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要發達的太史局

對於大宋的建築水平,李逵一直是帶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待的。

華夏的建造工藝,在木建築之中,唐宋達到了工藝上的巔峰。不少建築在歷史中倖免於難,甚至屹立千年而不倒。

像是應縣木塔,雖建於遼國,但工匠都是漢人。

宮殿羣還有像晉祠,都是保存將近千年的瑰寶。

磚石結構的塔就更多了,出名也不少。像是嵩嶽寺塔、千尋塔等,年代早的南北朝,年代稍晚些的也是南北宋時期。就算是倒掉的塔,比如說西湖邊上的雷峰塔,也是在民國時期倒塌,也有將近九百年的歷史。

一座鐘樓而已,李逵真不擔心會建不起來。

但是才一天時間,預算還是被扣了近一半,這讓他連生氣都沒辦法找人清算。他總不能再去都事堂找章惇吧?

還真以爲章惇會怕他?

章惇只是不想動手欺負李逵而已,站在他的地位,宰相對付一個從七品的小官,說出去都不嫌丟人?

可邊上的蘇頌卻一臉笑呵呵地對李逵道:“人傑,這已經不錯了,經費已經足夠建造鐘樓。只是兩座鐘樓改成了一座。再說了,兩座鐘樓雖然看起來挺像回事,但你讓鼓樓放哪兒去?”

大宋的皇宮雖不怎麼規整。但鐘樓對應是鼓樓的佈局,這規矩還沒有破。甭管是皇宮,道宮,還是寺院,進門安放鐘樓和鼓樓的規矩,一直延續了下來,從古至今都不曾改變。

當然,李逵‘報仇’的希望也幻滅了:“徽猷閣、敷文閣,那就先留着,不拆了。”

邊上太史局正韓公廉嘴角扯了扯,有點對李逵的虛張聲勢不太待見。他也是水運儀象臺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和蘇頌合作,將這件天文儀器設計並建造了起來。

韓公廉是制度官,作爲太史局五官之一,他主管的是時間。不同於其他掌管的是量度之類的,關乎稅收的制度官。他掌管的是一年四季的計算,好安排農時。別看管的事很大,官卻很小。

太史局一網下去,都是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就像是御醫館設在了翰林院之下,大宋御醫們一個個都頂着翰林偌大的名頭,卻無法擺脫八品以下的卑微身份。太史局比御醫更不堪,二把手太史局丞,從八品;就算是一把手太史局五官正,也只是正八品的小官。

甚至比直秘閣都不如,畢竟直秘閣裡最次也是個同進士出身的文官。放出京城,少說也是個通判的官職,要是再高一點就是知州了。太史局出了京城,連個官職都撈不着。

而且太史局,很多都是子承父業。

李逵嚷嚷着震天響,說要把徽猷閣、敷文閣怎麼着,其實也就是說說而已。就算是皇帝,不可能將這兩座在皇城沒多少存在感,卻給老臣子養老的館閣如何。

韓公廉撇撇嘴,他不太喜歡李逵。從性格上,他更喜歡碌碌無爲,卻思維縝密的蘇頌。這位大老爺當官雖不怎麼樣,政績平平,但不得不說,人緣很不錯,以至於保守派雖然要倒臺了,但皇帝卻願意保他。別看蘇老爺子是進士出身,但在機器設計上的成就,讓韓公廉敬佩不已。

但李逵……

算了,聽說經常喜歡在京城裡和御拳館的殺胚混跡在一起,估計也就是想要靠着太史局撈一筆功勞而已。

但對韓公廉來說,只要李逵能要來錢,別說五十萬貫,五萬貫,就算是五千貫,對於太史局的同僚來說,都是一筆不菲的經費。

他們苦日子過習慣了,雖對李逵不喜,但架不住對錢挺不起腰來。

站在十幾米高的水運儀象臺前,李逵用手在圖紙上比劃着累贅一般的東西道:“這些不要,好好的儀象臺,弄這麼多假人做甚?像戲臺子似的,要是拋去這些,整個機器就能減少很大一部分的空間,也不會如此笨重。”

“這……”韓公廉臉色古怪的看向了蘇頌。很多半自動的機器,基本上都出自太史局這種神奇的衙門。他們不缺技術人才,更不缺設計者,但外觀設計卻和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本來,八品的小官,在大佬面前哪有什麼說話的份?

當韓公廉看向蘇頌不敢吱聲的時候,李逵就品出味來了,這根本就不是這幫搞技術的靡費朝廷的撥款。而是老大人蘇頌的個人惡趣味。

水運儀象臺上一百多個木頭小人,都是有軌道連接,到了整點的時候,還會出來敲敲打打一番,頗爲熱鬧。

“老夫以爲,這樣很熱鬧。機器冰冷,缺乏生氣,有這些軌道連接的小人,就顯得有生氣多了。”蘇頌揶揄道。

這竟然是蘇頌的審美?

李逵也知道,別說大宋了,往前數八百年,往後數八百年,天朝的審美似乎都沒有什麼改變。甚至一度還影響了西方傳教士進貢給明清時期皇帝的自鳴鐘的風格。

如果是韓公廉的惡趣味,李逵肯定無情的嘲諷他,你丫一個不入流的八品官,還敢將自己的喜好放在朝廷如此重要的機器上?

但蘇頌?

算了,這位一把年紀了,關鍵還是二品官,他估計惹不起。只好低聲下氣的建議道:“老大人,您看是否能減少些?您也知道,鐘樓一旦建成,要放在離地十多丈高的高塔之上,這麼多假人恐怕真沒處安放。”

“人傑,不用說了,老夫之過,當初太后給的錢太多了,沒處花……”

韓公廉嚇得臉色慘白,都想捂着蘇頌的嘴不讓他說下去了。硬着頭皮打斷道:“蘇大人,我們的來意。”

蘇頌這纔想起來自己的來意,對李逵訴苦道:“人傑,這次我們來,主要是齒輪的問題,你也知道木製件不牢固,但做起來方便。而且也方便替換。但是青銅堅硬,用泥範做出來的謬誤太大,且難以打磨,一旦做壞了,就只能扔掉。這樣下去,經費可能會不夠用。現在還僅僅是建模,真要是做起來,恐怕此鍾將遙遙無期啊!”

“老大人,工匠們用什麼工具製作齒輪?”

“泥範,製作之後晾乾,煅燒,之後澆築。但要麼歪了些,不能用。要麼乾脆都是壞的,連打磨的價值都沒有。”

李逵心中有所明悟,確實,齒輪加工永遠是手工加工件中的難點。想要解決,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機牀,可這玩意就別想了,根本就不可能。

建個水力推動的機牀並不難,但問題是,刀具怎麼辦?

李逵又不會冶金和提煉,在什麼都沒有的空白領域,填補出一棵科技大樹出來。

但李逵也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在太史局找到了一根粗大的蠟燭,拿出一把刻刀,隨意雕刻了一隻兔子。好好的一根蠟燭就被他浪費了,韓公廉也不敢開口說李逵的不是。太史局今後好幾年的經費,都靠着這位爺了,對金主爸爸,他有着極大的耐心,獻媚道:“李直秘的技藝高超,聊聊幾筆,就將黃將軍給刻畫的惟妙惟肖,令我等敬佩不已。”

黃將軍,雖然是隻大橘。

還有可能朝着胖橘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但它在皇城內,幾乎是路人皆知的貓界大佬。

李逵砸吧着嘴,他很想告訴韓公廉,你連拍馬屁的技術都不到家,怪不得只能屈居人之下。但他雕刻不是爲了炫技,更不是爲了讓人吹捧,而是用這種辦法告訴韓公廉,齒輪製作可以有捷徑可走。李逵指着手中的小物件,對韓公廉道:“蠟容易加工,且遇熱會融化,只要用炒過的沙子,灑在雕好的蠟件表面,就能形成一層很薄的沙土層。煅燒之後,內部的蠟融化燃燒,外殼卻保留了下來,且堅硬。然後將融化的青銅倒入模具之中,冷卻之後,應該可以製作出比較精良的工件。”

蘇頌和韓公廉都是技術男,大宋別人聽不懂的技術,在他們根本就不是問題。

蘇頌激動道:“賢侄,如此一來,我們這模具的建造就大大加快了,少不了三個月說不定就能初見端倪。”

“沒錯,兩位大人,工匠們只要掌握了蠟雕製作模具的辦法,齒輪的精度就上來了,且青銅件不需要經常維護,咱們爲何不多做一件模型,給陛下送去?”

韓公廉豁然開朗,但他一直屬於被打壓的一掛,有點好東西,就準備送人。

在皇城內,最理想的送禮對象就是皇帝了。

可李逵琢磨着有點不對勁,給皇帝送鍾,你咋想的?

他琢磨着先給戶部做一個落地鍾,就大宋的能工巧匠們,只要解決了齒輪的問題,其他的技術還是難題嗎?

他對韓公廉道:“韓兄,且不忙。給陛下的獻禮,不能出紕漏。不如先給戶部送一座,他們管着錢,要是能儘快拿來朝廷的撥款,也好大幹一場。說不定,這將來還是一門大生意。”

“生意?”

韓公廉有點傻眼,座鐘的模型還能成爲生意?

但蘇頌已經聽明白了,頷首道:“公廉,你就聽人傑的,準沒錯。”

李逵最後囑咐道:“蘇大人,韓兄,我就一個要求,零件儘量減少,簡單,實用,在保證座鐘的精準的同時,儘量降低製造成本。”

“李直秘,你真想賣啊!”韓公廉傻眼了,他原本以爲李逵不過是阿里鍍金的,沒想到是來和太史局做生意的,這……總感覺太史局要發達了的樣子。

韓公廉拍着胸脯道:“還請李直秘放心,老韓別的沒本事,設計精簡一座走時鐘,還是可以辦到的。還請大人給此法命名。”

“不如叫李氏鑄造法?”蘇頌在邊上提議道。這完全是要給李逵揚名的意思。

李逵哪敢答應,選了個本來的名字,道:“就叫失蠟法!”

“失蠟法好,失蠟法形象。”韓公廉讚美道,絲毫沒有反應過來,失去了最好的馬屁機會。

“好,要是此事成了,本官給你在陛下哪裡請功!”李逵大包大攬道,在他看來,時鐘絕對是這個時代所有有錢人都無法繞過去的奢侈品。要是能將價格打壓下去,鄉下地主,普通城市中產或許也會爲一座能夠精準記錄時間的機器而瘋狂。

而對李逵來說,這也意義非凡。

因爲技術的進步,總是需要跨時代的工業品。

“謝大人栽培!”韓公廉喜色難以掩飾道。

反倒是在旁的蘇頌對李逵的表現若有所思,似乎很滿意,更又像是給政敵使絆子的得意。

原以爲李逵在商場順風順水,甚至還弄出了雪花鹽這等吸金巨獸。但太史局都是些固執的技術人才,性格沒有文官圓滑,底蘊沒有武將深厚。李逵一個讀書人,恐怕要在這地方走麥城。沒想到,李逵僅僅是提出個建議和設想,就困擾了太史局多年的技術難題給破解了。

李逵用一個小技術,就改變了太史局對李逵這位直秘的看法。原先,就連韓公廉都認爲李逵是外行領導內行,屬於太史局上頭派來撈功勞的新貴。

當然李逵的這個新貴是打引號的,他似乎是被引導者一步步和太史局綁在了一起。雖說,建造鐘樓是他提議的,但一個直秘而已的小官,還能改變皇城的佈局不成?

要沒有大佬們的推動,李逵根本就不可能如願。

而推動的原因也很簡單,李逵能文能武,文就不說了,蘇軾教導出來的人,差也差不到哪兒去。殿試探花雖有僥倖的成分,但他聖眷正隆,皇帝的心思不能不考慮。

關鍵是,怎麼安排李逵的官職,纔是大佬們最爲糾結的問題。李逵很有想法,他要是做親民官,很容易做出政績。而且善於商業,一旦讓李逵出名,就是另一個王安石。這樣的後果,就連章惇都會擔心。更何況,李清臣等人對李逵也很不放心。

因爲李逵身上還有另外一個烙印,帝黨。

他不屬於變法派,也不屬於保守派。李逵完全是皇帝提拔起來的新人,紅人。

一旦李逵做出了政績,皇帝會迫不及待的提拔李逵。

給四京的通判,這合乎規矩,但卻很容易讓李逵在幾年內就竄上來,成爲朝堂高官。李逵打仗的水平不知道,但他武功高強,很容易獲得將門的好感。安排去邊塞,也讓人擔心他趁機撈取功勞。而太史局這個破落戶,論體量,微末的前程而已,只要能讓李逵在太史局折騰三年,也不至於讓他因爲軍政功勞大,而快速提拔起來吧?

說白了,在官場高層都有了一個共識,李逵的官職要壓一壓。

這也是爲什麼李逵得到了貼職直秘閣,也得到了散官,卻一直沒有差遣官官身的原因了。

沒人願意李逵管事。

就連蘇轍……似乎也不願意。

所有人都等着李逵這個莽撞的小子,在太史局撞地一頭包,灰溜溜的夾着尾巴做人。卻沒想到,李逵上任才幾天,就將領頭的韓公廉收服了,皇太史局更是對李逵推崇不已。

“樞相,出大事了。”張商英慌慌張張的走進樞密院,進了正堂,對高座的李清臣大呼小叫道。

李清臣微微蹙眉,放下手中的筆,訓斥道:“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是這樣的,李逵竟然把太史局那幫刺頭都整服帖了,如今太史局的人逢人就贊李逵,咱們的計劃,似乎落空了。”張商英對李逵一百個不滿意,但他也不能在李逵沒有表明立場,沒有在官場做出天怒人怨的事之前,就將李逵一腳踢出京城去。

李清臣指着張商英道:“和咱們有什麼關係,是章相要磨礪李逵,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李清臣把自己摘了個乾淨。

張商英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道:“沒錯,樞相說的對,是磨礪李逵。可是樞相,我聽到不同的消息,李逵似乎真的能夠帶着太史局這幫人,立下功勞。”

“太史局能立下什麼功勞?要政績沒政績,要錢途沒錢途,難不成李逵還能把太史局這個賠錢貨變成下金蛋的母雞不成?”李清臣滿不在乎道。

張商英一琢磨,似乎也是這麼個理。

想明白始末之後,奸笑道:“如今戶部是我們的人,只要扣着不給太史局撥款,李逵縱然是有萬般手段,也休想成功。”

李清臣卻不同意道:“錯,讓戶部的人足額給李逵錢,我倒要看看,他耗費府庫無數,最終弄出的東西值不值這個價?”

張商英頓覺一股寒意從李清臣周圍散發出來。

他這才明白,原來李清臣早有準備。即便李逵帶着人建造出來了那座大鐘。但是還是會被李清臣駁斥到一錢不值的程度,將李逵徹底踩下去。

年輕人銳氣昂揚,但真要是遭受幾次失敗,心灰意冷之後,人也就廢了。

嘎嘎嘎——

大堂中傳來張商英陣陣奸笑。李清臣摸着腦門子,有點後悔了,或許招攬張商英根本就是個錯。這貨總是讓他有種畢生涵養毀於一旦的衝動。

這恐怕也是當初大老王不待見張商英的原因了。

第726章 後裝纔是王道第349章 被盯上的麻煩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147章 打草驚蛇第113章 因爲窮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118章 訓徒弟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676章 大郎,吃藥了!第643章 老夫有經驗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290章 賊窩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200章 李雲VS沒遮攔第794章 遼帝崩,要隨禮嗎?第099章 絕戶老書生第440章 竊喜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634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588章 我不服第260章 你到底對我做了什麼?第743章 一步步邁入深淵第172章 膽子太小第785章 投獻第606章 貌似忠厚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188章 這麼會是他?第516章 劫富濟貧第004章 志向遠大第404章 殺手鐗第126章 好兄弟,有福同享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無題第664章 公報私仇?第418章 大老爺來了!第438章 陰險第111章 心刺第363章 黑鐵貢士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173章 沉船第077章 仙子夢第513章 坑人玩意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368章 高俅立志當太尉第714章 調教第173章 沉船第051章 破家的縣令第637章 興龍節第589章 出征第153章 先下手爲強!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336章 聖旨到第108章 人人都愛蘇學士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114章 嚇唬人第496章 重金求子第263章 老夫會照應你們的第802章 飼養員焦挺第136章 死局第481章 書生有毒第668章 大魔王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第583章 碰瓷李逵,人生圓滿第342章 大宋球王第581章 還是信不過咱家啊第702章 琉璃大竊案第598章 賣軍功第334章 這廝有前途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燭夜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42章 幫手第638章 德勝門前第156章 慘遭打臉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486章 浪子書生第080章 學藝第658章 局座第093章 大鬧臨沂城(1)第607章 欺負老頭子第101章 爆款書生第446章 破城第331章 小子,認命吧!第593章 旋風斬第702章 琉璃大竊案第466章 退意第439章 高俅的新技能第534章 自帶光環第700章 兵統局終於幹正事了第199章 應戰第719章 越醜越好
第726章 後裝纔是王道第349章 被盯上的麻煩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147章 打草驚蛇第113章 因爲窮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118章 訓徒弟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676章 大郎,吃藥了!第643章 老夫有經驗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290章 賊窩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200章 李雲VS沒遮攔第794章 遼帝崩,要隨禮嗎?第099章 絕戶老書生第440章 竊喜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634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588章 我不服第260章 你到底對我做了什麼?第743章 一步步邁入深淵第172章 膽子太小第785章 投獻第606章 貌似忠厚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188章 這麼會是他?第516章 劫富濟貧第004章 志向遠大第404章 殺手鐗第126章 好兄弟,有福同享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無題第664章 公報私仇?第418章 大老爺來了!第438章 陰險第111章 心刺第363章 黑鐵貢士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173章 沉船第077章 仙子夢第513章 坑人玩意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368章 高俅立志當太尉第714章 調教第173章 沉船第051章 破家的縣令第637章 興龍節第589章 出征第153章 先下手爲強!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336章 聖旨到第108章 人人都愛蘇學士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114章 嚇唬人第496章 重金求子第263章 老夫會照應你們的第802章 飼養員焦挺第136章 死局第481章 書生有毒第668章 大魔王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第583章 碰瓷李逵,人生圓滿第342章 大宋球王第581章 還是信不過咱家啊第702章 琉璃大竊案第598章 賣軍功第334章 這廝有前途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燭夜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42章 幫手第638章 德勝門前第156章 慘遭打臉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486章 浪子書生第080章 學藝第658章 局座第093章 大鬧臨沂城(1)第607章 欺負老頭子第101章 爆款書生第446章 破城第331章 小子,認命吧!第593章 旋風斬第702章 琉璃大竊案第466章 退意第439章 高俅的新技能第534章 自帶光環第700章 兵統局終於幹正事了第199章 應戰第719章 越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