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

隨着駐杭將軍瑞興與各路浙軍的覆滅,浙江各地的革命形勢開始扭轉,清廷在浙江範圍已經沒有強大的抵抗力量,整個浙江光復在即。

在秋瑾與徐錫麟共同發佈成立光復軍浙江軍政府的通電後,光復會上下大受鼓舞,起義重要人物雲集杭州。

而清廷則電令張之洞、端方等迅速調集兩鎮新軍以及巡防營、緝私營等舊軍趕赴浙江平亂,已有五萬人在南京集結,不日就要南下。

針對這一形勢,秋瑾與徐錫麟商議抓緊整編光復軍,並加以操練,分發杭州軍械局的武器彈藥,準備應對清廷的鎮壓。

軍政府公推徐錫麟出任都督兼光復軍總司令,總理浙江軍政事務;由秋瑾出任浙江軍政府省長。本來徐錫麟堅辭不受,但以大通學堂學生爲核心的光復軍高層都以爲徐錫麟在浙江的威望無人可比,故再三懇求,徐錫麟只好勉爲其難的答應,並提出委任他以往親自提拔的王金髮與竺紹康爲副司令。

光復軍雖然也編了四鎮,但人員龐雜,大部分爲浙省各地山堂會黨,另有許多以往起義後據山結寨的農民與各地士紳以保衛地方爲名興辦的團練。這些人的整編問題一直讓徐錫麟頭痛不已,由於這些人觀念保守,成分不同,始終無法徹底整合。無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以王金髮組織的烏帶黨爲一鎮,由王金髮任統制;以竺紹康組織的平陽黨爲一鎮,由竺紹康任統制;以起義農民與團練爲一鎮,由裘文高、張雲嶽分別任正副統制;而自己統領的一鎮兵馬更加複雜,以大通學堂學生爲主幹,加上安徽、浙江兩地招募的新兵、幾次戰鬥招降與反正的清軍,由呂公望與朱瑞出任協統。

由杭州軍械局以及各地軍械所起出的武器彈藥遠遠不能武裝四個鎮的軍隊,所以有許多人仍然使用着原先使用的老式槍彈,甚至大刀長矛。因爭搶物資引發的糾紛也時有發生,甚至爲了餉銀髮放頻頻鬧到徐錫麟這裡,弄的他不甚其煩。除了留守杭州的徐錫麟一鎮,其他幾鎮都按照原來的勢力範圍活動,但經常爲了搶地盤鬧出矛盾甚至武力相向。徐錫麟自上任以來一直充當着和事老的角色,爲各派協調矛盾疲於奔命。

除了徐錫麟的一鎮兵馬有李秉衡與熊成基等人幫着進行系統的訓練,其他幾鎮都是過過場做做樣子,可以說毫無戰鬥力可言。

李秉衡眼見形勢不容樂觀,自己從南洋帶來的彈藥也所剩不多,經不起一場大戰的消耗,由於要去南洋的人數衆多,只能致電張振勳讓他速派船隻以商船的名義趕來杭州灣,讓手下這批人可以提前撤離。

熊成基等幾個行伍出身的同志也是對目前的惡劣形勢憂心不已,但眼下光復會與同盟會的關係很微妙,他們根本說不上話,沒有受到排擠就很不錯了。雖然王金髮等高層還能聽取他們的意見,但部分的光復軍中下層軍官不想同盟會介入浙江地方事務,眼下到手的權力如到嘴的肥肉,是無論如何不願意分人一口的。

隨着清政府調兵遣將的完成,幾路大軍即將入浙,一場狂風暴雨眼看即將來臨。

經過十多天的訓練,徐錫麟的一鎮駐杭光復軍勉強有了點軍隊的氣象,但離真正的作戰,還差了許多。李秉衡適時的向秋瑾與徐錫麟提出讓熊成基等入贛的建議,眼下江西與湖南等地零星的起義活動需要有人去組織起來,加上一把火。如果能在江西首先打幾場勝仗,既能寒清廷與南京平叛清軍的膽,又能給浙江有力的支持。入浙的清軍要時刻提防革命軍從贛側擊,既牽制了兵力又有戰略威懾的意義。

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光復會所有高層的贊同,這個時候於杭州等地死守並沒有意義,不如開闢第二戰場。

徐錫麟將安徽帶出來的巡警學堂學生交給熊成基帶領入贛,又將手下撥出一部分人,連同安徽新軍本部共五千多人。入贛的兵力不能多也不能少,這麼多人剛剛好。

李秉衡讓溫生才帶上二十幾名南洋的兄弟一起跟着熊成基他們入贛,並交給他五百萬日圓(日圓在當時中國很多地方都是“硬通貨”),充作軍餉並作不時之需。將來入川后補給不易,只能靠四川同盟會組織幫助在日本洋行購買。日本武器商爲了佔領中國市場,在各地都有洋行,而且武器質量還不差,這也是李秉衡這次帶上日圓的原因。

因爲跟熊成基與倪映典等人交厚,所以反覆交代入贛後保存實力爲上,只爲造聲勢。

熊成基等都真心敬服他,所以也不覺得他多事,反而記在心上。

最後是李燮和跳出來大叫受不了:“光華,從沒見你如此嘮叨,我耳朵裡繭都聽了出來。不就是那十六個字嘛?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好記的很。”

熊成基笑着說道:“聽着是簡單,用起來就不簡單。如今我等勢弱,用此戰法再爲合適不過。等入了贛入了川,我就用它好好跟敵人玩玩。”

聽他說得輕描淡寫,衆人紛紛笑了起來。此去江西,既要幫助浙江牽制清軍,於要保全自己安然轉入四川,任務不可說不艱鉅。但熊成基等人舉重若輕,安之若素,正應了李秉衡心中還沒說出的一句話: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

這段時間的相處與並肩戰鬥,讓衆人都生出了依依不捨的深厚感情。正在上海的陳其美髮來電報說已經與張家船隊會合,即將趕往杭州灣。船上有一批藥品與糧食等物資,另有一批喻培倫等人加班加點趕造出來的07式步槍四千多支,子彈一百八十萬發。在黃仲涵聘請的外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子彈廠順利投產。目前日產子彈六萬發,等以後改良工藝與機器設備,工人技術熟練後,產量將成倍提升。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秉衡驚喜萬分,留在南洋的那數百名“徒弟”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他欣慰無比。也讓他對張家船隊的到來充滿了期待,熊成基等人聽到有大批物資可以補充,尤其是他們眼饞已久的07式步槍,也是大爲振奮。

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530節 賑災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483節 釣魚島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
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530節 賑災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483節 釣魚島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