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黃金之國

李明峰派五百精銳士兵護送山上木拓返回和歌山。之所以派這麼多人護送這麼一個看似無用的老頭,一則是爲了給山上老頭幾分顏面,讓他費點心力替自己做事,二則希望讓這些精銳士兵在和歌山大名德川家屋面前顯示常勝軍之強盛軍力。

要知道,和歌山雖然是御三家之一的強大藩國,但是也僅僅有兩千武士罷了。常勝軍給山上木拓派遣的護衛親兵就多達五百,這絕對能給德川家屋以重大震撼。

山上木拓離開之後,常勝軍也在兵庫開始修築城防。城內百姓畢竟對清軍存有畏懼心理,當他們看到常勝軍不加阻攔之後,數日之間,兵庫城內的日本居民都陸續逃離了。李明峰也覺得放這些敵國百姓在身邊不是什麼明智之舉,所以也由他們去了,反正他們離開之後,五萬大軍也都有了房屋居住。

這日,李明峰正在府中和衆將一同賞雪,衆人一邊看雪,一邊圍着火爐酌着溫熱的清酒,好不悠閒。看到李明峰心情不錯,吳長慶壯了壯膽子,不禁問道:“太師,屬下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李明峰聽了這話,不禁擡頭向身邊望了望,看到蔡宜羣、李秀成、司馬平等衆將也都露出了期盼的神色,不禁笑道:“咱們兄弟還有什麼不能聊的呢?說”

吳長慶輕輕了鬆了口氣,問道:“太師大人,您此來日本,雖然口稱是爲了教訓日本國主,但是我等也都知道,這乃是藉口罷了。不知太師可否將實情相告,我等也好安心做事啊。”

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出李明峰東征日本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但是李明峰不說,衆人也不敢問。如今都到了日本,衆人還一頭霧水,今日吳長慶終於憋不住了,直言相問。

李秀成也連忙附和道:“對啊,如今那滿清朝廷時刻都在惦記着進攻保定和遼東,太師大人解決了朝鮮之事後,不退回遼東,威震滿狗,反倒再度東征日本,實在讓人不理解啊”

李明峰輕輕了點了點頭,緩緩說道:“日本這個國家距離中土不過千里之遙,但是一千多年以來,中日兩國因爲海洋天塹的原因,所以幾無大戰,僅有盜匪之患罷了。但是過去的日本對我中華沒有威脅,不代表未來沒有威脅

如今洋人明瞭蒸汽機,最近聽說又明瞭內燃機,西方的軍艦已經能夠乘風破浪,跨越萬里海疆了。這種先進技術,只需數十年,甚至數年就能傳播於全世界,等到日本也掌握了跨越海洋天塹的軍艦技術之後,日本這個島國必然會成爲中華之心腹大患”

“太師大人,恕在下胡言之罪”吳長慶聽到這,忍不住出言爭辯道,“日本東洋區區彈丸小國,地不過中華一省之遼闊,民不過直隸之數,其國主在我中華,權勢僅爲一省之巡撫罷了再加上其民愚昧,盡是蠻夷,不識禮教。太師將其稱爲中華之大患,實在是太過杞人憂天了”

不但是吳長慶,就連李秀成等人看李明峰的眼神也都有些驚愕的意思,衆人心中都在暗自猜測,太師老爺這是在撒謊還是在說真的?要是撒謊,這謊言也太拙劣了。即便想要掩蓋東征的真正意圖,太師老爺也不用用這麼蠢的謊言來應付衆人。

老李也料到了衆人的反應,不禁苦笑道:“如今國力強弱不能全看領土和子民,比如世界最強國——大英帝國,論領土和子民,還不如日本呢,但是英國隨便組建一支中型遠征軍就能踏破大清國都,焚燒圓明園這不能不引起我等戒備”

李明峰說出這話,衆人這才露出了思索了神色。英國之強,早已深入衆人之心,但是其國土狹小、人民稀少,真不知道他們爲什麼那麼厲害。李明峰說日本很可能會和英國一樣,成爲一個強悍的島國,這才真的引起了衆人的注意。

“當然,我遠征日本,並非完全是因爲這個原因。”李明峰接着又道,“如今日本國內亂,我正好有機可乘,可幫助一方打擊另一方,等到我扶持德川慶喜重掌日本國政之後,德川慶喜還不是唯我之命是從?有了日本之助,將來對抗滿清朝廷,也多了幾分勝算。”

說到這,李明峰又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望着衆人笑道:“而且日本國盛產黃金、白銀,尤其是黃金,產量極大,價格低廉。如今日本金銀比例爲一比四,我大清爲一比十,西洋爲一比十五從這就能看出日本黃金產量之巨大咱們大清、朝鮮、日本都是以白銀爲結算標準,但是西方都是以黃金爲主,有了黃金,就能有軍艦、有火炮、有鐵路這日本根本就是一座金銀島”

聽了這話,李秀成雙眼放光,有些癡迷的說道:“沒想到日本黃金如此便宜,要知道我從家裡帶出來十萬兩白銀,在日本換到兩萬五千兩黃金,再帶回大清,就能換成二十五萬兩白銀了這區區一來一回,帶幾個箱子就能賺這許多,這可真是個好買賣”

李秀成此人極度癡迷金銀,當年在太平天國的時候他的英王府後院就有一座銀山,那是由上百萬兩白銀堆成的由此就能看出李秀成對財寶的癡迷程度。(真實歷史,後來銀山被曾國荃搬回湖南老家去了)

李明峰一撇嘴,嘲笑道:“沒出息,我們是來日本‘取’黃金的,不是做貿易的”

衆人聞言,都跟着奸笑:“嘿嘿嘿嘿嘿嘿”

一時之間,好像外面下的不是漫天白雪,而是漫天白銀

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04章 圍殺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328章 驚變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97章 反叛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322章 大院君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41章 迴鑾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68章 閱兵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46章 廝殺第297章 反叛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17章 黴運連連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46章 巷戰第33章 再會二相第9章 貪得無厭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53章 洪仁玕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139章 覆滅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30章 意外第9章 貪得無厭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23章 廣州富商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31章 謀劃第234章 朝陽門第237章 密會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61章 弗蘭克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86章 喪命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1章 夜宴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34章 朝陽門第311章 密議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295章 犯險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88章 投誠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4章 票號第242章 奪門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91章 激辯第242章 奪門第261章 太師府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97章 麻煩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32章 龔氏父子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89章 戰前準備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49章 撤退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
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04章 圍殺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328章 驚變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97章 反叛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322章 大院君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41章 迴鑾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68章 閱兵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46章 廝殺第297章 反叛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17章 黴運連連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46章 巷戰第33章 再會二相第9章 貪得無厭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53章 洪仁玕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139章 覆滅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30章 意外第9章 貪得無厭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23章 廣州富商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31章 謀劃第234章 朝陽門第237章 密會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61章 弗蘭克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86章 喪命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1章 夜宴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34章 朝陽門第311章 密議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295章 犯險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88章 投誠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4章 票號第242章 奪門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91章 激辯第242章 奪門第261章 太師府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97章 麻煩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32章 龔氏父子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89章 戰前準備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49章 撤退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