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

國公使的密室討論仍然在繼續,美國人威理的旁聽也肚…心。不過話題顯然被扯遠,折射出這些人的心思也是各自離的很遠。

日本人狡詐的將表情絲毫沒有顯要半分,但是內心卻在強烈的鄙視這些歐洲人,他們都把我當成傻子,可是真正的傻子是他們。英國人比美國人更傻。

“公使先生,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場危機呢?我們不但失去了關稅,而且還要蒙受這種恥辱嗎?難道您忘記了大英帝國的軍艦剛剛被支那人從長江裡趕了出來嗎?”

山座元次郎沒有忘記適時地煽風點火,這可是他的強項,要在東北取得權益,當然要靠英國這個出頭鳥去爭取。

朱爾典臉色尷尬,這的確是南京政府狠狠地在大英帝國的臉面上再次扇了記耳光,爲了防止南京做出強行收回租界與租借地的出格行爲,英國當然要有所表示。

“別忘了,我們有北洋軍,有袁世凱,他是願意親近我們的,不是嗎?。

山座元次郎絲毫沒有給“軟弱”的英國人面子,語氣平淡卻又略顯怪異的說道:“就憑他現在掌控的那麼一點,地盤嗎?誰知道我們的借款會不會白白的浪費掉呢?。

日本沒有多餘的資本借給袁世凱,即便有,也是希望能夠有足夠的回報,而且,要排除強勢的英法資本。

朱爾典面帶笑容的說道:“不不,事情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壞。從北京到南京,不過是津浦路那麼一段距離。只要在德州擋住山東革命軍,北洋軍就可以通過津浦路南下攻擊徐州,甚至一路進攻南京,南方政府控制的各省並不穩定,只要能夠迅速的攻佔南京,那麼革命黨人也就完了,袁世凱將會取而代之。”

津浦鐵路剛剛在今年通車,成爲了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意義舉足輕重,所以朱爾典這麼說還是得到了幾個洋鬼子的認可。

“不錯,南方政府革命軍分散在各個省,只要儘快編練十個鎮的北洋軍,就可以南下發動攻擊,南京一破,其餘各省便羣龍無首,可以逐個收拾

康德顯然對於國防軍西南軍區司令部在雲南與廣西兩省的強硬態度早就不滿之極,對於北洋軍早日南下持歡迎態度。

東北掌握在誰的手中不重要,法國人只蕪他們在西南的權益,這正是帝國主義列強的悲哀,他們永遠不是一條心的。

“我們與其費盡心思的去跟南方政府逐條談判,還不如支持袁世凱南下爭奪權力,這樣是最恰當的辦法。南方政府藉口我們的干涉,開始鼓勵民間拒絕購買四國商品,並且限制對租界與租借地的供應,我們既要顧着勢力範圍,又要想辦法重新打開南方市場,這太難了。”

幾方都懷着自家的心思,都不想首先把自己送到戰場上去,話題則逐漸轉向瞭如何在幫助袁世凱儘快增強實力的同時,利用外交手段迫使南京民國政府暫時放棄強行收回租界與租借地,並且就在華權益開始談判。

他們都清楚,這場談判將是曠日持久的,也是對看似弱小的袁世凱的一種保護。

誰都不想當冉頭鳥,尤其是日本與沙俄,他們必定是首當其衝的,南京政府在東北進行大開發的同時,必然要損害兩國的利益,必然要引起爭端。那個瘋狂的好戰者氣勢洶洶的在尋找着敵人。

那個赤裸裸的喊出“戰爭,我們需要戰爭”的瘋子,將中國的強國夢寄託在了畸形的狂飆突進上面,也許這只是個夢,只是幻想。

也許,這個國度會自己崩塌也不一定呢?

外界許多人都說他是個瘋子,可是看着他精神奕奕以及明亮的眼睛,張塞陷入了深深的懷疑,雖然兩人多次合作,但還是初次見面。

“聽說總理要在上海辦世界博覽會,此事當真?”

一見面,許多話不及問出來,卻忽如其然的在腦海中跳出這樣一個問題來。

李秉衡知道他有世博情結,自己前段時間在廣州搞的小型博覽會,其實是一次南華財團與華南財團的緊密結合,這次舊瓶裝新酒,卻是有另一番大心思。

,啊年,月,江南鹽運道、金陵關監督徐乃昌轉來日本駐江寧領事天野蒼太郎的邀請涵,邀請以張寒爲首的東南名流參觀日本於,奶年月在大隊舉辦的博覽會。

張塞懷着一探日本明治維新後一躍而成東亞頭等強國究竟的目的,帶上他,蜘年創辦的頤生釀造公司出品的茵陳鞠酒,於4月刀日東渡扶桑,日抵達長崎,開始了對日本的考察訪問。博覽會期間,先後8次前往會場,參觀、詢問、思考,獲益良多。

大隊博覽會範圍四平方米,館舍面積啦四多平方米,場面之大、參觀者之衆,爲張寒前所未見。博覽會展示了日本在工業動力革命方面取得的突飛猛進的進步。當時電和電燈在大清國還屬罕見,而日本已經極其普遍了。

儘管他的茵陳酒香醇味美,頗受好評,獲得一紙獎憑;但他仍深感失落,看到了大清與歐美、日本的差肛敵博覽會,使張寥大開眼界,感慨萬千;他也由此對,開心甘成了濃厚興趣,開始與世博結緣。

“當然,若不是季直公數年前種的樹,如何來今日的順理成章,此事有賴季直公,也要多仰仗季直公。務必要讓世界知道我中華並不落於人後,科技與文化並不全面認輸,世界當有我中華一隅之地。”

這倒不是狂妄,中國能人異士多不勝數,作爲文明古國,又是四大發明的發源國度,積累了龐大的底蘊。

雖然西方近百年來發展迅速,中華徹底沉淪,但未必沒有亮點,若不是時局政治以及經濟因素,機關槍、潛艇、飛機以及一系列的科學技術必定是先誕生在中國,只是可惜了,中國沒有提供一個舞臺。

這便是張寒身上值得學習的一點,那就是行動起來,沒有人給舞臺。那麼便自己找舞臺,自己搭舞臺。

除致力參與國際博覽會外,張寨還嘗試在國內舉辦博覽會。最具代表性的當推在江蘇江寧舉辦的“南洋勸業會”;雖爲江蘇地方創辦,卻是一次全國性的博覽會。

這次博覽會,最初由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在,咄年。月上奏朝廷申請舉辦;但以張寥爲代表的東南仲商卻是實際上的策劃者和組織者。

,蝴年2月,張寥在江寧成立勸業事務所,清廷於8月正式下諭,同意舉辦。各省協贊會、物產會、出品會,分頭準備,精選優良物品,送往江寧。張寥被委任爲勸業會審查長,主持展品審查。

經過一年多籌備,勸業會於州0年6月召開。全國有22個行省提供展品,各地仲商大賈、政學官員,紛紛前來參觀。東南亞諸國,美、英、日、德,也派出代表團,並送展品參賽。半年中,參觀人數達刃多萬人次。勸業會規模、影響,不亞於世界博覽會,可說是世博會在中國的一次成功預演。

“這次國家主導博覽會,不但要把南華的許多寶貴經驗與先進科技帶到國內,我們也要組織國內的科技與文化上的精英露面,希望他們能夠爲振興中國實業貢獻力量。這次其實也是一個總體項目展覽,許多即將要進行的振興實業計發,都會列入其中,國內想要投資實業的,不但可以得到滿意的項目,也可以得到銀行的評估,以決定貸款規模。”

就在前天,發展與規戈,委員會發布了最新政策,降低銀行準備金率,並且制定了計劃,儘快將從德國、美國等手中取得的借款轉貸到各家銀行,爲國內有實力有想法的實業家提供充足的資金。

張寥好奇的冉道:“難道要走日本的道路?”

日本不惜代價的扶持大型財閥,具有它本身的特殊意義,與中國的國情當然是不一樣的,李秉衡笑了笑,說道:“我們走自己的路,無論哪個模式,都可效仿,但不可以絕對效仿。”

“財閥要扶持,但我們中國人口太多了。不像日本可以有數十萬個小作坊專門爲幾個財閥加工。我們必須在農村發集農村經濟,在全國城市鼓勵私人投資實業,讓有產者向實業家靠攏,讓無產者向有產者靠攏。大型企業、重要國防工業,部分由國家直接興辦,部分則選擇有實力的財閥進入。必須使得國有企業、私有企業並存,並且逐步達成融洽。”

張寥也知道西部開發並不是那麼容易,首先地方的排斥性就很難克服,華東財團很少會到西部去投資,就在於西部的教育與交通都是制約。

李秉衡清楚後世許多到外地興辦企業的有許多都是在地方的壓榨之下無奈收場,必須要儘快將落後地區的教育與交通發展起來。

“華東財團大佬們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去進行再投資,比如投資西部鐵路,投資西部開發銀行,爲西部的工業建設提供資金。財團不一定要親力親爲,用資本來操控就好了。”

李秉衡給他指了條路,他卻笑笑,以沉默來表示並不很認同,反而問道:“不知道什麼叫做有產者,什麼叫做無產者?”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也好回答。全世界目前都怕無產者起來鬧革命,比如沙皇就曾經平令屠殺起來革命的工人農民。在中國,必然要進行此類防範。有產者,也包括有房子居住,在銀行有存款,有一技之長這個階級。無產者麼,便是那些沒有謀生能力,沒有謀生資本的階級。”

張寥笑了起來,如果只是沒有謀生能力。那麼恐怕這樣的無產者就少之又少。

李秉衡知道他並沒有聽進去,也不以爲意,笑道:“國家準備在後年正式啓動社會保險機制,並且將慈善方略寫入憲法,通過各種手段,讓國家來保障那些天生殘疾之人的生存,保障低收入階級的溫飽。”

“是否有工傷等保險?”

“不錯”

上海多家保險公司經營數年,已經頗有成就,張寥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他並不清楚次保險非彼保險,不過李秉衡並不打算說破。

“當前處處要資金,這社會保險麼,是否要慎重些,給教育等讓讓位。

“只要我們發展教育,奮起直追,不出二十年,中華當爲頂尖強國。”

“前提聳是我中華不爲戰火所擾。”

李秉衡心中一動,知道對方是在表示對自己前段時間大規模擴軍的不滿,微微一笑,說道:“若是沒有鴉片戰爭,天朝上國夢可是還要繼續?列強願意看到東方巨龍騰飛,然後向他們復仇?”

“戰爭不可避免,有時候訴諸武力,反而是很好的避免戰爭的辦法。一味的軟弱,只會換來進一步的欺辱,這是事實。目前國內底子貧弱,需要積累元氣,徐圖進展,的確不是捲入戰爭的時機。但有人打到門上,要當我們的主子,奴役我們,不讓我們強大起來,那麼沒有其他,只有一戰。”

張寥皺着眉頭說道:“這便是你說的:寧願站着死,不當亡國奴?非也,清明那時,許多人未必不這麼想,不過滿清兩百餘年統治可曾因此而改變,只有接受,別無他法。暫且隱忍,向機而動,就如立憲不成,當可革命,路有許多,慢慢探索,未必非要到國破家亡。”

當前中國許多精英分子都有這種思想,那就是忍受屈辱,在絕望中繼續沉默下去,然後等待爆發的時機,在後世,他們被稱爲妥協性與軟弱性的代表,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李秉衡搖着頭,說道:“這是非常時期,當行非常手段。我們是農業國,要想完成到工業國的轉變,必須強硬起來,肅清任何一切內外反對力量,一心搞建設。凡是工業落後國家,要想完成工業化,都是缺乏歷史的連續性,而是突變。”

“突變?”

“不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越是落後,它的工業化飛躍越大,突變是必然的。我國在實行工業化的初始時期,相對落後程度越高,其後的增長速度就越快。落後國家有着先進國家不曾有過的一項工業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就是有先進國家作爲技術輔助、熟練工人和資本貨物的來源。”

“我很高興的看到,中國與南華之間的互補性,讓雙方可以互相提攜,互相進步。”

“中國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資本積累,相信我,會很快。我辦壓各方的抗議,讓發展與規戈,委員會確定了工業建設的基本方向,而不是隨心所欲,正走出於盡快打牢基礎的目的。

歐州說不定要打仗,我們這是針對性的興辦各種工廠,到時可以迅速將利潤最大化,將資本的積累完成的如此輕鬆。”

張寥一直不多說話,這時有些動容的問道:“果真如此麼?到時棉仿行業倒是要多謝你,四隻前就給了我們驚喜。可我要潑潑冷水,人家打仗,我們發戰爭財,可是戰爭結束後呢,商品供過於求,而且是完全失去平衡嗎,到時只怕有一大批工廠要關門,尤其是晚進入的。”

看着他喜憂參半的臉,李秉御心中頗有成就感,這些都不是問題,到時有的是辦法。

“季直公,您忘啦?發戰卓財的肯定不是我們一家,其他國家呢?他們也要面對戰爭結束後物資過剩的問題,他們很難解決,所以只能全世界鼓勵小規模的戰爭。我們不一樣,我們中國有龐大的自身市場,這可是我們的避風港,加上在美國等國家背後躲避風雨。您想想,這些還會是問題嗎?”

張寥不斷點頭,言之有理,心中卻七上八下,照對面這位年輕領導人的性格,只怕有很多人要上門找茬,中國這個大國打起仗來消耗的物資可不是一點兩點。

“那美國棉種是好的,而且新疆那邊我也有墾殖公司,不過那邊局勢不穩,誰能保證商民在那邊的安全?”

說到了切身的問題,張寥還是選擇把話挑明,唐努烏梁海那邊就別你殺我我殺你殺來殺去了,趕緊穩定邊疆,先把新疆經營好,棉仿行業的春天來了,新疆當然是個好地方。

“老毛子麼,放心,他們的末日不遠了,我只不過暫時不想將事態升級而已,先讓他們猖狂。”

“新疆那邊可是寶地,這次傳統農業改造,當然也要在新疆推廣,不然,你家自己的墾殖園可滿足不了那麼多的需求。”

見他跟自己開起了玩笑,張寒知道他胸有成竹,也不再問。

傳統農業,就是以世代相傳的生物和自然生產要素爲基礎,以自給自足爲目的,以封建租佃和小農經營爲生產方式的農業。

這種農業,生產工具簡陋,勞動者知識貧乏,生產技術原始,土地和水利憑藉自然,生產發展缺少外部刺激,生產方式封閉僵化,使擴大再生產難以進行,商品化程度和經濟效益低下,勞動力投入巨大。因而不僅不能爲工業化提供大量的資本積累、廣闊的商品市場、充足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勞動力,而且不能在整個社會經濟的現代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爲現代化的包袱和障礙。

因此,要發展工業化就必須對傳統農業進行現代化的安造。,!~!

..

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49兩大殺器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291節 大殺器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19節 恐嚇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124節 冤案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
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49兩大殺器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291節 大殺器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19節 恐嚇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124節 冤案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