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軍功與擴軍

伴隨沙俄退兵期待來日再戰,同樣結束戰鬥的劉興華,也開始命令部隊進入休整期。適當的,還給一些立功的戰士,幾天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探親假。

非常清楚,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任何官兵對於立功受獎,都抱着非常神聖跟自豪的心情。而劉興華也適時,推出了軍功章制度,讓全師官兵也覺得非常高興跟自豪。

參與此次反圍剿作戰的官兵,都領到一枚銅製的反圍剿勳章。至於三等至一等功,則同樣以金銀銅的方式,分別授予此次作戰有功的官兵。

至於那些戰死的官兵,除了其家屬享受軍烈屬的優厚待遇,陣亡士兵的骨灰都分成兩份。一份安置在漠河城外的安民軍烈士陵園中,一份則交給其家屬管理。

所有陣亡將士的名字,都會被銘記在烈士紀念碑上。他們在那次戰鬥中犧牲,最終又獲得什麼榮譽,同樣會被銘刻在這些紀念碑上,每年清明節都會組織祭奠活動。

這種戰死後的極高榮譽,令安民師倖存的官兵們,同樣清楚這份榮譽對他們而言意味着什麼。只要安民師存在一天,陣亡將士便能享受英雄般的待遇。

第一次反圍剿作戰的士兵,在骨灰被火化之後,統一安排安葬在烈士陵園之中。每個官兵,都有一個墓碑,記錄着他們生前的功勳跟戰績。

在前線局勢終於平靜下來之後,劉興華同樣返回了根據地。他第一次露面,便是親自主持了陣亡官兵的下葬儀式。而同時出現的。還有安民師的團級軍官們。

被邀請參加下葬儀式的陣亡官兵,看着那種莊嚴肅穆的安葬儀式。也覺得做爲普通百姓的子弟,他們能享受到死後如此榮耀的儀式。這輩子也算值了。

主持完安葬儀式的劉興華,站在主席臺上很誠懇的道:“做爲安民師的師長,此刻的我心裡很難過。因爲,我們又有八百七十六名兄弟,永遠閉上了眼睛安靜的躺在這裡。

他們都是我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他們都是爲了保護我們的家園跟國土,付出了自己年青而又寶貴的生命,沒能把他們帶回來,我心裡很難過。諸位叔叔嬸嬸。對不起!”

朝臺下那些陣亡士兵家屬,恭敬的行了一個彎腰禮之後。這些官兵的家屬,也感受到劉興華的誠意。其實參加這個儀式前,他們已經替子弟操辦了喪事。

不論是棺木還有喪事的花費,全部都由安民師後勤部門負責。這種包辦到底的態度,已經讓所有百姓看到,安民師對於他們子弟生命的敬重。

很多百姓都清楚,如果他們的子弟在清軍裡面當兵,死後能不能拿到撫卹金都是個問題。更別提。全包這種喪事的花費,還有今天這樣隆重的下葬儀式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出席這個儀式的安民師軍官們,也真正明白劉興華很在意官兵的性命。這也是爲何。劉興華每次打仗時都會強調,儘可能減少士兵的傷亡。

只是戰場之上槍炮無眼,誰也不敢保證。任何人都能在戰場上活下來。說起來,這次的反圍剿作戰。他們的傷亡人員,比消滅的敵人人員差距太大。

面對劉興華的道歉。很多陣亡官兵的家長,都很理解的道:“劉師長,我們不怪你,我們真的不對你。這都是孩子的命,這真的不怪你啊!”

百姓們的理解,讓劉興華也覺得心裡沉甸甸的。可他同樣清楚,身爲師長有些責任他推卸不掉。那怕他清楚,這樣的儀式隨着安民師的擴大,或許以後他不會再出現了。

可目前實力尚且弱小的安民師,離不開官兵們的忠誠,同樣離不開根據地百姓的支持。只有集合根據地所有軍民的實力,安民師未來才能走的更遠。

道歉結束的劉興華,很快又道:“我知道,一句簡單的對不起,一個軍烈屬的安置待遇,一份戰死之後的隆重葬禮,相比一條活生生的生命,都顯得很微不足道。

可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今天你們失去了一個兒子,你們卻擁有了安民師上萬個兒子。只要安民師存在一天,你們的事情,就是我們安民師的事情。

任何時刻,我們都不會讓這些陣亡的士兵,替安民師獻出寶貴的生命之後,就不理會他們的家人。只要你們將來有困難,隨時可以尋求部隊的幫助。

可以找你們兒子生前部隊的領導,可以找你們村子附近的民政辦,甚至也可以找我這個安民師的師長。只要我們能辦的事情,一定替你們辦妥了。

你們的兒子,不能替你們養老送終。只要我們還在,只要安民師這杆旗幟還在,我們就會負責到底。代表你們的兒子,讓你們安享晚年,給你們養老送終。”

這話說出來之後,烈士們的家屬自然非常感動。而觀看此次葬禮儀式的百姓,同樣清楚劉興華是說一不二的人。這些軍烈屬看似倒黴,實則也算因禍得福了。

做爲軍烈屬,他們在根據地將享受到免除稅收的優惠政策。陣亡士兵的兄弟姐妹,在入學或安排工作的事情上,都將比其它人更具有優勢。

這些優惠條件,也意味着他們家中一個子弟的死,卻能換來一家人的幸福未來。這種情況,對於生活在戰亂年代的百姓而言,無疑是打着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講完這些話後,劉興華又宣佈這些陣亡官兵,在戰後所能獲得的榮譽。一枚反圍剿戰役的勳章,一枚金制的英雄勳章,都由各團團長親自送到他們親人手上。

代替自家子弟領取勳章的陣亡官兵家屬,看着這些年青的團長們,同樣給他們道歉並表示會關注他們以後的生活時。同樣感動的無法言喻,也深知一家人未來的幸福,都是兒子用命換回來的。而這兩枚勳章,同樣代表着兒子的功勳戰績。

安葬儀式結束之後,各移民村的廣播裡,也特意提到了這件事情。令不少遷移到根據地的年青人,甚至於他們的父母,都明白爲何這支部隊,被那些老移民稱爲子弟兵。

子弟兵的概念,在這一刻算是徹底的灌輸到所有百姓的心裡。百姓們也清楚,沒有這些子弟兵的浴血奮戰,就沒有他們在後方安詳幸福的生活。

要想保住現在享受的生活,他們就必須將年青的子弟,送到徵兵點去報名。雖然這樣做,有可能讓自家子弟有去無回。可當兵,在漠北卻是件很榮耀的事情。

相比關外‘好男不當兵’的觀念,如今生活在漠北的百姓跟年青人。對於子弟的話,就是希望他們能通過徵兵辦的選拔,有資格成爲一位安民師的新兵。

很多新來的移民最初都以爲,只要年齡符合,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安民師應該不會拒絕他們子弟的加入。可事實上,在徵兵的事情上,安民師一直都非常嚴格跟謹慎。

剛搬遷來的百姓子弟中,只有一小部分身體素質優秀的年青人,獲得加入新兵部隊的資格。而一些體質不佳的年青人,卻被告知暫時不能被錄取。

這些落選的年青人,也告訴這些被陸續遷移來的百姓,在這裡想當上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這些年青人,還有資格加入組建起來的民兵部隊。

只要在根據地,好好的生活訓練一段時間。等到他們身體素質達標,其所在的民兵隊長,都會給這些年青人寫一封推薦信,讓他們重新擁有被選拔進軍營的可能性。

正是這些源源不斷補充的新兵,讓戰後急需恢復實力的安民師。很快恢復了戰鬥力不多,部隊的規模短短時間裡,又擴大了將近二分之一。

本身就按照旅級部隊組織的三個步兵旅,在新兵陸續補充之後,相繼擴充了一個新四團。從一旅三團的編制,正式擴充到一旅四團。

同樣,在此次作戰中,損失了近百人的警衛團。同樣在各老兵連中,陸續抽調了一批作戰精英,加入到警衛團中。警衛團的人數,相比以前又擴充了一個營。

明白這都是因爲,根據地多了十萬多百姓,才讓安民師又能擴充近萬人的部隊之後。劉興華也開始着手,在其它東北兩省,發展游擊隊跟敵後武裝的工作。

一批批,從部隊選撥出來的優秀官兵,在警衛團參加了一個月的訓練跟學習之後。被陸續秘密的送出漠北,帶着劉興華對他們的期望,去敵後進行作戰。

他們要做的,就是在不引起沙俄人警惕的情況下,秘密的組織游擊隊跟反抗部隊。只要時機成熟之後,他們將成爲星星之火,讓東北其它兩省全部燃起戰火。

而他們抵達那裡,短時間之內,也將以鬍子的形式在敵後生存。擴充部隊所需要的武器彈藥跟資金,都會有所在地的情報部門,給他們提供支持。

總之,大戰硝煙消去之後,東北並未進入平靜期。相反,平靜之下的暗流卻越發洶涌。而劉興華同樣意識到,下一次的圍剿作戰,想必不會象這次這樣容易。

這意味着,他必須抓緊每一天的時間擴充實力,以期待着第二次反圍剿戰役的到來。至於到時候,勝負如何,相信時間會告訴人們一切的!

第190章 眼光放遠點第215章 與衆不同的男人第245章 停戰與接收租界第6章 世態炎涼第254章 舉世皆驚的戰鬥力第149章 錦州風雲起第221章 戰後餘波第16章 認栽的鬍子第17章 做好事不圖名第61章 要學的還多第157章 火海中的軍港第28章 人心險惡第151章 轉戰阜新第135章 組建忠勇軍第242章 新政府運行第102章 縣界相迎第80章 ‘天兵天將’第13章 炮打租界第66章 炮兵游擊戰第208章 忠義難兩全第26章 痛快的戰鬥第188章 清洗與年會第17章 九成九的把握第89章 事畢謀戰事第138章 招攬的誠意第52章 狙擊引發潰敗第76章 失敗亦是鍛鍊第40章 新的領頭人第98章 先訂親認乾親第45章 瑗琿終陷落第20章 殺進主寨第225章 各有算計的洋人第96章 開了個小竈第25章 凌晨的突襲第183章 坑鬼子沒商量第32章 喜慶迴歸第67章 矛與盾的對決第210章 東北軍見聞第254章 舉世皆驚的戰鬥力第255章 未來目標與理想第100章 愛才的都統第87章 剿匪與強軍第227章 軟硬兼施第43章 戰地救護第246章 民國元年的發展第23章 仇人與英雄第182章 收復一省之地第137章 人各有志第242章 新政府運行第52章 狙擊引發潰敗第80章 時刻準備着第19章 寒心思歸途第164章 會談亦交鋒第80章 時刻準備着第128章 敵後游擊隊第237章 忐忑不安的王公第131章 海龍城陷落第110章 炮艇VS高射機槍第101章 大年夜的視察第2章 穿越者的心虛第76章 失敗亦是鍛鍊第96章 開了個小竈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127章 軍功與擴軍第62章 警衛團出動第109章 部隊換防第96章 火炮的威力第183章 坑鬼子沒商量第186章 漠北俘虜營第113章 明碼通電第4章 俠盜一枝梅重現第226章 東北軍入滬第171章 離開前的警告第139章 初聞張大炮第69章 一路圍追堵截第18章 歷史的頑固序章密林基地第16章 機槍加大炮第39章 子彈上膛第89章 獨特的‘告別禮’第12章 接管武備學堂第110章 炮艇VS高射機槍第28章 人心險惡第107章 戰爭就要來了!第107章 部隊集結第19章 雪夜偷襲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14章 聯軍的反攻第24章 援軍到來第108章 駐防塔河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92章 擴張需謹慎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187章 俘虜亦有大用第133章 工業與幸醜條約第38章 大批鬍子殺到第147章 強悍的商隊第30章 只是個師爺第198章 勢均力敵的血戰第39章 子彈上膛
第190章 眼光放遠點第215章 與衆不同的男人第245章 停戰與接收租界第6章 世態炎涼第254章 舉世皆驚的戰鬥力第149章 錦州風雲起第221章 戰後餘波第16章 認栽的鬍子第17章 做好事不圖名第61章 要學的還多第157章 火海中的軍港第28章 人心險惡第151章 轉戰阜新第135章 組建忠勇軍第242章 新政府運行第102章 縣界相迎第80章 ‘天兵天將’第13章 炮打租界第66章 炮兵游擊戰第208章 忠義難兩全第26章 痛快的戰鬥第188章 清洗與年會第17章 九成九的把握第89章 事畢謀戰事第138章 招攬的誠意第52章 狙擊引發潰敗第76章 失敗亦是鍛鍊第40章 新的領頭人第98章 先訂親認乾親第45章 瑗琿終陷落第20章 殺進主寨第225章 各有算計的洋人第96章 開了個小竈第25章 凌晨的突襲第183章 坑鬼子沒商量第32章 喜慶迴歸第67章 矛與盾的對決第210章 東北軍見聞第254章 舉世皆驚的戰鬥力第255章 未來目標與理想第100章 愛才的都統第87章 剿匪與強軍第227章 軟硬兼施第43章 戰地救護第246章 民國元年的發展第23章 仇人與英雄第182章 收復一省之地第137章 人各有志第242章 新政府運行第52章 狙擊引發潰敗第80章 時刻準備着第19章 寒心思歸途第164章 會談亦交鋒第80章 時刻準備着第128章 敵後游擊隊第237章 忐忑不安的王公第131章 海龍城陷落第110章 炮艇VS高射機槍第101章 大年夜的視察第2章 穿越者的心虛第76章 失敗亦是鍛鍊第96章 開了個小竈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127章 軍功與擴軍第62章 警衛團出動第109章 部隊換防第96章 火炮的威力第183章 坑鬼子沒商量第186章 漠北俘虜營第113章 明碼通電第4章 俠盜一枝梅重現第226章 東北軍入滬第171章 離開前的警告第139章 初聞張大炮第69章 一路圍追堵截第18章 歷史的頑固序章密林基地第16章 機槍加大炮第39章 子彈上膛第89章 獨特的‘告別禮’第12章 接管武備學堂第110章 炮艇VS高射機槍第28章 人心險惡第107章 戰爭就要來了!第107章 部隊集結第19章 雪夜偷襲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14章 聯軍的反攻第24章 援軍到來第108章 駐防塔河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92章 擴張需謹慎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187章 俘虜亦有大用第133章 工業與幸醜條約第38章 大批鬍子殺到第147章 強悍的商隊第30章 只是個師爺第198章 勢均力敵的血戰第39章 子彈上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