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大宋回來了

皇帝歸來。

雖說遼帝耶律洪基在外頭沒有找回面子,被宋軍揍了一頭包,可當他回到都城的那一刻,他還是大遼皇帝。

皇帝駕輦,旌旗儀仗都要準備妥當。

在耶律洪基出城之後,身爲燕王的皇太孫耶律延禧理所當然的成爲了大遼都城的監國。而在皇帝耶律洪基回來之後,他的監國的身份立刻失去,變成了皇帝的孫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存二君。

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皇帝,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可是當耶律延禧帶着文武百官,來到城外準備迎接皇帝耶律洪基的時候,不僅沒有看到耶律洪基,反而發現護送皇帝的皮室軍,轉了個彎之後,帶着兵馬朝着北方而去。

這一幕讓耶律延禧大爲不解,他還在琢磨,會不會皇爺爺因爲打了敗仗之後,不好意思見他了?

還是另有隱情?

“燕十五!”

“奴才在!”

“你跟上去,和皇爺爺身邊的人聯繫,務必要查探清楚,爲何大軍不入城?”

“奴才明白!”

一整天耶律延禧都沉浸在猜測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讓皇爺爺沒有入析津府?難道是羞愧?還是另有隱情?

當天夜裡,他派遣的人回來了,剛見着面,就臉色急切道:“殿下,皇上可能不行了!”

“混賬,皇上也是你能非議的嗎?”

不過隨即耶律延禧張開嘴,驚詫起來,摒退左右之後,這才低聲問道:“且將你探聽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告訴孤。”

“我的人早年就打入了皮室軍,隨軍總管府,還有陛下的身邊。不過等我趕上大軍的時候,卻發現,大軍內緊外鬆,王帳四周根本就靠近不得。好不容易打探到了消息,就知道陛下在析津府城外看到南城門不見了……”

“快說!”

耶律延禧急切的問,都這節骨眼上了,還賣關子。

他似乎也感覺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燕十五這才說道:“陛下在看到城門消失之後,大爲驚恐,從車上掉下來了。之後就直接命令北上中京。期間連停頓都沒有。可是當奴才來到了大營之中,卻並沒有見到陛下。好不容易等到大軍抵達了順州之後修整,纔得到消息。陛下自從車上掉下來之後,就沒有露過面,奴才懷疑,皇上……去中京的命令都是行營大總管蕭常哥所下,其他的奴才也不得而知。”

這一回,耶律延禧並沒有訓斥手下。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耶律延禧彷彿被陷害似的弓着後背,雙眼迸發出仇恨的怒火,低聲咒罵道:“蕭常哥,孤與爾不共戴天!”

“殿下,要早做打算啊!”

“南院大王呢?”

“大王在陛下之後,爲陛下阻攔宋軍。恐怕……”

聽到這裡,就連耶律延禧都覺得耶律陳家奴多半是凶多吉少了,皇帝跑了,那麼就預示着皮室軍大敗,面對如同熊瞎子般橫衝直撞的李逵,他哪裡是對手?

打不過,還有可能被拖住。

自然是凶多吉少了。

正當耶律延禧爲南院大王可惜的時候,城外又來了潰兵。相對於追隨皇帝耶律洪基地兵馬,這次出現的城外的兵馬並沒有出現之前的古怪,沒有因爲南城門不見了,就連城池都不進了。轉到了西門之後,耶律陳家奴報上了身份,讓人開城門。

讓他吃驚的是,城門打開的那一刻,竟然在城門背後站着的是皇太孫耶律延禧。

耶律陳家奴見狀,立刻從馬背上跳下來,他雖說是南院大王,可遇到了大遼的儲君,還是要矮上一頭。

“臣耶律陳家奴見過殿下。”

“你們都散開,南院大王不必多禮,孤有話要請教大王,可否方便?”

“方便,臣方便!”

兩人就選在城樓上,一來耶律延禧急需一個身份足夠的人給他參詳。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和耶律陳家奴的訴求是差不多一致的。

當耶律延禧將知道的情況說完之後,耶律陳家奴吃驚地站起來,在城樓之中走動起來,口中喃喃道:“不對勁,很不對勁吶。”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大王也有此懷疑?”

耶律陳家奴擡頭看向了皇太孫,他感覺皇太孫彷彿變了,變得陌生起來。

這一刻,耶律陳家奴才警覺到,似乎觸碰了不該觸碰的東西。也不是完全如此,而是對於大遼來說,奪嫡之爭一直以來都被耶律洪基打壓了下去。

從太子。

到皇太孫。

大遼都沒有出現過奪嫡的問題,畢竟耶律洪基雖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但他做皇帝四十多年,什麼樣的陣仗沒見過?

正因爲見多識廣,纔不會喪失理智。從喜好出發安排儲君。太子毋庸置疑,肯定是名正言順的儲君,而太子死後,皇太孫的身份也說得過去。

可是眼下皇帝耶律洪基不曾露面,而皇帝親軍卻帶着親衛護送皇帝去中京,這讓儲君身份的耶律延禧怎麼想?

耶律洪基被劫持了?

如果皇帝清醒,怎麼可能被劫持?

年過七十的老人,從車上掉下來,要是運氣不好……

就連耶律陳家奴也不敢繼續想下去,他和燕王耶律延禧是同一立場的人,至少他們都是宗室。而蕭常哥是後族。

雖說遼國是宗室耶律家族和後族蕭氏獨大,可要是皇帝耶律洪基出現意外,並且死在了軍中,那麼蕭常哥作爲蕭氏的子弟,必然會利用這個絕好的機會。甚至可能會假頒遺詔,將皇太孫耶律延禧徹底排除在繼承人之外,扶持一個對蕭氏來說毫無威脅的傀儡。

如果真要走到這一步,耶律延禧這個皇太孫也不過是看了個熱鬧而已,最後還是便宜了其他兄弟,甚至可能是他的侄子。當然後者可能不大,蕭氏也得考慮宗室的反應。

至於爲什麼不是叔叔輩的宗室?

他說什麼也想不出來,蕭氏會如此做。畢竟,耶律延禧的幾個叔叔年紀都不小了,蕭氏想要控制,恐怕也不容易。

對於一個儲君來說,成長可能是在一念之間。

或者是經歷過一次大事,而繼承大統之戰,是最重要,也是最能激發儲君成長的一次。

躍過去,從此海闊天空,鯉魚化龍。

要是躍不過去,必然是身死收場。

可所有儲君在這一步面前,都沒有退路。

讓出大統之位,他們還將面臨身死的絕境。

此時此刻,耶律延禧不再拖延,扶着腰間的劍柄,向前一步逼向耶律陳家奴,臉色陰沉道:“還請大王助我!”

耶律陳家奴看到皇太孫這一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他就是驚詫於耶律延禧平日裡溫文爾雅,如今卻是如同一頭出籠的猛獸般肆殺。心中暗歎:“罷了,這事自己也逃不掉。”

乾脆,單膝跪在地上對耶律延禧效忠道:“臣耶律陳家奴願爲殿下驅使。”

說完,似乎覺察到不對勁,補了一句:“陛下!”

耶律延禧嘴角微微上挑,可惜沒有登基,他永遠是燕王,而不是大遼的皇帝。

耶律延禧忍者心中的激動,單手扶起南院大王耶律陳家奴道:“陛下生死不知,我等此行是爲救出陛下安慰,阻止別有用心的賊子挾持陛下,禍亂大遼。此行,孤還需大王照應。”

確定了臣子身份,耶律陳家奴也沒藏着掖着,當即建議耶律延禧道:“殿下所言極是,臣立刻去整頓兵馬。不知……”

耶律陳家奴知道析津府的兵馬不少,而要平定宮廷之亂,單靠他手中收攏的這些潰兵恐怕還做不到。

耶律延禧想了想,乾脆咬牙道:“城中有四萬兵馬,全部帶去。”

爭皇位,四萬兵馬恐怕還不夠。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被李逵禍禍了兩萬精銳。

大半夜,韓資讓不明所以的被拉到了皇宮,剛來就愣住了。

他竟然被皇太孫任命爲析津府的留守總管,這個官職雖說是臨時的,但平常都是南院大王兼任,隨着他心頭疑惑增加,耶律陳家奴當即開口道:“行營總管蕭常哥挾持陛下去了中京,本王和燕王殿下爲了戳破賊子野心,決心帶兵去中京。留下你是爲照看這析津府的府庫和宮室……”

韓資讓小心翼翼的吞了口口水,他也想去中京,要是留在析津府,恐怕是個替死的倒黴蛋。

可這話他可不敢說,如果這時候表現出任何有異心的跡象,他篤定下一刻耶律陳家奴必然會拔刀砍死他!

一個不聽話的手下,要來有何用?

韓資讓低頭順從道:“臣領旨。”

不過說完,還是緊張的問耶律延禧:“殿下準備帶多少兵馬去,臣好準備。”

“四萬!”

這是城內大遼軍隊的所有兵力,也不能說是所有,總數是超過四萬的。但那些士兵要麼是臨時徵召的士兵,要麼是傷兵,大概總兵力也就三千左右。

三千人能守得住析津府嗎?

恐怕不是一般的難!

韓資讓想要讓耶律延禧多留些兵力,可是想到耶律延禧此去中京是爲了奪取皇位,別說四萬,十萬兵馬也不算多。

要不是析津府實在整頓不出十萬兵馬,耶律延禧真想提着十萬大軍,回到中京。

他已經料定,自家的皇爺爺恐怕已經不省人事。要不然,皇帝親軍也輪不上蕭常哥做主。

再說宋軍。

接到命令的仁多保忠,帶着大軍疑慮重重的趕到了清河原,看到戰場上到處都是遼軍屍體的那一刻,才相信李逵真的用兩萬兵馬,大破了遼皇七萬大軍。這不是普通的精銳,而是遼國皇帝的親衛皮室軍。

這一刻,仁多保忠也是冷汗連連,他當初在金明寨和李逵對陣。

要不是當初樑乙述奪權,他不會失去大軍主帥的指揮權。要是結果不變的話,很可能樑乙述的倒黴經歷會落在自己的身上。

他可不是樑家人,真要是丟了五萬大軍,他和仁多部落沒等投靠大宋,就可能要被梁氏給吞了不可。

“李大帥!”

仁多保忠見到李逵的那一刻,表情有點不自然。但是態度卻恭敬的不像樣子,彷彿他身上的節度使官職都是假的。

宋軍武將,節度使已經是第二階頂層的官職,再上去就是最高的驃騎大將軍了。

哪怕是在軍中,文官對擁有節度使官職的武將也需禮遇。

不過李逵不是普通文官,他並沒有因爲仁多保忠的恭敬而假惺惺的客氣,而是直接了當的對仁多保忠道:“帶了多少人馬?”

“兩萬人馬。”

仁多保忠陪着小心道:“李大帥有何差遣?”

“你部立刻整頓兵馬,兩日之內兵抵析津府。我隨後率大軍趕來。”禁衛軍和飛廉軍經過這場大戰,需要短暫的休整。慢一些出發,也是情有可原。

仁多保忠雖說心有疑慮,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李逵並沒有給他解釋這樣做的意義,他只是通過斥候發現遼軍不對勁。

一場大戰之後,遼皇的面子是被他踩在了地上,可是周圍漁陽等城池並沒有勤王大軍出城,反而析津府好像有兵馬北上。

難道遼皇打不過李逵之後,選擇逃跑,連都城都不要了?

李逵覺得不至於,他懷疑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導致情況和他猜測的不太一樣。

而仁多保忠的兩萬騎兵出現在析津府,是最好的試探手段。

畢竟,仁多保忠的兵馬都是騎兵,哪怕是打不過遼軍,也能逃跑。至於禁衛軍和飛廉軍,此戰戰損三層以上,已經無力追擊。

尤其是騎兵,損失了一半。

雖說戰馬武器不缺,可是士兵幾乎人人帶傷,繼續投入戰場,飛廉軍的老底都要給給耗光了。

讓李逵想不到的是,三天後,他帶着軍隊抵達析津府城外,迎接他的不是仁多保忠,而是韓資讓。

自從做了這個倒黴的留守總管,韓資讓是吃不好睡不着。

反而宋軍來了之後,他才終於將提着的心給放了下去。

李逵的威名讓析津府城內的遼國官員根本就不敢反抗,當韓資讓提出要徵召各家的奴僕的那一刻,李逵在城外屠殺遼軍的一幕,讓所有城內的權貴不寒而慄。

退而求其次,當韓資讓提出獻城的那一刻,竟然沒有幾個反對聲音。

於是,韓資讓帶着宮中府庫帳冊,率留守在析津府的遼國權貴出了城門,跪倒在李逵的馬前,恭恭敬敬道:“罪臣韓資讓,恭迎大宋天兵!”

第041章 大氣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565章 御史纔是真愛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127章 人傻錢多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663章 李逵式籌錢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704章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571章 李大善人第281章 小二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482章 挖自己人牆角第296章 妖道第620章 和尚瘋了第594章 決戰來臨第383章 引薦第076章 這弟子還能要嗎?第756章 神一樣的男人第281章 小二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113章 因爲窮第573章 爆黑料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435章 火銃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707章 兩員虎將第115章 暴露了學渣屬性第009章 嫉妒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474章 執念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492章 土匪式反駁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576章 老陰貨第111章 心刺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第202章 天殺星第815章 轟開一片新天地第458章 祭旗第210章 大買賣,又黃了!第206章 先搶一波再說!第466章 退意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293章 黑三郎第538章 入虎穴第275章 對子第383章 引薦第706章 出人頭地武二爺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513章 坑人玩意第388章 妖道,哪裡走?第638章 給富婆跪了無題第719章 越醜越好第399章 高出天際的水平第072章 黑吃黑第091章 關門放李逵!第046章 惡意滿滿的大宋文臣們第289章 將功折罪第538章 入虎穴第123章 自救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621章 分領地第282章 熬鷹第38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3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08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219章 馬屁逵第695章 痛打落水狗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276章 進退維谷第746章 兵臨城下第468章 陰險小人第092章 忍辱偷生第564章 送瘟神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796章 不辦人事第654章 技法之爭第722章 要被玩壞的禁衛軍第352章 寶藏男孩第463章 鐵鷂子第646章 狗頭軍師第378章 實力坑人第818章 雄兵十萬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220章 手段
第041章 大氣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565章 御史纔是真愛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127章 人傻錢多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663章 李逵式籌錢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704章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571章 李大善人第281章 小二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482章 挖自己人牆角第296章 妖道第620章 和尚瘋了第594章 決戰來臨第383章 引薦第076章 這弟子還能要嗎?第756章 神一樣的男人第281章 小二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113章 因爲窮第573章 爆黑料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435章 火銃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707章 兩員虎將第115章 暴露了學渣屬性第009章 嫉妒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474章 執念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492章 土匪式反駁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576章 老陰貨第111章 心刺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第202章 天殺星第815章 轟開一片新天地第458章 祭旗第210章 大買賣,又黃了!第206章 先搶一波再說!第466章 退意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293章 黑三郎第538章 入虎穴第275章 對子第383章 引薦第706章 出人頭地武二爺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513章 坑人玩意第388章 妖道,哪裡走?第638章 給富婆跪了無題第719章 越醜越好第399章 高出天際的水平第072章 黑吃黑第091章 關門放李逵!第046章 惡意滿滿的大宋文臣們第289章 將功折罪第538章 入虎穴第123章 自救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621章 分領地第282章 熬鷹第38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3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08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219章 馬屁逵第695章 痛打落水狗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276章 進退維谷第746章 兵臨城下第468章 陰險小人第092章 忍辱偷生第564章 送瘟神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796章 不辦人事第654章 技法之爭第722章 要被玩壞的禁衛軍第352章 寶藏男孩第463章 鐵鷂子第646章 狗頭軍師第378章 實力坑人第818章 雄兵十萬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220章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