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約成

“行,那就你說的這兩個人,再加上秦誠。你那個官迷弟弟已經是個同知了,替他補上點銀子,捐個道臺,至於你那個好鬥的弟弟和秦誠大哥都捐個知府銜。這銀子可就都着落在你張家出了啊。”李明峰說到。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張世平連忙說到,“不過,以後的兵器,馬匹,軍服還有餉銀我家可是拿不出啊。”

“那個銀子我先墊上一些,等以後票號運營起來,銀子也就有了。而且兵貴精而不貴多,你們馬馬虎虎的拉出個兩三千人就行了,又不是要你們拉出十萬大軍,哪裡用的許多銀子。”李明峰的話是給張世平吃了一顆定心丸,他還以爲這支軍隊要由他家供養呢。

安排停當,李明峰打秦誠回鄉招募士卒,又讓張世平開始籌備票號,準備營業。兩個人領了任務都返回廣東各自處理去了,這天津城,李明峰又是獨自一人了。

第二天,李明峰將談判的結果告訴了龔橙,並且將那一成紅利的事也通知了他,錢多不咬手,龔橙是性情中人,不講俗禮,連推辭都沒推辭就應下了。隨後兩人就去見威妥瑪和布爾布隆,這兩個洋人等的早就等的不耐煩了,恐怕這幾日再沒好消息,他們就得親自去見桂良和花沙納了。

聽了兩個翻譯的彙報,布爾布隆和威妥瑪都是十分高興。李明峰把早就準備好的兩套景德鎮官窯瓷器遞了過去,接着,又把在條約中加了,關稅之銀的匯兌要指定票號這一款的事情說了出來。

英法兩國公使早就知道李明峰要從中漁利,既然增加的這款絲毫不影響兩國的利益,而且統一匯兌確實可以方便貿易,威妥瑪二人也就算默認了此事。

事情全部議定,威妥瑪和布爾布隆又招呼了美俄兩國公使,一起去總督府‘協商’具體條款。

這次雙方只是討論些小問題,用句套話,會談是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舉行的。李明峰和龔橙畢竟只是個傳話的人,雙方正主見到面,那會談纔算成功。

沙俄公使是整個會談中最鬱悶的,按沙皇的命令,他要以調停之名從中儘量漁利,但這次會談卻沒他什麼功勞,想要脅迫清廷的打算是徹底落空了。

英法與沙俄本就不合,兩年前雙方還在克里米亞大戰來着,這次勉強坐在一起是因爲有共同的利益,都想宰大清一刀。現在英法美都心滿意足了,誰還理會斯拉夫人的需求?

商談結束,總府衙門大排宴席,招待四國公使,跟隨桂良,花沙納出京的禮部和理藩院的許多官員也都參加了宴席。雖然他們在這個等級的談判中毫無言權,但是名義上外交的權利還是屬於禮部和理藩院,不讓他們參加也說不過去。

宴席結束,四國公使離開總督府,威妥瑪遣人通知額爾金,大清已經全數接受所提條款。第二日,英法軍艦就調轉炮口,大部分的軍艦退出白河,表示出友好的意味。

1858年6月20日,經過廷議,大清最終接受全部條款。1858年6月26日,大清與英國簽訂中英《天津條約》,27日,與法國簽訂中法《天津條約》。美俄兩國因爲調停有功,也享有除了賠款之外的英法兩國的權利。

條約簽訂之時真是盛況空前,大清文武官員數百人齊集總督府大堂,準備好的條約由中,滿,英,法,俄五國語言寫成,各國代表依次簽名,算是約成。不過具體的生效,按照西方規則,需要將正式文本遞交到本國元手中,最後簽字,兩國再互換籤字文本,纔算完成。這個過程時間就長了,從中國到英國,海路漫漫,怕是沒個一年半載的是回不來。

根據協議,貿易和關稅方面的具體事務還要到上海接着商談,因爲這類事情十分冗雜,需要長時間的談判,聯軍和清廷都急着結束目前的敵對狀態,所以就先將合約簽訂,後談具體問題。

李明峰不太清楚歷史的具體情況,不過卻知道此後兩年內必有一場大戰,否則又怎會有火燒圓明園的事情生呢?現在聯軍已經退去,英國公使已經回國呈請女王簽字用印,這樣一來一回最少要半年,所以李明峰斷定,戰爭是爆在未來半年到兩年之間的。

所謂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爲了防止在爆大戰的時候處在不利的境地,李明峰給自己定下了底線。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半年以後還待在清廷的控制之下,否則到時候大清與洋人一開戰,那自己恐怕就要被第一個祭旗。

對目前的結果,桂良和花沙納都是十分滿意的,雖然賠了款,但是那都是朝廷的錢,他們自己不但沒損失一文錢,反倒從中賺了不少好處。

七月初,李明峰和龔橙都乘英法軍艦南下至上海,桂良和花沙納稍後也從陸路趕往上海,會同兩江總督何桂清議定通商章程。

英國公使和美國公使都親自攜約回國呈請女王,總統簽字,法國公使則是派遣下屬回國,沙俄對通商貿易絲毫沒有興趣,他們只關心土地,所以沙俄使團全部返回。

威妥瑪一走,英國公使的職位由原副使普魯斯繼任,這人和龔橙不熟,這下李明峰和龔橙立刻就失了勢,沒了進言的機會。

蒸汽輪船航很快,不到半個月,英法艦隊就已駛到長江口。

第45章 抵達第261章 太師府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05章 回家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90章 受降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97章 反叛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38章 靠山歸來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43章 洪宣嬌第163章 入京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47章 廷辯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48章 鍾粹宮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67章 隱秘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81章 再戰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27章 破綻第41章 趁機擴大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20章 罷工最終章中華帝國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42章 入宮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327章 風俗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25章 曾國藩第136章 困境第322章 大院君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89章 輸血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50章 聖庫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305章 回家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54章 夜談(下)第143章 乾清宮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4章 四國代表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122章 追擊第360章 俘虜第6章 城破第26章 議和大臣第97章 回京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4章 票號第39章 毀約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55章 池州密議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94章 入京第22章 廣州城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67章 隱秘第342章 小慄忠順
第45章 抵達第261章 太師府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05章 回家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90章 受降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97章 反叛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38章 靠山歸來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43章 洪宣嬌第163章 入京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47章 廷辯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48章 鍾粹宮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67章 隱秘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81章 再戰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27章 破綻第41章 趁機擴大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20章 罷工最終章中華帝國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42章 入宮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327章 風俗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25章 曾國藩第136章 困境第322章 大院君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89章 輸血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50章 聖庫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305章 回家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54章 夜談(下)第143章 乾清宮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4章 四國代表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122章 追擊第360章 俘虜第6章 城破第26章 議和大臣第97章 回京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4章 票號第39章 毀約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55章 池州密議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94章 入京第22章 廣州城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67章 隱秘第342章 小慄忠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