“我之所以要駐軍於此,並非是忌憚楊輔清。而是希望將部隊整編,免得到了清軍範圍,再起紛亂。”

韋志俊皺着眉頭問到:“我軍建制完全,各層軍官都在,爲何要整頓?”

李明峰解釋到:“你心腹將領尚有四人不願歸降,更何況底層兵將,將這些人帶到朝廷勢力範圍之內,當他們得知你投降之後,會有何舉動?”

韋志俊聽了此話,默然不語。李明峰繼續說到:“即使他們不反,但哪怕他們逃回天國,或者僅僅是逃回家去,不願意當兵,你說朝廷會如何看待此事?又會如何對這些士兵?”

韋志俊聽了這話,冷汗直冒,對待不願投降的俘虜,無論是以清廷還是天國的行事方法,都是一個殺字解決。韋志俊向來對自己的士兵忠誠度非常自信,但是黃文金四人的舉動徹底的打碎了他的信心,現在聽李明峰如此一說,他也對自己手下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和自己同生共死產生了懷疑。

“那該如何處理?”韋志俊戰陣之上是個優秀將領,但是在政治方面,他則是個白癡,否則又怎會被洪秀全和楊輔清逼走。

“這便是我停軍駐紮的意思了。此處距景德鎮一百多裡,我軍鎮守在通往景德鎮的必經之路上。只要我軍把守嚴密,短期內,韋將軍降清的消息是傳不進景德鎮的。在此處我軍便可整頓,凡是懷念天國的,就繳了武器,放他們北去回池州。不想再過這玩命的日子的,則放銀兩,讓他們回鄉務農。”李明峰說到。

“楊輔清得你多次救援,你此次可以派人謊稱再度來援,他雖恨你,卻也必不疑有他。三日後,等他出城戰張運蘭的時候,我軍從後突襲,若順利,則景德鎮可下,不順,也可給楊輔清點厲害看看。”李明峰說到。

韋志俊越聽眼睛越亮,最後不禁拍手讚道:“好計謀好計謀”

兩人計議已定,韋志俊派人去楊輔清處,說是前來相助。楊輔清多次得韋志俊相助,雖然這人只記仇,不念恩,但也絲毫沒有懷疑其中有詐。二人素來不合,楊輔清不許韋志俊入景德鎮,讓他原地駐紮。

韋志俊正是求之不得,當下在原地紮下了營寨。

第二日,後軍前來匯合。

第三天,部隊整編。爲了防止意外,韋志俊命令全軍放下武器,到營寨北面空曠處集合。洋槍隊和湘軍三千多人,還有韋志俊的親軍嫡系三千多人都手執武器守護各處要道,防止暴亂。

韋志俊手下高級將領都知道降清一事,不同意的四個已經走了,現在主要是中低層軍官和普通士卒不清楚內情。

韋志俊讓手下將領一層層的將意思傳達下去,頓時五萬太平軍就如炸了鍋一般,有大罵韋志俊叛變的,有心有慼慼害怕遭到殺戮的,也有慶幸暗喜的,當然更多的仍是觀望。

從清晨到晌午,韋志俊多次出來拍着胸脯保證,來去自由,絕不強求,而且兄弟們的安全也絕不是問題。

韋志俊在軍中威望頗高,他的保證衆人都是信的,中午就有四千多人徒步返回北面,去投太平軍他部。見到這些人平安無事,其他人也多有動搖者,紛紛北去。本來李明峰還以爲很多人都想回鄉種地呢,結果竟然一個想要回家的都沒有。後來他才知道,江南鬧長毛的四個省,所有壯丁,都被拉了出來,不是清兵就是長毛,要想回鄉享福那是不可能的。

幾個時辰過後,韋志俊來報,說已經無人想走。李明峰又出來將利弊講了一遍,凡是想入洋槍隊以後參與鎮壓太平軍的,可入營,不想的,此刻便可離開。

這些人中除了幾百人考慮半響離開,剩下的大部分人都進了營房。

第25章 北上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43章 乾清宮第190章 受降第295章 犯險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22章 追擊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52章 陳年舊事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90章 受降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197章 麻煩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42章 奪門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41章 太平門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6章 城破第160章 容閎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311章 密議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6章 再遇故人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30章 昌平城第322章 大院君第17章 黴運連連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18章 再回林家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73章 抵達歐洲第20章 啓程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34章 約成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69章 毒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120章 罷工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121章 醇郡王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4章 票號第47章 攻營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297章 反叛第181章 初戰(上)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4章 票號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54章 夜談(下)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98章 暫居林家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14章 探子秦誠第129章 逃離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53章 夜談(上)第297章 反叛第142章 入宮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89章 戰前準備第132章 獎賞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30章 初會二相(上)
第25章 北上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43章 乾清宮第190章 受降第295章 犯險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22章 追擊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52章 陳年舊事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90章 受降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197章 麻煩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42章 奪門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41章 太平門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6章 城破第160章 容閎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311章 密議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6章 再遇故人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30章 昌平城第322章 大院君第17章 黴運連連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18章 再回林家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73章 抵達歐洲第20章 啓程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34章 約成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69章 毒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120章 罷工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121章 醇郡王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4章 票號第47章 攻營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297章 反叛第181章 初戰(上)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4章 票號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54章 夜談(下)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98章 暫居林家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14章 探子秦誠第129章 逃離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53章 夜談(上)第297章 反叛第142章 入宮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89章 戰前準備第132章 獎賞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30章 初會二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