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

州,大英帝國駐南華代表麻穆勒與法國談判幟心“門埃聯合南華外交部次長李萬立共同發佈了三方建交公報。

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與南華民主共和國互們承認,並且將與二月一日起建立外交關係,互派公使。

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承認南華民主共和國對婆羅洲、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島、棉蘭老島、伊裡安查亞的絕對主權,承認南華民主共和國對周圍海域的主權。

不過有心人也發現了爪哇與檳榔嶼並不在其內,顯然雙方並沒有真正的達成意見的統一,而且,英國與法國明顯的拋棄了荷蘭與葡島牙。

雙方的建交,使得荷蘭與葡荀牙的叫囂尷尬無比,也意味着英法放棄了使用武力代替六方會談的意圖,南華的戰列巡洋艦給了各國當頭一棒,內心的恐懼到達了頂峰。

“既然他們是商人操縱的政府。那麼想必他們是不願意因爲戰亂而影響到他們的工業品生產與商品貿易,也不願意承擔因戰敗而遭受的損失。他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乖乖的與我們合作。”

“無利可圖,又有莫大風險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做的

徐錫麟與英法代表交涉多次,基本摸清了對方的底線,通過訛詐與威脅,佔據了主動。

促使英法與南華三方談判基本完成的,還是提前出世的“重慶”級戰列巡洋艦,加上兩艘一萬兩千噸級的重巡洋艦,南華海軍的總噸位超過了十萬噸,實力一下子上升了兩個臺階。

當日,麻穆勒正式宣佈出任駐南華公使,並且雙方將會就檳榔嶼的自治問題,繼續展開磋商。

檳榔嶼凝聚了李秉衡與張振勳等人的心血,一直處心積慮的想抓在手中,但是目前看來,讓他們保持高度自治,還是最好的狀況。

在這個時代,世界霸主大英帝國還是具有相當的效應的,一時間,許多國家都開始了與南華外交部門的接觸希望可以建立外交關係。

這不僅是世界對南華的承認,也是對華人的努力做出的認同,華人,不再是任人欺負的對象。

南華方面也進行了相關的慶祝活動。但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南華官方隨後發佈的聲明:南華政府督促荷蘭與葡萄牙立即停止任何敵對行爲。回到談判桌上,認真地商談爪哇與帝漢島的歸屬問題。

目前南華控制了大半個爪哇,並且逐步加強了對這些地方的控制,集結了兩個師的兵力進行掃蕩,爭取儘快將這些地方納入南華序列,建立正式的統治。

看來,南華是鐵了心的要將這些地方佔爲己有,甚至對荷蘭人手中的西部爪哇虎視枕眈,要不是英法等國的斡旋,只怕他們早就被趕出

洋。

不過即便荷蘭人服軟,也由不得他們,現在形勢比人強,吞併整斤小爪哇是勢在必行。

荷蘭人網開始對於英法兩國的不講意氣感到有些進退兩難,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與葡萄牙派出的聯合遠征軍仍然一意孤行的向遠東而來。

“爪哇島地形複雜,需要相當的兵力,對方目前正規軍不到十萬,要防守婆羅洲、蘇門答臘、蘇拉威西以及伊裡安查亞這麼廣闊的地方,我們與葡萄牙帝國軍隊有十萬人。雖然不一定能夠奪回蘇門答臘,但是防守爪哇島與帝漢島還是綽綽有餘的,別忘了,南華人對待爪哇的土著相當的殘暴,我們可以好好的利用他們,數千萬人的土著足可以淹沒他們

荷蘭皇家陸軍元帥卡帕蒂諾是這次遠征軍的統帥,他的名字後面那一大串的貴族頭銜也證明了他的家族曾經的輝煌,當然,這走過去的輝煌。

“新的歷史將由我們來書寫,上帝的光輝將會再次照耀那片被異端邪教之徒佔據的土地,我們這是一次偉大的聖戰,我們將光宗耀祖,載入史冊

這次荷蘭與葡荀牙動員了十一萬五千人的遠征軍,出動了幾乎所有的本土艦隊,不惜一戰,也要徹底奪回香料羣島。

荷蘭皇家陸軍三萬多人,葡萄牙則“僱傭”了部分西班牙軍隊,達到了四萬多人,加上徵召的海外殖民兵團,與三國海軍,超過十萬人的海陸軍浩浩蕩蕩的向南華殺來。

英國與法國這次之所以這麼痛快的簽署了建交公然,實際上不過是麻痹南華方面。

兩國不僅暗中支援了許多的武器彈藥,而且還慫恿兩國發行鉅額戰爭債券,並且許諾包購其中的大部分。

用英國銀行家們的話來說“讓他們去流血,我們只管出錢出力,收穫果實。”

英國人的小動作早就落到南華情報人員的眼中,南華也開始了高速有效的籌備工作。

“是該給英國人繼續找點樂子的時候了

隨着滇緬鐵路的修建陷入困局,英國人看到了搶在法國前頭獨霸滇西地區的希望,於是迫不及待的出兵片馬,並且準備將勢力範圍擴張到整個滇西。

當地的景頗族與像漂族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曾經無往不利的弩弓與毒箭在英國人的現代武器前敗下陣來。

即便當地的漢人也參與進來。憑藉土槍土炮給英國人一定的殺傷,仍然無法阻擋兇殘的對手的步伐。

“片馬附近地域爲“三!“流”地帶中的部。如果能夠得到一此不太落後的武器照兒…有利的地形,以騷擾、夜襲等戰術爲主,未必不可以將英國人趕出去。”

雷開這幾天聯絡了附近抗擊英軍的景頗族與漂像族頭人,針對英國人的兵力部署,開始出謀劃策。

“三江並流”的三江,是中外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同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西北部地區並肩而流約們多公里,穿越於擔當力卡山、高幕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嶺間,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爲施3公里,而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僅奶公里,構成了世界唯一的“江水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景觀。

金沙江由北東去,彙集雅龔江、大渡河、嘉陵江,於是中國便有了長江,最終流入太平洋。瀾滄江由北南下緩緩而流,穿越國界便成了國際河流湄公河的上游。怒江從北南下奔騰急湍進入緬甸便成了薩爾溫江的上游,這兩條河最終流入印度洋。

黃文虎趕到片馬地區後,並沒有急着對英軍動手,而走進行了周詳的部署。

“我們必須確定穩妥地補給線路。保證有足夠的武器彈藥,才能動手。我們才力多人,對方雖然只有凹多人,但是他們可以從緬甸得到補充與後援,我們只有這麼多人,不能有任何的損失。”

英國印度總督明託在舊舊年提出了沿東喜馬拉雅山直到滇緬邊境北部建立“戰略邊界”的計劃。

這條“戰略邊界”從達旺縣的楔形地帶邊緣,沿東北方向伸展,再向東 進至察隅河與伊洛瓦底江分水嶺,再沿這一分水嶺伸展至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分水嶺。

南華國內迅速的發來了電報,詳細列數了近年來英國人關於“將中國人逐出通往印度的門戶”這一戰略思想與相關措施,也對英國人的軍隊組成與戰力進行了分析。

對於這些英國軍隊,黃文虎中隊並不陌生,他們曾經在婆羅州親手幹掉了上千人的英國土著軍隊,與眼前的這股英軍源於一處。

英國人將緬甸變爲殖民地後,不但從印度調來大批的殖民軍隊,而且還加緊分化地方勢力,練緬甸土人軍隊。

這次四多人的英軍中,英籍官兵才幼多人,不過這些黃毛藍眼的洋大爺們日子可實在不好過。

開始片馬的土人用弩弓與毒箭進行抵抗時,他們便成爲了主要的打擊對象,聰明的土人也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這些洋大人的傷亡比例是最高的。

而最近土人的襲擊以火槍爲主,使得洋大人們的傷亡徒增,短短的三四天功夫,就有五十多個從英國飄洋過海而來,準備在東方的天堂好好享受的英勇官兵陣亡。

在雲南各地的護礦隊支援力量到達這裡之前,黃文虎目前的打算就是利用地形,尤其是大山與河流盡量迂迴側擊,不斷地騷擾對手,蠶食對方的兵力。

特戰隊目前使用的步槍是股的英軍並不費事。

連續吃掉了對方兩個兩三百人編制的隊伍後,英國人開始收縮兵力,加強防備,並且從緬甸不斷地抽調援兵過來。

明託一直關注着英軍的動向。本來肅清了土人的抵抗力量之後。就可以向野人山繼續進展,直到完成最終的戰略目的。

不過如今看來,剛剛有了一個完美的開端,就開始急轉直下,形勢相當的不利。

派往片馬地區的英軍中有數百人曾參加過婆羅州戰役,大部分都是被南華放回來的俘虜,對面土人的作戰風格有點與南華軍隊類似。

“一定是他們,南華在多個礦場練了護礦隊,一定是他們在阻擊我們。該死的南華人,纔剛剛建交就要對我們出手,實在是我平生僅見的狡詐無恥國家。”明託憤怒的說道。

不過這斤小英國人一點也沒有爲自己的厚顏無恥而感到羞愧,如果說狡詐無恥,那麼他是當之無愧的。

他們攻佔片馬、古浪、崗房地區後,雖然承認這三地仍然歸屬中國。但是拒絕退出這些地區,並且還準備實行有效的統治,官員已經在上任的路上,把三地當成了囊中之物。

即便滇西駐防的清軍與土人軍隊人數遠多於他們,但是他們頭上頂着的那塊大英帝國的金子招牌成爲了他們的護身符,尤其是滿清軍隊,打起來總是有些縮勝了也未必是好事情。

正是這樣的微不足道的抵抗。致使英軍極爲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

連着被幾次突襲殲滅了數百人後。他們終於開始意識到了極度的危險。許多在婆羅州戰役中生還的印度士兵陷入了恐慌之中。

“老金,你手下那幫弟兄們不賴嘛,個今生龍活虎,看幕我得要跟你好好學學黃文虎打趣道。

金大明是當初從淅江跟着熊成基到四川的,後來被派到雲南練護礦隊,這次帶着隊伍出來,對即將要面對的真刀真槍打洋毛子很是急切。

“當初有許多都是鐵路工人,也有礦場苦力,身體都強壯的很。你也知道,練才大哥也是苦力出身,最關心這些工人與護礦隊的工錢,還有一數譏是要給足的。你看哪個礦場二天兩頭的給,人買肉吃舊

對於這幫鐵路工人的速遇,金大明很有感觸,當初這些人逃散來到礦場時,個個皮包骨頭,眼看就要到斃路邊的,幾個月就能將他們養的膘肥肉厚。

王狂林當初從廣西到外面討生活,鬼使神差的上了法國人的當,前去修鐵路,誰知一腳踏入了火坑,差點把命送在裡面。

“就是,我們給洋毛子修鐵路那日子可慘了,我到現在想起都要揪心老半夭,沒見過這麼把我們漢人不當人的。”

看他砸巴着嘴,似乎心有餘悸的樣子,黃文虎緊緊捏着拳頭,冷笑道:“法國人也好,英國人也好,無他,就是想要我們的雲南

又朝着金大明等人揮了揮拳頭,滿帶嘲諷的說道:“李總理與徐大總統都在關注此事,英國人只怕要倒黴了

英國人基本能夠確定雲南的護礦隊介入了片馬的幾次襲擊,對方使用的武器帶有明顯的南華風格,那就是射程遠、子彈威力大,而且他們明顯有狙擊步槍,這種武器在南華軍隊中是最多的,而且也最令人心生

懼。

運回密支那的英籍士兵無一不是肢體斷裂,身體有撕裂大洞,這些都是大口徑子彈留下的,也是南華所慣用的。

得到了這些結論的英國軍隊開始認真了起來,現在面臨死亡威脅的是他們,經過南華軍事人員練過的護礦隊雖然不知道戰鬥力如何,但小心使得萬年船,總是不錯的。

況且從前幾天的戰鬥來看,這股始終跟着他們的“護礦隊”戰力相當的強悍,至今沒有能夠留下哪怕是一具對方的屍體。

英軍開始嚴陣以待,不再四處搶掠與鎮壓土人,而是聚集在片馬鎮。以防守爲主。

他們與南華軍隊可謂是老對手了。在婆羅洲、蘇門答臘甚至爪哇都有過交手,但是每次都是被打得屁滾尿流,狼狽不堪,失敗的陰影已經深入他們的心靈,而且這種恐懼也傳染到了其它沒有到過南洋的英軍官兵當中。

英國人並不是太瞭解這個對手,因爲,他們只知道要防守,卻不知道要多家防守。

這個對手有個習慣,那就是睚眥必報,你打我一拳,必要踢你兩腳方纔罷休。

既然你惹了我,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報復,纔剛剛開始。

臘戍是緬甸北部城市,常住人口才3萬多,華人和華僑較多,但流動商業人口較多,最多時可達七八萬人。

它在中緬陸上交通和貿易中地位重要,附近產茶、多種有色金屬礦及紅玉等。鐵路通緬甸重鎮曼德勒,北通中國雲南,佔領了此地,便能長驅直入,攻取緬甸中部經濟帶。

不過一夜過去,這裡的居民忽然發現這片土地改換了主人,統治當局辦公地點全部升起了奇怪的旗幟。

結合昨天夜裡聽到的槍聲,看來似乎發生了什麼很不平常的事情。

這並不是什麼國旗,而是溫生有找人設計的護礦隊旗而已,在他看來。護礦隊既然作爲一支武裝,經過了嚴格的刮練,那麼必然要在任何方面全部與正規軍一樣,哪怕是護礦隊服也是統一製作的。

“同胞們,我們是雲南護礦聯盟的武裝工人隊伍,這次來,是想告訴你們,從此以後你們可以自己管理這座城市,沒有人會來向你們蠻橫無理的收稅了。”

古恩傑肩上扛着步槍,堅定有力的喊着,讓他回想起當年帶着一干弟兄起來反抗法國人修築滇緬鐵路時對沿線的掠奪與盤錄”自己也是這樣的鼓動着大家起來跟他幹,並且動員鄉伸與商人集資購買武器。

時間,往昔的失敗與如今的峰迴路轉交織在他心間,胸膛中忽然又什麼要蹦出來似的,大聲地吼道:“這裡是我們中國人的土地,從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沒有人能夠奪走。法國鬼子也好,英國鬼子也好,他們敢來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雖然只有寥寥迴應,但是並不能阻擋護礦隊員們的激情,他們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攻佔了這個城市的所有重要機構,徹底的摧毀了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全殲了地方巡警隊與土著武裝。

進攻臘戍,經濟目的大過於軍事目的,因爲這裡之所以聚集着數萬人的華人,就是因爲這裡是雲南與緬甸最爲重要的貿易內陸口岸。

茶、金銀銅等有色金屬礦產以及翡翠、紅玉,這些都是巨大的財富。

古恩傑並沒有在意周圍華人的質疑目光與擔憂的深情,他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有信心,因爲這是他從礦區周圍的墾殖團學到的。

許多吸血的洋毛子被吊了起來,他們將會接受審判,爲曾經的“過錯”付出代價,許多的爲虎作誅的土著也好,華人也好,也在羣衆的揭發下被揪了出來,他們將面臨羣衆們的批鬥,護礦隊對一切正義行動加以支持,對一切曾經加諸於華人身上的惡行都將追根問底,嚴懲不貸。

首先給他們利益,然後再保證他們的利益,這樣,就能使得他們支持你的槍桿子,然後你們一起統治。

這是護礦隊的練手冊上所特別標註的。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06節 盟友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291節 大殺器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551節 和平了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411節 讓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530節 賑災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410節 毒氣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542節 阿富汗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298節 阿薩姆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290節 空降兵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395節 殺俘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06節 盟友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291節 大殺器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551節 和平了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411節 讓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530節 賑災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410節 毒氣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節 狗咬狗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542節 阿富汗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298節 阿薩姆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290節 空降兵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395節 殺俘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