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

最沂很是鬱悶,網生宗病,右手叉被車庫門夾了下,影訓川二,杯具。努力,更新。

包括英法在內,都不想跟南華打一場全面戰爭,勞民傷財不說,新加坡、馬來、越冉以及緬甸等地必安會被打爛,得不償失,南華正是抓住了這個軟肋,頻頻在英法背後捅刀子,煩不勝煩。

如今這位瘋狂又好戰的領導人再一次的站在了中國的權利頂峰,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會把這個國家帶向何方,與其等其壯大,不如趁早撲

現在各國都在等美國表態。如果美國不參戰,那麼集合四國的力量,也要將中國與南華徹底征服。這是母容置疑的。

張寥在等待李秉衡接見的那一刻,甚至感到了窒息般的恐懼,從蛛絲馬跡上來看,這位年輕領導人很明顯給袁世凱挖了個,坑,甚至是深淵,等着對方主動跳進去。然後萬劫不復,幸好自己站對了隊伍,不然,實在不堪設想。

北邊傳來的消息表明,英法俄日組成了四國銀行團,已經提供了第一筆借款,總數萬英傍,年息五釐,折扣八四,扣除應付各項欠款債務,所得爲三百萬英銷還不到,顯然對於袁世凱來講是遠遠不

但是列強爲了牢牢控制他。在借款數額上毫不讓步,並且取的了直隸、河南與小半個山東的所有稅收擔保,也就是說,他想要再借款,可以,去搶更多的地盤,只要南下攻擊,列強纔會考慮繼續借款。

如今袁世凱與南方政府因爲在清帝退位問題上的合作,暫時還處於蜜月期,雙方不但停戰,而且還在進行接觸,商討袁世凱北洋集團加入民國政府的可能性。

列強當然不想看到在他身上花了血本,最後卻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所以,在借款問題上毫不鬆口。

袁世凱懷着什麼樣的心思,張寨很清楚,正在開展談判的唐紹儀只是個無關緊要的棋子而已,他可沒什麼和解的意思。

中國目前可沒有能力進行對外戰爭,就連在東北的局部戰爭都打不起。李秉衡不是不清楚,顯然他故意把局勢搞得這麼惡劣,是有政治目的的,但是他的底線在哪裡。目的有沒有達到,這就不得而知。

這是個厲害的對手,袁世凱。自求多福吧。

“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必然要以戰爭來吹響號角,得到世界的肯定,無一例外。英國當年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普法戰爭,靠着擊敗了歐洲霸主法國,德國完成了浴火重生,一個強大的帝國出現在歐洲大陸。日俄戰爭小日本擊敗了讓歐洲忌憚三分的雙頭鷹沙皇俄國,生生的打斷了對方的一隻爪子,讓他們從此無力在東方興風作浪,從此躋身於強國之列,爲西洋人所推崇。而我們呢?中華的出路在何方?戰爭,我們需要戰爭,需要一場賭上國運的戰爭來決定中華的命運。不自由,母寧死。要麼從我們的屍體上跨過去,否則,我們決不做亡國奴。”

李秉衡繼續在廣播中鼓動着,並且藉助新建的廣播電臺。以及南京各個公共場所安裝的收音機。明確無誤的向外界表露出不惜一戰的態度。

與此同時,各國駐華外交人員,主要是英法俄日四國公使領事,紛紛在北京召開會議,商討時策。

英國公使朱爾典、法國公使康德、俄國公使庫朋斯齊、日本新任公使山座元次郎以及美國署理公使威理,幾人難得的湊到了一起,其中除了朱爾典與康德是老面孔。其他人都是新近相繼上任的,之間還彼此缺乏默契。

這次美國派出了親華派人物肖恩出任首任駐中華民國公使,而之前署理滿清公使的威理則依然滯留在北京,依然在一定意義上行使着職責,這也是一大怪異現象,而且決不僅僅美國一家。

巴爾幹陷入了僵局,即便英法俄三國在背後不惜代價的支持巴爾幹同盟,但是在他們看來腐朽不堪一擊的土耳其軍隊居然在連續打敗之後穩定了戰局,開始形成僵持,這無疑是德國與南華在背後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的。

早在七月份,南華就派出了五個丙種師六萬人的土著部隊進駐南部也門以及多德卡尼斯羣島。並且在巴爾幹同盟全面向土耳其宣戰之後。迅速的宣佈改換爲土耳其國籍。宣誓爲奧斯麥帝國蘇丹效忠,陸續開赴前線與巴爾幹同盟軍隊作戰。

丙種師是專門爲土著軍隊設置的,他們統一使用式步槍,最大的區別在於沒有重炮,而是大量裝備了步兵炮以及迫擊炮,加上乃毫米,炮,足以應付巴爾幹戰局。

目前歐洲部隊除了德國裝備迫擊炮,還有奧匈帝國、土耳其也開始大規模裝備迫擊炮,在真實歷史中,迫擊炮技術還遠遠沒有達到南華水準,導致協約國並不重視。但就是這種他們看不上的炮,給了他們巨大的殺傷。

德國以迫擊炮來配合重炮。協約國則主要是乃毫米山炮與,傷輕榴,雙方在炮製上的差別導致註定德國這樣的國家纔會大規模裝備迫擊炮,而且還是南華提供技術的殺神。

現在土著軍隊不僅將迫擊炮帶到了土耳其,還準備讓土耳其繼續大規模的購買迫擊炮,而不是昂貴又笨重的重炮,他們只需要防守就可以,不需要攻城拔寨,有少量攻城炮與要塞炮作爲震懾就可以。

這些土著軍隊雖然練不足,但是勝在悍不畏死,打仗不要命,而且作戰手段極其卓劣,從來不打正面尖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動不動就玩夜襲,時不時地還偷襲,尤其是偷襲後勤補給基地。

他們遇到大股敵軍就一鬨而散,跑得比誰都快,但遇上小股部隊則窮兇極惡的發起猛攻,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或者說不要臉的打法。

各種千奇百怪的招數從這些軍隊手中使出來,讓人匪夷所思,卻收到奇效。

巴爾幹同盟並不知道這些土著部隊是由南華的囚犯以及爪哇土著組成的,他們的各層軍官則大部分是亞齊等少數民族以及華人,這種奇怪的組合也形成了一定的戰鬥力。

作爲囚犯,他們要麼在監獄裡接受非人的折磨,要麼到戰場上來折磨這些歐洲人,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後者,而且,他們都能在這場戰爭之後獲得自由。可以選擇繼續當兵,或是回南洋,南華承認他們國民身份,這無疑是天大的恩賜。

他們屬於那片土地,曾經是那裡的主人,他們渴望成爲那片土地的子民,哪怕是在南華的統治下。

他們渴望立功,因爲一旦立功囂,代表着他們在退役後能夠成爲特權階級,不但可以昂首挺胸,不再被奴役,而且還能改變自己以及家人的命運。

即便戰死,他們的家庭也因此受到恩惠,他們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他們是南華的國民,可以驕傲的活着,過着如同天堂般的生活,如果他們之前的生活是地獄的話。

這些不按牌理出牌的部隊很快就得到了土耳其蘇丹的青睞;甚至親自給他們的幾位指揮官頒發了勳章,給與了大筆的獎賞,是他們挽救了土耳其的頹勢,保留了一絲以勝促和的希望。

“這些無恥的爪哇猴子。就跟南華那個,邪惡的國家一樣的無恥。他們怎麼能這麼做?巴爾幹應該得到自由,自由之光必須照耀巴爾幹,萬惡的邪教徒居然從南洋來到了巴爾幹戰場,是誰允許他們出現在這塊不該出現的土地上的?”

沙俄公使對南華這種明目張膽的出兵幫助土耳其的行爲非常的憤慨,但是南華給他們的抗議回覆更加的令人幾乎要暴跳如雷。

“南華的那幫外交官無不帶着令人毫無食慾的噁心表情,他們居然告訴我,這批土若軍隊受到了土耳其方面的盅惑,集體叛逃了,當然,由於管教不嚴,帶給巴爾幹同盟的麻煩,南華希望可以通過向巴爾幹同盟出售武器來彌補。無恥,我從愛斯基摩人到非洲黑人,從沒見過如此無恥的人類。”

庫朋斯齊的抱怨顯然並沒有讓朱爾典有所動容,作爲中國通,他知道李秉衡是個異類,他毫不按照規矩來,向來都是喜歡出奇招怪招,卻讓人防不勝防,一個可怕的難纏對手。

康德攤着手,咬着菸斗。口齒不清的說道:“那有什麼辦法呢?爲了不讓這些土著暴動,南華動員了數十萬的土著軍隊,這就使得南華本土的軍隊被解放了出來,可以騰出手,不然,中國東北的那兩個主力師是從哪來的?聽說南華還將增派一個王牌師到東北。”

說着,斜着眼睛看着一直垂着頭沉思的日本公使,略帶着些戲虐,日本人陷入了兩難,德國在巴爾幹問題上越來越強硬,沙俄基本放棄了與日本聯合作戰的意圖,日本沒有把握單獨面對瘋狂擴軍的中國,以及窮兵默武的南華,

“說得也是,如果讓這數十萬的土著軍隊留在本土,始終是個禍害,讓他們到全世界充當炮灰。的確是那個瘋子才幹的出的事情。”

美國“署理公使”威理嘴角微微翹着,表情淡然地加了句:“聽說南華已經準備一旦在東北開戰,便動員百萬土著軍隊進入中國。”

他即將南下出任宵恩的副手,不過他也無可奈何,肖恩的背後是摩根財團,洛克菲勒也在背後支持他,因爲美國的幾個財團都受李秉衡的影響很深。

山座元次郎冷笑道:“他們能進入中國,但能進入東北嗎?用船運嗎?別說百萬,就是千萬。這樣的炮灰部隊也不在大日本帝國的視野之內。”

朱爾典卻打斷了他的話,日本人慣有的狂妄顯然沒有給他足夠的尊敬,畢竟是新來的,不清楚目前在中國作爲英國公使的他纔是真正的幕後之王,“難道南華只動員了這些土著軍隊嗎?別忘了,他們十五個主力師的整軍計劃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他們可是難纏的對手,軍工體系不需要依賴外國,又有信仰與精神,不容小視。”

作爲英國人,他是有發言權的,因爲當年英國便吃了大虧,只是對付布爾那一小撮有信仰有精神充滿着作戰慾望的軍隊,大英帝國便付出了兩萬本土陸軍的傷亡以及刀億多英傍的軍費。

“哼,他們難道不需要防衛本土嗎“地7,的幾個大島彼此不連瀝,亢疑需要大量兵力駐守,我右到他們大規模的出現在中國戰場,不是嗎?威理先生。”

日本人繼續怪腔怪調。朱爾典笑笑不以爲意,把目光投向了遭受日本人詰難的威理。

對於南華與美國簽署的軍事協防條約,日本非常的憤慨與恐懼,這是明顯針對日本的,讓他們一直耿耿於懷。

威理面帶笑容的說道:“哦,是麼?我只知道,菲律賓不願意看到有國家從海上向南華髮起攻擊,導致菲律賓被戰火所困擾,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至於其它麼,呃。”

聳了聳肩,露出無所謂的表情,日本人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但朱爾典卻眉頭緊鎖,暗罵道,這今日本蠢豬,上了當還不知道。

美國人很希望日本能夠在東北開戰,將中國與南華拖入戰爭泥潭,既可以讓這幾個。國家因爲戰爭而消耗實力,又可以藉着機會大發戰爭財。

更爲重要的是,中國四萬萬人口可以動員兩千萬的軍隊,保守估計也在五百萬以上,只是缺乏軍費與軍火而已,而南華則一直希望能夠依靠戰爭進一步刺激國內的軍工體系,當然可以趁機制造大量的軍火武裝海量的軍隊。

兩國的戰爭潛力要超過日本,所以沙俄與英法不會坐視,即便有德國的威脅,他們還是會伸出援手,當然援助是微薄的,遠遠不夠的。

美國則擁有大把的美元,大筆的富裕資金,需要爲這些資金找一個。突破口,這場戰爭網好是美國需要的,可以說,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巴爾幹亂成一團。如果這時在遠東爆發戰爭,那麼是不是會引起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總清算呢?

鑑於南華與德國越來越親密的關係,並且德國毫不掩飾的提出了將南華與中國納入同盟國體系的意圖,英國國內已有定論,全面性的世界大戰就在眼前,很有可能率先在遠東打響。

在美國看來,德國等國家的戰爭潛力遠不如協約國,所以加上中國與南華之後,似乎戰爭打得會更熱鬧,更加的慘烈,美國人得到的好處將會越多。

可想而知,到時候歐洲、非州與亞洲都被打成一片廢墟,而美國呢,則獨霸美洲,成爲世界新的霸主。

這是個相當恐怖的猜想。英國國內大部分政界人士都認同了這種猜想,認爲不應該煽動日本在東北打響戰爭,把中國與南華推入同盟國懷抱。

朱爾典頗有些無奈的看了眼庫朋斯齊,只怪俄國人對巴爾幹太上心了,而且他們對東北並沒有進一步的慾望,因爲,他們與日本合作無疑是與虎謀皮,如果打下了東北,他們得到的,恐怕要遠少於日本,毫不值得,所以沙皇斷然決定,將目光投向巴爾幹,然後纔是唐努烏梁海與外蒙古,至於新疆跟內蒙古,件等待時機。

如果沙俄願意與日本合作傾力一擊,那麼還是有迅速攻佔東北,迫使中國政府簽訂停戰條約的,但如果日本單獨在東北作戰。那麼戰爭很有可能會延長,然後變爲全面戰爭,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的戰爭。

朱爾典的猜想無疑是正確的,日本人以爲美國在表態不介入東北的戰爭,是在向日本示好。頗有些沾沾自喜,實際上威理心中卻是一片得意,雖然他並不明白國內指示他向日本做出讓步,設法促成東北戰爭的用意,但是能夠讓日本人吃暗虧,他還是很高興的。

許多的英國人都對歐洲會爆發大戰鬥不相信,但是遠東局勢越來越惡劣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因爲換作他們,也非常樂意看到南華與中國兩個國家加入到自己這個陣營,幫助他們作戰。

“南華這個國家優先發展軍事工業與重工業,許多工業都是爲軍事服務的,還有造船業。也是如此,所以這個。國傢俱有強烈的擴張性。他們的財團沒有一分鐘不在想說服政府投入到下一場戰爭中去,別以爲他們會害怕戰爭,他們不懼怕戰爭威脅,相反,他們很受用。”

朱爾典鄭重地警告各位同行,嚴肅地表情讓他顯得極爲刻板,“他們的軍隊也是在軍國民主義的信仰中培養出來的,現在中國也將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所以,我們應該設法將中國從這條路上拉回來。不然,誰會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新加坡?越南?東京?海參威?”

其實日本並沒有能力再東北大動干戈,國內已經再次的修改了造艦計劃,無限期的推遲新艦建造,正在建的也大大地降低了速度,陸軍也面臨着裁減,只要各國不給他們的軍費買單,那麼他們也不願意打,畢竟中國政府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讓日本蒙受損失。

相反,戰爭不應該在日本身上發生,應該在歐洲,燃燒吧,歐洲,日本將會爲此歡呼。這意味着日本可以發戰爭財,走出困境,而且還可以憑藉這一真空,加大對中國的滲透,不依靠戰爭,照樣可以得到一切,何樂而不爲呢?

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357節 外交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381節 最後通牒否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357節 外交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254節 屠殺令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82節 大西北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09節 香港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21節 峰會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307節 北方之王
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357節 外交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381節 最後通牒否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357節 外交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254節 屠殺令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82節 大西北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09節 香港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21節 峰會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307節 北方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