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

李明峰這邊正在暗自推算今天的局勢,那邊慈禧太后接着又問道:“李太師,你的常勝軍呢?是否也該削減一下員額啊?”

李明峰心中暗罵:“兩年前老子移師遼東的時候,大幅削減員額,當初湘軍、淮軍一個兵都沒有減少,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就和沒事人一樣,也沒看你逼着他們減員。現在他們減員了,你竟然逼着老子減,好事沒老子的,壞事處處拉不下我”

心裡是這麼罵的,但是老李嘴上卻不能直接罵人。李明峰淡淡的道:“回聖母皇太后,曾公既然都肯削減湘軍,那我也自然不能落後。曾公佔三省之地,擁十萬大軍,常勝軍自然不敢和湘軍相比,臣只要直隸和遼東兩省可以存兵便可。總兵力也只保有九萬,不會再增加了。”

醇親王奕澴有些不悅的問道:“常勝軍現在還不足九萬人馬,你要保有九萬,豈不是還要徵兵?”

李明峰連連點頭:“正是,還有徵兵,填補缺額。”

慈禧太后絲毫不爲所動,一點也不着急,悠悠的說道:“李太師,湘軍、淮軍、楚軍都在削減員額,你的常勝軍怎麼還要增加啊?”

李明峰早非吳下阿蒙,經過這麼久的歷練,老李的政治手腕也有些水準了。他剛纔張狂的表示自己還要徵兵,就是想要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

結果這一試探,卻現慈禧太后根本不急也不怒,仍然穩坐釣魚臺。這麼一來,李明峰反倒有些害怕了,因爲李明峰不知道慈禧手中到底有什麼籌碼,有什麼計劃,而自己的一切實力基本都暴露在外,敵人在暗,我在明,爭鬥起來,肯定是自己一方吃虧。

李明峰佯怒道:“當年我削減員額,移師遼東的時候,也沒見得大家都削減員額啊。現在淮軍、湘軍、楚軍削減了,反倒讓我也跟上,這不是欺人太甚嗎。”

李明峰說這話的時候,怒氣十足,老李是想給朝臣們一個錯覺,讓人認爲自己只是一個脾氣大的莽夫,一個年輕氣盛的人。只有讓人輕視了,李明峰才能更安全。

太傅周祖培有些不滿的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太師,朝廷讓你裁軍你便裁軍就是了,怎麼還在討價還價呢?”

醇親王奕澴說道:“哎,太師也是有自己的難處。幾萬兄弟跟着他南征北戰的,要是沒有個好歸宿,太師也不放心啊。李太師,你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只要朝廷可以做到的,一定會做到。”

倭仁也連忙附和道:“正所謂,臣強主弱,這早晚是要生事端的。削減常勝軍,這也是爲了您好啊,否則朝中總是有人猜疑太師的用心。”

老李心中暗罵,看來這幫老鬼是早就彩排好了今天的說辭,有的人用朝廷大義來壓李明峰,有的人用利益來誘惑李明峰,也有人把話直接講明白了,敲打李明峰。

老李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慈禧和奕?、奕澴這幫人竟然敢老虎嘴上拔毛,還要削減常勝軍。不過,他們既然敢逼迫自己裁軍,那就必然有所依仗。現在李明峰還不知道朝廷都有什麼籌碼,也不敢太過強硬,只能勉強應付。

李明峰聽了衆人的話之後,好似陷入了沉思之中,臉上顯現出了猶豫掙扎的神色。思考了半響之後,李明峰才輕輕的嘆了口氣道:“兄弟們跟了我很多年,南征北戰的,功勞也不小。曾公和李大人、左大人都在這,我李明峰也不怕直說。常勝軍擁立聖上、剿滅捻子、攻破天京、收復新疆,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都是大功啊

朝廷封我爲一等公,太師,這等榮耀是足夠尊崇的了,但是我手下的人卻都是掛着虛職,離了常勝軍就什麼都沒有了。曾公和李大人手下的將領可都是獨當一面,位高權重啊,這麼一比,我可是對不起我手下的弟兄們啊

我李明峰一人,就算本領再大,又能怎麼樣呢?我能有今天,不都是兄弟們流血流汗替我拼殺出來的嗎?朝廷想杯酒釋兵權,起碼得讓我手下的兄弟能有個飯碗。”

既然朝廷都把話說明白了,李明峰索性也把話說明白了,湘軍手下有五六個省份,淮軍控制的土地也比常勝軍大。常勝軍的功勞可不比湘軍、淮軍小,爲何常勝軍將領們的權力就要比湘軍、淮軍的將領小很多呢?

李明峰當然不是在討要官職,那些官職李明峰還真不是很在意。李明峰這是在拖延時間,老李現在不知道朝廷的依仗是什麼,所以想先應付過去今天這個場面,其他的事情,等到下去和龔橙等人再商議決定。

慈禧太后聽到李明峰同意裁兵,但是想爲自己手下將領討要一些實權官職。慈禧對此還是表示滿意的,這個條件慈禧能夠接受:“既然太師大人肯裁軍,那就萬事好說。今日先議到這,衆位大人都辛苦了,直接在這吃頓午飯。”

慈禧現在也不能立刻說把那些實權官職賞賜給常勝軍衆將,此事還需要回去和幾個大臣們具體商議,所以慈禧先提議吃飯,具體事務先放下。

衆臣看到事情已經議完,並且十分順利,也鬆了口氣,齊曰:“謝太后慈恩。”

此時已經到了晌午,慈禧太后懿旨下達之後,宮女、太監立刻擡上來幾十章長條矮桌子,隨後又送來軟墊,讓衆人席地而坐。

李明峰和蔡宜羣、劉銘傳等人坐在一處,老李的臉上雖然掛着笑容,但是心中卻越的警惕了。慈禧、奕?、奕澴等人越自信,李明峰就越懷疑他們有必勝的把握。

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24章 小宮女第120章 罷工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84章 戰鬥第143章 乾清宮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323章 勸降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29章 逃離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61章 弗蘭克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231章 全才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25章 內亂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29章 逃了!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49章 遇刺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21章 醇郡王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21章 醇郡王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1章 夜宴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40章 請罪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10章 劉銘傳第268章 閱兵第125章 慈安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83章 老熟人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43章 乾清宮第234章 朝陽門第139章 覆滅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3章 廣州富商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94章 入京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70章 改組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29章 逃離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7章 龔半倫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83章 初戰(下)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182章 初戰(中)第229章 逃了!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2章 廣州城第229章 逃了!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61章 弗蘭克第125章 慈安第68章 各方覬覦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16章 反覆第241章 太平門第249章 遇刺第4章 四國代表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98章 暫居林家第328章 驚變
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24章 小宮女第120章 罷工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84章 戰鬥第143章 乾清宮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323章 勸降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29章 逃離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61章 弗蘭克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231章 全才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25章 內亂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29章 逃了!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49章 遇刺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21章 醇郡王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21章 醇郡王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1章 夜宴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40章 請罪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10章 劉銘傳第268章 閱兵第125章 慈安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83章 老熟人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43章 乾清宮第234章 朝陽門第139章 覆滅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3章 廣州富商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94章 入京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70章 改組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29章 逃離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7章 龔半倫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83章 初戰(下)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182章 初戰(中)第229章 逃了!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2章 廣州城第229章 逃了!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61章 弗蘭克第125章 慈安第68章 各方覬覦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16章 反覆第241章 太平門第249章 遇刺第4章 四國代表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98章 暫居林家第328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