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是守是逃?

蒙時雍身中四彈,卻仍舊忍着疼痛,向前衝去。

曾國荃看着距離自己只有十幾米的蒙時雍,不禁讚道:“是條漢子”

這時,又是一輪槍聲響起,蒙時雍身上又多了十幾個彈孔。蒙時雍身上頓時血流如注,他連向前邁一步的力量都沒有了。

“啊”蒙時雍大喊一聲,用盡全力,將手中長槍向前拋去。拋出長槍之後,蒙時雍就站立在原處一動不動了,此刻他面上已經沒有了一絲生機,只有雙眼,還有那麼一點點的神光,死死的盯着拋出去的長槍。

這一槍,是蒙時雍臨終時積蓄全身力道的拼命一擊,力量之大,難以想象。曾國荃看到一道銀光直奔自己衝了過來,想也不想,立刻閃身躲避。

“啊”曾國荃讓開之後,這一杆長槍擊中了曾國荃身後的一個親兵。這槍力度極強,直接將這個親兵貫穿,槍尖帶着親兵的屍體,扎入地上。

看到這一擊沒有傷到曾國荃,蒙時雍雙眼之中閃過一絲濃濃的失望,隨後連那僅存的神光也消散了。

曾國荃看到癱死在地上的親兵,不禁暴怒,大聲嚷道:“媽的,督戰隊,給老子上”

督戰隊一直守候在主帥身邊,一般負責懲罰逃跑士兵,這些人的任務就是殺自己的戰友,所以督戰隊的士兵,往往都是心狠手辣之人。但是此刻曾國荃下令讓他們上,就是恨極了蒙時雍。

火槍的威力雖然大,但是也並非什麼神器,再厲害也有個限度。一千長毛在這五十米的距離之內,被射倒一半以上,但是還有一小半人,成功的躲過了射擊,已經殺到了曾國荃跟前。

曾國荃命令下達之後,上千督戰隊士兵上前就是一頓砍殺,不但將蒙時雍剁成了肉泥,還將僥倖活下來的長毛全部砍死。

這時,殘餘的長毛已經全部退入到了內城。而李鴻章、左宗棠、馬新貽等人的部隊也已經進了天京。

各路大軍分頭行動,進攻其餘的外城城門。如今太平門已丟,清兵進了外城,各大城門的守軍實際上是腹背受敵了。負責守衛其他各大城門的循王魏成、輔王楊輔清、國宗楊義清率軍苦戰良久,覺大勢已去,紛紛撤離了外城,進了內城。

同治三年六月二十日,此時距離炸燬太平門城牆已經整整十二個時辰了。長毛全部退入到了天京內城,外城已經全部爲清軍所佔據,清軍各路大軍都駐紮到了天京外城,準備進行最後的總攻。

此時的天京內外,都是一片寂靜,若不是地面上那數萬具屍體依舊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沒有人會相信,就在幾個時辰前,還爆過一場大規模混戰。

此時各軍主將也進了天京外城,曾國藩看着建設完成近乎一半的月城,也感嘆湘軍運氣好。若是等到月城完成之後再進攻的話,即便也能取得勝利,但是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曾國藩和衆人走在戰場之上,緩緩的說道:“李大人,明日還是由常勝軍使用火炮,先將長毛的銳氣轟掉,然後再進攻”

李明峰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不用,長毛如今哪裡還有銳氣?內城城牆低矮,咱們直接進攻就是”

常勝軍剛纔沒有參加進攻外城的戰鬥,並非老李害怕常勝軍受到損失,而是因爲李明峰如今貴爲太師,官爵在曾國藩之上,若是湘軍、常勝軍一同立功,恐怕這頭功還要算到李明峰的頭上。

所以老李明智的決定不參加攻城戰鬥,這樣頭功就是湘軍的。等到入城之後,常勝軍在參與進攻,立些小功。當然,老李看中的並非是那些功勞,而是洪秀全收刮江南數省十餘年所得的財富。

李鴻章說道:“對直接進攻便可,這一戰咱們至少斬殺了四五萬長毛精銳,如今內城恐怕早就人心惶惶了”

曾國藩也是明白人,對着老李一抱拳,語氣誠懇的說道:“多謝李大人”

對於曾國藩來說,立此大功就可以再進一步,位列一品了。而且曾國荃、曾國華、李鴻章、左宗棠等他的親信故舊也會跟着達。

李明峰說道:“曾公昔日對李某多有照拂,李某不敢或忘,而且剿滅長毛之功,確實是湘軍所立。若是沒有湘軍數十萬將士的艱苦奮戰,咱們今天就不肯能站在天京外城商議軍情”

曾國藩對着老李笑了笑,表示了謝意,然後對衆將說道:“明日子時,起總攻”

“是”衆將齊聲應道。

天京內城,此刻幹王、安王、福王、輔王、循王和洪宣嬌都在太陽宮內,和李秀成對峙着。

洪宣嬌剛剛從城頭上下來,此刻雪白的裙子都變成了紅色,但是她卻連衣服都沒有換直接就來阻止李秀成帶走洪天貴福。

洪宣嬌怒斥道:“李秀成,天王賜你秀字爲名,並封你爲忠王,對你之恩,真可謂比天高,比海深。但是你卻不知回報,天王剛死,你竟敢謀逆”

李秀成本來就叫李秀成,但是天王叫洪秀全、東王叫楊秀清,秀字就成了極其敏感的字眼,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李秀成就不得已而改爲李壽成。不過,後來李秀成連續多次立下大功,天王特別恩准李秀成恢復原名,可以繼續使用最尊貴的“秀”字。

在這點上來說,洪秀全對李秀成確實是十分信任和重用的。不過,信任和重用這兩個詞的前面要加上“曾經”兩個字。

等到李秀成執掌太平天國三分之一的兵力的時候,洪秀全就再也不允許李秀成帶兵進天京了。

“我深受天王隆恩,怎會謀逆?”李秀成聽到洪宣嬌指責他,不禁反駁道,“如今清妖數十萬大軍就在城外,天京城破,全在旦夕之間。若是苦守,不出三日,我等皆要戰死於此要本王說,不如帶着精兵,護着真主,趁着夜色,殺出城去。只要離開江浙,咱們南下閩,贛,則天國還可重建”

聽了李秀成的解釋,安王、福王都面露猶豫。他們雖然沒啥才能,但是也不是傻子,現在這種情況,擺明了就是死路一條。聽李秀成說,現在逃跑還有一線生機,兩人的立場也有些動搖了。

畢竟沒人想死,對二王來說,能保住小命,可比爲天王盡忠有吸引力多了。別人相信洪秀全是上帝之子,是真神,所以可以爲他犧牲。但是,在安王、福王眼中,洪秀全就是他們的弟弟,一起生活了五十年,他們可不認爲自己這個弟弟是什麼真神。所以,二王更傾向於理智。

洪宣嬌脾氣火爆,聽了李秀成的話,不禁嘲笑道:“怕死小人還不如一個孺子”

孺子指的就是蒙時雍,蒙時雍是幼贊王,是蒙德恩的兒子。而李秀成、洪宣嬌他們是和蒙德恩一輩的人物。對他們來說,蒙時雍就是小娃娃。

李秀成面色不悅的說道:“本王又豈是貪生怕死的人物?本王死不足惜,但是若是因爲戰略失誤,連累真主一同喪命,到了天堂,我又該如何同天王,同上帝解釋?”

李秀成此言一出,洪仁玕、魏成等人面色也是一變。至於楊輔清、楊義清兄弟,更是面露思索,很明顯,他們對李秀成的提議很感興趣。楊氏兄弟也不是什麼忠臣,他們之所以回援天京,純粹是因爲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是同生同死的關係。

“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李秀成看到衆人都有些動搖,不禁再度勸到。

洪仁玕皺着眉頭問道:“如今城外都是清妖,如何能逃?”

李秀成道:“城內還有數十萬百姓,咱們只需開了城門,讓百姓四處逃竄,則城外必亂。我等則帶着精兵,化裝成百姓,護送着真主離開天京至於天軍,則可命他們自己殺出重圍,自找生路。若是幸運,咱們走到福建,再度立起天國大旗,那逃生的天軍將士們也會到福建投奔咱們”

楊輔清連忙附和道:“如此甚好我兄弟二人經營福建、江西多年,若是到了福建,江西,咱們分散到鄉間進行戰鬥,不再佔領大城池,則湘軍人數再多十倍,也休想滅掉咱們”

洪仁玕聞言,又望了望安王、福王、循王,看到三人都輕輕的點了點頭,洪仁玕也應道:“好,就這麼辦”

衆人剛剛下了決定,忽然看到有侍衛跑了進來,滿臉倉皇的說道:“不好了,清妖起總攻了”

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97章 反叛第241章 太平門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97章 回京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3章 廣州富商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43章 交易第162章 後膛槍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9章 授權談判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63章 入京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30章 意外第23章 廣州富商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82章 初戰(中)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42章 淘汰品第25章 北上第297章 反叛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4章 四國代表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7章 龔半倫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362章 來使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34章 約成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69章 新形勢第160章 容閎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99章 恭王府第37章 故人慘事第43章 交易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88章 投誠第27章 龔半倫第131章 謀劃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48章 鍾粹宮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66章 翻臉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7章 龔半倫第285章 中彈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43章 乾清宮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68章 各方覬覦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359章 遇襲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39章 毀約第37章 故人慘事第22章 廣州城第311章 密議第166章 大敗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42章 奪門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34章 朝陽門
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97章 反叛第241章 太平門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97章 回京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3章 廣州富商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43章 交易第162章 後膛槍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9章 授權談判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63章 入京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30章 意外第23章 廣州富商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82章 初戰(中)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42章 淘汰品第25章 北上第297章 反叛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4章 四國代表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7章 龔半倫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362章 來使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34章 約成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69章 新形勢第160章 容閎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99章 恭王府第37章 故人慘事第43章 交易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88章 投誠第27章 龔半倫第131章 謀劃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48章 鍾粹宮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66章 翻臉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7章 龔半倫第285章 中彈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43章 乾清宮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68章 各方覬覦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359章 遇襲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39章 毀約第37章 故人慘事第22章 廣州城第311章 密議第166章 大敗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42章 奪門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34章 朝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