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

南洋很多華僑商人都是向當地華人與土着收購經濟作物向西方資本家出售,並將西方生產的日用商品販賣回南洋,成爲中間商而致富。但利潤大頭並不在自己這裡,而且資本積累速度極慢。直至十幾年前開始利用先進機械採礦,開辦經濟作物加工工廠,並種植橡膠等在當時還屬於冷門作物發家的人多了起來,纔出現了一批鉅富。

李秉衡的目標便是引導這一部分嚐到甜頭的人加快資本積累的速度,成爲復興公司產業的支持力量。由於復興公司平地而起,沒有市場基礎,所以機牀、機械、鋼鐵、塑料等產品需要開發市場。但是復興公司又沒有這個精力去放在市場開拓上,所以幫助建立中游以及下游產業就成爲了迅速打開市場的好辦法。

將大量機械公司分割出去實際上有許多好處,目前復興公司機械的名聲已在南洋傳播,許多加工廠、礦場都在使用復興公司的機械。讓先富起來的那批鉅富投資機械行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產業,那麼一箇中遊產業便被建立了起來;這些產業的興起必將帶動經濟作物加工廠以及礦場的開辦,下游產業也應運而生。同時墾殖園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以及對土地的開發也將加快進程,反過來刺激中游與上游產業的擴張,這實際上是推動了整個南洋經濟結構的轉型。

首先達成的合作項目是鋁釩土水泥廠,南洋鋁釩土資源豐富,專利五月份就寄了出去,已經申請成功。目前各地建設需要大量的洋灰(水泥),迅速興辦可以解燃眉之急。之前都是大量使用了石材與木材,南洋這兩種資源豐富,成本低廉,但將來大規模建工廠與道路必須要使用水泥,此時興辦正當其時。

另外還有棕櫚油加工廠,棕櫚油是南洋的特產,將來食品工業與日化工業都要用上,機器大部分都是復興公司生產的。

這兩家公司都是由林義順、張永福與陳楚楠合股的,三人之前就在許多產業有合作,況且林義順與張永福是舅甥,都是鐵桿的革命支持者。

黃乃裳與林文慶、陳嘉庚、李俊源等人買下了橡膠機械廠,並且開辦了幾個橡膠加工場,相應的擴大了橡膠園的規模。十年前還無人問津的橡膠,自從一開始冒險種植的幾人成功後,成爲了香餑餑。許多新的橡膠園被開墾出來,越來越多的華人從國內移民而來。

另外吳世榮與黃仲涵等兩百多名華商成立了南洋糖業公司,在李秉衡的建議下,公司分爲三塊:精煉糖廠、甜菜糖廠與甘蔗糖廠、製糖機械廠。這家公司一誕生就成爲了南洋規模最大的公司,甚至超過了復興公司。這麼大一股力量是在李秉衡的反覆勸說下才整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壟斷將來國內的糖市場。後世歷史上在1910年後,國內每年進口的糖價值就在數千萬兩白銀,到1929年達到一億兩。

製糖產業將來可以帶動數千萬的農業人口,並且相關產業規模也不小,以食糖副產品蔗渣、廢(菜)絲、廢蜜爲原料的產品有許多,如紙、紙漿板等。

光是給南洋糖業公司的製糖機械廠生產機牀就可以生產十幾年,並且還是在不斷擴張的基礎上。

這個龐然大物出現後,許多的華商聞風而來,試圖搭上順風車。復興公司附屬產業中六十餘家工廠都成爲了華商爭奪的對象。

這許多的產業興辦開來,對於其他產業的拉動也是相當可觀的。已經有許多精明的商人開始投資相關產業,到時候可以在市場上佔據有利地位。到時候不管是中間派,還是保皇派與守舊派,都將成爲這個巨大產業鏈中的一員。

與西門子公司的談判也很順利,許多地方已經達成了一致。

受到瓶頸困擾的電冰箱的研發計劃不再束之高閣,重新開始了研發。之前研發團隊受困於製冷劑的腐蝕問題上,含氟製冷劑被開發出來後立即應用到電冰箱的壓縮機上,但天然橡膠並不能密封這種製冷劑。石油化工那邊離開發合成橡膠還爲時尚早,找了許多其他材料都無濟於事。有機化學研究所緊急開發出一種合成膠水後才解決了這個密封問題,雖然密封效果只由幾年。但數年後合成橡膠很有希望被開發出來,而且到時候含氟低腐蝕製冷劑與不含氟製冷劑也不是夢想。密封問題解決後,電冰箱的研發變得簡單起來,目前仍在緊張的工作中,也許過不了多久就能出試驗機。

胖子克羅斯那邊已經被端納輕鬆搞定,在經過古斯塔夫同意後,初步協定由復興公司將雙螺旋鎢絲燈與搖頭電風扇的專利技術免費提供給兩家合資地公司進行生產,這兩家公司將設在新加坡。電焊機與前置滾筒洗衣機將由復興公司與西門子公司共同出資在坤甸興辦製造公司,西門子公司免費享受這兩種專利,但所有與復興公司有關的專利產品所需要的原料都必須由復興公司生產。

當然作爲回報,西門子公司將提供電機制造與電報製造方面上的技術,另外輸變電方面的技術也將以公平的價格向復興公司出售。這些在荷屬東印度的公司將由復興公司興辦,西門子公司佔有一定股份。另外西門子公司入股復興起重機公司,並提供技術擴大起重機生產範圍。

最主要的一點是西門子公司同意幫助疏通德國政府部門,增加南洋這邊派遣的赴德留學生的數目,歐美其他國家也將仿照此例,這也是人才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數年後首批學成回國的留學生將成爲工業建設的主力軍,到那個時候也差不多已經成功建立民國,正是要用人的時候。

古斯塔夫作爲西門子駐滿清總代表,將全權處理此次與復興公司的合作計劃,現在正在趕往巴達維亞的路上。

胖子克羅斯除了要等古斯塔夫的到來,還在緊張的等候電冰箱的研發進度,李秉衡已經初步答應將電冰箱的專利與西門子公司共享。

以爲賺了便宜的胖子卻不知道這只不過李秉衡故意爲之,把西門子公司的資本拉進南洋,也是拉了個護身符,作爲對荷蘭殖民當局的震懾。即便荷蘭皇帝也不敢對有德國資本的公司有所貪圖,將來稅收也會少收許多。

投資固然可以取得利潤,但有時候也要爲其他目的服務。雖然表面上西門子公司沒費什麼力氣就取得了這幾項專利的使用權甚至是免費轉讓,但從西門子公司得到的技術,以及留學生的名額,還有將復興公司部分產業加入逃稅行列,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與西門子公司以及其他德國、歐美國家公司的合作將會陸續進行,這些都在李秉衡的掌握之中。到時候殖民當局想上門收稅,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至於一戰結束後對德國的清算,那時已經與復興公司無關,因爲大部分產業將會在幾年後轉移回國內。

南洋等地目前大量興辦的加工產業與輕工業,不久之後將在復興公司的重工業產業上看到成效。大量的機牀、鋼鐵、型材、機械等將形成可觀的利潤並刺激復興公司的擴張。

目前復興公司也沒有能力再涉足別的行業,目前已有的幾家工廠仍然在不端的新建與擴張。

目前的鋼廠在他看來既產量小的可憐,有工藝落後,成本也高。但心急吃不得熱豆腐,路是一步步走的,工業是靠厚積而勃發,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冶金車間的許多設備卻進展神速,隨着機牀廠附屬的重型機械車間越來越多,設備越來越完善,以前一些大型設備或者大型鑄件需要從國外訂購訂造,現在已經可以自造。

從美國買回來的一萬兩千噸水壓機結構複雜而且粗糙,與後世的水壓機相差甚大,李秉衡曾經有朋友主持過後世一萬六千噸水壓機的DCS控制系統設計工作,對水壓機結構知之甚詳。結合電腦裡的資料與圖紙,在一百多名機械與冶金專業的留學生的努力下,對這臺美國水壓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並且準備自己製造一臺一萬兩千噸水壓機,除了DCS控制系統等電氣上先進技術還無法實現,其他都吸收了後世的製造理念,至於一萬六千噸水壓機則也在設計當中。

大型龍門銑牀與鏜牀等也被製造了出來,雖然稍顯粗糙,但有了成例,將來可以完善。加上其他鍛造設備,一些大型配件本來需要鑄造的都可以進行鍛造,並且加工到相當高的精度。

工業本來就是一個全方位的體系,那個行業上的進展立刻就能在這個行業應用上。各個團隊每天都有新技術出來,然後應用到各個工廠,逐漸的實現初步的技術積累。而工廠裡也不斷的培養着大批的技術工人,並且還在不計成本的吸收新工人,每一個工人都被要求要掌握多種技術。當然相應得報酬也會提高,用李秉衡的話來說,現在工廠裡不是講用工成本的時候,而是技術與技術工人積累的時候,暫時的薪金上的壓力,在將來工廠大規模擴張時就能看的出來現下的付出是值得的。

許多產業還未興辦,但機牀與機械、鋼材等的訂單已經雪片般飛向了復興公司。用李秉衡的話來說,這些訂單憑目前的產能五十年都完不成。

加裡曼丹這邊將建一個大上數倍的鋼鐵廠,並且從機牀廠分出一部份資源建一個重型機械廠。西門子公司準備在加裡曼丹那裡建一個大型火力發電站,應用上目前最先進的輸變電技術。因爲他們也將在這裡投資建設分公司,並對復興公司進行一些技術援助。

可以說,將來複興公司的重工業基地將會設在婆羅洲(加裡曼丹島)。這個地方,也將成爲復興公司南洋戰略的支撐點。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106節 盟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483節 釣魚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106節 盟友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518節 審判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542節 阿富汗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348節 北大倉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21節 峰會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106節 盟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483節 釣魚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106節 盟友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518節 審判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542節 阿富汗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348節 北大倉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21節 峰會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