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兄弟相聚

袁甲三返回大營之後,對身邊一個三十餘歲的白麪將領道:“星聚!明日你就去保定,算做我的聯繫員,負責往來接洽,全權處理我軍和常勝軍的合作事務。”

“是!大人!”白麪將領道。(本角色由星聚的河南老鄉,本書書友張道陵同學扮演)

“你要仔細觀察常勝軍的戰鬥力到底如何,再觀察常勝軍內部的將帥是否和睦!知道了嗎?”袁甲三眯着本來就不大的眼睛道。

袁甲三此刻的神色與在小村中和李明峰會談之時完全不同,他現在那份沉穩老辣的氣質,比之桂良、寶鋆這種老狐狸亦不遑多讓!假如李明峰剛纔見到袁甲三這幅神態,恐怕說話就要謹慎許多了。

“遵令!”將領答道。

看出這個將領眉宇間似乎有話要說,袁甲三笑着問道:“星聚,你是否疑惑我剛纔爲何在那李明峰面前藏拙?”

名爲星聚的將領立刻答道:“大人行事,自有大人的道理!小的豈敢妄自揣度!”

星聚太瞭解袁甲三的性格了,他知道袁甲三很討厭下屬善於思考,這位總督大人需要的是隻會服從命令的部將。

不過今天的袁甲三心情很好,不但沒怪罪星聚,反倒開始解釋了起來:“那李明峰並非善類,做事只求自己利益,全然不顧仁義。當初在景德鎮,他就把湘軍扔下,獨自率軍逃跑。而且此人勾結洋人,圖謀我中華江山,似這等人,豈能和他開誠佈公的談判?

這次謀反之事泄露,李明峰派我那親家焦大麻子來找我,我就已經知道他肚子裡是什麼算計。只不過,我要是顯的太過精明,李明峰這經常性背信棄義的奸賊,就會對我也產生戒心,沒準就會在關鍵時刻在我背後使壞。本官只有裝傻充楞,讓他對我麻痹大意,纔有可能熬過這個難關啊!”

“大人英明!”星聚連忙讚道。

袁甲三雙目之中射出陰冷的目光道:“哼!這次事情一旦成功,直隸三省就是我和李明峰並存了,我們之間早晚有一戰。現在咱們能隱藏一分實力就隱藏一分!能讓他麻痹大意一分,就要讓他麻痹大意一分!”

星聚和其餘的衆將連聲稱讚:“大人真如子房在世,孔明重生!”

袁甲三擺了擺手,笑眯眯的道:“好了!你們少拍馬屁了!星聚,你收拾一下吧,明日啓程。”

星聚一抱拳:“遵令!”

兩日之後,李明峰在保定的直隸總督署接見了前來接洽的‘袁家軍’數十人。

李明峰此刻正和常勝軍高層將領探討出兵路線,就聽親兵來報,說“河南來人求見”。李明峰知道是袁家軍的人,於是下令傳進。

片刻之後就看到進來一個三十四五歲的中年將領,這將領面白無鬚,容貌清朗,不似久經沙場之人,反倒像戲臺上的白麪小生。李明峰瞧着眼熟,隨即記了起來,這人在幾日之前和袁甲三一同參加了小村會談。

“末將陳星聚見過大人!”白麪將領高聲道。

還沒等李明峰迴話,就聽旁邊的陳星翰驚呼道:“大哥?!”

陳星聚聞聲不禁一愣,隨即將目光移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定睛一瞧,不禁驚道:“星翰!”

兩人這麼一叫,衆人都驚訝萬分。暗道:“沒想到在這裡還能上演兄弟重逢的戲。”

陳星翰驚呼之後,立刻快步走到陳星聚面前,雙目含淚,神情激動。想要給自己大哥來一個擁抱。陳星聚望了李明峰一眼,略一猶豫,不知是否應該接受這個擁抱,但是在這一愣神的功夫,卻被陳星翰熊抱住了。

“大哥!咱倆可有六七年沒見啦!”陳星翰激動的道。

陳星聚在袁甲三手下幹了許多年,向來是謹小慎微的做事,哪敢像陳星翰這般在李明峰面前無拘無束。

“大哥,怎麼了?”陳星翰看到大哥神色緊張,不禁問道。

“放肆,在總督大人面前你怎麼這麼失禮?枉你出來闖蕩這麼多年,這麼還這麼不分輕重?”陳星聚表情嚴肅的斥責到

不是陳星聚不念兄弟感情,恰恰相反,陳星聚是太愛護這個弟弟了。陳星聚這幾年接觸的官僚無數,他得出一個結論:官職越高,脾氣越暴,架子也越大。

李明峰是直隸總督,爲疆臣之首,比袁甲三那個漕運總督還要尊崇上幾分。按理說像李明峰這種大員,應該是很注意這些臉面上的事情的。陳氏兄弟雖然是久別相逢,但是兩人畢竟只是小小的將領罷了,怎麼能在大庭廣衆之下無視總督大人的威嚴而敘舊呢?

“大哥!”陳星翰笑着說道,“俺家大人可和你那個肥總督不一樣!大人待俺如同親兄弟一般,你不用擔心,他是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

“別胡說!袁公德高望重,你不可隨便取笑!”李明峰面色微紅,尷尬的說道。

陳星翰並未見過袁甲三,他既然稱呼其爲“肥總督”,明顯是聽了李明峰的轉述。陳星聚雖然是陳星翰的哥哥,但是他同時也是袁甲三的部將!當着人家的部將侮辱人家長官,確實是頗爲不敬。

李明峰暗罵:“你陳星翰這麼說,不知內情的外人還道我李明峰是個長舌婦呢!”

陳星聚聞言並未感到尷尬,只是微微一笑,並不做聲。

陳氏兄弟相逢,徹底的打亂了正常的接待步驟,李明峰吩咐下人在總督府準備宴席,一則歡迎袁家特使陳星聚,二則是慶祝陳氏兄弟相聚。

李明峰坐在主位,韋志俊、蔡宜羣、陳星翰、劉銘傳、吳長慶、陳星聚依次而下,七個人圍成了一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氏兄弟互訴衷情,衆人也都明白了事情經過。

陳星聚和陳星翰並非親兄弟,而是堂兄弟,他們本來和家人一起生活在河南省臨潁縣陳村,全村都是陳姓人。兄弟兩個自幼一起長大,關係極好。七八年前捻子造反,河南遭到荼毒,陳家人也四散而逃,各奔東西。陳星聚一家逃到了外縣某村定居,陳星翰一家則跑到了江蘇。

陳星聚後來參與了河南巨族袁家組織的團練,屢立戰功,最後積功升到四品都司,成爲袁甲三的得力愛將。陳星翰則加入了綠營軍,駐紮在上海,因爲幼年練過武藝,混了個把總幹。四年前,洋槍隊建立,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陳星翰極其屬下士兵都劃入洋槍隊,歸李明峰調遣。後來隨着李明峰南征北戰,陳星翰也算混的出人頭地了。

陳星聚和陳星翰發跡之後都派人回原來的村子找過親屬,只不過戰亂之後,原來的村子早就毀於戰火之中,找了幾次,都是無果而終。兩人都認爲對方已經喪命於亂世之中。即便心中還有些許僥倖心理,但這個世道太亂,他倆也沒功夫花大量時間尋找對方。

敘完舊,陳星聚又講了自己來保定的目的,無非就是替袁甲三做箇中間人,使雙方溝通順利,可以同進同退,共同禦敵。

這一場酒宴,直喝到月上柳梢頭,李明峰喝的迷迷糊糊,索性張口封了陳星聚一個三品參將,特准以後和陳星翰住在一起。

李明峰最近封了許多“帽子官”,比如陳星翰就讓老李重新封了個參將,周景通被封了個天津知府,這些官職雖然有實權,但是朝廷不予承認,只是在常勝軍範圍內有效。所以喝到興奮的時候,老李又“提拔”了陳星聚一次。

常勝軍衆將對此見怪不怪,但是陳星聚卻是不同,聞聽封賞,給他激動的淚流滿面,跪下磕頭,直呼大人厚恩。

倒也不是陳星聚沒見過世面,而是老李的封賞確實有些過厚。都司升參將,那得需要斬殺數千反賊的戰功才行,這可是玩命的買賣。而且三品參將已經算是比較高的級別了,只需再進一步,就可以位列二品大員,那時可就真算是光宗耀祖了!陳星聚豈能不感恩戴德?

陳星翰酒量最大,他此刻還是清醒的,看到大哥給大人磕頭謝恩,陳星翰暗中想道:“大哥要是知道這個三品官就在常勝軍內部好使,他到時候能有什麼樣的表情?”

想到這,陳星翰竟然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只不過衆人喝的迷迷糊糊,都有耍酒瘋的傾向,對於陳星翰的發笑都沒在意。

第二天,衆人酒醒之後再度齊聚總督署大堂,研討出兵方略。

總督府大堂正中央擺着一個碩大的沙盤,約有三十多平米,那是工匠剛剛做好的,上面是直隸、山東、河南三個省的地形圖。

常勝軍在保定的五名將領和袁甲三的使者陳星聚,還有剛剛被李明峰接到保定來的原禮部侍郎杜翰、焦佑瀛,再加上李明峰共九個人站在這個沙盤的前面。

今日已經距李明峰離開北京有半個月之久,朝中催戰的官文發了四五次,李明峰一直拖延,直到今日,老李才覺得時機已到,鄭重宣佈準備出兵。

李明峰手執木棍,指着沙盤道:“敵軍共有二十餘萬,其中大部分爲捻軍,小部分是四眼狗陳玉成北竄的長毛。捻軍總黑旗旗主蘇天福在一個多月前北渡黃河,現在分兵盤踞在山東禹城、臨邑兩處。我軍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配合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殲滅蘇天福部。”

劉銘傳在旁邊不在意的說道:“禹城、臨邑都是小城,扛不住大軍攻擊。要不是瑞麟意外陣亡,再加之連日暴雨導致黃河水位暴漲,僧王不敢輕動,恐怕蘇天福早就兵敗身亡了!”

陳星翰說道:“漕運總督袁甲三袁公的十萬大軍在東昌府集結已經超過兩個月,此處距離禹城不足百里,只需一兩的日腳程就可抵達最前線。

蘇天福認爲袁甲三會在近日舉起反清大旗,到時候兩軍內外合擊,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徹底的在黃河北岸站住腳,然後再接南岸的發捻聯軍主力過河,擊潰僧王軍隊,最終兵進北京,奪取天下!只不過,他這一切的算計恐怕都要落空了!”

陳星聚道:“現在袁公已經放棄了造反,蘇天福周圍敵軍超過四十萬,他是死路一條了!”

李明峰道:“黃河南部的魯中盤踞的是陳玉成、張樂行,魯南盤踞的是苗沛霖,雖然苗家軍擺出了配合清軍,包圍發捻聯軍的架勢,但他實際上已經投靠了反賊。魯中南已經盡落賊手,早已不歸朝廷所有。等到黃河水位降低,水流減緩,就是苗沛霖舉旗反清之時!”

蔡宜羣道:“水位一旦降低到可以渡河的時候,發捻聯軍和苗沛霖的大軍共計三十萬人馬一定會一起渡河,協助蘇天福攻擊僧格林沁!”

韋志俊說道:“最近十日黃河水位已經降低,恐怕發捻聯軍渡河就在近日!依末將看,最佳的作戰方式就是咱們派出大軍,從保定進抵德州府,和東昌府袁甲三共同組成包圍蘇天福的西面屏障。然後再聯合北部的文祥大軍、東部的僧王大軍,共計四十餘萬大軍,步步進逼。多則十日,少則三日,禹城、臨邑必破!”

“困獸猶鬥,況人呼?”李明峰拽起了文來,“現在蘇天福面對的有四股大軍:文祥五萬、袁家軍十萬,僧王二十萬、我常勝軍能調去的最多兩萬。換作你是蘇天福,在此絕境,你會選擇從哪面突圍?”

這個答案是明顯的,換作任何人都會選擇兵力薄弱的方向逃竄。常勝軍戰鬥力再強也掩蓋不了兵力過少的事實。這次最多派出兩萬人馬,需要防守上百里的防線,兵力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

蘇天福大軍五萬假如分開逃竄,就憑李明峰的兵力肯定是無法阻攔住的。一旦分兵堵截,常勝軍還有可能被蘇天福集中兵力擊破防線,那樣的話,吃的虧就更大了。to=badmin&title=列強代理人

色情、非法、抄襲,http://

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52章 陳年舊事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61章 弗蘭克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24章 票號第242章 奪門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188章 投誠第4章 四國代表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61章 弗蘭克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91章 激辯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60章 容閎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40章 請罪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306章 內宅第82章 長春園第15章 逃命第197章 麻煩第51章 韋志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67章 隱秘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184章 營破第306章 內宅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5章 兵進廣州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42章 淘汰品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94章 葉海亞第55章 池州密議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49章 遇刺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58章 浮樑城第130章 昌平城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44章 蒙時雍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34章 朝陽門第70章 改組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97章 反叛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41章 迴鑾第19章 家法第231章 全才第139章 覆滅第322章 大院君第289章 輸血第9章 貪得無厭
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52章 陳年舊事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61章 弗蘭克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24章 票號第242章 奪門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188章 投誠第4章 四國代表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61章 弗蘭克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91章 激辯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60章 容閎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40章 請罪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306章 內宅第82章 長春園第15章 逃命第197章 麻煩第51章 韋志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67章 隱秘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184章 營破第306章 內宅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5章 兵進廣州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42章 淘汰品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94章 葉海亞第55章 池州密議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49章 遇刺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58章 浮樑城第130章 昌平城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44章 蒙時雍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34章 朝陽門第70章 改組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97章 反叛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41章 迴鑾第19章 家法第231章 全才第139章 覆滅第322章 大院君第289章 輸血第9章 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