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節 接收北京

農世凱的誦申震悄了世界。在外國人的眼中,他蓖是心嘣…入的形象出現的。而各國外交人員也普遍認同袁世凱爲中國少有的雄才。

可是他就這麼的放棄了自己的豐功偉業。甘願下臺在野,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甚至。他的命運也將操與人手,不能自己。這委實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朱爾典懊惱之極,他前幾天一直在勸袁世凱接受日本的條件,甚至不惜昧着良心說出“且忍辱負重,十年後與日本再相見。這樣的話

冉怎麼也沒想到,剛烈的袁世凱居然做出了這樣的抉擇。

王圖霸業,轉瞬間成爲了一個笑話,大英帝國曾經給的虛無縹緲的承諾最終騙到了英國人自己。

中自必須陷入內戰的漩渦,爲此大英帝國一直在不斷的努力推動,甚至聯合了日本對袁世凱進行公關。

明知道日本有着獨霸中國的野心,但是大英帝國依然選擇了縱容日本向袁世凱要挾與恐嚇。

大英帝國甚至向“中華帝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包括返還庚子賠款,減免債務等,委實是下了大本錢的,沒想到如今全部付之東流。

日本人同樣感到不可思議,但是他們卻又心理準備,並不像英國人那樣的一廂情願。

在日本人眼中,袁世凱一直是個不好對付的人。在朝鮮時,日本人就對袁世凱有所領教了,被他逼的幾乎走投無路無法可想。

當年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簽署《馬關條約》後,李鴻章謂人材難的。伊藤博文就問李鴻章:“袁世凱現任何事?”李曰:小差事無足重輕。”伊曰:“以袁世凱之才,僅任無足重輕小事,無怪無人材也

日本人對袁世凱有敬畏的成分,也知道袁世凱不會對日本友好的。當日本人看到袁世凱斷然出手復辟帝制後,他們就一直想給袁世凱一些教,“二十一條要求”無疑就是一次狠毒的教。

“但是他就在這樣的浪尖上,還繼續着他的帝制革新,並且與民主共和越走越遠。如果袁世凱有政治洞察力的話。他應該響應民族的呼聲,和日本抗爭到底,這樣不僅可以使他獲得至高的權利,也可以洗刷他過去的每一個污點

專程趕到南京的辛博森向李秉衡侃侃而談,中肯的評價了袁世凱,並且自告奮勇的毛遂自薦爲南北和談代表。

辛博森??奶年出生於中國寧波,父親辛盛之供職於寧波中國海關稅務司。辛博森早年在瑞士留學,除母語英語外,他還能流利地運用法語、德語和漢語。後回中國,供職於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署,在赫德爵士手下任總司錄司事。

啦年,辛博森辭去海關職務,投身新聞業,並從事社會活動,先後任一些英國報紙駐北京的通訊員。辛亥革命後,他任倫敦《每日電訊報》駐北京記者。

這次與他一起前來的還有莫理循,他們是老朋友,爲了儘快促成南北統一。並且爲袁世凱找一個臺階,連莫理循都打算前來爲袁世凱說

“我一直說過,他是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當然,李,你更加的了不起。如果沒有你的出現,我依然要堅持我的看法,袁是個難得的領袖,或許可以帶領中國走出低谷。在這之前。他一直在與日本進行不屈的抗爭,不是嗎?”

李秉衡默然不語,的確,莫理循說的沒錯。袁世凱還是將自己一直視爲日本的大敵,他是個堅定的抗日者。如果不是他的堅持,只怕東北集團軍要同時面對沙俄軍隊與關東軍。

“李。你打算如何處理與袁的關係,你不會放任他當個租界的宮公,間接影響中國政治的,是嗎?”

莫理循與李秉衡的關係比較近,所以說話也很直接。

“在日本,有許多人將袁項城稱爲抗日者,我想。他會滿意繼續這個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的

李秉衡微笑着看着對方,迅速的給出了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

“我說過,副總統的位置會留給他,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出任東亞事務研究院院長一職,繼續在他過去所擅長的地方發揮他的才能。不過。我只怕他不會這麼容易就放得下自己的身段

辛博森心中一動,東亞事務研究院這個詞語讓他頗有些意外,甚至讓他有心悸的感覺。

這位年輕的領導人忘不掉朝鮮,忘不掉臺灣,忘不掉甲午戰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東亞事務研究院就很值得推敲。

也許這是提前的籌備,也許,將來的遠東仍然有一場驚天動地的大

辛博森是中國通,想到這裡,心中基本有了點數,強作鎮定,和藹的問道:“袁世凱先生讓我告訴您,先生,如果您打算將首都遷往北京,那麼他在北京恭候大駕。如果您沒有這個打算,那麼請您讓國防軍迅速接管北京,他將往南京一行

李秉衡點頭道:“我將親自往北京一行。這與首都無關,只是我有些話想要與這位前輩談談

他將前輩兩字咬的極重,彷彿是在發泄對日本的

袁世凱的確是個抗日英雄,不管過去在朝鮮也好,還是在之後,日本人始終將他視爲除了吳祿貞之外的心腹大患。

袁世凱提出在北京恭候,或是先由軍隊接管北京再離開也是老成之舉,考慮到了沙俄與日本可能會有的反應,也考慮到了可能發生的陰謀。

他時刻都在防備着日本人,尤其是現在他在復辟帝制之後短短的時間裡。便要親手推翻這一切,將過去的努力拋之腦後。

這次莫理循南下,也受了朱爾典的委託。袁世凱下臺,南北統一已經勢在必行,那麼,大英帝國的立場無疑是尷尬無比的。

有了袁世凱保駕護航,南北統一勢必會按部就班,沒有人敢作亂,這讓英國人更加的不安,這樣一個消除了所有內戰隱患的國家,已經具備了崛起的潛力。

那麼他們將採取何種立場,也是目前應該儘快做出決定的要務。

這次朱爾典請莫理循務必要摸清李秉衡的態度,是繼續堅持不承認之前滿清與列強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堅決不承認一切惡性債務,還是會爲了與英法四國之間的轉圈而有所妥協。

就連朱爾典目前也抱着悲觀的態度;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說服袁世凱回心轉意,收回之前的承諾。

李秉衡用了兩聳的時間給英國人挖了個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對方,莫理循的暗示他也聽懂了,所以,既然雙方彼此有意,也就不用遮遮掩掩。

“希望代我轉告朱爾典先生,我很期待與大英帝國的友誼,但是希望這種友誼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的。中國不再是一個可以任意凌辱與宰割的國家,希望大英帝國能夠正視這一點。”

“關於建立外交關係,我想說的是,雙方誰都無法完全的割捨與對方的聯繫。關於前清的惡性債務。我國與德國、奧匈帝國等國家的談判很成功。只要開誠佈公,相信會達成一致。另外,前清所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在一定範圍之內,還是可以談的。”

莫理循與辛博森眼前戶亮,終於看到了曙光,李秉衡終於打開了緊閉的大門。願意做出退讓。

辛博森暗自點頭,這纔是一個睿智的國家領導人形象,懂得取捨與退讓。而且是在強勢的前提下的讓步。

如果一味的軟弱退讓,相信大英帝國只會變本加厲,但是考慮到眼前這位年輕的領導人之前的強硬態度以及決絕,想必接下來的談判會平心靜氣的多,至少朱爾典會認真的對待。

朱爾典等人還在進行着最後的努力,希望袁世凱能夠改變主意。

但是。讓他們失望的是,載萍帶着軍隊第一時間進入了北京。

這是個極爲諷刺的時刻,前清的攝政王,目前所謂的中華帝國皇帝浮儀的親生父親,親自趕到北京,結束自己的兒子的短暫復辟,將共和旗幟再次插在北京。

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載汗在自己的故宅見到了久未見面的兒子,袁世凱陪同在旁。

一時間三人面面相覷,感慨萬千。

“項城。你很好,很好。”

載洋百感交集,向袁世凱伸出了手。

袁世凱大步上前;握住了這雙曾經與自己勢不兩立的手。

“我們的省長大人,我早該讓你們父子團聚的,如今雖然晚了些,但還是爲時不晚。”

他這話一語雙關,載評聽了心中安定許多。之前忐忑的心情緩和了下來。

這次復辟,不能說是誰的錯,只能說是中國殘餘的專制存作怪。

如今浮儀是不能再居住在紫禁城中了。何去何從,將有自己來抉擇。

漆儀過去對於自己的父親很不理解,現在更加不理解袁世凱的做法,眼神中依然交織着迷惘與失望。

“項城。李先生讓我告訴你,他在天津等你。”

袁世凱哦了一聲,並沒有再說話,眼下要做的,便是讓北洋軍接受整編。以及取消帝制和平交接北京。

李秉衡在天津見他,的確是最好的選擇。這次來北京交接的居然是載待。出乎了他的意料,但是這正是最好的安排。

和平交接的同時,每然存在着清帝退位的善後問題,也就是說,皇室優待能不能維持下去。

李秉衡將這個難題交給了載洋,讓載汗覺得倍受信任,很是感動。

“孩子,跟我去歸餒呼和浩特吧,這裡仍然是是非之地,不是你該呆的。”

載汗徹底的去除了過去橫亙在自己與兒子之間的隔閡,所謂地皇帝身份對於浮儀已經不適合,他現在只是個普通的滿人,依然要在自己的羽翼下生存。

歸佞目前是內蒙古自治省的省會所在,這裡也在進行工業規劃,將來這裡更是中國毛坊織工業的基地所在。

讓浮儀去歸綏,可以讓許多人死了專制的心思,也徹底的消除了清室退位後的隱患。

李秉衡讓載汗前去北京交接,可以儘快的安定局勢,不出亂子,平穩的過度。

朱爾典沒有想到李秉衡的手段這麼快,載洋“與袁世救開始了交接。北洋軍也在城外接妥整編,一切諷;川鄭讓他們目不暇接難以適應。

圍攻平津的國防軍迅速的整裝出發,北上加入到了與沙俄侵略者的戰爭當中,而將近半數的北洋軍在一同向北進發。

明飛日,載汗在北京宣告正式取消帝制,北京與天津成立直轄市,接受南京政府的領導。

才幾天的時間。載芹便迅速的快刀斬亂麻,敲定了所有的善後事宜。

隨着大股國防軍進入東北。沙俄軍隊開始安分許多,仍然在調兵遣將,顯然頗爲忌憚國防軍的大舉北上。

萬自,李秉衡趕到了天津,與袁世凱舉行會談。

這還是李秉衡第一次見到袁世凱,

“聳年朝鮮幸賴有袁公,將來朝鮮也必將仰仗老大人。”

短短的一句話。迅速的拉近了兩人的關係。

蹦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爲“事大黨”及閃妃所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袁世凱平定了??蹦斥朝鮮的甲申動亂有重大意義,打退了日本的滲透勢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戰爭之際謀取朝鮮的企圖,推遲了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並且讓李氏高宗按照藩國禮儀迎接上國欽差,保住並再次明確了清朝和朝鮮的宗藩關係。

袁世凱在朝鮮的十二年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對朝鮮的滲透。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戰爭前還多次曾經派人暗殺袁世凱,只不過沒有成。

他一聽說朝鮮。心中便有數,這是在拉攏自己,想給自己找些事做,而且,看來那位年輕領袖有些好大喜功,眼前的難關還未過,已經在想着朝鮮之事。

不過他不禁熱血沸騰起來,本來以爲自己的政治生涯是鐵定結束了,沒想到對方氣量頗大,還打算讓自己繼續從政。

看來對方沒有把自己當做失敗者,心中不禁有些欣慰。

看到袁世凱露出了苦笑,李秉衡不禁一愣。

“賤軀不堪啊。雖有心爲國效力,但只怕有負厚望了。”

李秉衡這才意識過來。對方身上的確有着疾病,也就是後世的尿毒症,不過並不算嚴重。只要慢慢以西醫治療,還是有希望疼愈的。

袁世凱對於李秉衡東亞事務研究院的想法很是認同。中國最大的外部問題便是東亞,不僅日本這個大敵虎視眈眈,就是沙俄也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遠東。

“去年沙俄公使有意與我簽訂外蒙古解決辦法之協議。我考慮再三,還是予以拒絕。如今看來,當初之抉擇極爲正確。眼下只該用武力解決,不僅能收回國土。也能震懾對方。”

想到沙俄當初在外蒙古問題上的囂張與蠻橫,他就一肚子的火氣,但實力不如人。只能低人一頭,忍氣吞聲。

但他袁世凱怎是個任人欺負的人,沙俄也在此期間白費了不少心

一想到身後有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正在走向復興的國家,他就感到心安,最大的安心則來自於他終於解脫了。

正當李秉衡在天津與袁世凱密談之時,山西國防軍與北洋軍一部已經到達滿州里。這給沙俄以巨大的震動。

南北統一後,中國可以以舉國之力北上參戰,而且南北溝通暢通後,後勤壓力也得到緩解。

這些都是目前沙俄軍隊的不利因素,這場戰爭已經偏離了原有的方向,變得更加不可捉摸起來。

沙俄公使庫朋斯齊再次的成爲了不受治外法權保護的不受歡迎之人,由於沙俄仍然沒有承認中國,加上目前的戰爭狀態。讓這個大鬍子感到萬分的憋屈。

不過他並不清楚,李秉衡與袁世凱秘密邀請了朱爾典在天津開始接觸,他卻被蒙在了鼓裡。

月凹日,德國正式對件公佈了與南華關於坦桑尼亞租借協議簽訂的消息,高調的進行了宣傳。

這是在進一步的拉攏中國,在大英帝國看來,這些都是邀請中國與南華加入到同盟國的表現,甚至有部分人認爲雙方已經秘密達成了某些協議。

德國在鼓動中國政府向後貝加爾斯克這個進攻赤塔必須要拔除的重要據點發起進攻,這樣一來,這場戰爭就不再是當前的“中國國境。”而是在沙俄的“領土。”雖然這些領土是從中國手中搶走的,但是沙俄不會容忍這種恥辱性事件的發生。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麼雙方的戰事將會進一步升級。

目前大英帝國擔憂的便是這個,爲了試探中國是否已經加入到了同盟國,以及南華是否向同盟國提供了合成氨技術,朱爾典認爲有必要儘快向中國伸出友誼之手。

哪怕是退讓與妥協。也要讓中國與南華脫離同盟國的誘惑。

這場遠東的戰事絕對不能擴大,這涉及到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

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301節 新資源戰略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521節 峰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348節 北大倉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
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301節 新資源戰略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521節 峰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348節 北大倉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