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北上

“等大人傷好就啓程北上。”談了半天,張世平還是把話題轉到了最關鍵的問題上。

李明峰也苦惱當初爲什麼沒學好歷史,如果要知道具體的歷史時間表,也不至於腿傷沒好就得考慮北上了。在他的歷史必背題,具體詳情他卻是不清楚了。

不過只要一分析也就能知道個大概,既然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那肯定是大清戰敗纔會這樣,也就是說1858年,大清至少吃了個大虧才簽定《天津條約》。如今是農曆新年剛過兩個多月,大概是西曆的四月左右。李明峰暗想,一定要在戰爭結束前趕到北京,否則等人家談判完了,自己就一點便宜也佔不到了。

“我腿傷不重,現在就可以出。而且長毛佔着長江,要走陸路,風險太大。我看還是僱條大船,到了直隸再轉走陸路。”李明峰可不想錯過這場大戰。

張世平巴不得李明峰早走,聽到他這麼說,也附議到:“早走更好,我家就有北上的運茶船,大人什麼時候想走,我就可以直接派船送您。”

“那好,那就定在後天,你準備一下,後天就可以出。”

張世平和李明峰又把帶多少人,多少條船的事情定了下來,眼看着,外面的天已經黑了下來,柏貴又吩咐人請李明峰吃飯來了,李明峰拉着張世平一起到後堂用飯。

李明峰出門吃飯可是浪費人力的很,幾個家丁僕役將他擡上軟轎,從前院一直擡到後堂。前呼後擁跟着十幾個人。

柏貴的兩個兒子早就站在門口等着了,李明峰不喜歡古代人的繁雜禮節,只是掛着虛假的笑容和他們兩個點了點頭,就徑直進去了。兩人也不以爲意,招呼下人上菜。

一邊吃飯,李明峰一邊把自己要北上的意思和柏貴說了。柏貴也不喜歡有這麼個身份特殊的人住在自己家裡,假意挽留了幾句也就祝福老李一路順風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李明峰把東西都吩咐下人收拾好了,金子,銀票,從張世平那索要的衣服都被打包好了。

第三日,李明峰沒通知任何人就上了張家的運茶大船。不是李明峰不想借着由頭再搜刮當地富豪一筆,而是他聽說東海的海盜極爲猖獗,怕走漏了風聲,路上被劫,就只好偷着上船。柏貴還算夠意思,讓秦誠帶着一百綠營兵跟着北上。

話不多說,海上行船單調無聊,一個多月後張家大船就已經到了渤海灣。前陣子靠岸補充淡水的時候就已經打聽出來,近日英法聯軍的艦隊正和清軍對峙在海上。爲了免遭池魚之災,衆人一致決定下船改行陸路,

船隻停在了山東和直隸交界處的一個小港口,衆人將茶葉,絲綢,布匹都卸下船來,留下幾十個人看着船隻,隊伍就繼續前進了。

張世平財大氣粗,買了許多車馬,一百綠營加上他家的幾十個水手夥計都騎馬而行。腿傷已經痊癒的李明峰還是不願意吃苦,用一輛裝飾極爲豪華的馬車代步。

一路向北,爲了眼人耳目,綠營兵也全換上了夥計服飾,打扮成押送張家的貨物進京的樣子。這也是無奈之舉,一個是總督雖然有權調動兵力,可爲了護送私交朋友調兵卻是違反了大清律例的,另一個是此行來京的目的卻不足爲外人道。難道要告訴所有人,我們是來逼迫清廷妥協的嗎?

登陸的第三天,衆人到了廊坊境內,這裡離北京只有一兩日的路程了。中午時分,押運着布匹茶葉的隊伍浩浩蕩蕩的行進在官道上,路人均是側目。在如今這個動盪的年月,商隊越來越少了。

“東家,前面有官府的出行隊伍,咱們還是到路邊避一下。”馬車外面傳來秦誠的聲音,爲了方便,李明峰讓人稱呼自己爲東家,也算過把老闆癮。

衆人讓在道邊,李明峰下了馬車,遠遠的就看見來的隊伍十分浩大,可謂是旌旗招展,刀槍林立。待到走近,李明峰粗略估計這隻隊伍怎麼也有個五六百護衛了,這些清軍兵勇有的拿着各式兵器,有的舉着代表身份的旗幟,隊伍中間護着一座銀頂皁色的八擡大轎。看這陣勢,就是不懂具體禮節的李明峰也知道轎子的主人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這邊的秦誠和張世平都是懂行的人,就是這些士兵和夥計也曉得是大人物路過這裡,連忙翻身下馬,守在路邊。這朝廷大員的儀仗走的十分匆忙,根本沒理會這路邊的商隊,直接飛馳而過。

等到這隊伍路過以後,張世平看了看旁邊的李明峰,現他正似有所思。

“東家,看他們的方向是奔天津去的,可能和洋人有關啊。”張世平說到。

“張大哥,你看這隊伍是什麼級別的朝廷官員使用的?好像比柏貴的級別還要高些啊。”李明峰望着遠去的人影說到。

張世平聽了這話,疑惑的瞅着李明峰說:“剛纔那是八擡銀頂的眠轎,照例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用的,不過看這儀仗導引應該是有皇命在身,如果在下所料不差,應該是位欽差大人。東家在官場出入這麼久,怎麼還不識得欽差的儀仗?”

李明峰尷尬的笑了笑:“我向來不太注意這些個,反正就知道隊伍人馬越多的,擡轎子越多的,那就是官職越大,其他的就不太懂了。”

“哈哈,世平萬沒想到東家竟然不關心官場之事到了如此地步,原本世平以爲東家有入仕之心呢,看來世平是誤會了。”相處一個多月,張世平和李明峰兩人之間瞭解逐漸深入,談話也隨意了許多。

“入仕做什麼,見了皇帝還得磕頭,哪像現在這麼逍遙,什麼皇帝太后的,在我這裡一文錢都不值。”李明峰直接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張世平正笑的開心,聽了這話卻笑不出來,楞了半天,直到秦誠咳嗽了一聲,纔回過味來。轉頭向李明峰瞧去,卻現他好像絲毫不知道自己說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張世平見此情況,也只好裝做什麼都沒聽見。

第82章 長春園第229章 逃了!第143章 乾清宮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0章 啓程第58章 浮樑城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88章 投誠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325章 內亂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22章 大院君第16章 林家父子第51章 韋志俊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46章 廝殺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62章 後膛槍第124章 小宮女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79章 刑部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68章 閱兵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55章 保定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44章 醉仙樓(上)最終章中華帝國第45章 抵達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51章 女營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4章 票號第76章 密談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73章 抵達歐洲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346章 歇多萬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84章 戰鬥第44章 請纓第195章 婚慶第39章 毀約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04章 圍殺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02章 末路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37章 故人慘事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9章 毀約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86章 喪命第202章 末路第45章 抵達第82章 長春園第140章 請罪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10章 心憂天下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36章 再遇故人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35章 誅妖五策
第82章 長春園第229章 逃了!第143章 乾清宮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0章 啓程第58章 浮樑城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88章 投誠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325章 內亂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22章 大院君第16章 林家父子第51章 韋志俊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46章 廝殺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62章 後膛槍第124章 小宮女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79章 刑部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68章 閱兵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55章 保定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44章 醉仙樓(上)最終章中華帝國第45章 抵達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51章 女營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4章 票號第76章 密談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73章 抵達歐洲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346章 歇多萬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84章 戰鬥第44章 請纓第195章 婚慶第39章 毀約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04章 圍殺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02章 末路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37章 故人慘事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9章 毀約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86章 喪命第202章 末路第45章 抵達第82章 長春園第140章 請罪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10章 心憂天下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36章 再遇故人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35章 誅妖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