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反覆

安徽,淮北重鎮亳州城。

“李明峰真是給臉不要臉他當自己是誰?竟然敢對我指手畫腳”苗沛霖接到李明峰的命令之後,氣的跳腳大罵。

“大人?”苗沛霖麾下的幾員將領面露疑惑。

苗沛霖一邊將李明峰的密信遞給衆將觀看,一邊憤憤的說道:“李明峰竟然仗着那狗屁欽差大臣的身份,命令我移師南下,抄捻子的後路,配合福濟老鬼剿滅捻子”

“孃的,他也欺人太甚”一個三十餘歲的將領罵道,“他自己不去,讓咱們去?失敗了,咱們要擔責任;成功了,功勞都是李明峰和福濟的;不成不敗,咱們也損失人馬;他這算盤打得倒是響”

這人正是亳州知府,苗家軍的二號人物,苗沛霖的弟弟苗景開。

又有將領附和道:“大人,咱們不用理他們狗屁欽差大臣,在咱們這不好使”

這人四十出頭,皮膚黝黑,身材壯碩,是苗沛霖麾下的一員猛將,名爲陳萬福。

苗景開道:“對我倒要看看他到底能怎麼辦?”

陳萬福說道:“哼我早就說朝廷最是信不過,還是反清的好,你們偏不聽咱們當初要是反清了,可能張樂行還死不了”

苗沛霖頗爲不悅的說道:“行了,別說了,怎麼做我心理有數”

苗家軍和捻子的關係千絲萬縷,尤其是捻軍黃旗張樂行部,可以說是關係緊密。苗沛霖現在的總部就設在安徽亳州,而此處也同時是捻軍黃旗的總部。苗沛霖、張樂行和他們兩軍的高層將領也絕大多數都是亳州人,而且苗沛霖當初還是張樂行的師爺,深受張樂行中庸所以兩軍有結盟的先天優勢。

只不過當初苗沛霖分析形勢之後,認爲捻子必敗,所以才投靠清軍。但是投靠過來之後,苗沛霖才現,自己的處境竟然如此的不妙。

常勝軍、袁家軍、福濟、湘軍、淮軍、捻軍、太平軍等等周邊勢力竟然沒有一個和他關係和睦的。幾乎人人都準備咬他一口

但是事已至此,已經不可挽回了,苗沛霖後悔也沒用了,只能暫時將精力放回到現在的事情上。

既然決定違抗李明峰的命令,但是面子上的事情還是要照顧到的,苗沛霖給李明峰去信,聲稱身患重病,不能遠行。

隨後,早有準備的李明峰再度下令,讓苗沛霖劃出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到袁甲三軍中,再劃出三分之一到常勝軍軍中。老李說的明白:既然你苗沛霖不肯出兵,那就由常勝軍和袁家軍負責南下剿捻。

苗沛霖接到這個命令真是氣炸了肺,李明峰已經不止是欺負他了,這是擺明了找茬啊竟然張口要他的三分之二的軍隊

還沒等苗沛霖作,南邊的安徽巡撫福濟竟然給苗沛霖來信了

根據李明峰的安排,苗沛霖是應該南下支援的。而且在皖中的剿捻活動中,應以福濟爲。一切軍務,全由福濟決定,苗沛霖就是配合罷了。

福濟等了十幾日,都沒等到苗家軍南下,又得知李秀成從蘇州帶出來的部隊馬上就要抵達皖中,不禁急了,連忙文給苗沛霖,令其迅南下。

福濟爲人自傲的很,他又對苗沛霖這種反覆無常的小人蔑視到了極點,所以在寫給苗沛霖的信中,福濟語氣狂妄,對苗沛霖頤指氣使,指責他不能按時到達戰場。而且語氣中頗多威脅的意味,暗示道:苗沛霖你是個降將,最好還是乖乖的聽命的好,否則引起朝廷不滿,那是要掉腦袋的

苗沛霖已經不能用怒火中燒來形容,他此刻恨不得立刻率軍南下將福濟殺掉。但是,此刻苗沛霖卻知道,越是生氣,越是要穩重。

再度經過密議,苗沛霖準備第四次反清

打定主意,苗沛霖一邊按兵不動,一邊動用自己的關係,給各方勢力送信。

苗沛霖按兵不動,李明峰卻不放過他。老李和袁甲三商量好之後,一人從蘇北,一人從河南出兵,兩人大軍直指淮北。意思再明顯不過,你苗沛霖要是不服從命令,那就是反叛朝廷,就等着被征討。

苗沛霖自知敵不過兩軍,雖然悲憤難當,但仍然連忙給李明峰、袁甲三信,表示即刻就渡淮河南下。但是,苗沛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絕對不許其他勢力進入淮北。

李明峰也不逼的過緊,允許了苗沛霖的請求,帶兵返回蘇北,並且向苗許諾,十日之內,常勝軍也會南下支援。

同治二年十月,苗沛霖南渡淮河。

此時正趕上李秀成率領五萬長毛抵達皖中,苗沛霖嫉恨福濟,所以過河之後,按兵不動,福濟遭受到李秀成和捻子的兩面夾擊。短短四五日的時間,福濟三戰三敗,損失兵力過兩萬,其麾下士卒怨聲載道。

福濟手底下的人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這時候已經有一些勢力並不聽從福濟的指揮了,只守衛自己的大營按兵不動,對福濟的命令陽奉陰違。

福濟暴怒之下,連連信給就在百里之外觀望的苗沛霖,勒令其迅來援。苗沛霖這次的反應和以往不同,接到求援信後,迅趕往福濟駐紮的安徽鳳陽府。

苗沛霖反覆無常,福濟也不敢太過信任他,所以只讓他帶三千人馬進城,剩下的大軍都在城外駐紮。

苗沛霖進城之後,到鳳陽府衙去見福濟。福濟得知之後,只派了一個總兵出去相迎,他自己則端坐在大堂之上,等待苗沛霖的拜見。

苗沛霖帶着十幾員武將進了府衙,還沒等說道,福濟先大聲喝問道:“苗大人,你渡河已經十日有餘,至今還未上戰場殺一個捻子,反而讓本官兩面受敵,此是爲何?”

苗沛霖陰沉着臉,斥道:“福濟你是安徽巡撫,我是河道總督,論職銜,你在我之下。你混跡官場多年,難道不知道在我面前,你應該自稱卑職嗎?”

福濟萬沒想到得到的竟然是這麼一個迴應,不禁站了起來,怒罵道:“苗沛霖你好狂妄”

苗沛霖面上掛着似笑非笑的表情道:“福濟是我狂妄還是你狂妄?”

看到這個表情,聯想起苗沛霖曾經用陰招誅殺了陳玉成,福濟心中不禁一驚。但是他又注意到苗沛霖只是帶了十幾個人進來,而自己身邊則有二十個親兵,人數佔優。而且整個鳳陽府城內,福濟有四萬多人駐紮,而苗沛霖只帶進來三千人馬。無論怎麼分析,苗沛霖都沒有造反理由。

想到這,福濟面帶譏笑的道:“哼你進城只有三千人馬罷了,難道你還想造反不成?”

“是又如何?”苗沛霖冷聲道。

“你這是自找死路”福濟此刻已經意識到了不妙,連忙道,“來人,給我拿下”

福濟身邊的親兵都是跟了他多年的,忠心耿耿,聽到命令之後,連忙拔刀向前,準備拿下這幾個狂徒。

沒等衆親兵衝上來,苗沛霖高聲道:“殺”

苗沛霖話音剛落,就聽“轟”的一聲巨響,府衙大門被人撞開,隨後密密麻麻數百刀斧手衝了進來。一炷香的時間不到,在刀砍斧剁之下,福濟和他的幾十個親兵就全被砍成了肉泥。

“老董,你下手也太黑了點,連個全屍都不留”看着遍地的狼藉,苗沛霖皺着眉頭說道。

“孃的,這個老狗屢次爲難我,能給他個痛快,沒讓他受盡痛苦而死,都算仗義了”說這話的是一個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

這人身高起碼有一米九,身材壯碩,滿臉的連毛鬍子,一看就像個土匪。這人本是江蘇徐州人士,原來是個農民,名爲董二壯。

在二十年前,因爲殺人犯法,又趕上徐州大旱,他就帶人上了山,做了土匪。因爲聽秀才說,他原來的名字太土,索性就改名叫董嘯林,意思是嘯聚山林。

董嘯林人品還算不錯,基本不搶老百姓,只搶有錢的富戶,所以在當地名聲頗佳,算是俠匪。長毛造反之後,捻子在蘇北地帶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董嘯林也不管別的,反正凡是到徐州地界欺負老百姓的,他就打。

就這樣,徐州附近上百里的土匪、逃兵、難民都心甘情願的投奔了董嘯林。短短几年間,他就展到了上萬人馬,在徐州稱雄一時。

朝廷得知之後,就動了心思。當時徐州已經不在朝廷管轄之內,朝廷也就索性特赦了他,封他做了一個參將,負責徐州團練事務。

從那以後,董嘯林就做了朝廷的武將,後來又跟隨僧格林沁南征北戰,也算有些戰功。僧王死了之後,他和其餘的團練都被劃歸福濟管理。

董嘯林本來就是一個不服管的人,僧格林沁憑藉絕世武力,讓董嘯林心服口服,這纔跟着朝廷打了好幾年仗。但是福濟算什麼東西?董嘯林打心眼裡瞧不起他

董嘯林瞧不起福濟,福濟也能察覺出來。所以凡是有硬仗,福濟都推董嘯林出去打,這種硬仗,無論輸贏,死傷必定慘重,連續數次,董嘯林麾下死傷都過了一半,弄的董嘯林心中憋火,但是又無處泄。

苗沛霖和董嘯林原本就認識,他聽說董嘯林的事情之後,就暗自聯繫他,要求董嘯林配合他誅殺福濟。事成之後,兩人一同去投洪秀全,不給滿洲韃子賣命

董嘯林原本就是老粗,不知其中厲害。聽到有人要配合他殺福濟,董嘯林心中早就樂開了花,哪裡管什麼全國大勢?於是乎,就有了這麼一場裡應外合殺命官的大戲。

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58章 忠義軍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45章 抵達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362章 來使第327章 風俗第162章 後膛槍第189章 誅殺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92章 埃米爾第81章 局勢變化第362章 來使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2章 廣州城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34章 朝陽門第78章 北上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41章 趁機擴大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02章 末路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69章 新形勢第15章 逃命第322章 大院君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296章 挑撥第141章 迴鑾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19章 家法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67章 隱秘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42章 淘汰品第124章 小宮女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68章 閱兵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76章 密談第143章 乾清宮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49章 遇刺第80章 探監第三百六十四章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67章 隱秘第131章 謀劃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19章 家法第204章 圍殺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46章 巷戰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32章 獎賞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297章 反叛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61章 太師府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37章 密會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三百四十八章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25章 慈安第181章 初戰(上)第294章 葉海亞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95章 禮部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41章 趁機擴大第5章 兵進廣州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83章 改變戰略
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58章 忠義軍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45章 抵達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362章 來使第327章 風俗第162章 後膛槍第189章 誅殺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92章 埃米爾第81章 局勢變化第362章 來使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2章 廣州城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34章 朝陽門第78章 北上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41章 趁機擴大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02章 末路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69章 新形勢第15章 逃命第322章 大院君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296章 挑撥第141章 迴鑾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19章 家法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67章 隱秘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42章 淘汰品第124章 小宮女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68章 閱兵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76章 密談第143章 乾清宮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49章 遇刺第80章 探監第三百六十四章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67章 隱秘第131章 謀劃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19章 家法第204章 圍殺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46章 巷戰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32章 獎賞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297章 反叛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61章 太師府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37章 密會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三百四十八章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25章 慈安第181章 初戰(上)第294章 葉海亞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95章 禮部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41章 趁機擴大第5章 兵進廣州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83章 改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